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非常愛他的」,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手稿展出,上海毛澤東...

2020-12-27 騰訊網

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全新亮相。

「毛澤東一家」的雕像。

陳列館在此次展陳提升前特意走訪了韶山毛澤東故居和湖南板倉楊開慧故居等相關展館,徵集了一批珍貴史料、實物,這也是此次展陳提升中增補最多的內容。

在9號樓一樓實物展示區內,許多觀眾駐足凝視著版面上這幾行字:「他是幸運的,能得到我的愛,我真是非常愛他的喲……誰把我的信帶給他,把他的信帶給我,誰就是我的恩人。」這段話是楊開慧與毛澤東1927年分離後所寫,距離楊開慧犧牲只有10個月的時間,字裡行間無一不透露出她對毛澤東深深的愛戀及思念。然而當這份手稿在楊開慧故居被發現時毛澤東已經離開人世,他終究沒能收到愛妻沉甸甸的思念。

楊開慧手稿《給一弟的信》。1929年當楊開慧得知朱德夫人被國民黨殘忍殺害掛頭示眾後,就感覺死亡如影隨形,於是她寫信給堂弟楊開明,希望託孤。但這份「遺囑樣的信」最終也沒有寄出,直到1982年才重見天日。

左為從毛岸英犧牲地取回的泥土;右為俄羅斯政府授予毛岸英的「二戰反法西斯勳章」。

大事記上增加了1953、1955年毛澤東來上海視察的歷史。

上海毛澤東舊居位於茂名北路120弄7號(原慕爾鳴路甲秀裡318號),是一幢石庫門房子,有天井、客堂、前樓和廂房等。

1924年毛澤東來滬,除繼續擔任中共中央局秘書、協助陳獨秀處理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外,還參與領導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工作,為維護國共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年的6月至12月,毛澤東同夫人楊開慧、兩個孩子毛岸英、毛岸青以及嶽母向振熙老人一家五口寓居於此,甲秀裡是毛澤東在上海居住時間最長的一處。

此次展陳提升還增加了紅色文創區域,圖為甲秀裡方巾,以上海市花白玉蘭、甲秀裡門頭、石庫門山花、毛澤東臥室掛落花樣等圖案作為設計元素。

甲秀裡龍鳳盤扣書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龍鳳旗袍手工製作技藝中的一絕——龍鳳盤扣,採用了毛澤東臥室掛落花樣等圖案作為設計元素,配以黑檀木「甲秀裡」書籤。

