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源小傳:少年成名的百歲天才,來自中國的日本棋聖

2021-01-10 萬象歷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

【1914年6月12日】吳清源小傳:少年成名的百歲天才,來自中國的日本棋聖

1914年6月12日,吳清源出生在福州。曾留學日本的父親,發現他很有圍棋天賦,常帶他和一些棋手對局。吳清源勝多負少,逐漸有了名氣,被當作天才少年。

11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計艱難。當時的北洋軍閥段祺瑞很愛下棋,經常找一些名家來比賽。吳清源的母親知道後,託人把兒子引薦給段祺瑞。吳清源輕鬆就贏了段祺瑞。段祺瑞見他棋藝不俗,很喜歡,每月資助100大洋。

(少年時代的吳清源)

1926年,12歲的吳清源和一位日本棋手下棋,輕鬆取勝。一位觀戰的日本人,給日本棋界第二號人物瀨越憲作,寫信說在中國發現了一個圍棋天才。

瀨越當即決定邀請吳清源來日本下棋。後來當了日本首相的犬養毅問:「如果北京的天才少年將來奪取了日本『名人』位該怎麼辦呢?」瀨越說:「這正是我的宿願」。

1928年10月18日(14歲),吳清源來到日本。他先下了幾盤測試棋,居然戰勝了當時日本頭號棋手本因坊秀哉。雖然是讓子局,但也展示了不俗的實力。他被日本棋院定為三段。

1933年(19歲),日本圍棋錦標賽舉行,吳清源勢如破竹,一舉奪冠,獲得了和本因坊秀哉對戰的機會。大家都想看到吳清源和日本棋界泰鬥的對決,比賽結束後,主辦方居然握著亞軍的手,誇他「輸得好」。

(吳清源與梅蘭芳合影)

10月16日,19歲的吳清源對決60歲的本因坊秀哉。到第13手,吳清源下出三三.星.天元的「神奇」布局。本因坊秀哉一時不知如何應對。因為當時規定高段位棋手可隨時暫停比賽,所以他立刻宣布中止。這場對決下了3個半月,中止13次。有1次,吳清源剛下了1手,本因坊秀哉思考3個半小時,1子未落就宣布中止。

這場對決最後下了252手。本因坊秀哉前159手都是苦苦支撐,在第160手開始逆轉,並最終以2目獲勝。後來有人透露,第160手其實是本因坊秀哉的徒弟支的招。

(吳清源在對弈)

這場對決引發了棋界的變革,重視中盤等現代圍棋的思想開始流行。因此,這場對決被稱之為「世紀之局」。吳清源也一戰成名。

《朝日新聞》看到他的商業價值,為他組織了十番棋擂臺賽。從1939年-1955年,吳清源在這一系列賽中打敗了幾乎所有對手。如木谷實、藤澤庫之助、雁金準一、橋本宇太郎、坂田榮男等。這一時期後來被稱為「吳清源時代」。他被稱為「昭和棋聖」。

同時,他也收穫了個人的幸福。1940年,日本女子圍棋元老喜多文將好友的女兒介紹給吳清源。吳清源聽說女孩叫中原和子,十分高興;因為「中原」即中國,「和子」意味著和平。二人處得也不錯,在1942年組成了家庭。

(吳清源與妻兒)

但是,作為一個外國人,吳清源在日本打拼很不容易。而且,他還遭遇不公平對待。日本自古就有向技藝達到巔峰的棋手授予「名人」稱號的傳統,作為一個幾乎打敗了所有對手的棋手,吳清源在當時可以算達到巔峰了。但從未有人提過向吳清源授予這個稱號。

同時,他也遲遲沒能拿到九段。直到1948年,他和藤澤庫之助下十番棋。對方是九段,吳清源是八段。吳清源沒有資格和對方「分先」,也就是和對手輪流執黑先走。吳清源不滿,覺得自己的水平早就該是九段。於是,日本棋院選出六段和七段棋手共10人,與吳清源車輪戰。吳清源8勝1負1和,因此獲得九段。他也得以與藤澤「分先」。

