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和官兵在非洲打造開心農場,我們是不會被月壤打垮的

2020-12-27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雖然月壤「不爭氣」,但咱「走哪種哪」的傳統技能還是不能丟,只有時刻操練著,才能將「種花家」的本領發揚光大。

這不,近日,遠在非洲南蘇丹的中國維和工兵分隊,就在非洲南蘇丹的營區開闢了塊「開心農場」——維和我們是專業的,種菜我們也是認真的。

看視頻,感受下維和官兵種菜的快樂。

據央廣軍事12月23日報導,遠在非洲的南蘇丹常年高溫,年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最高可達50℃,12月下旬這裡已經進入旱季。

駐紮在聯合國瓦烏超級營地的中國第11批維和工兵分隊,為了解決官兵飲食單一、蔬菜缺乏的問題,決定立足現有條件,利用營區閒置土地,開闢起「開心農場」,豐富菜籃子。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官兵們從除草開始,一點一點向目標邁進。

連掄個鋤頭都是帥氣的樣子:

非洲日曬強烈,遮陽網也得支稜起來:

還得立個小牌牌,做好蔬菜分類:

黃塑料盆裡裝的,不僅是澆灌土壤的水,也是讓菜發芽的希望。

維和工兵分隊戰士何立峰自豪地表示,在「開心農場」種下的菜,最終都會擺到他們的餐桌上,不僅解決了飲食單一的問題,也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

「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我們都會努力把菜地種好,大家對此也充滿了期待。」何立峰說道。

其實,在非洲種菜,對我國維和官兵來說,早已「技能加滿」了。

今年春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剛果(金)各國維和部隊的果蔬類食品無法滿足原有配送需求。

於是,我國第23批赴剛果(金)維和工兵分隊的官兵們,利用業餘時間開荒種地,把每塊菜地負責到人,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官兵口味確定蔬菜種植類別。

恰逢雨季,當地充足的陽光和雨水大大縮短了植物的生長周期,僅僅一個月,官兵們種的菜就被端上了餐桌。

西非馬裡的沙漠中也有這樣一抹綠色。

2016年5月,中國赴馬裡維和工兵分隊營區遭恐怖襲擊,維和戰士申亮亮犧牲。為了應對安全局勢,戰士們整體搬遷到新營地,在一片黃土上重建家園。

要知道,當地年平均氣溫37℃以上,聯合國每天只有下午5點會供應15分鐘循環水。為此,官兵們開動腦筋,為了給植被補充水分,他們重新鋪設水管,用廢棄攪拌罐充當儲水罐回收並循環利用汙水

