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人民日報「三張牌」,「一帶一路」已ready!

2021-01-18 人民網

讀報君掐指一算……嗯,過不了幾天,一個盛況空前的國際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就要在北京召開了。 

從目前各方提供的信息來看,將有29位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及聯合國秘書長等3位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領導人圓桌峰會等活動。來自130多個國家的約1500名各界貴賓將作為正式代表出席,而註冊報導此次論壇的全球記者更是超過4000名。 

也許您也注意到了,最近無論是翻閱報紙,還是打開電視,抑或是瀏覽網頁、看看手機,「一帶一路」這個詞,正在以越來越高的頻率進入到您的視野。面對如此紛繁的信息,您是否有些眼花繚亂?別急,讀報君從5月11日的《人民日報》上看到了三張牌,把「一帶一路」講得透透徹徹,張張都用在了點子上,您也來了解一下吧。

三張牌

「規模牌」打得好,層次分明見功力。2017年5月1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有關「一帶一路」的各類報導有近40篇,實現了要聞、評論、理論、周刊、國際等版面的全覆蓋,這些報導,以消息、通訊、評論、專訪、圖片、圖表等多種形式呈現,對「一帶一路」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解讀。比如,頭版轉3版刊發「國紀平」文章《奏響共同發展的交響樂——寫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之際》,文章用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闡述「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背景、意義和影響。在讀報君看來,這篇文章就是11日《人民日報》的最大看點之一,在文章的後面,還要為您好好捋一捋。以上這張牌,可稱之為「規模牌」——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形式多樣,可謂吸足了讀者的眼光。 

《人民日報》2017年5月11日1版。

「權威牌」打得好,篇篇都有大道理。這第二張牌,當屬「權威牌」——信源權威、人物權威、觀點權威,做到了「一報在手,知識不愁」。頭版頭條和2版的多條報導,信源來自國新辦、國家發改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北京市政府等權威部門;理論版整版刊發的三篇文章,作者分別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不僅作者權威,而且探討的問題也貼合實際,很有建設性;9版的兩篇高端訪談,被訪者分別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和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這樣的重量級人物同日登場,以往並不多見,不僅人物權威,而且話說的也很到位。 

《人民日報》2017年5月11日7版。

「國際牌」打得好,全球共享新成果。第三張牌,可稱得上撒手鐧了,名曰「國際牌」——從國際合作、互聯互通看「一帶一路」的成果和未來。使出這張牌,可謂名正言順,「一帶一路」倡議,本身就具有遠大的國際視野,三年多來,這一倡議給沿線國家及全球發展所帶來的生機,外國人的感受就是最好證明,這不,23版整版刊登「國際人士寄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其中的幾句名言,讀報君特意摘錄如下: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宏偉的計劃,旨在復興和更好地弘揚古絲綢之路精神,也將有力助推「亞洲世紀」這一預言成真。——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市長安薩爾·阿齊茲 

由「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德國「工業4.0」帶來的最新科技,都為未來市場和合作提供機遇。——德國漢堡市長肖爾茨 

國際社會在「一帶一路」倡議上深化共識、凝聚力量、推進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世界多國的「大合唱」。——荷蘭萊頓大學經濟史教授理察·格裡菲斯 

「一帶一路」倡議一定能夠成為大家「一起做大蛋糕,繼而公平合理地分配蛋糕」的重要平臺,給普通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哈薩克斯坦—德國大學國際與地區合作研究所主任蘇爾丹諾夫·布拉特 

在危機面前,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促進全球和平與安全,以及世界經濟穩定方面採取積極主動的姿態,值得讚賞。——印度尼西亞國家科學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奴古荷 

倫敦金融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基礎設施項目,也是因為項目成功對我們也有巨大的利益。——英國倫敦金融城亞洲事務大使馬雪莉 

這些國際人士,視角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心聲,就是期待「一帶一路」能夠將更多成果惠及整個世界。

《人民日報》2017年5月11日23版。

王牌

這三張牌,也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順序出的對,讓大道理娓娓道來,配合做得好,大事情可以說得淺顯易懂。在讀報君看來,這三張牌當中,還存在一張王牌,那就是前面提到的「國紀平」。 

「國紀平」, 並非真人真姓,從名字來看,實際上是用的諧音——「國際評論」,主要圍繞重大的國際問題,闡釋中國的立場和觀點。「國紀平」是《人民日報》評論的一個重要品牌,這樣的王牌出來發聲,一定是要用在重要的場合。讀報君如果沒記錯的話,上一次《人民日報》推出「國紀平」文章,要算是今年1月19日的《推動世界經濟邁向包容普惠的新時代》,那篇文章,刊發的位置是在2版,而《奏響共同發展的交響樂》,則是在頭版。 

