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個人並不支持生酮飲食的,因為生酮飲食是節食的一種,對於某一種營養素不攝入或者極少攝入就是節食,節食在短期一定會有效果,因為打破了身體的平衡,但節食就不能永遠堅持,不能保證你穩定的健康狀態。但是生酮飲食有些火爆,那就拿批判的眼光來看一下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原理
生酮飲食最早在20世紀早期作為治療癲癇的方法在專業醫學領域使用,1921年russell wild博士創造了生酮飲食這個詞彙。生酮飲食是透過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無法提供能量時血液中的酮體含量就會增加,是有效治療癲癇病發作的方法。
1970年阿特金斯飲食法的出現最早倡導低碳飲食,但是也是近些年才在大眾視野中流行起來。必須要提的是阿特金斯博士很多想法都被醫學科學界反對。對於健身圈,生酮飲食是一種非常低碳,高脂肪的飲食方法。
生酮飲食實操:
實際操作起來就是碳水只佔總攝入5%的熱量,蛋白質佔20%,脂肪佔75%。一般情況下碳水攝入限制在50克以內,大部分源於纖維,比如蔬菜、水果。
生酮飲食減脂的原理:
1、胰島素假說:因為胰島素的作用之一是脂肪生成,所以通過限制碳水化合物來降低胰島素水平會促進脂肪消耗。
(假說就是說不能完全被證實,因為其實蛋白質也是可以促進胰島素生成的;胰島素也不是脂肪儲備的必要條件,有一種叫促醯化蛋白的激素只要是身體處於熱量盈餘,有沒有攝入碳水,脂肪都可以被儲存)
2、生酮飲食和傳統飲食相比,具有獨特的「代謝優勢」。對身體機能來說,將蛋白質轉化為葡萄糖的成本過高,所以在碳水不足的情況下,身體消耗的熱量主要是脂肪來提供的。
(但是現在沒有實驗證據直接證明代謝優勢;而且有數據證明生酮飲食後,靜息能量消耗並沒有變化,總的來說,其他科學家認為這點沒有科學依據。)
與其說生酮飲食提供了代謝優勢,不如說生酮飲食有效的控制了食慾,誰吃那麼多脂肪,都會很快就會不適應,其他的節食方法,比如間歇性飲食,增加水分攝入或是增加纖維攝入,都可以抑制食慾。
小結:生酮飲食更多的是因為食物的選擇變少了,下意識的降低了熱量的攝入,生酮飲食並沒有提供獨特的代謝優勢,更多的是由於抑制食慾和食物選擇變少來降低了熱量攝入。
2014年美國對於48種減重飲食方式的精萃分析結論:只要能夠堅持大部分減少卡路裡攝入的飲食方法都會達到減脂效果。各種方法的區別並不大,儘管阿特金斯飲食法的減重稍微多一些,但是因為不同個體痛不痛飲食方法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最能堅持下來的飲食方法就是最理想的方法。
最後大家有沒有發現一點,無論什麼樣的減重飲食方式,都沒有減少蛋白質的攝入,因為蛋白質有利於減脂:
1、蛋白質是最能產生飽腹感的宏養
2、蛋白質自身的熱效應更高
3、蛋白質對於肌肉流失的控制作用,也保持了基礎代謝
不論增肌還是減脂,多吃點蛋白質總是沒錯的。
生酮飲食的弊端
1)生酮飲食容易引致便秘問題
2)生酮飲食會造成肌肉耐力明顯下降
3)生酮飲食有可能造成肌肉更多的流失
4)生酮飲食容易引致身體酮過高中毒
5)生酮飲食重訓容易出現「暈眩,突然無力」等的身體反應,提高了訓練風險。
身體長期欠缺碳水化合物進行健身運動是十分危險的,所以是強烈不推薦生酮飲食。
以上
來自於一個技術型健身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