此外,他們還在板房四周的防爆沙箱中,種上了各種各樣的蔬菜,而種子,是他們出國執行任務前專門採購的。

就這樣,一批又一批的維和官兵們節約用水,種樹種菜,澆灌出了一片綠色。

據@央廣軍事 今年4月報導,當地的環境官看到後專門帶人來學習,他感嘆:「在同一片土地上,你們既擁有了森林,也擁有了食物。」

雖然月壤不能種菜的消息讓大家備受打擊,但看到維和官兵在非洲克服環境困難勇於開墾的畫面,網友們再次受到了鼓舞。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中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即將上映 搶先感受維和部隊官兵風採
    自1990年以來,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走過了30年曆程。30年間,一批批中國維和軍人不畏艱險,為衝突地區和當地民眾帶來和平與希望。中國維和步兵營至今已輪換第六批。日前,中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正式宣布定檔9月18日,同時發布「和平出徵」預告片。
  • 赴黎巴嫩維和官兵精心打造「伴隨式生活保障...
    日前,為了應對維和任務區愈發嚴峻的疫情蔓延形勢,改善工程作業保障條件,我第十九批赴黎巴嫩維和建築工兵分隊立足任務需求和現實條件,創新建造集住宿、做飯、洗浴等生活功能於一體的「伴隨式生活保障方艙」。在位於黎巴嫩南部省提爾市的中國維和營區內,有一臺「特殊車輛」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該分隊精心打造的「伴隨式生活保障方艙」。在保障方艙內,可容納十人生活居住,並且配備有廚房、衛生間和空調等生活設施,能夠保障在外執行任務官兵的基本生活需求,減少官兵與外界的接觸,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風險。
  • 維和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即將上映,駐許楊根思部隊官兵成主角
    維和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即將上映,駐許楊根思部隊官兵成主角前不久,隨著國內各地電影院的開放,電影又成為市民關心的話題。在8月底,一部還未在全國上映的中國首部海外維和紀實影片《藍色防線》,首先在駐許昌楊根思部隊連續放映了3個晚上。《藍色防線》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它為何率先在駐許楊根思部隊放映?記者採訪了參與拍攝的老戰士和出現在電影裡的官兵。
  • 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多維呈現維和官兵心靈圖景
    該片全部影像素材,都是在聯合國維和任務區實地拍攝。電影中的一些鏡頭,看起來稍顯業餘,因為其中一部分素材是由維和官兵自行拍攝的。從英勇出徵到戰火一線,維和官兵既是紀錄片的表現對象,也是紀錄片的創作者。電影中,被槍炮震得頻頻晃動的鏡頭畫面、因形勢緊張時常變換的拍攝場景、為保證現場拿到素材的拍攝者入畫……這些都讓觀眾在觀影時,不覺間將自己帶入維和官兵的視角,沉浸式體驗生死一線的戰場情境。
  • 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多維呈現維和官兵心靈圖景
    來源:解放軍報多維呈現維和官兵心靈圖景 ——評中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在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周年之際,我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在全國院線公映。電影中的一些鏡頭,看起來稍顯業餘,因為其中一部分素材是由維和官兵自行拍攝的。從英勇出徵到戰火一線,維和官兵既是紀錄片的表現對象,也是紀錄片的創作者。電影中,被槍炮震得頻頻晃動的鏡頭畫面、因形勢緊張時常變換的拍攝場景、為保證現場拿到素材的拍攝者入畫……這些都讓觀眾在觀影時,不覺間將自己帶入維和官兵的視角,沉浸式體驗生死一線的戰場情境。
  • 又一批陸軍維和官兵榮獲聯合國「和平榮譽勳章」
    他認為,中國維和官兵不懼危險、甘於奉獻,是聯合國任務部隊中紀律最嚴明、訓練最有素、執勤最專業的隊伍,是聯南蘇團部隊的樣板。授勳儀式現場該營營長韓濤表示,雖然我們的任務期即將結束,但維護世界和平的使命永遠在路上,我們將珍惜榮譽、不忘初心,繼續堅守崗位,以最高標準為此次維和任務畫上圓滿的句號。
  • 中國維和官兵向黎巴嫩兒童傳授防範地雷知識
    在今年這一行動日前夕,中國第16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官兵為當地兒童舉辦了地雷防範知識宣傳活動。 黎巴嫩南部提爾市「帝國學校」的47名師生受邀參加活動。通過學習地雷知識、參觀掃雷圖片展、體驗掃雷過程等形式,中國維和官兵幫助黎巴嫩兒童了解地雷危害、增強防範地雷意識。
  • 16名中國軍人在維和行動中犧牲,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記錄維和...
    9月18日,一份中國軍隊維和犧牲官兵名單在網上熱傳。30年來,中國軍隊先後參加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4萬餘人次執行維和任務。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先後有16名中國軍人為了人類和平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
  • 前中國赴中東非洲維和中校談《戰狼2》:「中國是大國,你不用害怕」| 專訪
    藉此,我們採訪了一位前駐非洲維和中校Col.LEON,他在2011年至2015年,兩次在中東和非洲執行任務,我們從《戰狼2》電影那幾個熱議的話題聊起,更談談電影之外,他曾經和戰友們在高危環境的真實的生活狀態。此前,Col.LEON也給有故事的人寫過很多相關稿件,我們將部分附在文末。