「初心之地」立體書,甲秀裡見證了青年毛澤東確立馬克思主義初心的歲月,通過立體閱讀方式,走進偉人的初心歷程。

靜安區12座優秀歷史保護建築立體書籤。

12月26日,一條名為「初心足跡:毛澤東在上海」的紅色研學線路將正式首發。

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1977年12月獲頒文保單位。

相關焦點

  • 楊開慧給毛澤東寫了一份充滿愛意的信,毛澤東最終卻沒有看到,讓人...
    當年6月至12月,毛澤東同夫人楊開慧、兩個孩子毛岸英與毛岸青以及嶽母向振熙老人一家五口寓居於甲秀裡。 2018年1月,陳列館經再次修繕後重開,毛澤東在1924年在上海工作與生活的大量史料與藏品被挖掘出來進行展陳。重開後,市民參觀踴躍,當年參觀人數就達到了7.5萬人次,同比增長了21.7%。為進一步豐富展陳,提升參觀體驗,今年靜安區走訪了韶山毛澤東故居和湖南板倉楊開慧故居等相關展館,徵集到一批新的珍貴史料、實物。 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毛澤東一家先後犧牲了六位親人。
  • 毛澤東舊居陳列館:珍貴史料、實物帶人們走進偉人及家人的世界
    楊開慧情意濃濃的書信引人關注。 陳靜 攝據悉,為了更全面地講述偉人一家舍家為國的革命情懷,陳列館在此次展陳提升前特意走訪了韶山毛澤東故居和湖南板倉楊開慧故居等相關展館,徵集了一批珍貴史料、實物。這也是此次展陳提升中增補最多的內容。展出的趙南公日記。
  • 毛岸英犧牲地的泥土,楊開慧犧牲前寫的家信……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從毛岸英犧牲地取回的泥土,俄羅斯政府授予毛岸英的「二戰反法西斯勳章」,楊開慧犧牲前寫給毛澤東的家信……新增一批珍貴展陳
  • 影響毛澤東的6位女性:最愛楊開慧 江青成包袱-楊開慧 毛澤東與...
    母親去世不久,他寫信給同學鄒蘊真說:「世界上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損人的,可以損己利人的,自己的母親是屬於第三種人。」  30年代他對斯諾說:「我母親是個心地善良的婦女,為人慷慨厚道,隨時願意接濟別人,也可憐窮人。」  毛澤東很愛母親。
  • 楊開慧給毛澤東4000字情信,字字讓人落淚,牆縫中藏了60年
    1982年對楊開慧故居再次進行修繕,這次修繕在楊開慧臥室後牆離地面約兩米高的泥磚縫裡,發現了一疊用蠟紙包裹著的、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信件。此時,楊開慧已經離開我們52年,毛澤東已經離開我們6年。這次發現,楊開慧已經離開我們60年,毛澤東已經離開我們14年。楊開慧故居中兩次發現的楊開慧藏在牆壁中的書信手稿,其內容大都是傾訴對毛澤東無盡的思念、牽掛和愛。尤其是其中一封長達4000多字的情信,也就是韓雪在節目中朗誦的那封信,寫得情真意切,每一句都催人淚下。
  • 楊開慧犧牲前給毛澤東的情書:千字皆血淚,發現時主席已逝世6年
    這是一段滿含血淚的文字,楊開慧在與毛澤東主席分離的三年時間裡,將對丈夫的思念訴諸12頁手稿,藏到臥室後牆的磚縫裡,一藏就是52年。直到1982年3月10日,工人們在修繕楊開慧烈士的故居時,打開臥室後牆,一摞楊開慧的手稿驚現於世人面前。「幾天睡不著覺,無論如何,我簡直要瘋了。許多天沒來信,天天等。
  • 楊開慧犧牲時,毛澤東與賀子珍已婚兩年,他給妻兄寫信:百身莫贖
    楊開慧犧牲一個月後,毛澤東率領紅一方面軍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從繳獲敵人的報紙上,他驀然看到了楊開慧母子被捕的消息。開慧不是兩年前已經犧牲了嗎?這個消息讓他無比震驚,一方面為母女的安危擔憂,另一方面是此時他已經與賀子珍結婚兩年之久,這使他內心非常的內疚,頓感心如刀割。
  • 毛澤東未收到楊開慧的情書,她藏在牆縫中50多年才被發現
    1982年和1990年,在兩次修繕楊開慧長沙縣板倉故居時,工作人員在故居牆縫中發現了楊開慧親筆的手稿:「……我要吻他一百遍,他的眼睛,他的嘴,他的臉頰,他的額,他的頭,他是我的人,他是屬於我的!……。」諸如此類的手稿,書寫了與丈夫分開後的思念、擔心、寂寞、恐懼……。遺憾的是毛澤東沒能看到她這些海沽石爛的手稿,因為當發現這些手稿時距離毛主席離世已經有6年之久。
  • 《毛澤東》香港首播 劉叢丹:楊開慧愛得很純粹
    劉從丹《毛澤東》活動照片青年演員劉叢丹在劇中飾演國民「第一夫人」楊開慧,在此次發布會上劉叢丹也大讚到:楊開慧是一個很勇敢的女性,她對毛澤東愛得很純粹。  由中共湖南省委與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央黨史研究室出品的大型電視劇《毛澤東》,該劇是由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為了紀念毛主席誕生一百二十周年所拍攝的獻禮巨作。該劇基本真實還原了毛澤東的偉大人生歷程。
  • 毛澤東舊居陳列館全新亮相 增補34件珍貴史料
    在毛澤東誕辰127周年來臨之際,為了更全面地講述偉人一家舍家為國的革命情懷,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經歷了一次全新的展陳提升。兩個月前,靜安文史館工作人員尋訪了韶山毛澤東故居和湖南板倉楊開慧故居,徵集了一批珍貴史料、實物。
  • 毛澤東與楊開慧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一個柔情似水,一個痴心絕對!
    不料我也有這樣的幸運,得到了一個愛人!我是十分地愛他,自從聽到他許多事,看見他許多文章、日記,我就愛上了他。——楊開慧《我的回憶》1929年6月20日,楊開慧在《我的回憶》中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通過這幾句話我們完全能夠看出,楊開慧對毛澤東的愛是認真而且嚴肅的。
