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20多篇重磅論文 這位來自四川成都的28歲浙大女博導太颯了~

2020-12-22 封面新聞

通訊員 王湛

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浙大不僅只是學生傳奇,教職裡面也有頗多傳奇。28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這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

這位被歐陽宏偉稱為傳奇的劉琬璐,來自四川成都,2013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之後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博士、博士後研究,6年內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

去年,劉琬璐回到母校,從學生變成了博導,並且成為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之一——曾經覺得當老師費時費力的她,已經適應並愛上了這個新身份。

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

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

劉琬璐所在的浙江大學在國家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名單中,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18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居全國高校第三;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浙江大學A類學科數居全國高校第一。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學校湧現出大批著名科學家、文化大師以及各行各業的精英翹楚,包括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4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位「八一勳章」獲得者、1位全軍掛像英模、4位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和200餘位兩院院士等傑出典型。

2013年從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畢業之後,劉琬璐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了5年博士研究、1年博士後研究。

這期間,她在Science(《科學》)、Cell(《細胞》)、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細胞生物學》)、Cell Stem Cell(《細胞&幹細胞》)、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等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共20餘篇,論文被引用量多達500餘次。

「劉琬璐是國內非常緊缺的交叉型科研人才,學術成果非常豐富。」歐陽宏偉對劉琬璐讚賞有加,一般來講,成為PI至少要有3-5年的博士後訓練,而劉琬璐只進行一年博士後研究,就被引進成為PI、擔任博導。

能有這麼多的產出,劉琬璐說這和她身處很好的研究環境有關。「在這些國際期刊上發文一般都需要3-5年的研究周期,我經常同時進行多個課題。」雖然有壓力,但對劉琬璐而言,尋求真理、探索科學奧秘能給她帶來最大的快樂,她形容科研是「讓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對象」。

劉琬璐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表觀遺傳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

那表觀遺傳學是什麼呢?「表觀遺傳其實就像是DNA帶上的一些帽子(修飾),因為這些修飾,即使DNA相同,細胞最終的命運也不盡相同。」劉琬璐舉例說,人體所有的細胞都從同一個細胞(受精卵)中分化出來,其DNA都是一樣的。但是有一些細胞卻分化變成皮膚細胞、神經細胞,甚至有些細胞變成腫瘤細胞。

近年來,劉琬璐在表觀遺傳上有眾多發現:例如因為體內外環境的不同,體外人工培養的胚胎幹細胞跟體內的胚胎在發育過程中,表觀遺傳並不相同。「搞不清楚表觀遺傳是怎樣調控幹細胞分化,會讓未來幹細胞的臨床應用有一定的難度。」

未來,劉琬璐希望深入了解細胞命運是如何通過表觀遺傳調控,並想要開發能精準編輯細胞表觀遺傳的工具,「在未來,或許我們能更加安全、有效地在臨床上將幹細胞用於器官的再生以及疾病的治療。」

16歲高考

因汶川大地震改志學醫

劉琬璐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就參加高考。而高考那年,正好是2008年,劉琬璐的家就在四川成都。

2008年汶川大地震,劉琬璐所在的學校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只停課兩三天,就恢復了複習。「雖然身邊並沒有很多死傷,但是那段時間我覺得整個世界都是黑白的,沒有任何的色彩。」發生在身邊的地震和電視中觸目驚心的災後場景永遠印刻在了劉琬璐的心中。

經歷這場地震,讓高中時從沒考慮學醫的劉琬璐,最終選擇報考浙大醫學,「這是時代給我們那代人的印記,當年很多同學都選擇了學醫或是學建築。」

對劉琬璐而言,選擇學醫其實還和她的家人有關。

高三時,劉琬璐的母親患上了一種罕見病,花了一年的時間才確診,卻一直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只能保守治療。「類似於此的病症還有很多,醫學界很多疑難雜症都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這也是我選擇做研究的原因,我希望通過基礎研究去改善這一情況。」