結果,吳清源戰勝了藤澤。藤澤後來又在另一屆復仇十番棋比賽失敗。根據規定,藤澤已經連輸2次,最終降格。

1961年8月,47歲的吳清源過馬路時被摩託車撞倒,經搶救才脫離危險。第二年,又因腦震蕩後遺症引發精神錯亂。從此,他的成績逐漸下滑。1965年,他在第4期名人戰中8戰全敗,結束了他的時代。

但他還是把精力放在推廣圍棋上。20世紀50-60年代,他曾策劃讓中國的陳祖德、聶衛平等少年去日本留學,未能如願。但他還是有兩個中國弟子。一個是林海峰,後來成為日本歷史最年輕的「名人」。另一個是女棋手芮迺偉,後來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女子九段棋手。

(1987年1月11日,吳清源與聶衛平在第二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上)

同時,他還致力於圍棋理論的發展。早年他就曾提出新布局思想,和以大雪崩內拐為代表的吳清源定式。進入21世紀,又以多年領悟,提出六合之棋的思想,升華了圍棋的藝術性。

因此,雖然淡出比賽多年,吳清源的地位還是不可撼動。1987年,日本「圍棋俱樂部」徵求六位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武宮正樹、林海峰、趙治勳、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的意見:誰是圍棋史上最強者?趙、林、武宮、加藤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是吳清源。小林和大竹認為不能將不同年代的棋手簡單比較。如果非要問誰最強,大致可以列舉三位:道策、秀策、吳清源(前二者均已被稱為棋聖)。

2014年11月30日,吳清源在日本神奈川縣去世,享年100歲。

(關於吳清源逝世的報導)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375篇作品,營員「陶生」的第38篇作品)

