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現代散文詩歌網
其他平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違規必究
似曾相識燕歸來
作者:陳本現 朗讀:紫玲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每當聽到這首兒歌,那純淨的聲音就像山澗的泉水,能把我的心靈洗的一塵不染。
去年秋天,我們院裡住的一對燕子,帶著它們的八個子女飛向南方,我就盼望春天它們能回歸故鄉。其實以前只是知道這對燕子是春天來的,具體是哪一天,還真不知道,所以今年我要看看是哪一天它們歸來的。
一般來說春社日一過,燕子們就開始北歸,春分左右就到故鄉了。今年我們這春分一過,天氣一下熱起來了,春暖花開,大家到處去欣賞各種花,而我每天總是在盼望燕子們快快歸來。一天天過去了,可總見不到燕子的影子,我不僅為它們擔憂起來了,因為燕子們也有天敵的,就是鷹類這種猛禽。我看過電視《動物世界》,燕子的飛行本領很高的,一般鷹也不容易抓到,可鷹的毅力非同一般,總有一些燕子被鷹抓到。儘管這是正常的動物界的適者生存規律,可我還是希望我們院裡的小燕子能夠平安歸來。
三月悄悄走了,最美人間四月天來了。4月2號,我午休起來,突然聽到熟悉的燕子的叫聲,尋聲望去,在那高高的電線上,兩隻燕子在嘰嘰喳喳歡快的叫個不停,聲音好大啊,怎麼不是呢喃細語?一定是它們剛飛回來,互相祝賀的,是應該慶賀一下,從幾千裡的南方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回到故鄉,多不容易啊。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對燕子是不是去年的那對燕子啊?如果是,它們的子女怎麼沒有和它們一起飛回來啊?這都有待於驗證。這對燕子在高興的互相祝賀之後,很快就默不作聲,立在高高的電線上休息了,我看看時間是下午6點。
晚飯後,我急忙出來跑到燕窩下,我先要驗證這對燕子是不是在窩裡。我把手機的手電筒打開一看,不出意外,這對燕子就抱在一起在窩裡安靜的休息呢,我趕緊關掉手電筒,不要打攪它們,它們遠途跋涉剛回來一定很累很累,這畫面用左河水的詩來刻畫最恰當,「離洋舍島伴春歸,織柳銜泥剪雨飛。不傍豪門親百姓,呢喃蜜語倆依偎"。
過了幾天,這對燕子的子女仍不見歸來,這就驗證了它們的子女是不隨它們生活的。我突然明白了,燕子們飛到南方過冬的同時,也是它們的子女們談情說愛的時候,燕子們結婚一定很簡單,只要情投意合即可,無需有婚車,人家天生是飛機。也無需有婚房,人家小夫妻會自己獨立建造的,有道是「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更不需要金錢和儲蓄,人家是真正的視金錢如糞土和零儲蓄的一族。燕子們也不是啃老族,它們成家後就離開父母雙雙闖天下了,這真值得我們人類學習和反思啊。燕子們雌雄搭配,比翼雙飛,讓人不僅羨慕,古人就發出"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感嘆,有詩曰:「秋去春來燕雙飛,銜泥築巢倆相依。比翼雙飛終不離,生兒育女百姓家」。
燕子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我們人類何其相似,勞累一天的人們看到燕子們黃昏而歸,不僅感嘆,生活雖然不易和辛苦,可每天看到妻兒老小平平安安高高興興,也是知足的幸福啊。燕子們離我們很近,可我們人類卻不會去傷害它,相反還會去保護它。它們在秋天,收穫一堆子女的豐碩成果後,卻悄悄離開我們,帶走了我們的離愁和相思。而春天,大地回暖,百花齊放,一切欣欣然時,燕子帶著人們的美好希望和期盼又恰到好處的到來,扮演著天使的角色。當下,許多鳥獸在人類的追殺中瀕臨滅絕,可燕子卻在人類的呵護下,繁衍生息,人丁興旺,燕子高超的智慧和處事哲學,值得我們人類學習和借鑑。
每當我看到燕子們在空中飛舞覓食;每當我看到燕子們在梁間呢喃;每當我看到燕子們在巢中餵食後代;每當我看到燕子們秋去春來,我都感嘆萬分,燕子們的一生是勤勞和幸福的;也是智慧和哲學的;它們的生活也是最規律和極簡的。人的一生該怎樣度過才能讓自己心安呢,拋開高調的唱給別人聽的,扔掉低調的抱怨給別人聽的,我想人活著的意義就兩條,一條就是為自己的本能而生活,另一條就是為自己的責任而生活。做到這兩條,我想當我人生謝幕時我會無怨無悔,我的靈魂已經找到了歸宿。
作者簡介:陳本現,筆名,東方君子,自由撰稿人,曾在《現代散文網》,《流年文學》,《散文網》,《微散文》,《唯美傷感詩歌散文》,《優美文字網》,《中原作家群》《玫瑰音悅臺》《品讀時刻》等平臺發表文章)
朗誦嘉賓簡介:紫玲,江蘇省朗誦協會會員,職業CPA,她的聲音追求委婉細膩,其朗誦力求自然質樸,用心詮釋文字。作品曾被朗誦藝術雜誌、品讀時刻、安般蘭若、古典書城等多家平臺播放。荔枝號FM1328856。
平臺眾籌出版的散文集《無聲處》出爐,請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