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影視劇總用假地名?原以為只為保護隱私,不料還有這麼多講究

2020-09-05 螞蟻他二姨

很多的電視劇、電影的靈感都是來自於生活,所以現在影視劇的劇情也越來越真實,會讓很多的觀眾代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但是這並不完全是一件好事。所謂電視劇,本身就是一個虛虛實實的故事,你覺得它是真的,而實際上基本都是編的,而你覺得它是假的,有時卻是現實故事的改編。

確實有的時候就會很好奇,為什麼電視劇中總是出現一些很假的地名,編劇的用意是什麼。

到現在才明白,起假地名的意義就是為了防止觀眾把電視劇中的劇情代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從而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

譬如今年火爆暑假的《隱秘的角落》,這部劇火了之後,拍攝點湛江和六峰山也隨之大火,但因為《隱秘的角落》在六峰山上的劇情不是比較美好,並且非常危險。

而網友們為了打卡也會做出一些比較危險的舉動,若真出了事,那可就不好了,所以一般國產現代劇中的具體地方,一般都是編劇重新想出來的。

起假地名這個現象主要出現在反腐劇和刑偵劇裡面。比如《人民的名義》中的&34;、《蝸居》裡的&34;、《徵服》裡的&34;等,這樣做的原因不言自明,就是為了避免惹上麻煩。

麻煩來自兩方面,一是如果用真實地名所屬地,那麼很有可能會給這個地區帶來負面影響。比如說,一個反腐大劇中用了現實中真實的地名,不論劇中講述的事情是否真實,都會給當地造成不良影響。不但所屬地的領導會覺得這是不是在射影,給自己抹黑,面子上不光彩,而且不明真相的群眾也會在茶餘飯後八卦的去對號入座。

這會大大影響當地的各項工作的開展,還會被冠上莫須有的&34;,也會有方方面面的人去找劇組理論。

另一方面是來自審核的麻煩。這個不用多說,影視劇製作中,拍戲難是一方面,最難的則是能通過審核,並且廣電總局有明文規定:政治劇貪腐劇一律不用真實地名,至於為什麼,就是第一條所說的那樣。

其實,以前的刑偵劇大都採用真實地名的,看的過程中就會覺得很寫實,也有吸引力。

比如《西安大追捕》、《12·1槍殺大案》、《918大案偵破紀實》、《末路》等劇,清楚地說明了案件的發生地就是:西安、鄭州和北京。更別說高群書導演的《命案十三宗》都把真實地名具體到了鄉,村一級。

就像最近很火熱的戰爭片《八佰》發生地就在上海的四行倉庫,影片上映之後,很多的觀眾沉浸在影片抗日戰士保衛國家不惜犧牲的精神之外,還有很多直接去了四行倉庫打卡。

現在遊客們要去抗戰紀念館已經需要預約,並且預約已經排到了9月份,這就是一般刑偵類影視劇假地名的重要性。

當然不僅僅是地名的重要,在電視劇中的車牌號、手機號甚至連微信號一時的使用不當,都會引起一些麻煩。比如在2018年的在熱播劇《愛情進化論》在愛奇藝平臺播出,其中第17集第32分鐘時,演員張天愛飾演的&34;和其他角色對話中說出的劇中人物&34;的電話號碼,實際是屬於私人電話號碼。

後機主張先生稱電視劇播出後千上萬的電話、簡訊給自己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困擾,於是將新麗公司和愛奇藝起訴至法院。

法院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後確定新麗公司賠償張先生精神損害撫慰金3萬元,判令支付律師費5000元。

