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哭訴窒息母愛:想回到26年前殺死自己

2020-12-28 昭德心理

窒息的母愛,孩子的災難。

前些天,楊紫又火了。

在趙薇導演的節目《聽見她說》中,楊紫扮演了《許願》中的單親家庭女孩小雨,

26歲生日這天,小雨坐在手機自拍鏡頭前,告訴彼時26歲給予她生命的母親,

「我有時候特別想,擁有一種超能力,回到26年前殺死我自己。」

26年來,小雨飽受媽媽的控制,痛苦不已。

媽媽懷小雨的時候,爸爸出軌了。

媽媽像瘋了一樣地報復爸爸,毀掉爸爸的名聲,直到逼得爸爸舉家搬遷去了遠方才罷休。

即便如此,媽媽也沒有放過自己和無辜的小雨。

她曾逼迫小雨喝下農藥,跟她一起去死。幸虧被鄰居救下。

她失去了丈夫的愛,將所有的愛都轉移在了小雨身上,瘋狂地控制小雨。

小時候,為了了解女兒的一舉一動,偷看小雨日記,收買小雨的同學當「間諜」,向自己匯報小雨在學校的情況;

長大了,媽媽一次一次警告小雨,不許談戀愛,在知道小雨戀愛後,跑去對男孩說,他配不上小雨,讓他離小雨越遠越好。

工作後,小雨以為總算能解脫,媽媽卻一個小時就打一次電話,一旦小雨不接,就打給同事,直到打通為止……

小雨不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愛情。生活再難,別人對她再好,她都不再接受。

在媽媽眼裡是深愛,在小雨眼裡,是長達26年的壓抑、不快樂和折磨。

《積極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父母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竟然與痛失至親,對人們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

父母的控制欲,對孩子來說是一場災難。

多少個小雨在父母的控制下,痛苦地活著。

楊紫用一種克制而平靜的語態。傾訴小雨原生家庭的不幸、扭曲和壓抑。

她說:雖然對於我來說,只是20分鐘的獨白。但卻是小雨20多年的傷與痛。

有些人的不幸,是從不幸福的原生家庭開始的。

現實中,有很多個小雨,被媽媽控制的失去自由,甚至失去一切。

小雨的故事,並非個例。

之前,一名14歲的男孩去警察局報警,稱父親在自己的房間裝了攝像頭,侵犯了自己的隱私。

原來,男孩的父親要經常去外地工作,為了監督孩子的學習,在孩子的房間裝了攝像頭,方便隨時來監視孩子。

可爸爸這樣的行為,卻讓孩子覺得不舒服,是侵犯了自己的隱私。

這個孩子是好樣的!可是,有多少孩子能做到這樣去保護自己的邊界和隱私呢?

《許願》播出後,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共鳴,有網友表示:我不敢看。

因為,他們害怕自己曾經的傷痛被重新喚起。

papi醬也曾說過,父母讓自己最害怕的一句話就是: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而這會讓她特別有負罪感,就好像,父母人生中所有糟糕大部分,都是她造成的。

帶著這樣沉重的愛,這樣的負罪感,有多少孩子能過得好呢?

有太多的父母,以愛之名,來控制孩子的人生。

心理學作者李雪說過:「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不要讓孩子對你的愛,變成一場恨。

我們都常常提到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多麼無私而偉大。

事實上,很多人都低估了孩子對父母的愛,那是天生的。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如果朋友、伴侶像父母對待他們一樣,他們早就翻臉了。

可是,父母對他們這樣,他們離不開,也不會離開,而且,依然愛。

《許願》火爆之後,很多網友都說:我好想發給我爸媽看,可是我不敢。

為什麼 「不敢」 呢?

因為,二三十歲的他們,擔心發過去這樣的一段視頻,會讓中年的父母感覺到被指責、被否定,進而感到受傷。

他們對父母最大的愛,就是一直以來的順從和保護。

父母以為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那些控制。

可是,他們都愛錯了!

