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是中國國粹,有幾千年歷史了。但隨著戰亂中國圍棋在近代幾近消亡。而東瀛卻開展得如火如荼。新中國陳毅元帥大力振興中國圍棋,當時對少年聶衛平寄予很大希望。聶衛平不忘陳老總的殷切希望,從小立志要弘揚國粹。為之廢寢忘食地鑽研棋藝。
80年代是聶衛平巔峰時期,知道「中日圍期擂臺」賽的就等於知道聶衛平。他不僅被國人認可,同時也受坂田榮男(超一流前輩人物)、小林光一(小林流創始人)、武宮正樹(三連星開拓者)、加藤正夫(超一流,同時對「中國流」有較深研究)等人認可。
聶衛平不僅連勝記錄震撼棋壇,同時也培養出了常昊等一批優秀國手。80年代末,由於聶的身體問題,常見到他需要在下棋時吸氧。到了90年代初,聶常在中盤後昏招不斷。這都是身體問題造成的。但世界棋壇公認的是_只要不限時,只要是論棋。聶衛平下出的就是經典。
當年中國落後日本甚巨,日本派大媽隊六丶七段就橫掃天下。一直到陳祖德丶吳淞笙六十年代險勝日本九段,聶衛平七十年代戰勝日本九段,連女國手孔祥明八十年代也爆冷贏了日本九段。日本隊狂傲,中國隊不服,中日為榮譽而戰的中日第一屆擂臺賽就應運而生。
第一屆日本派出了三名超一流九段大竹英雄、小林光一丶武宮正樹,個個都是日本頂尖高手,久負盛名。每隊七人。戰至最後,中國只存聶衛平孤軍奮戰,三英戰老聶,結果老聶一人笑到了最後。
第二丶第三屆,日本傾注最強陣容,要挽回顏面,可結果卻是驚人的一樣,中國隊雖存老聶一人可亡日。連續三屆,中國隊聶衛平以一己之力,過五關斬六將,橫掃日本。日本七大超一流全部俯首稱臣。
中國隊由此與日本平起平坐,中國圍棋重新躍上歷史的舞臺。為紀念老聶的卓越功勳,中國破天荒授予他"棋聖"稱號,是歷史的使然。後來,老聶在世界大賽連奪兩個亞軍,都是負於暴發戶韓國,其中一盤惜敗。後來出任總教頭,培養了一大批世界冠軍:常皓丶古力等。聶棋聖為中國圍棋重新崛起立下了卓越功勳,必將載入史冊!
聶衛平被譽為圍棋聖者,這個名號不僅在中國棋迷心中特別有分量,在全世界也是非常吃得開,尤其是得到了中日韓等國有名棋手的認可,尷尬的是這樣一位大名鼎鼎的棋聖整個職業生涯卻沒有獲得過一次世界冠軍。
聶衛平棋聖的稱號是由中國體育總局頒發,這充分說明了聶衛平圍棋的能力以及對於圍棋在中國發展和影響的貢獻。之所以沒有獲得過一次世界冠軍,完全是因為當時的環境所困,聶衛平在80年代的中日圍棋對抗賽上一戰成名,當時有很多中國選手自知能力不足,很多人甚至都不願意合作參加這個比賽,聶衛平是少有的敢於正面困難,正面強者的贊成者之一。
在中日圍棋對抗賽上,聶衛平充分展現了他的才華和棋書的造詣,幾乎是憑藉著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日本棋團,用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捍衛中國圍棋的榮譽,連續多年獲得擂主席位,那個時候既沒有組織方,也沒有投資方放手打造一個圍棋平臺。當年的臺灣富商花費大筆金額打造應氏杯,冠軍一方可以獲得40萬美金。
聶衛平在當時正值巔峰,多數媒體都認為這是量身為聶衛平打造的一個比賽,冠軍金額幾乎已經被他收入囊中,聶衛平順風順水一路殺到決賽還在前兩盤領先,一切都按照預定的劇本在走。可惜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不知道是聶衛平太過於大意,還是像媒體所說的那樣受到傷病和舟車勞頓的影響,竟然被韓國選手連扳三場贏下比賽。
此後的聶衛平也很少去參加比賽,重心也逐漸向足球轉移,與此同時,聶衛平的感情生活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一生娶了三個妻子,第三任妻子比他小了23歲,前妻和兒子都與他決裂,很多人也說倘若聶衛平能將精力全部放到圍棋上,他絕對是不可捍衛的世界圍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