2021-01-11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圖源:圖蟲創意
♪ 作者|芥末堆 李梓毅
♪ 編輯|芥末堆看教育
芥末堆訊 1月7日至8日,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2021年是 「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根據中國教育報報導,此次會議立足「十四五」時期我國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制定了新一年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方案,並對教育評價改革做出指示。
會議指出,高水平編制教育「十四五」規劃的核心是構建八大體系,即大中小幼一體化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新時代教育評價體系、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技能中國建設方案、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體系、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
此外,會議還提到,要千方百計鞏固4%成果。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對財政性教育投入帶來一定影響。要及時分析研判,健全教育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確保實現「一個不低於,兩個只增不減」。
推進教育評價體系改革,大力度整治校外培訓機構
此次會議提到,要抓好體育、美育文件的落實。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體育教學模式,構建五級學校體育競賽制度。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實施學校美育教師配備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把勞動教育清單豐富起來,健全勞動素養評價制度,家校共同發力。
對於校外培訓機構,此次會議明確,要大力度治理整頓,重點整治唯利是圖、學科類培訓、虛假廣告等不良行為。綜合運用經濟、法治、行政辦法,對培訓機構的辦學條件、培訓內容、教材教案、收費管理、營銷方式、教師資質等全方位提出要求。切實解決好學校內、課堂內教不到位的問題。
抓好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一是對各學段作業明確要求。小學階段作業不出校門,初中階段作業不超綱,高中階段作業不越界。二要劃清家庭和學校的邊界,監測考核,確保孩子們睡眠充足。三,禁止將手機帶入課堂,同時通過多種方式滿足學生應急通話需求。四,學生讀物方面,要以推薦目錄為主,具體用什麼東西由家長去選擇,教育部門主要是把好關。五,要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職業教育方面,會議提出要進一步推進「職教20條」落實落地。紮實推進高職擴招三年行動,加快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繼續落實「雙高計劃」、提質培優十大行動,總結推廣1+X證書制度試點,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建立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建設校企合作命運共同體。
高等教育方面,要優化學科專業結構,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引導高校高起點布局支撐國家原始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學科專業。
同時,深入實施強基計劃,制定《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規劃(2021—2035年)》,探索基礎學科本碩博連讀培養模式。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啟動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推進獨立學院轉設。
加快和擴大教育開放
教育對外開放方面,會議指出,要統籌推進「四點一線一面」,加快和擴大教育開放。
其中,「四點」是高地,指要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在破解制約開放的體制機制障礙方面先行先試,在吸引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頂尖科研力量方面加大力度。「一線」是廣闊天地,要深入實施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同有關國家和地區構建更緊密的教育共同體。「一面」是「腹地」,要支持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發揮區位和人文優勢,形成東西聯動、內外互通的教育開放新格局。
同時,要深化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體制機制改革,建立不鼓勵、不提倡低齡出國學習的制度政策,加大中外合作辦學改革力度,加強外籍教師聘任與管理。
此外,會議還提到,要推動形成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香港教育體系,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促進港澳融入國家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兩岸教育交流合作。
本文作者:李梓毅
芥末堆 記者
關注 K12 郵箱:ziyi.li@jmdedu.com
原標題:《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大力度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教育工作,校外培訓機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