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中需提交的委託訴訟代理人材料(含授權委託書模板)

2021-01-16 點滴生活2020

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都需要提交身份證明材料,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還需要提交代理材料,很多人不清楚需要帶的材料內容及格式,導致訴訟過程中開會奔波準備材料,費時費力,所以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上述材料,需要的小夥伴記得點讚收藏哦!

一、當事人是個人需要的材料。

1、當事人是個人的,需要提交身份證複印件或者戶口本複印件、護照複印件等其他身份證明材料。

2、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受託人只能是近親屬(即當事人本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或者律師。需要的材料各有不同,我們分別說:

受託人為近親屬的,需要提交的材料有三個,分別為:當事人出具的授權委託書原件,親屬關係證明(如戶口本複印件),受託人身份證複印件。

受託人為律師的,需要提交的材料有三個,分別為:當事人出具的授權委託書原件,律師事務所公函,受託律師的律師執業資格證複印件。

二、當事人是法人需要的材料

1、當事人是法人的,需要提交的材料有三個,分別為:法人營業執照副本的複印件1份(需加蓋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需加蓋公章(具體模板見下文);法定代表人身份證複印件。

2、法人委託訴訟代理人的,受託人只能單位職工或者律師。需要的材料各有不同,我們分別說:

受託人為單位職工的,需要提交的材料有三個,分別為:單位出具的授權委託書原件,員工身份證明(勞動合同複印件或社保繳交證明),受託人身份證複印件。

受託人為律師的,需要提交的材料有三個,分別為:單位出具的授權委託書原件,律師事務所公函,受託律師的律師執業資格證複印件。

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模板

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

XXX,在我公司任XXX一職,系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特此證明。

單位全稱(加蓋公章)

X年X月X日

四、授權委託書模板

1、當事人是個人的特別授權授權委託書模板。

授權委託書

委託人:XXX,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xxxxxxxx,漢族,住xxxxxxxx,聯繫電話xxxxxxx。

受託人:YYY,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xxxxxxxx,漢族,住xxxxxxxx,聯繫電話xxxxxxx,與委託人的關係。

現委託YYY在我與某某某(對方當事人)某某某(案由)糾紛一案中,作為我的訴訟代理人,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即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代為調解、和解,代收法律文書等。

委託人:委託人籤字按手印

X年X月X日

2、當事人是法人的特別授權授權委託書模板。

授權委託書

委託人:XXX,住所地xxxxxxx,統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xxxx。

法定代表人:Xxx,職務:xxx。

受託人:YYY,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xxxxxxxx,漢族,在公司任xxxx一職,聯繫電話xxxxxxx。

現委託YYY在我單位與某某某(對方當事人)某某某(案由)糾紛一案中,作為我方的訴訟代理人,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即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代為調解、和解,代收法律文書等。