對於全世界來說,藝術是人與人之間直接交往的一種形式,而音樂,又是藝術中最容易表達情感的一種,《奏響共同發展的交響樂》這個標題,能給人一種代入感,其中有三個關鍵詞值得細細品味:「奏響」——說的是此次論壇所取得的成果,絕不僅僅停留於文本的存在,而是要致力於書寫世界各國攜手前進的歷史新篇;「共同發展」——說的是此次論壇求的是「合作」「共贏」,要通過論壇的召開,凝聚起「溫暖的大家庭」這樣的「親情」,要能夠給各參與方都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交響樂」——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有了這樣的定調,下面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讓這樣的交響樂奏得響。 

1.靠什麼奏響?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主席先後在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倡議,掀起合作熱潮。 

讓絲路精神的時代光彩照亮亞歐非大陸及附近廣闊海域,讓活躍的東亞經濟圈和發達的歐洲經濟圈牽起手來,讓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挖掘出來,讓沿線各國人民追求和平發展的共同夢想交織起來。3年多來,習近平主席在世界各地、不同場合闡述「一帶一路」的內涵,擘畫了一條各國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2.為什麼是「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新定位。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引進來」「走出去」,從「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到當代中國發展,從落後就會挨打到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國際體系的旁觀者到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近代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互動經歷滄桑巨變。 

「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打造全球互聯互通新格局。「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一帶一路」建設版權屬於中國,但收益為各國共享。

2017年5月11日,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國家會議中心「絲路金橋」、東單「花開富貴」「百花爭豔」、西單「流光溢彩」「和和美美」等5處「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園林綠化景觀已經全部裝扮完成,這些花海景觀正喜迎高峰論壇到來。丁幫學/人民圖片

3.「一帶一路」建設何以最受歡迎?

「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能量來自順勢而為的主動擔當。「一帶一路」建設著眼於當前世界經濟的癥結與難點,符合沿線國家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助於各國攜手推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有助於為世界經濟找到新增長點、打造新平衡。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將為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帶來強大正能量。 

「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能量來自共同發展的合作取向。此前有學者指出,「發展缺位」是舊有全球治理體系的一大弊端,突出表現為擁有世界80%以上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長期得不到有效回應。與此相對照,作為當今時代加強國際合作、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探索,「一帶一路」建設對共同發展的追求,成為其鮮明標誌。 

4.「一帶一路」如何建?

「共商」,就是集思廣益,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好事大家商量著辦,要使「一帶一路」建設體現各方智慧和創意。

「共建」,就是體現共同參與,發揮自身優勢和潛能,形成新的合作優勢。

「共享」,就是堅持互利共贏,尋求利益契合點和合作最大公約數。

「一帶一路」建設體現了包容性發展的理念,努力讓合作成果惠及沿線各國及國際社會,惠及廣大民眾。 

經過讀報君這麼梳理,您是不是對「一帶一路」有了更多了解? 

熟悉過《人民日報》的這幾張牌,讀報君可以很負責任地說:

一切就緒!We are ready! 