這種事情在《小時代》等電影中還出現過兩次,影視公司分別做了一些賠償。

所以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是也沒有必要引起過多的共鳴,反而會導致一些網友會將一些人和事上升到個人乃至地區,就像有些影視劇開頭就會說明&34;。(摘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為啥國產劇總喜歡編個地名呢?
    大家好,今天看到了個問題,為啥國產劇總喜歡編個地名呢?,有些地方藉助文化來大力發展經濟,特別是喜歡用本城市的地名,人名,還有知名的故事典故來吸引人,有了地名才使國產劇更加完美!,很多小夥伴也已經發現了,那就是很多影視劇中的地名往往是虛擬的,也就是說這個地名是虛構的,現實中並不存在這個地方,可能有些人就會覺得不理解,用個真實地名就真的這麼難嗎?
  • 在國產劇中,總喜歡編個假地名,到底在顧忌什麼?
    所以在國產劇中,總喜歡編個假地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避免對當地產生影響,我們不要低估一部影片的火爆程度,也無法猜測它會帶來什麼樣的後續影響,不如乾脆編造個假地名。為了防止由於真實地名造成的難以過審,是編假地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 為什麼國產電視劇總喜歡編個假地名呢?現在終於明白了
    假如說,一部電視劇裡總採用一個真正的地名,你收看以後是否會持續瞎想,這故事是否就產生在這兒呢說白了電視連續劇,自身便是一個假假真真的故事,你覺得它是真實,而事實上基本全是編的,但你感覺它是假的,有時候便是實際故事的改寫。
  • 9780元買斷36小時隱私,這筆生意為啥這麼多人爭著做?
    新加坡本地裝修公司Vehs.com最近因為一則招聘廣告火了,從他們公司創始以來,還沒遇到過這麼多的求職信,像雪花一樣鋪天蓋地地湧來,七天時間就收到了1200份申請,而且由於申請者熱情高漲,招聘期有可能會延長。難道這是要招聘公司老闆嗎?還是只拿錢不幹事的那種,要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趨之若鶩?
  • 為何影視劇中總會出現假地名?看到《八佰》上映,終於知道原因了
    確實有的時候就會很好奇,為什麼電視劇中總是出現一些很假的地名,編劇的用意是什麼。起假地名這個現象主要出現在反腐劇和刑偵劇裡面。比如《人民的名義》中的&34;、《蝸居》裡的&34;、《徵服》裡的&34;等,這樣做的原因不言自明,就是為了避免惹上麻煩。
  • 琅琊是臨沂,蘭陵是棗莊……古代地名為啥那麼好聽?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古代的地名有多好聽?最近,這個熱門紀錄片《中國》裡的話題登上熱搜。有人感嘆,原來彼時南京叫做「建鄴」;還有網友驕傲地提到「洛陽一直是洛陽」「邯鄲一直是邯鄲」。
  • 天天用iPhone?這些實用功能能幫你保護隱私
    原標題:天天用iPhone?這些實用功能能幫你保護隱私   各位小夥伴們覺得自己日常使用的時候,會用上手機本身(不包含App)的多少功能呢?
  • 孩子們的隱私要保護
    陳俊看到材料中提及拘禁被害人的原因時,多人都稱是私人矛盾。那究竟是怎樣的私人矛盾?審查時,陳俊只要問到拘禁原因,劉飛、方娜甚至許菲菲都會躲閃迴避、含糊其辭,這些反常的態度引起了他的注意。陳俊便反覆查看涉案人員拘禁打人的視頻,從嘈雜的畫面中鎖定了一個關鍵點:「你敢放我鴿子?」他們在毆打許菲菲時,方娜說了這麼一句話。
  • 深圳的朋友:請收下你的人生隱私保護指南
    ▪ 楊叔,總有人知道我朋友的行蹤,是不是手機被竊聽了?★★ 除了彼此信任,還有什麼能保護聚會談話的私密性?★★ 內部會議剛結束,消息就滿天飛,難道真的被竊聽?.竊密、隱私侵犯,就在我們身邊。PS:為配合相關要求,除合作方特別邀請外,2020年內暫停北京站L2課程的公開召集。★ 線下隱私保護認證課程:
  • 獅子咬住角馬的頭,原以為手到擒來,不料被一腳踹飛!
    獅子咬住角馬的頭,原以為手到擒來,不料被一腳踹飛!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大自然不變的生存法則,在殘酷的非洲大草原上每天都上演著生死大戰,每一種生物都在為了生存努力著,獅子作為非洲大草原上的霸主。它每天都在不斷獵食,即便它是位居食物鏈頂端的強者,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它的每次捕獵都能成功,甚至在捕獵過程中還有被反殺的時候,這天外出覓食的獅子盯上了一頭落單的角馬。