委託人:委託人落款加蓋公章 X年X月X日

相關焦點

  • 授權委託書(公民委託訴訟代理人用)
    現委託×××、×××在……(寫明當事人和案由)一案中,作為我方參加訴訟的委託訴訟代理人。委託事項與權限如下: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代理事項和權限:……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代理事項和權限:…… 委託人(籤名)    ××××年××月××日 【說明】1.本樣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
  • 授權委託書樣式及說明(法人、其他組織委託用)
    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代理事項和權限:……委託單位(公章和籤名)××××年××月××日【說明】1.本樣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制定,供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用。
  • 五華法院多元解紛、訴訟服務一本通③民事起訴材料篇
    2.下列人員或組織以原告身份提起民事訴訟,還應提交下列材料:(1)清算組(人)、信託監察人、遺產管理人、遺囑執行人、失蹤人財產代管人代權利主體起訴的,應提交具有上述身份的證明材料複印件;(2)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七條的規定,利害關係人起訴要求確認他人婚姻關係無效的
  • 法律一角:什麼是訴訟代理人?
    訴訟代理人,是指根據民事訴訟法相關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的委託,代表當事人進行民事活動的人。它有幾個明顯的特徵:首先,訴訟代理人必須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訴訟活動,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其參加訴訟活動的目的是維護被代理人的合法利益;其次,訴訟代理人必須在法律或當事人授權的範圍內實施訴訟行為,超越代理權限實施的行為,必須得到被代理人的追認,否則不發生法律效力。
  • 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律師自認視為當事人自認
    最高人民法院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五條規定:「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除授權委託書明確排除的事項外,訴訟代理人的自認視為當事人的自認。當事人在場對訴訟代理人的自認明確否認的,不視為自認。」該條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原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八條第三款:「當事人委託代理人參加訴訟的,代理人的承認視為當事人的承認。但未經特別授權的代理人對事實的承認直接導致承認對方訴訟請求的除外;當事人在場但其代理人的承認不作否定表示的,視為當事人的承認」的基礎上修改形成。
  • 請人冒充妻子委託代理人「打官司」? 拘留十五天罰...
    該案經開州區法院一審和重慶二中法院二審,最終雙方的特別授權代理人於2018年1月達成調解協議並籤收調解書。2019年3月,陳某某向重慶二中法院申請再審稱,自己從來不知道萬某某起訴自己的事情,也從來沒有委託他人代理自己參加訴訟。
  • 最高法院:最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十二大變化
    (三)推定訴訟代理人有權限,增加了律師的執業風險新修訂的《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5條規定,除授權委託書明確排除代理人沒有自認權限外,推定代理人有自認權限,不論該自認事實是否導致當事人承認對方訴訟請求。而在此之前,代理人雖有自認的權限,但對於自認導致實質上承認對方訴請的情形,必須要求獲得當事人的特別授權。這就要求律師在今後的執業活動中,對於案件的關鍵事實,尤其是可能影響訴訟請求成立於否的事實,必須有清醒的認識,防止一著不慎,給當事人帶來不可逆的損失。當然,最為穩妥的做法是,在授權委託書中明確排除律師有自認的權限。同時,該條還規定,當事人現場對代理人的自認明確否認的,不視為自認。
  • 訴訟代理人可以委託誰?
    如果需要打官司,你不能或者沒能力進行訴訟程序,那麼這時候你就需要一個訴訟代理人。訴訟代理人分法定訴訟代理人和委託訴訟代理人。法定訴訟代理人一般是指代理無訴訟行為能力人(如未成年人、智力障礙人士等等)進行民事訴訟活動的人。
  • 節目回顧|葛靖:民事訴訟證據的相關知識
    律師持三證:律師執業證書;授權委託書;律師事務所介紹信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律師事務所介紹信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應當加蓋單位印章,載明委託人基本信息、承辦法律事務的律師姓名、身份證號、執業證號等信息,註明需要收集、調取信息的內容以及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事由或者案件情況。
  • 淺談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自認
    摘要:《新證據規定》的出臺雖然進一步明確了我國民事訴訟中自認的對象,間接對自認進行了定性,規定自認無須特別授權等事項本人的自認是指在訴訟過程中,本人對對方當事人提出的於己不利的事實表示認可。代理人的自認可以分為法定代理人的自認和委託代理人的自認,其中法定代理人的自認學界稱為擬制自認,與本人的自認具有同等效力。委託代理人作出的自認,只有在授權委託書中特別排除自認的,才不發生自認的法律效果,否則應當將自認的後果歸於委託人,因此自認無須特別授權,一般授權的委託代理人的自認也產生自認之效果。
  • 什麼是委託訴訟代理人?
    1.怎麼理解委託訴訟代理人。顧名思義,委託訴訟代理人就是委託人請求代替他們參加訴訟的人。他們以當事人(受害者/親屬/朋友)的名義代替其進行或者接收訴訟,委託訴訟代理人主要會極力地維護當事人的個人利益權力,委託訴訟代理人他們具有代理當事人開展進行訴訟活動的權力權限。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附全文)
    《知產證據規定》堅持問題導向,遵循民事訴訟證據一般規則,立足智慧財產權訴訟特點和實際,對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中問題較為突出的證據提交、證據保全、司法鑑定以及訴訟中的商業秘密保護等作出規定,適當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加強智慧財產權訴訟誠信體系建設。
  • 最高法院:100個最新民事證據規定、委託鑑定審查規定的裁判規則
    若訴訟代理人向當事人核實事實後,仍無明確表態,此時法庭可以將該情形視為當事人不明確表示的情形,對當事人適用擬制自認。法條連結第5條: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除授權委託書明確排除的事項外,訴訟代理人的自認視為當事人的自認。當事人在場對訴訟代理人的自認明確否認的,不視為自認。
  • 新民事證據規定理解與適用(逐條解讀·上篇)
    2、自認分為訴訟上自認和訴訟外自認兩種,本條規定的是訴訟上自認。訴訟外自認在民事訴訟中也比較常見(如一方當事人提交錄音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在某年某月某日親口承認借款及利息約定的事實)。第5條 當事人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的,除授權委託書明確排除的事項外,訴訟代理人的自認視為當事人的自認。當事人在場對訴訟代理人的自認明確否認的,不視為自認。
  • 【普法宣傳】新《民事證據規定》:關於「自認」6個法律要點
    2019年12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修改的決定》(以下簡稱《修改決定》,即新《民事證據規定》理解與適用),對施行了十八年的《民事證據規定》進行了全面修改。今天筆者為大家從六個方面來對這部新《民事證據規定》理解與適用中關於「自認」的重點問題進行梳理和概要性闡釋,以供參考。一、「自認」是什麼?它的本質是什麼?
  • 六大專題 | 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研讀會要點來襲
    研讀會上,主持人首先就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修改的背景、意義作了整體介紹。隨後,來自不同部門的六名法官、法官助理對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主要修改內容進行了梳理講解。3、加強了審判人員對鑑定程序的參與①增加鑑定材料質證程序;②明確法院依職權委託鑑定情形;③規範通知鑑定人出庭程序。
  • 2020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全文-5月1日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12月25日法釋〔2019〕19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01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9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77次會議《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 「最高院裁判文書」刑事訴訟中預決的事實對於後行的民事訴訟具有...
    【裁判要旨】關於刑民交叉案件中刑事訴訟證據與民事訴訟證據的差異性問題。原則上,刑事訴訟中預決的事實對於後行的民事訴訟具有預決效力。但是,這種預決力並非沒有條件。除了先行判決已經生效,先行案件裁判所確定的事實與後行案件事實存在相關性外,預決事實的證明必須已遵循了法定程序。
  • 帶你解讀日照開發區法院《關於在民事訴訟中實行律師調查令制度的...
    帶你解讀日照開發區法院《關於在民事訴訟中實行律師調查令制度的規定(試行)》 2020-06-04 0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