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的「紅色+」:從紅色故事到紅色擔當

2020-12-20 澎湃新聞

現代快報訊 

11月26日上午,在三明市寧化縣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一百多名少先隊員高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高亢有力,震撼人心。

86年前,約1.12萬名紅軍從這裡出髮長徵,到達陝北時僅存76人;

80多年來,紅色故事代代流傳,紅色基因代代傳承,喚起一代代人的紅色擔當。

這裡是「中央蘇區烏克蘭」

在面向革命烈士紀念碑三鞠躬後,少先隊員們敬獻鮮花,瞻仰烈士紀念碑。在紀念碑旁的牆上,寫著「中央蘇區烏克蘭」和「紅軍長徵出發地」。「1931年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寧化蘇區成為中央蘇區的戰略大後方,為中央政府和紅軍提供了大量的兵源和後勤保障支撐。」 鍾寧平曾經擔任過寧化縣文化局局長,他在現場詳細講解了這兩行字的意義。

據了解,寧化蘇區擴紅支前運動始終走在中央蘇區前列。當地先後支援了950多萬斤糧食、近54萬元錢款、2萬多人次的擔架隊和運輸隊……寧化也因此受到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多次表揚,被譽為 " 中央蘇區烏克蘭 "。

「當年,寧化全縣13萬人口,參加紅軍的有1.6萬多人,平均不到10人就有1人參軍。」 鍾寧平說,寧化也是中央主力紅軍長徵四個出發地之一。1934年,6000多寧化子弟參加長徵,到達陝北時僅存58人,大部分犧牲在決定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湘江戰役中。

寧化為革命作出的重大貢獻和犧牲,是三明紅色歷史的一個縮影。當年,三明全域都是中央蘇區,也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全市3.7萬人參加紅軍,1.12萬人參加長徵,到達陝北僅存76人。

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在三明市區街頭,隨處可見「風展紅旗如畫」的大幅海報。

這句詩出自1930年1月毛澤東途經清流、歸化(今明溪)、寧化時,寫下的《如夢令·元旦》:

寧化、清流、歸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風展紅旗如畫。

如今,「風展紅旗如畫」已成為三明的紅色品牌。

在認真研究三明紅色歷史、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三明整理彙編出50個紅色精品故事,組織開展「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宣講活動,全市累計舉辦宣講比賽2544場次,1.64萬名選手參賽,現場觀眾近20萬,390多萬人次觀看融媒體直播。

「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宣講小分隊還有應邀進京赴省宣講75場79個單位,累計聽講人數達2.2萬人次。

2020年7月以來,「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不僅「紅」動三明,也在福建省乃至全國產生熱烈反響。

寧化縣石壁鎮陳塘村黨支部書記張超群曾經聽過宣講。「讓我想起小時候。」張超群是陳塘村人,寧化陳塘紅軍第四醫院舊址群就在村裡,很多烈士埋在村旁的牛角灣山坳裡。「我上學要經過牛角灣,都會拿著系了紅領巾的木製小手槍,像當年紅軍戰士一樣昂首向前走,心裡對這些無名烈士懷著無比崇敬之情。」

長大後再聽到紅軍故事,張超群覺得幹事創業的精氣神都得到了提振。

三明的「紅色+」

「聽的時候我就想,怎樣弘揚蘇區精神,怎樣保護利用好村裡的紅色資源,讓村民增產、增收,讓村民富起來,這也是我們的宗旨。」張超群說。

近年來,陳塘圍繞紅軍第四醫院舊址群,相繼完成了一系列紅色項目,包括觀光連接線步道、革命烈士紀念碑、紅軍康復操演場、紅色醫療衛生培訓教育基地等。

如今的陳塘村早不再是原來那個偏僻的小山村,而是遠近聞名的休閒旅遊村,還入選為三明市第一批市級歷史文化名村、福建最美鄉村、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

「這一切都得益於對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以及國家領導人對老區蘇區人民的深厚感情。」 張超群說。

像陳塘村這樣抓實紅色項目的做法,在三明非常普遍。

目前,三明市12個縣(市、區)已全部列入國家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48個革命舊址保護項目列入2020年原中央蘇區革命保護利用片區閩西革命文物保護系列項目。此外,長徵國家文化公園、中央蘇區紀念館、紅旗廣場雕塑等紅色標誌性項目都在有序推進。