  • AI時代女明星換臉「不雅視頻」流出,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朱茵的臉,差點忘了原片什麼樣!別以為這種換臉技術只和女明星有關,賣家們照樣能定製素人色情視頻。對他們來說,只要有錢,換誰的臉不是換啊?某二手平臺上的賣家,開價一分鐘50元,三分鐘起,至少150元。網上還有個「一鍵脫衣」的應用,也是用了同樣的AI換臉技術。不管你是誰,只要有你的一張照片,電腦就能「脫下」你的衣服。
  • MyAKA:保護用戶隱私 用偽號與世界對話
    MyAKA總裁兼執行長John Skorick說:「我們保護用戶的個人數據和啟用功能,發簡訊時不會阻斷你的正常通話,用戶可以放心使用。而且不需要任何應用程式的下載安裝,我們還給你提供7天的免費試用,用戶可以根據體驗來評估MyAKA是否滿足他們的需要。」
  • Facebook和蘋果乾架 都是iPhone iOS14保護用戶隱私的鍋
    大家都知道,這幾年 iOS 系統的更新,一直致力於「保護用戶的隱私」,尤其到了 iOS14 以後,更是「嚴格」的過分。 蘋果的一頓操作,把各種監測手段和隱私開關拿到了明面上來,這種做法確實是把用戶的「利益」放在了首位。 但這就像是蘋果一直呼籲的「環保」一樣,隱私這件事本身就是出力不討好。 iOS14.3 更新後,蘋果在 App Store 中引入了 「 隱私 」 信息。
  • 隱私保護
    徐葳:我認為數據的隱私性不僅僅包含用戶的個人隱私,還有一些企業隱私數據,比如我曾經用過某個企業的反欺詐數據集,這個數據集也是不能公之於眾的,因為欺詐率,用戶流量這種隱私數據可能會涉及企業運營機密。朱小燕:我個人認為有顯性的隱私,有隱性的隱私。所謂顯性隱私就是大家都比較在意的一些數據。
  • 趙麗穎吃假包子,劉若英嚼真烤鴨,影視劇裡的吃喝是真的還是假的
    相對於舞臺作品,影視劇中角色的舉動更貼近現實,表現在吃喝方面也是如此。不過影視劇畢竟是拍片,也不可能與現實生活完全一致。比如在準備食物方面,我們平時吃東西一定要注意營養搭配,至少過期食物不放在餐桌上,不過到了拍攝時,為了鏡頭找出來好看就不一定這麼做了。
  • 清華系創企RealAI:獨家「隱私保護機器學習」技術,全球首款編譯級...
    但數據,作為人工智慧(AI)的「石油」,不能簡單粗暴一刀切,如何加高數據安全的「圍欄」,加厚隱私保護的「盔甲」,是基礎中的基礎。數據安全,保護隱私,第一要重視。總有人嬉皮笑臉,覺得丟了數據、隱私沒什麼。第二要有方法,技術得跟上。宏觀層面,「算法可靠、數據安全和應用可控」,早已提上日程。純聊技術,哪些方法可以破解?
  • 那些北京城中成為地名的公主王爺的墳地,你知道幾個?
    兩個公主,為啥能埋在相鄰的地方呢? 原來兩個人出生時相差了3歲,嫁人時也就差了1年,更巧的是都年紀輕輕就死去(姐姐31歲,妹妹28歲),死時只隔了2個月,這對姐妹夠有緣分的。 這裡兩位公主的稱謂有點來歷。
  • 日本地名為何多為漢字?
    近日,在PTT上面有網友詢問到:為什麼日本的地名例如千葉、京都、名古屋等聽起來好像都很「潮」,感覺要比臺灣的地名好聽不少
  • 照母山原叫照墓山 與南宋狀元有關 老地名藏故事
    原標題:照母山原叫照墓山 與南宋狀元有關 老地名藏故事 如今的照母山已被開發建設為森林公園。(資料照片)  華龍網訊 (記者 匡麗娜)「照母山原來叫照墓山,可能與南宋狀元馮時行有關!」  「照母山的取名給了眾人一個啟示,重慶應開展詳盡的地名文化調查研究,借地名打文化牌。」重慶社科院研究員鄧平稱,一些地方對於地名的挖掘保護與開發非常重視,例如,山東省益都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縣級市,他們充分挖掘歷史文化,改名為青州,並大力開發與三國、水滸等相關的地域文化,聲名大振;湖南大庸改名為張家界,安徽屯溪改名黃山市,都極大地促進了城市旅遊文化的發展。
  • 香港為啥沒有修改充滿殖民地色彩的地名?
    我們是不是收回來一個假香港?!」對此,筆者也有一些深切的感受。筆者曾經去過香港幾次,大街小巷的一個個拗口地名,都是港英時期遺留下來的。香港經歷了長達150年的殖民歷史,以英國皇室成員、港督、殖民地官員、英軍軍官命名的街道有800多條,行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