相關焦點

  • 棋聖吳清源的雙面人生:出生在中國,卻是骨子裡的日本人
    --毛澤東吳清源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字眼。但是在東亞的圍棋界,吳清源是一個邁不步過去的大山。他出生於中國,卻在日本侵華時毅然加入日本國籍,日本戰敗他又被迫加入中國國籍。讓我們看下吳清源的傳奇一生。
  • 木谷實與吳清源闊別十四年後再次對弈:又是一場屠龍局
    吳清源被稱為昭和的棋聖,讓天下一先的棋士,不世出的天才。他在自己職業生涯的黃金時期耗盡心力,創造了十番棋升降賽的不敗神話。1956年,讀賣新聞雜誌社宣布圍繞吳清源進行的十番棋結束,同年一項新的賽事提上日程,這就是日本最強戰,讀賣新聞雜誌社擬邀請吳清源九段,木谷實九段,橋本宇太郎九段,藤澤庫之助九段,坂田榮男九段和高川格八段(在位本因坊冠軍)六人參加,比賽採用大循環圈比賽制,每人都執黑執白和另五人對弈兩局,但是吳清源發現這五人不是被自己打入定先的就是被自己打入先相先的,突然就改分先了,這讓自己奮鬥了了十幾年的十番棋變得毫無意義
  • 中國少年橫掃日本棋壇 楊振寧說:他的地位比愛因斯坦還要高
    中國少年橫掃日本棋壇 楊振寧說:他的地位比愛因斯坦還要高 說到棋類最常見的是中國象棋和圍棋,但放在全世界來說,圍棋地位才是最高的。
  • 吳清源與他的兄弟
    吳毅的這些志趣和愛好,都以家學的方式影響和薰陶了吳清源。不久,吳清源開始學習日本棋譜。他通讀了江戶末期的棋士本因坊丈和、幕府末期的天才棋士秀策和明治及大正年間的棋士中川龜三郎等人的棋譜。吳毅還讓吳炎去郵局訂閱棋譜讓吳清源研究。吳家有當時方圓社出版發行的《方圓新報》合訂本。吳清泉那時就對日本幕府末期被稱為棋聖的秀策的棋譜尤為著迷。吳家有一本《敲玉餘韻》,匯集了秀策的百局棋譜。
  • 吳清源——棋如人生
    田壯壯導演的作品《吳清源》,基本上是根據吳清源先生的自傳《中的精神》改編的,但不是依著書上的敘述順序拍攝的,先簡單交代了吳的童年和東渡日本,然後直接進入和名人的對決之戰。金庸先生在他的《隨筆》裡倒是詳盡的敘述了當時的社會的態度,秀哉如何拖延打掛,秀哉如何和門下弟子一起竭盡全力合戰吳清源,最後先生的一招棋其實還是他門下的一個弟子想出來的。之後電影一個鏡頭過渡到了吳回到中國,找李玉堂想加入紅卍字會。。
  • 從圍棋國手流失日本,看兩位名人的功與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圍棋界霍然出現了一位領軍人物——聶衛平。從1976年開始,直到1988年被中國圍棋界評為「棋聖」,十多年的時間中,中國和日本兩國圍棋界被「聶旋風」刮的天翻地覆。毫不誇張地說,聶衛平為中國圍棋趕超日本做出了無可替代的傑出貢獻,他成就了一個圍棋時代!
  • 吳清源:「搏二兔而不得一兔...」
    也許是重壓之下,也許是天才的稟賦初露,竟是屢戰屢勝,並由此登上了報紙,也因此被帶到了設在北京的日本人的圍棋俱樂部。正是接下來與日本圍棋手的對弈,從此改寫了吳清源的命運。1928年,14歲的吳清源,受日本圍棋泰鬥瀨越憲作的邀請,協同母親東渡日本。
  • 「神」與少年:中日韓圍棋百年爭霸往事
    同月28日,日本鎌倉建長寺,25歲的吳清源與30歲的木谷實擺下升降十番棋,遵古法,以命搏。六年前,吳清源打敗師兄橋本宇太郎,獲得向當世圍棋第一人本因坊秀哉挑戰的機會。本因坊一門綿延三百年,是日本圍棋四大家族之首。1909年,本因坊門下四段棋手高部道平訪華,橫掃中國棋界,我們的頂尖高手悉數被打到降級,清末棋手李子幹在詩中悲嘆:「十萬長平骨,誤在讀父書。」
  • 田壯壯和他的《吳清源》
    11月30日凌晨,圍棋大師吳清源在日本神奈川縣逝世,享年100歲。
  • 圈套:吳清源與橋本宇太郎第四局勝負關鍵解析
    圈套:吳清源與橋本宇太郎第四局勝負關鍵解析 吳清源之所以被稱作昭和棋聖,那是因為他在讀賣新聞社為他量身策劃的十番棋對抗賽中幾乎沒有失手過
  • 原來《龍王的工作》是真的,日本將棋手獲棋聖頭銜,年僅17歲