  • 毛澤東200餘封電報手稿展出 從「紅色電波」中再讀歷史
    【解說】12月18日,「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在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幕。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此大批量地集中公開展覽展示毛澤東電報手稿,尚屬首次。【解說】專題展位於香山革命紀念館一層專題展廳,面積1000餘平方米。
  • 《毛澤東》今日開播 劉叢丹詮釋最完整版楊開慧
    劉叢丹在《毛澤東》中飾楊開慧  搜狐娛樂訊 今晚大型史詩劇《毛澤東》將在中央一套和湖南衛視黃金檔同步上星熱播,該劇是由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匯集了唐國強、劉勁、劉叢丹、侯京健等眾多實力演員的傾情加盟。劇中飾演楊開慧的青年演員劉叢丹受邀參加,在接受媒體時她也透露到,這將是目前影視作品中展現的最全面完整的楊開慧人物形象。  此次,電視劇《毛澤東》還原歷史真實記錄了毛澤東領袖一生偉大的歷程,從人物本身出發描寫歷史事件,從毛主席少年求學開始一直到新中國的成立。把毛主席拉回到普通人從生活的視角來描繪偉人的成長史十分的接地氣。
  • 毛澤東最感謝最愧疚的女人:一個是媽媽,一個是妻子楊開慧烈士!
    今天,是毛澤東主席誕生127周年紀念日。我學習了多篇紀念毛澤東的文章。深感作為偉人的毛澤東,也有平凡人的一面,直到晚年,他還一直在思念,深表感謝和深感愧疚的兩個女人:一個是他的媽媽文七妹,是媽媽的博愛鼓勵和支持他更好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一個是為了革命和因為他而犧牲的妻子楊開慧烈士。捧讀偉人與這兩位偉大女性的感人故事,讓我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
  • 李慎明:毛澤東與賀子珍聯姻源於誤信楊開慧已犧牲
    在現在有的小報小刊上,特別是網際網路上經常看到有人甚至有組織地藉此詰難甚至攻擊毛主席他老人家。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筆者就這一問題先後請教了中央文獻研究室的一些專家;又與《前奏:毛澤東1965年重上井岡山》一書的作者馬社香作過交流,她直接採訪過朱旦華和袁文才的嫡孫袁建芳、繼子肖常隆(袁文才被錯殺後,袁家建議袁文才的妻子謝梅香不改嫁,說袁家太慘烈了。
  • 重溫楊開慧的託孤信,淚奔…
    這是楊開慧1929年3月寫給堂弟楊開明的一封信,也是一封沒有寄出的託孤之信。1982年重新整修楊開慧故居時,人們在臥室後牆離地面約兩米高處的泥磚縫中發現了一疊楊開慧的手稿,這封信才公諸於世。她經常往來於文化書社、船山學社等黨的秘密聯絡點,傳送黨的文件和指示,協助毛澤東收集資料,抄寫文稿,同時照料毛澤東的生活起居,使他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日益繁重的革命工作。這期間,毛澤東創辦了湖南青年圖書館,楊開慧又主持圖書館的一切事務。同年10月,楊開慧生了第一個孩子,取名毛岸英。
  • 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展陳提升 增補34件史料
    新華社上海12月26日電(郭敬丹、施鈺)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近日增補了34件珍貴史料,更加全面地講述革命者舍家為國的忠貞信仰和家國情懷。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位於上海靜安區。1924年,毛澤東第十次來到上海工作時曾在這裡居住半年,這是他在上海居住時間最長並和楊開慧一起開展革命工作的住所。靜安區文物史料館館長朱潤介紹,此次展陳增補的展品包括,楊開慧寫給堂弟楊開明希望託孤的信,由劉思齊捐贈的毛岸英犧牲地的一抔泥土等。「希望能通過這些史料,更全面地講述毛澤東同志一家舍家為國的革命情懷。」
  • 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展覽開幕
    專家介紹,以毛澤東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為題材進行全面集中展示和深入解讀,尚屬首次,展覽中的大部分手稿為第一次集中展出。現場設置35處「電文導讀」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進駐香山後,電報成為毛澤東指揮全國各地黨政軍工作最主要的通訊手段。
  • 毛澤東同志202封珍貴電報手稿首次展出
    ,香山革命紀念館承辦的「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在佔地1000餘平方米的展廳裡,202封珍貴電報手稿、62件(套)珍貴文物、50餘張歷史照片,分為6個部分、17個專題,展現了毛澤東在香山居住的181天。
  • 楊開慧把毛岸英託付李淑一,英勇就義,27年後毛澤東寫詩追念妻子
    他不再管南京國民政府發來的電報,也不顧社會輿論,開始對楊開慧施以嚴刑拷打,要求楊開慧交出地下黨組織的名單和毛澤東具體地址和聯繫方法。反動派氣急敗壞,動用種種刑具,想要逼迫楊開慧開口招供,反動派一邊對楊開慧動刑,一邊重複問:「毛澤東在哪裡?」楊開慧很憤怒,但以平靜的語調回答了敵人:「我不知道。」楊開慧平靜的回答,就如同又往敵人憤怒的火焰上添了一把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