明確未來方向後,劉琬璐很快就加入了老師的實驗室、課題組,開始了科研之路。

她說,在浙大讀書,學校給了她既專業又寬鬆的學習氛圍。一直以來,浙江大學堅持構建無門檻自主修讀、多樣成長、多元學習的生態環境,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領導者。

當年在實驗室中叫教授為導師的劉琬璐,現在已成為浙大年紀最小的PI研究員,擁有自己的獨立實驗室,能夠獨立決定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經費使用、人事安排,也有了一群叫自己導師的學生。

曾經覺得當老師費時費力

如今很有教授範:每周給學生寫長信

去年3月,劉琬璐回到母校,成為一名PI研究員。一年多的時間中,劉琬璐已經迅速組建了自己的Lab W實驗室,目前帶1位在讀博士生和5位本科實習生,並與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助理教授陳迪(Chen Lab)組成聯合實驗室,強強聯合,期待獲得1+1>2的科研成果。

1992年出生的劉琬璐和很多學生都是同齡人,她指導的博士甚至只比她小三歲。「除了老師,我還扮演了一個知心大姐姐的角色。可能因為是同齡人,學生都很願意和我分享生活上的事情。」

其實,早在美國讀博士期間,劉琬璐就作為助教帶過學生。

「我最開始並不喜歡帶學生。我是一個自我驅動力很強、工作效率很高的人。帶學生卻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幫助他們,去適應他們的工作效率。」因為不太喜歡帶學生這個角色,博士畢業時,她也想過轉行。

但是,經過一年多的教師生活,劉琬璐已經很適應教師這個新身份,並愛上了這個職業。劉琬璐開設了三門課程,她曾經認真計算過準備一堂50分鐘的課程,她平均需要花費9個半小時做準備。

劉琬璐不再覺得這是「浪費」時間的苦差事,反而開始自己給自己「加戲」:從去年八月開始,劉琬璐每周都會寫一封長長的信發給實驗室的同學們,有幾封甚至多達三千字。

「我這一路走來經歷了很多的迷茫和選擇,科研上、生活上、職業發展與規劃上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劉琬璐希望通過書信告訴學生自己的經歷和思考,給他們一些啟發,不只是在現在,也在未來。

第一個教師節,劉琬璐收到了一封她第一個博士學生寫給她的萬字長信。在信中,博士講述了她的人生經歷以及對老師的感謝,「我當時非常感動,都看哭了。這封回信讓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劉琬璐有些不好意思,但笑容很燦爛。

歐陽宏偉是劉琬璐大學時期的老師,看到自己學生這一路的成長,歐陽宏偉十分欣慰:「劉琬璐不僅科研能力一流,培養學生也很有教授範。」

據了解,四川省一直以來是浙江大學招生生源優質省份,四川籍本科畢業生就業及深造前景廣闊。今年,浙江大學將繼續在我省實行「1+7+N」的招生模式。「1」對應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是浙江大學王牌榮譽學院,學院畢業生在國內外深造率近90%,其中赴全球TOP50高校深造佔三分之一。「7」是以優勢學科為引擎,依託竺可楨學院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強基班。「N」是指各專業的國際聯合培養項目和國際交流項目,2019年學校本科生海外交流率已達87%,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