編輯/統籌:王向令

(責編:戴莉莉、程惠芬)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一帶一路」之歌成為新「神曲」
    「『一帶一路』就是大家一起來make friends『一帶一路』就是大家一起make some fun『一帶一路』就是大家一起make money『一帶一路』就是大家一起來跳舞」近來,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一首「超燃神曲」網絡走紅。
  • 一帶一路》
    嚴 冰 陳振凱主編 日本僑報社 G20峰會在日本舉行期間,日本僑報出版社推出《你好!一帶一路》日文版,並於6月24日亮相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一版,受到各界廣泛關注。該書從中國的人民出版社引進。為配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故事工作室」派出精幹團隊,專訪「一帶一路」沿線65國近80名青年精英。他們用中文、母語說「你好,『一帶一路』」,談自己對中國、對「一帶一路」的理解和祝福。
  • 王文 張婷婷:「一帶一路」須聯防聯控,否則中國抗疫將沒完沒了
    2.多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中國暴發疫情之初曾通過捐贈、救援或公開發聲等各種方式支持中國,當前,中國疫情好轉,理應「投桃報李」。3.中國國情有特殊性,並不是所有經驗都可供其他國家照搬,但仍有不少經驗可以分享。一是在戰略上高度重視抗疫,二是在戰術上建立聯防聯控機制,三是在危機中全民尋求轉機。
  • 今天這些文旅項目在廣州開show,「一帶一路」國家都點讚!
    此次活動是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也是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支持和服務「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落地實施的多項舉措之一,吸引了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重點項目、金融機構負責人等約100人參會。
  • 「一帶一路」文藝晚會要刷爆朋友圈了!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4日開幕,迎接各國貴賓的文藝晚會
  • 波蘭果農喜迎豐收季(一帶一路·互利互惠)
    波蘭蘋果的中國之旅,是中波高層磋商達成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給兩國民眾帶來的實實在在收穫之一。  一帶一路,改變波蘭蘋果市場布局  從波蘭首都華沙一路向南30多公裡,便是連綿不斷的大片蘋果園。果園深處,有一家名為拉賽迪的蘋果公司。走進公司大門,沁人心脾的果香撲面而來,車間裡是鮮紅的蘋果海洋。
  • 中國貿促會會長:上市公司成共建一帶一路主力軍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上市公司成共建一帶一路主力軍本報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李婕)9日,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暨跨國投資大會在北京舉辦。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在會上表示,上市公司是共建「一帶一路」的主力軍。
  • 疫情下「一帶一路」倡議:如何向高質量發展方向前進?
    就其他地區的情況而言,黃仁偉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南亞,儘管人口近3億的巴基斯坦已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但由於人口多達13.5億的印度尚未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所以很難在這一地區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的發展。此外,儘管中亞與中國關係穩定,但該地區地廣人稀,市場空間不大。與之相比,東協國家有超過6億人,市場潛力巨大。
  • 助力文博會丨2017「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籌備工作基本就緒
    新媒體管家2017「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籌備工作基本就緒
  • 《一帶一路之歌》中英文版來啦,情不自禁哼起來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明天就要開幕了,人民日報今天推出《一帶一路之歌》中文版 and 英文版。
  • 外國媒體人:望在全世界共建「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
    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在人民日報社舉行。40位國際媒體「掌門人」共商如何推進媒體合作,傳播絲路好聲音。會場內,與會各國際理事單位代表與中國理事單位代表團團圍坐,審議理事會運行規則、聯盟章程,討論聯盟2019-2020工作計劃……會場下,代表們向人民網記者分享了參會感受。
  • 成都「一帶一路」國際藝術中心復工忙,四川成「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窗口
    【行動】創新打造「音樂+公園」新消費場景四川成「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窗口成都「一帶一路」國際藝術中心暨鳳翔湖音樂創意公園項目位於鳳翔湖公園內。不過,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音樂引進來,並與成都的公園文化相結合,配套音樂咖啡廳、音樂餐廳等,形成新的消費場景,在省內乃至全國都是一次創新。」成都香頌文化有限傳播公司宣傳部部長張穎介紹。當天,與工人們一起復工的還有項目籌建中心的辦公區。工作人員拿出規劃圖,記者看到,圍繞鳳翔湖,東西南三側分別規劃有國際藝術休閒區、交流區、展覽留學區三大功能區。
  • 出入境遊「比翼雙飛」 「一帶一路」青睞美麗中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遊客和美麗中國獲世界關注中國出入境遊比翼雙飛外國遊客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體驗侗錦製作。吳三東攝(人民圖片)外國遊客在山東臺兒莊古城參加「旱地龍舟」趣味比賽。其中,外國人入境遊市場同比增長3.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活躍度明顯上升。入境遊規模總量創新高「一帶一路」青睞美麗中國中國旅遊業最早是從入境遊起步,經歷了40年的輝煌成就,入境遊從1978年的180.92萬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39億人次,年均增幅達11.8%,增長了76.8倍。
  • 周弘:"一帶一路"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近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辦,圍繞「大變革、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就這些問題對部分參會嘉賓進行了專訪。 「『一帶一路』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 蘇贏 邢三令 攜愛放歌「一帶一路」
    有別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官方英文翻譯,歌名選用了民間翻譯One Belt One Road,傳唱起來更加朗朗上口,同時通過最簡單的英文命名,表達「一帶一路」倡議中充滿愛的精神。  以愛之名講述「一帶一路」  回憶歌詞創作的初衷,蘇贏介紹,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引發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作為媒體、研究工作的從業者,蘇贏在關注的同時也在思考「能為『一帶一路』做些什麼」,而在歷經前往東亞、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採風後,蘇贏表示,「還是通過音樂的方式最能打動人心、震撼人心、引發共鳴,因此我們決定寫一首歌,為『一帶一路
  • 面對流言蜚語,「一帶一路」何以理直氣壯?
    「一帶一路」開放不封閉,中國的朋友圈也隨著「一帶一路」的全球性鋪開而拓展。然而,在全球性憧憬與期盼中,不和諧的、質疑的、甚至抹黑造謠的聲音也從來沒有斷絕。「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事情。它在全球的開展迫切地需要當地國家政府與人民的支持與理解。
  • 劉虹飛:淺論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強大的包容性,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長、基礎設施、發展道路、參與和文化方面,將讓更多的地區分享全球化的好處。(三)「一帶一路」倡議碩果纍纍「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2017 年3 月18 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呼籲各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 「一帶一路」美食菜譜共享第二/三篇章
    由北京東方美食研究院主辦的「一帶一路」紅廚帽國際大賽已於2017年5月24日在北京鳥巢落幕。
  • 中國與新加坡力拓「一帶一路」合作新空間
    在互聯互通方面,中新開展了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分別是中新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僅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下,中新已籤約137個合作項目,總金額219億美元。中新還正在開展中新廣州知識城項目、中新互聯互通陸海新通道等其他合作,有望進一步加強兩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交流與合作,強化跨國跨區域互聯互通。
  • 「一帶一路」是債務陷阱,中國搞一家獨大?用這些事實懟回去!
    4月25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將出席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六年來,已經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化為現實,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進來,一系列利好消息令世界矚目。不過,像其他國際合作倡議一樣,「一帶一路」在實踐過程中也曾遭遇一些人的質疑和猜忌:「一帶一路」是中國在製造「債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