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燕子寫得出神入化的十首詩詞:似曾相識燕歸來
燕子是益鳥,常常在屋簷下築巢,與人類友好相處。
燕子是候鳥,秋去春回,一年一度,所以有「舊燕歸巢」的成語。
燕子喜歡雙宿雙飛,詩人常將雙飛燕比作「忠貞的伴侶」。
燕子是善鳥,有愛心的人特別喜歡燕子,善良的杜甫就非常喜歡燕子。
這裡所選的十首詩詞中的十隻燕子,均已成為名垂千古的「詩之燕」。
(1)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簡評:這是一隻從豪宅搬遷到平民區的燕子,也是一隻飽經歲月滄桑、見證歷史變遷的燕子。
(2)水檻遣心二首
(唐)杜甫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簡評:這是一隻在微風細雨中自由自在飛翔的燕子,也是詩人那一刻悠遊閒適心情的投影。
(3)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宋)晏幾道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簡評:這是一對在細雨中歡快穿梭的燕子。它們讓落花下那個孤獨的人,更顯形單影隻。
(4)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簡評:這是一隻在落花時節悄然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或是不曾相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春光消失的落寞季節,總有人如約出現。
(5)如夢令·春景
(宋)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
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簡評:這是一隻用尾巴點掃平靜水面的燕子。它點掃出來的,是一圈圈水波?還是一圈圈心波?
(6)浪淘沙九首其四
(唐)劉禹錫
鸚鵡洲頭浪颭沙,青樓春望日將斜。
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簡評:這是一隻勤勞又顧家的燕子。它與那個放浪形骸不憶家的狂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耐人尋味。
(7)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簡評:這是一窩自由自在相親相愛的燕子。它們恬淡閒適的生活節奏,正是詩人嚮往的生活方式。
(8)金陵驛二首其一
(宋)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簡評:這是一隻無家可歸的燕子,也是那個赤膽忠誠、無家可歸詩人的化身。
(9)燕燕
先秦《詩經》
燕燕於飛,差池其羽。
之子于歸,遠送於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於飛,頡之頏之。
之子于歸,遠於將之。
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於飛,下上其音。
之子于歸,遠送於南。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
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簡評:這是最早出現在詩歌中的燕子之一。它在人們別離的時候,歡暢飛行,奠定了後世詩歌以「雙飛燕」反襯「離別苦」的寫作基調。
(10)燕詩示劉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簡評:這首飽含深情的燕詩,寫了燕子父母不辭辛勞全心全意哺育四隻小燕,直到它們展翅高飛。這也是一首「以燕寫人」,飽含深情讚美天下父母無私養育子女的詩篇。同時,也提醒父母,孩子長大後要「敢於放手」,讓其振翅高飛。全詩感情真摯,話語殷殷,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