相關焦點

  • 又一位90後女學霸成博導!她的「男朋友」很特別
    近日,浙大教師劉琬璐火了!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而科研就是讓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對象」。1992年出生的劉琬璐和很多學生都是同齡人,她指導的博士甚至只比她小三歲。「除了老師,我還扮演了一個知心大姐姐的角色。
  • 90後美女學霸成為博導!
    近日浙大教師劉琬璐火了 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 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而科研就是「讓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對象」一起去看看吧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她形容科研是「讓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對象」2013年從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畢業之後,劉琬璐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了5年博士研究、1年博士後研究。
  • 劉琬璐6年發20篇頂級論文,留學後歸國,27歲成浙大研究員、博導
    與許多人眼中的美女不同,她是十足的學霸,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就參加高考,27歲便成為了浙江大學最為年輕的獨立研究員、博導,其研究方向與醫學有關,她摯愛科研,甚至將科研視為了自己的「男朋友」,對於科研極為著迷,而究其原因,或許很多人意想不到。而這位美女學霸就是浙江大學最為年輕的研究員劉琬璐。說起她科研的方向,還要從2008年說起。
  • 12年了,16歲上浙大,21歲加州大學讀博士的四川女孩,如今怎樣
    12年前,四川女孩劉琬璐,因母親身體不好,便決定學醫。在高考時,她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後來,她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了5年博士、1年博士後研究。2019年,她毅然回到母校浙江大學,成為最年輕的獨立研究員。而在過去幾年的學習和工作中,她參與及領導了多項結合前沿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學以及生物信息學的課題,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
  • 「川妹子」當博導,本領面前無老少-博導,劉琬璐,妹子,論資排輩...
    日前,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在朋友圈中說:「浙大不僅只有學生傳奇,老師裡面也有頗多傳奇。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這麼年輕就是博導,在全國都非常稀少。
  • 她16歲參加高考,27歲居然已經是博導了
    日前,浙江大學愛丁堡大學聯合學院院長歐陽宏偉發朋友圈:「27歲的劉琬璐老師應該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獨立研究員,醫學出身的她這麼年輕就是博導,在全國都非常稀少。入職後,她很快進入導師角色,很有『教授範』。」
  • 這50人分了騰訊1.5億,還有一位28歲美女博導
    在2004年,他正式進入人工智慧學術研究的世界。他先是進入了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接觸概率圖模型;當時做這個領域的並不算多,其中就包括Judea Pearl,他2011年獲得圖靈獎,被稱為貝葉斯人工智慧之父。漸漸地,朱軍朝著這個領域進發。
  • 她是高顏值學霸,為了母親的病,報考浙大醫學院,27歲成浙大博導
    此事激發了她學醫的決心,從沒考慮過學醫的她,填報志願時她毫不猶豫地報了浙大醫學專業。沒想到,在這條道路上,她越走越遠,27歲便成為浙大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她就是劉琬璐。劉琬璐出生於1992年,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參加高考。2013年浙大醫學院基礎醫學專業畢業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深造,並於2018年獲得博士學位。
  • 電子科大首篇《Nature Physics》誕生!一作是26歲的博導
    夏娟,94年10月出生,今年才26歲,已經成為985高校正高級研究員(等同教授)、博導。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博士畢業於南洋理工大學,獲得2017年度中國優秀自費留學生獎、2018年度南洋理工大學女科學家獎,2019年入選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
  • 17歲上北大,28歲做博導,30歲獲2019IEEE青年成就獎,全球僅三人