今年4月,三明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肖明光在「中央蘇區三明講壇」做專題講座時,對三明的「紅色+」文章做了闡釋: 將「風展紅旗如畫」紅色品牌與工業三明、綠色三明、文明三明有機貫通,與主導產業融合發展,將會有力推動新時代三明蘇區高質量發展。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常毅 張瑜/文 趙傑 劉暢/攝

相關焦點

  • 福建三明:紅色文化「火」起來
    現在聽了三明的紅色故事宣講,發覺先輩的犧牲如此令人動容。」盧燕琴說。三明是一片紅土地,其紅色歷史可以用「一區三地」概括:中央蘇區的核心區、中央紅軍長徵的出發地、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地、偉人革命的重要實踐地。1930年,毛主席率領紅四軍,途經三明時寫下《如夢令·元旦》,盛讚這片土地「風展紅旗如畫」。
  • 三明:紅色基因 綠色發展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與中關村發展集團合作共建的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開園,將重點發展智能互聯、生命健康等產業。三明迎來「中國矽谷」,紅色老區轉型升級駛入綠色發展「快車道」。「風展紅旗如畫」,1930年,毛主席率領紅四軍,途經福建三明時寫下《如夢令·元旦》。三明的紅色歷史可以用「一區三地」概括:中央蘇區的核心區、中央紅軍長徵的出發地、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地、偉人革命的重要實踐地。十八大以來,三明不僅傳承紅色基因,還深耕綠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 紅色遺址前講好紅色故事
    來源:中國民兵·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梅永前 潘家林 「放眼這片紅色土地,處處都有革命先輩戰鬥過的足跡,一草一木都在傳頌著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初冬時節,江西省上饒軍分區舉辦「講紅色主題故事」比賽,6號選手孟金菁的激情講述,讓現場觀眾一次次熱血沸騰。
  • 紅色故事,有聲有色
    「以前沒有這麼集中地了解過湖南紅色革命史,更沒有專門了解過全國紅色革命史,這次來了展館,真正了解了紅色政權是從哪裡來的,怎麼來的。」與兒子一同來觀展的市民李文杰說。  湖南有15萬名登記在冊的革命烈士,革命老區縣達95個,佔全省縣市區近八成;《十送紅軍》《映山紅》,一曲曲經典紅歌,感動幾代人;汝城「半條被子」、紅34師陳樹湘師長斷腸明志,一個個紅軍故事催人淚下。
  • 看紅色紀錄片,聽紅色革命故事——來賓市《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
    看紅色紀錄片,聽紅色革命故事——來賓市《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傳承紅色基因 2020-06-24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和】比拼講解紅色故事,傳紅色基因!
    7月1日 一場紅土地上的紅色故事講解比賽 在平和縣南勝鎮邦寮山、歐寮村兩個村舉行 當地以這種特殊的方式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 弘揚革命精神
  • 電影《紅色名單》
    導演代建民表示:拍攝一部紅色電影,是一個文藝工作者的信仰和責任,影片也將會在社會上產生深遠的教育意義。從而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昌盛。編劇鄧榮表示:自己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個文藝工作者。我覺得用好自己手中的工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先進文化,是我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
  • 踏訪紅色足跡,追尋紅色記憶
    11月27日,寧波第二技師學院黨委組織全體黨員赴寧海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梅花村會議舊址、山洋革命根據地紀念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追尋初心、錘鍊黨性,以紅色信仰激發擔當作為精神和幹事創業熱情,走好新時代二技師高質量內涵發展之路。
  • 推進「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
    駐地邯鄲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有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左權紀念館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濃厚的革命傳統。為深入推進「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武警邯鄲支隊新訓大隊發揮駐地紅色資源優勢,舉辦紅色文化圖片展,使新戰士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武警邯鄲支隊始終把「傳承紅色基因」作為實現政治強心的重要舉措。