    最近,日本17歲將棋棋手藤井聰太成功在棋聖戰之後成功打敗渡邊明,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棋聖。藤井聰太這位將棋棋手可能對於漫迷們來說有點陌生,但是這並不重要,想必大家都還曾記得兩年前動畫化的那部將棋題材動畫《龍王的工作!》吧。
  • 棋聖聶衛平一個世界冠軍都沒,為何一些比他年紀大的日本棋手有?
    圍棋是中國國粹,有幾千年歷史了。但隨著戰亂中國圍棋在近代幾近消亡。而東瀛卻開展得如火如荼。新中國陳毅元帥大力振興中國圍棋,當時對少年聶衛平寄予很大希望。聶衛平不忘陳老總的殷切希望,從小立志要弘揚國粹。為之廢寢忘食地鑽研棋藝。
  • 吳清源對他的評價太過於出...
    在原著中,這個角色,是日本圍棋界的棋聖,本因坊秀策。而劇中的小白龍,原型應該是康熙年間的棋聖,黃龍士。 1 從名字上可以看出來,小白龍的名字,完全是取材於黃龍士的。黃龍士姓黃名虯又名霞,字月天,號龍士。而劇中小白龍的名字,叫做白子虯。錯號小白龍。
  • 日本17歲將棋手藤井聰太勝出棋聖戰 成為史上最年輕棋聖
    日本將棋界誕生新棋聖,由17歲棋手藤井聰太在棋聖戰中勝出,更打破三十年紀錄,成為史上最年輕的棋聖。看上來仍然充滿稚氣,藤井聰太貴為日本新棋聖。日本將棋棋聖藤井聰太說:「坦白說,現在的感覺仍不真實,我在這次棋聖頭銜比賽中學會很多。」
  • 西泠網拍 · 一月月拍 | 中國書畫、同一上款、日本書畫及中日交往文獻精選
    其為中國日本韓國各調教出一位絕世高手:「二十世紀的棋聖」吳清源、「不死鳥」橋本宇太郎和「圍棋皇帝」曹燻鉉。吳清源 初版初印《官子譜(解說版)》限量籤名套裝說明:此為「棋聖」吳清源毛筆題詞並籤名之《官子譜(解說版)》初版初印限量套裝一部共四冊,1980年由平凡社首次出版發行。
  • 「棋聖」聶衛平擊敗69歲日本老對手:很久沒嘗過獲勝滋味了
    「棋聖」聶衛平擊敗69歲日本老對手:很久沒嘗過獲勝滋味了 澎湃新聞記者 祁東 2020-12-22 09:41 來源:
  • 日本17歲將棋天才榮獲棋聖,龍王作者發推祝賀:我的作品沒有虛構
    最近這幾天日本的將棋界有個大新聞,17歲的天才選手藤井聰太取得了將棋棋聖稱號,並打破了日本將棋界30年來最年輕的棋聖記錄。不得不說能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獲得棋聖稱號,藤井聰太的天賦著實讓人欽佩,不過從他是日本史上最年輕的職業棋手來看,能在這麼年輕就獲得棋聖稱號也不足為奇。對於本次藤井選手以17歲的年紀獲得棋聖稱號一事,《龍王的工作!》原著作者白鳥士郎也是第一時間發推祝賀,同時也略帶吐槽道:「看來我的作品沒有虛構啊!」。
  • 棋魂中塔矢亮一對四下和棋,清代棋聖一對三全勝後安然離世
    而在中國清代也有一位棋聖同時對弈三位高手,令人惋惜的是,那位棋聖在對局後心力交瘁,不幸離開了人世。真是為棋而生,又為棋而終。我們三人都很想得到您的指教呢」「哼,我黃龍士以棋聖自居,還怕你們不成,星友,快拿出棋盤,讓我會會你在信中提到的浙江名手」。就這樣,錢塘江畔,江風和煦,黃龍士在來回走動全身心投入對戰中,絲毫不敢大意,終於將3人「趕盡殺絕」,3盤棋都贏了。
  • 「天才少年」是「假貨」,造假成名何時休?
    現在,花樣翻新的「網紅」、「天才」備受青睞。一旦網上成名,粉絲數量百萬級的增長,個人生活也迅速由窮變富,成了網絡版名利雙收的大腕明星。一些人為了網上成名,不去走真才實學、拼搏進取的正道,而選擇了一條弄虛作假、欺騙世人的邪路。
  • 深度解讀電影《吳清源》和背後那段變與不變的故事
    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與《吳清源》進行比較,首先是因為人物經歷的相似性:況易山在1925年進京與龐都督對局,旁人都勸他故意輸棋,他卻毫不留情地贏下對手,這與少年吳清源在上海名手顧水如先生的推薦下進京與段祺瑞下棋的經歷極為相似;而況阿明少年展露圍棋天分、赴日拜師松波麟作、日後登上日本圍棋界第一人寶座的經歷,也與吳清源本人非常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