人應該先愛自己,再去愛別人。

而對別人最大的愛,也是應該先幫助對方學會愛自己。

視頻中,小雨說:媽媽,你能好好愛自己,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

很多父母會抱怨孩子好像越來越不孝順了。

總是想著:我對你那麼好,我一切都是為了你,為什麼你會這樣?

可是,愛越窒息,孩子越容易逃離。

小雨說:我這麼努力,就是為了離開你,越遠越好。

而更多的孩子,一旦被控制過度,可能會叛逆,由愛生恨。

我的髮小跟我說,她已經跟她父母斷絕親子關係了。

她也是去年才知道,她深愛了好多年的前男友,就是她爸媽給勸退的。

她大學的志願,是她爸媽給改的。

她外地工作的offer,是她爸媽給拒的。

她以為自己留在那個小縣城,是宿命,原來是「父母命」。

她質問父母為什麼這樣,父母卻說,都是因為愛她,不想她離開。

她說,呵呵,愛我就欺騙我?毀掉我的大好前程?

以前,她一直乖巧、孝順,一直覺得自己跟父母關係親密和諧。

從那一刻起,發小說自己徹底明白了,父母並不愛她,愛她的人,永遠不會這麼毀掉她。

現在,她最恨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

任何人都不喜歡被控制,而父母的控制一旦過度,一定會引發孩子的憤恨不滿。

因為,這樣的控制,從來都不是愛,只是父母自己缺乏愛和安全感。

親子關係的目的,是為了分離。

所有的關係,都是為了結合,為了在一起。

只有親子關係,是為了分離。

父母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孩子健康長大、可以有能力獨立於社會,能夠結交新的關係,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可以進入親密關係,組建新的家庭,養育孩子。

孩子,終歸是父母生命中的過客,父母的使命就是幫助孩子從家庭中走出去。

如果父母一直控制孩子,孩子可能會無法做到獨立,即分離-個體化。

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分離個體化時期(6個月-2歲)。

2-6個月的時候,孩子是和母親融合在一起的,從6個月到2歲,孩子需要完成非常長的一個心理過程—「分離個體化」。這個過程中,孩子要變的更獨立、更個體化。

孩子逐漸開始區分母親和我是不一樣的人,感覺到我和母親不是一體的,區分母親和自己有差別,是人類走向個體化獨立的第一步,非常重要。

在孩子的「分離個體化」過程中,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區分自己與他人。幫助孩子認清楚,什麼是自己的需求,什麼是別人的需求,哪些是自己的責任,哪些是別人的責任。

允許孩子做自己,他才會發現,自己與媽媽不同,與別人不同,才能真正找到自己。

對自己的了解越多,孩子越能清楚,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以及自己有怎樣的能力,能達到什麼樣的成就。

對孩子減少控制,允許孩子做自己,對父母來說,並不容易。

他們可能會體驗到深深的空虛感,而感到痛苦。

這時候,父母可以學著豐富自己的生活,不要讓自己的幸福感,只來源於孩子。

很多父母都覺得,只有兒女過好了,他們才能安心,其實這句話,應該是兒女對父母講,只有父母把自己的日子安排得舒心了,做兒女的才能安心。

就像papi醬說的那樣:我希望你們的幸福感,不是全都來自於子女。你們的幸福感應該由很多很多的事情組成。比如你養花,自己吃到一個很好吃的菜,兒女加薪,所有的這些東西都可以組成你的幸福感,而不是僅僅來源於子女。