    不僅如此,她還是一個地道的「土博士」,正宗「國產科學家」,入選2017年「中國未來女科學家」,28歲時就成為北大博導。去年,在2019年北大的本科錄取通知書上,多了七封特殊的來信,北大邀請了7位北大傑出校友,給2019年新生寫一封信,其中有北大59年新生,開啟北大新百年的前校長許智宏,也有06年新生——黃芊芊。
  • 北大博導「再上熱搜」,89年出生,卻獲國際大獎!
    底下這位同學說她31歲就起飛,其實89年出生的她大概率還沒有31歲,除非是最近幾天過生日! 北大博導的成就被人仰望的博導28歲成為北大博導,現年也就30歲!17歲讀大學,21歲本科畢業,24歲碩士畢業,27歲博士畢業,海外博後一年,28可以博導了。比起上述這種直線成長的博導,這位教授可以說是走的高速公路,在30歲的時候就已經是今年亞洲唯一獲得此次獎勵的科研人員!真的太強了!北大博導「再上熱搜」,而且是89年出生的,如今卻獲國際大獎!
  • 賈淺淺隨賈平凹入職浙大當博導?校方回應
    近日,有關因詩作陷入爭議的賈平凹之女賈淺淺,再有新傳言。有消息稱「賈淺淺受邀擔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導,賈平凹受邀擔任浙江大學亞洲文明研究院院長」。這一消息是否為真引發關注。2月12日,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浙江大學亞洲文明研究院發布相關闢謠《聲明》:近日網傳「賈平凹先生、賈淺淺女士入職浙江大學亞洲文明研究院、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等相關內容,皆為不實信息。
  • 四川美女多,這6位來自四川的女明星,誰是你心中的顏值第一?
    四川之所以產美女,得益於自然的氣候條件,多霧日照少,所以四川姑娘皮膚白皙,氣候溼潤,所以川妹子的皮膚都很細膩。每個地方都有美女,四川的美女出名,有一個原因在於,美女多!不信,你可以去四川的街頭走一走。從四川走出的美女明星也很多,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陳瑤1994年出生於四川,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 六天內投稿四篇論文,2020年顏寧將講授科研論文的正確寫法!
    六天內投稿四篇論文2019年顏寧成為發表CNS主刊論文最多的華人科學家,然而在2019年快結束的時候,顏寧用論文清倉的方式來迎接新的2020年,用顏寧自己的話來講:「說出來自己有點被嚇到了,六天內投出4篇論文!」
  • 浙江大學27歲教授博導陸盈盈簡歷及檔案照片 本科畢業才5年
    【浙江大學27歲教授博導陸盈盈簡歷及檔案照片】近日,陸盈盈學妹的檔案在各校友微信群朋友圈瘋轉。本科畢業才五年的她,已入選第十一批「千人計劃」青年人才名單,並將於今年8月份到浙大全職任教。88年的教授、博導,恐怕在中國也是最年輕的之一了。  相關:陸盈盈突變特聘研究員 浙大道歉
  • 2020年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十大新聞人物
    這位享譽海內外的口腔醫學大家,從上世紀1994年到美國留學參觀馬裡蘭大學的牙科博物館的觸景生情到今年全球最大的口腔博物館開館,長達近30年的持之以恆「找尋」,歲月染鬢霜,終於成就這座世界口腔醫學「聖殿」。這是世界口腔醫學的文化符號和教育中心,也成為廣大民眾走近科學提升素養的體驗基地和學習課堂。
  • 她被稱為「北鬥女神」,16歲時進入大學,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導
    ——江坪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就不斷在探索適合發展的衛星導航系統道路,並非常重視建設優秀的北鬥系統。想要滿足我國社會發展的需求,必須要建設出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而要實現這樣的想法,需要無數的科研人員在背後潛心研究。時代發展到今天,青年一代是推動新時代的主力軍,青年科研人員更是不可或缺的主心骨。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導徐穎就是主力軍的一員。
  • 我校與浙大聯合培養英語筆譯碩士生順利通過論文答辯
    我校與浙大聯合培養英語筆譯碩士生順利通過論文答辯 時間:2020年06月16日    編輯:外語學院    來源:外語學院     瀏覽次數:次 近日,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與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聯培研究生,2018級英語筆譯專業的王玲玲同學
  • 博導爸爸把4個娃當博士帶:試點培訓5天,論文、PPT都做
    重慶晨報 圖突發奇想用帶博士的方式,帶八九歲孩子7月12日下午,在沙坪垻區某小區,記者在周慶的家裡見到了他。周慶是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的教授,38歲,已經當了4年的博士生導師,現在帶著兩個博士生。他說,自己的主業之一是帶博士,副業就是帶兒子。
  • 重磅!260+篇最新論文,告訴你低碳水飲食真相
    比如去年年初,在國內 3 篇重磅級生酮飲食專家指南與共識(肥胖、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症候群)刊發後,野獸生活研究所立刻推出文章,成為第一個發布論文解讀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