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爺爺您好!我們嘉峪關學校的前身是海軍子弟學校。以海明志、童行追夢,也是我們嘉峪關學校少先隊員學習踐行第八次全國少代會的諾言和行動。您是參與、見證海軍建設發展的老前輩,我們想問問您,作為新時代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傳承紅色基因,做新時代好少年?」暑期當時,校四五中隊少先隊員圍繞深化理解少先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結合年度「紅旗飄揚、紅心向黨、紅色尋訪」班本內容,藉助學校持續開展的「童行途中」實踐,來到曾任職人民軍隊第一支水下搶險救生中隊的退休幹部、老海軍張世殿家中,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開展紅色研學專訪活動。
面對孩子們真摯熱情的提問,一向嚴謹認真的張世殿老海軍,放下手中的紅色基因學習筆記,結合自己近40年的從軍經歷,和隊員們聊家常似的娓娓道來。「紅色基因是什麼?為什麼要傳承紅色基因?怎樣傳承紅色基因?」隊員們跟隨張爺爺半個世紀前走出小漁村加入海軍,爾後多年和戰友們一起,紮根基層建功立業、獻身使命矢志海防的點點滴滴感人故事和真實體會,透過一件件鮮活的往事,把凝結在人民子弟兵身上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樂觀主義等精神,再一次清晰的呈現在紅色基因的框架裡。
近兩年,該四五中隊圍繞「童心向黨」一個主題,突出「紅楓嘉童、紅色傳承」兩個特點,採取「融入實踐自發性教育、契合時事經常性教育、定期宣講專題性教育」三種方式,先後開展了慰問抗日抗戰老將軍、花式表白我的國、天安門前觀升旗、訪談退休老教師、走進軍營真練兵等豐富多彩的實踐,相關活動被半島都市報、青島電視臺、東方衛視、央視報導。
「爺爺,以前我總覺得紅色基因不夠具體,理解也很膚淺。剛剛聽您講海軍叔叔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吃苦奉獻、冒死救生的故事,我明白了』艱苦奮鬥』的意義,這也是值得我們發揚的紅色精神,我們應該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奮發有為!」聽了張爺爺生動的講述,四五中隊王奕堯小隊員踴躍表達自己的想法。
訪談現場,該中隊輔導員劉雅靜老師告訴筆者:「利用暑期,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我們組織幾位少先隊員代表,圍繞前期全國少代會精神,開展這次研學。總書記對少先隊員提出了』立志向、修品行、練本領』的殷切希望。相信隊員們一定能夠更加努力學習成長、更加熱愛五星紅旗,以實際行動兌現對偉大祖國的愛!」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