  • 紅色!法拉利紅色!阿爾法紅色!感動靈魂的紅色!錯誤的顏色
    偶爾的紅色就像雨後的彩虹。如果你在網上搜索或者問為什麼這麼多人不選擇紅色,他們可能會告訴你以下答案:蹭保養費用高,似乎人太輕浮,容易給車主帶來災難,村裡牛群可能會找你PK……告訴你真相,除了第一個我相信原因,有或多或少的原因。當然,我不否認買紅色模特的人真的很少,但總有幾個品牌。紅色是精華。當我看到它的時候,我就愛上了它。感覺像「非TA不娶」。
  • 「追尋——迎接建黨百年紅色故事會」走進廣西桂林黨史故事化,紅色...
    近日,「追尋——迎接建黨百年紅色故事會」走進廣西桂林,一個個紅色故事講述著不滅的紅色記憶,一個個紅色基因傳承著不滅的紅色精神。  本次活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兩新組織黨工委、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紅旗出版社、當代廣西雜誌社等主辦,浙江共產黨員雜誌社、桂林市委組織部、桂林市總工會、桂林市委黨史研究室等承辦。
  • 打造紅色文化法治陣地推動「法」「景」融合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  瑩□法治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謝偉英國慶中秋八天長假,福建省內不少居民以感受紅色文化魅力的方式選擇省內旅遊,他們或到古田會議會址,或到沙縣蘇區,還有的帶上孩子來到「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福建省立足豐富的紅色資源,將法治文化元素融入旅遊資源中,建立特色紅色文化法治陣地
  • 川劇、梁山燈戲、紅色故事…… 梁平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紅色...
    「你們聽說過江姐的故事嗎?」11月9日,「祖國在我劇中·戲劇裡的紅色故事」巡演活動走進梁平,為梁平區實驗小學、梁平區紫竹小學、梁平區蟠龍小學的師生們帶去了生動鮮活的紅色故事和川劇表演。現場掌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
  • 閱讀「紅色檔案」 重溫「紅色記憶 」—— 市法院宣傳處黨支部與...
    閱讀「紅色檔案」 重溫「紅色記憶 」—— 市法院宣傳處黨支部與雨花臺區法院第一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黨… 2020-12-24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感受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今年的國慶假期,不少市民前往紅色革命遺址、市革命紀念館參觀,緬懷革命先輩,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上午,在東海縣安峰鎮的紅色記憶愛國主義教育展館內,偌大的展廳內布滿各式各樣的紀念章、各個時期抗戰歷程,前來參觀的學生和遊客絡繹不絕。
  • 聆聽紅色故事 感受信仰力量
    1935年1月至3月,紅軍長徵四渡赤水,位於習水縣的千年歷史文化名鎮——土城,從此烙印上了一抹深邃的紅色,太多太多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在這裡傳頌,匯集成一首首激勵人心的奮鬥史詩。5月3日,記者走進土城古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講解員任雲義正深情地向遊客講述著紅色故事。
  • 重溫紅色歷史 延伸紅色課堂
    收看結束,官兵紛紛走上講臺,重溫紅色歷史、暢談心得體會,苦練儀仗硬功、矢志為國爭光的信念愈發堅定。解放軍儀仗大隊是我國唯一一支國家級儀仗司禮部隊,組建以來圓滿完成各類儀仗司禮任務4800餘次,被中央軍委授予「軍旅標兵」榮譽稱號。
  • ​銘記紅色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 魯東大學紅色歌曲《紅色魯東》MV...
    《紅色魯東》歌詞時代感強、深入淺出、易記易懂、朗朗上口、形象生動,鮮明彰顯了「紅色魯東」這一核心要素。歌曲旋律大氣磅礴、激動人心,傳統交響樂隊與時尚迷笛音樂有機圓融,非常適合大學師生傳唱。校黨委書記徐東升與歌曲《紅色魯東》詞作者曲波共同為歌曲《紅色魯東》專輯揭幕MV畫面時空交錯,展示了學校的紅色記憶和新時代蓬勃發展,50餘個場景展現了學校傳薪火、育棟梁的光輝歷程,精彩畫面配以及激昂的歌聲祝福九秩魯大再譜新篇
  • 【紅色經典伴我成長•小記者投稿】我的紅色故事《我與紅色故事...
    今天我要講的故事是爸爸告訴我的,故事的主人翁是我的太爺爺,他是爸爸的偶像。那個時候我的爸爸還小,他看到那個房間裡面都是白色的花,人們的表情很嚴肅,但是她很好奇,為什麼哪個人身上會有紅色的布在那裡?因為那塊紅布在那個時間那個地方顯得格外的刺眼。後來爺爺告訴爸爸,那是「黨旗」,是「黨」對太爺爺的認可及最高榮譽,因為他是「情報人員」他們忍辱負重,為解放新中國做出了無私的奉獻。
  • 3部紅色諜戰片:張魯一紅色是王者,趙立新紅色福爾摩斯遭雪藏
    從此,紅色政權像星星之火在神州大地開始燎原。這裡就有三部以紅色命名的諜戰片《紅色》《紅色追擊令》《紅色福爾摩斯》。下面為你分析一下三部諜戰片的優劣,其中有張魯一和小陶虹的作品《紅色》豆瓣評分9.2,在諜戰片中是難得的高分之作,鬧劇荒不妨找來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