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理諮詢師木子銀
說起中國電影界的文藝片女神,很多90後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周冬雨,實際上再往前推幾年,這個稱號郝蕾是完全配得上的。
郝蕾在電影界的主戰場還是文藝片,而且她的演技是絕對被低估的,並且她在圈內也是出了名的敢演。
最近郝蕾主演的一部電影《春潮》正在上映,這是一部原生家庭題材的電影,在近年來也是非常熱的話題,整部影片圍繞一家三代人同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故事展開,正所謂三個女人一臺戲,這部影片也引發了我們對原生家庭的思考。
1
郝蕾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個普通的中年母親,她的職業是一個報社記者,而且大多數時候,她在工作和家庭中都是沉默隱忍的狀態。
這倒也不是個性使然,而是因為郝蕾所飾演的記者郭建波的家庭的話語權都掌握在母親紀明蘭的手裡。
說起郭建波的母親,這可是一個有故事的女人,從紀明蘭自己的視角來看,她覺得自己這輩子過得十分悽慘。作為一個南方人,年輕時從南方來到東北嫁給當地人,結果嫁的老公是個渣男,又窮又窩囊,對自己也不好。
當時由於糧食饑荒,她為了把口糧留給老公和孩子,同時把自己的那份寄回娘家,而自己經常挨餓甚至暈倒,就算是這樣犧牲,周圍的人也沒有人看到她的辛苦付出,一再的欺負她辜負她,甚至老公孩子還故意惹她生氣,這樣的婚姻生活讓紀明蘭感到非常的壓抑和辛苦,慢慢的她在婚姻生活中就養成了非常明顯的不安全感,但讓人窒息的是這種不安全感,逐漸變成了對家人極強的控制欲。
這種控制欲在她的丈夫死後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她將這種控制以更加強硬的方式用在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身上,並且美其名曰這是對她們的關愛。
這樣的性格讓紀明蘭整個人非常的分裂,在外人眼裡她是一個非常熱心腸的退休教師,樂於助人,非常正派,但是到了家裡對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她又是極盡刻薄,說話的時候語氣非常的尖酸,這可以從一家人普通的一頓飯上可以看出來。在飯桌上紀明蘭對外孫女用尖酸刻薄的語氣抱怨,真的讓我們看得非常窒息,仿佛看到了家裡面母親對父親抱怨的場景,這也讓觀眾非常有共鳴。
2
生活在這種極端控制的環境,郭建波當然有自己的應對方法。比如說她抽菸被母親罵,自己並不反擊,而是把菸頭按在餃子皮上,把水管拔開,故意讓屋子漏水並慢悠悠地走回房間;當她相親被對方不滿時,當著母親的面給對方發微信,把相親的對象嚇跑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當母親對她惡語相向時,她的反應也沒有竭斯底裡,而只是轉過頭去不理母親,並且把手伸向仙人掌,這一段讓我看得非常心疼,這明明就是用身體上的疼痛來掩蓋內心的傷口。
而郭建波的孩子也並沒有生活得多麼幸福,作為母親的女兒,外婆的外孫女,她要極盡乖巧來維護這種微妙的家庭關係,雖然在電影中她表現得聰明伶俐乖巧,但是作為觀眾的我,卻覺得她機靈的讓人著實有些心疼,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孩子的內心也一定缺乏安全感,同樣也沒有得到親情的呵護。
3
春潮這部電影在上映時,電影海報上有一句宣傳語:你和你母親的關係,決定你和世界的關係。這句話可以說是精準地道出了這個影片以及家庭關係的內核。
曾經有一位名人說過,一個國家的母親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在一個家庭中,女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她不僅僅是作為丈夫的妻子,更是孩子的母親,她的一言一行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作為妻子,如果不努力維護和丈夫之間的婚姻關係,只知道抱怨,首先就不會有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
在這樣一個充滿怨氣的原生家庭中成長,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一定受到影響。
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並不會感受到親情的溫暖,而處處看到的是家人之間的針鋒相對,還有言語的冰刀。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定是缺乏安全感歸屬感,很容易造成討好型人格,就好像電影中郭建波的女兒一樣讓人心疼。
這也給每一個家庭敲響了警鐘,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所以為了家庭的和諧,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一定不要以愛之名而行傷害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