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中秋黃金周期間,新昌累計接待遊客達80餘萬人次,而在各景區中有一道藍色的風景線特別亮眼。多名帶有藍色旅遊警察袖章的民警在景區各點巡邏,幫助遊客主動解決困難,做好景區治安防控等工作。這是新昌公安「旅遊警務」模式助推旅遊發展的一個縮影。
2020年,新昌公安在現代警務模式改革背景下,積極從楓橋警務中尋找新內涵,開創「新昌全域旅遊警務」模式,有效破解傳統警務在景區治理中的局限性,努力打造「隱患少、警情少、服務優、群眾滿意」的平安福地,讓新昌山水成為「浙江全域大花園」的璀璨明珠。
陣地布建,深化改革健體制
「近期驢友多,夜晚車輛多,景區村的治安和交通問題要重點關注。」「帳篷遊客的篝火娛樂會影響民宿遊客,但村裡管不了,請『旅遊警察』夜間多關注,常巡邏。」一場涵蓋問題收集、疑難會診的「旅遊警務民情會」在新昌縣東茗警務站召開,東茗鄉村兩級幹部代表提出一個個在具體工作中碰到的難題,旅遊警察邊傾聽邊記錄,並不時提出合理化解決方案。
新昌,作為一個浙江省老牌旅遊強縣,擁有120平方公裡景區面積,300多處人文和自然景觀。「唐詩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等眾多旅遊路線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近三年來,全縣共接待遊客4848.87萬人次,年均增長15.27%。伴隨著旅遊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景區治安管理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遊客對警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此,新昌縣委、縣政府先後出臺《新昌縣全域旅遊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推進「新昌旅遊警務」新模式實施方案》等文件,對全域旅遊警務的工作目標、具體內容、建設步驟、指責分工等進行了具體規劃和部署,指導旅遊警務健康發展。
為深化旅遊警務建設,新昌公安根據全縣景區分布特點,在全域建立「1.4.5.10」(1個旅遊警察大隊、4個警務站、5個警務聯絡室、10個警務執勤點)治安體系,做好陣地布建,使得警務前移,第一時間解決好旅遊糾紛、諮詢求助等工作,並且出臺《全域旅遊警務十二條舉措》,定期開展「旅遊警務民情會」,破解各類旅遊疑難雜症。「開門納諫、服務前移,零距離服務遊客,實打實助力全域旅遊。」新昌縣公安局旅遊警察大隊大隊長呂萍表示,「我們正在努力打造楓橋式『全域旅遊警務』」。
同時,圍繞「平安新昌」建設,在全域新增人臉識別監控點位1130個,除110報警外,開通一鍵報警裝置、二維碼掃碼報警等通道,建立感知體系、即時傳遞、一鍵響應、快速處置的旅遊警務響應鏈,為遊客暢遊新昌保駕護航。
聯動共治,部門聯體護平安
去年11月底,上海市民西原和女兒到天姥山爬山迷路。報警後,儒岙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但因為是外地人,西原無法描述自己被困的位置。民警呂一峰靈機一動,通過添加對方微信共享位置來確定搜救範圍。但因地勢複雜、信號不穩定,始終無法成功找到走失母女。這時,呂一峰開始聯繫相關救援力量一起開展搜救。城東派出所警力、鎮政府工作人員、鎮專職消防隊、陸野救援隊、熱心村民等紛紛加入,救援隊伍不斷擴大。當天晚上6點多,救援人員終於在群山之中找到母女倆,並為他們提供了熱騰騰的晚飯。
「我愛這裡的山川草木,但更愛生活在這裡的人。」事後,西原將自己的被救經歷寫成長文,引發廣泛關注。她們也成為切身體會到新昌「旅遊警察」溫暖的遊客之一。
八山半水半分田,描繪的是新昌的地貌特徵,每年爬山暈倒、走失迷路的求助警情,僅在十九峰景區就至少會發生20多起。「全域旅遊警務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單靠公安單槍匹馬、孤軍奮戰,推動起來很難。就比如景區救援,就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參與才能最大程度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呂萍介紹,「為堅持「遊客為中心」的理念,新昌公安與應急管理、綜合執法、市場監管、文旅等單位聯合出臺了《旅遊綜合執法聯動機制》、《旅遊聯合救援工作機制》,變「各自為政」為「聯體共治」,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旅遊警務共同體。」
除建立聯防聯勤機制外,新昌公安還在每個警務站設立「茶緣」調解室,把新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茶文化引入遊客矛盾糾紛調解中。泡一壺好茶,讓雙方心平氣和的坐下來,由民警和旅遊糾紛調解委員會成員從中斡旋,巧妙化解矛盾。期間還推出「三互一共」調解法(即矛盾雙方互致一次歉、互握一次手、互敬一杯茶、共照一張相),共成功調解景區內發生的矛盾糾紛14起,調解成功率100%。
三微行動,提升品質優服務
「我們通過即時上傳工作群、聯繫溝通、快遞送達等方式,解決了遊客丟失證件的燃眉之急。」在十九峰警務站,旅遊警察大隊副大隊長張理鋼正在聯繫丟失身份證的主人,「每天景區都有這些『額外』收穫,當收到失物時,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聯繫失主。」第二天,已在外地的遊客便收到了新昌旅遊警察的溫馨快遞。
為了給遊客提供便捷暖心的優質服務,新昌公安開展「三微」服務,以全新的警務理念為遊客提供全時空的服務體系。用好「微陣地」,在前期建設的「14510」治安體系下,推行「1+1+1」巡防制度(1名景區警察主導,1名輔警協助,再積極發動1名平安類社會組織志願者參與),面對面零距離服務遊客,形成「警在景中,景中有警」全域治安防控網格。做優「微服務」,印發《新昌詩路小藍本》,將旅遊警務延伸到景區、鄉村和唐詩之路全域遊線,以及「吃、住、行、遊、購、娛」旅遊鏈條,形成全覆蓋全領域警務模式。開展「微行動」,邀請專業人員對旅遊警察進行導遊講解、醫療救助等技能培訓,提升服務水平。同時,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推出「警花警草邀您遊新昌」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將公安形象融入文旅活動中,營造和諧旅遊美好氛圍。
「實踐證明,『旅遊警務』應對全域旅遊格局下的複雜治安狀況效果不錯。」呂萍表示,「開展旅遊警務以來,我們累計服務遊客30餘萬人次,勸阻景區不文明行為250餘人次,開展景區巡邏、安保等活動100餘次,新昌各旅遊景區總體警情同比下降57%,很多群眾親切地稱呼我們為最貼心的『旅遊管家』。我們也會進一步深化發展旅遊警務,以『重要窗口』的政治擔當,打造全域旅遊的樣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