  • 中國維和官兵在撒哈拉沙漠「種」出綠洲
    原標題:中國維和官兵在撒哈拉沙漠「種」出綠洲   中國第8批赴馬裡維和工兵分隊官兵自製「滴灌」設施,利用有限的水資源,種樹、種花、種菜,在地處撒哈拉沙漠南緣的馬裡
  • 中國藍盔戰鬥在海外維和第一線
    歷時五年跟拍,記錄海外維和第一線 《藍色防線》歷經五年(2015年~2019年)跟蹤拍攝,跨越中國和非洲大陸。電影所記錄的這支步兵營的官兵基本都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楊根思部隊」,這是一支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時期都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部隊。
  • 在非洲中國人的新年心願 「平安幸福、世界和平」
    在非洲,有很多中國人堅守在這裡,他們中有「一帶一路」建設者、有維和官兵、有援外醫療隊等等。新年伊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了新的一年的願望。「我叫韓一民,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非洲的南蘇丹瓦烏。」韓一民是中國第11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工兵分隊的一名官兵,在新年伊始,他用鏡頭記錄下維和官兵在非洲的生活。
  • 徐工「維和戰士」,奔赴非洲大地保衛和平!
    ,奔赴境外執行維和任務故事的電視劇火爆螢屏。我們在為中國維和戰士帥氣剛毅氣勢所感染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維和戰士身處海外,為保國際和平不懼重重危險,英勇堅強的精神力量。近日,數十輛身披聯合國標誌的徐工裝載機、挖掘裝載機排列整齊,他們將化身「維和戰士」,奔赴非洲大地保衛和平。
  • 《藍色防線》總導演尚昌儀,「記錄中國維和第一人」
    但很顯然,中國維和軍人並沒有遺忘這片大陸,《藍色防線》總導演,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尚昌儀就被譽為「紀錄中國維和第一人」。自2003年以來,他先後11次赴聯合國維和任務區和非洲伊波拉疫區採訪拍攝。2015年至2020年,歷時5年,由尚昌儀主導親赴一線攝製的《藍色防線》,是中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 片中「楊根思部隊」的官兵隸屬我國第一支成建制維和步兵營。
  • 《藍色防線》總導演尚昌儀,「記錄中國維和第一人」
    但很顯然,中國維和軍人並沒有遺忘這片大陸,《藍色防線》總導演,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尚昌儀就被譽為「紀錄中國維和第一人」。自2003年以來,他先後11次赴聯合國維和任務區和非洲伊波拉疫區採訪拍攝。2015年至2020年,歷時5年,由尚昌儀主導親赴一線攝製的《藍色防線》,是中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片中「楊根思部隊」的官兵隸屬我國第一支成建制維和步兵營。
  • 中國第十批赴南蘇丹維和工兵分隊全體官兵被授予聯合國「和平榮譽...
    當地時間10月22日,中國第十批赴南蘇丹維和工兵分隊在中國營舉辦授勳儀式。268名維和官兵被聯南蘇團授予聯合國「和平榮譽勳章」,以表彰他們在任務期內為南蘇丹和平進程作出的貢獻。小小的勳章是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最高榮耀。
  • 非洲人吃不飽怪土地環境差?看看駐非洲中國維和部隊的菜園,一切...
    非洲人吃不飽怪土地環境差?看看駐非洲中國維和部隊的菜園,一切真相大白! 非洲好像在很多人印象中,民生問題都是比較嚴重的。尤其是當地的溫飽問題。雖然說非洲也有不少富裕的國家地區,但整體發展來看,確實不太理想。很多貧窮地區的非洲人,吃飽肚子都是一種奢侈。但即便是這樣,也很少見到他們去開墾種地。
  • 中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上映
    真實展現我國首支維和步兵營《藍色防線》由阿里影業聯合出品,淘票票和中影共同發行,為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全體官兵親歷記錄,歷經五年(2015-2019)跟蹤拍攝,橫跨中國和非洲大陸,真實展現了我國第一支成建制維和步兵營,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期間,在戰火紛飛中保護當地難民營安全的故事。
  • ...丨歷時5年追蹤拍攝《藍色防線》真實記錄海外維和戰場槍林彈雨
    「生和死的考驗,在演習場上永遠模擬不出來」,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全體官兵在最危險的戰場一線,不畏生死堅守職責,保護聯合國難民營安全,疏導轉移救助民眾,為其築牢生命安全防線。電影《藍色防線》為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全體官兵親歷記錄,自2015年開始歷經五年跟蹤拍攝,橫跨中國和非洲大陸,真實展現了我國第一支成建制維和步兵營,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期間,在戰火紛飛中保護當地難民營安全的故事。「進入維和任務區,相當於進入真實的戰場。」
  • 通訊:中國維和官兵在聯黎部隊醫療救援演練中大顯身手
    新華社貝魯特12月30日電通訊:中國維和官兵在聯黎部隊醫療救援演練中大顯身手雷洋「中國維和醫院,我是聯黎部隊(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東部戰區戰術指揮中心,印度巡邏隊發生車輛事故,現有極危重傷員1名、重傷員1名、輕傷員2名,初步檢傷判定傷勢等級分別為紅色、黃色和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