學會適度放手,孩子會擁有更好的人生,會過得更自由更灑脫。也會更愛你,更尊重你。

你永遠不會失去孩子的愛。

相關焦點

  • 楊紫一番話看哭所有人:「我想殺死26年前的自己」!
    長期受到母親控制的她在26歲生日前夜向母親發起「反抗」,在視頻裡痛訴自己二十多年來的痛與悲,用短短25分鐘的獨白,揭開原生家庭的禁忌和難言.楊紫將人物拿捏的非常到位,二十多分鐘的獨角戲,感染力極強,將一個孩子26年來對母親的心疼,憤怒,無助,無奈,各種矛盾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看哭了不少網友.
  • 楊紫《許願》哭訴催人淚下:媽媽,你對我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
    「我有時候特別想,能夠像電影裡的主角那樣,擁有超能力,這樣我就能回到26年前,『殺死』我自己。」…………「你知道我為什麼一直沒有找到愛人嗎?因為我沒有愛人的能力,我也不敢。」「媽媽,我很愛很愛你,我知道你也很愛很愛我,但你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許願》今天看了楊紫出演的女性獨白劇《許願》,我被楊紫的表演打動。二十幾分鐘的獨白劇裡,我跟著楊紫飾演的小雨哭了好幾次。
  • 楊紫:我想回到26年前
    「有時候我特別想,像電影裡的主角一樣,擁有一種超能力,這樣我就可以回到26年前,殺死我自己……」這是一段來自趙薇導演的獨白劇《聽見她說——許願》中,楊紫扮演的小雨在她即將26歲生日時,給媽媽錄製的一段內心獨白
  • 楊紫深夜哭訴讓人窒息的母愛:誰不是帶著傷長大的孩子
    最近,楊紫的一段哭戲上了熱搜,雖然這是趙薇發起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中的第二集《許願》的一幕,被很多網友罵「哭得太醜」,但她那扎心的話卻字字深入人心。楊紫在裡面飾演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小於,在26歲生日前的一個夜晚,坐在桌子前錄製的一段視頻。在視頻裡,她對媽媽說:」我有時候特別想能夠成為電影裡的主角那樣,擁有一種超能力。
  • 「我想殺死26年前的自己」:楊紫痛哭,引廣發家長反思
    最近上線的《聽見她說》系列的《許願》,楊紫的一場哭戲,痛訴原生家庭的不幸,引起廣泛關注。《許願》裡楊紫飾演的小雨就是那個不幸運的孩子。 小雨的媽媽26歲時懷上了小雨,就在這時小雨的爸爸出軌了。 爸爸的出軌不僅毀了小雨媽媽的一生,也讓小雨的童年都生活在媽媽的「裹挾」下。
  • 《聽見她說》楊紫哭訴窒息母愛:你把你的整個世界壓在了我的身上
    在窒息的母愛下,小雨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和愛的能力。生活中,多少個小雨媽媽以愛的名義,操控著孩子的人生,將自己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設法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成長。而多少的孩子又在這種愛的重壓下,苦苦煎熬,透不過氣,失去了原本的快樂和自由。
  • 《許願》:單親少女窒息母愛下的哭訴,願所有女孩都能勇敢愛
    《許願》篇,楊紫演繹的小雨,戳中了很多年輕人的淚點。楊紫在20多分鐘裡從平靜的敘述、眼眶含淚、哽咽、爆哭再到平靜地含淚,多種情感層層遞進起伏,非常有感染力。還有一些手指顫抖、緊扣的細微動作,都很有真實,那一刻她就是小雨,讓人心疼。
  • 楊紫崩潰大哭:如果能回到過去,我一定把自己殺死
    楊紫飾演單親家庭的孩子——小雨。 「我有時候特別想,能夠成為電影裡的主角那樣,擁有一種超能力,這樣我就可以回到26年前,殺死我自己。」 這是一個被原生家庭傷害了26年的女孩的真實想法。 不得不說,楊紫的共情能力太強了,二十多分鐘的獨白,她能將一個孩子26年來對母親的心疼,憤怒,無助,無奈,各種矛盾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無聲並且深遠的,哪怕我們讀過很多書,走過很多的路,認識很多的人。
  • 楊紫鏡頭前哭訴窒息母愛,控制系母親到底想控制什麼?
    「你的這份愛,讓我好窒息。」「你希望我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應該是你想像中的樣子。」近期,趙薇執導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正在熱映,其中第二集《許願》由「國民閨女」楊紫演繹26歲女孩「小雨」。
  • 楊紫崩潰大哭,揭露家庭的真面目!原來這樣的母愛,最讓人窒息...
    在獨白劇《聽見她說》中,楊紫扮演了小雨一角,她的母親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或許小雨的母親從來沒有想過:正是自己這種入侵式母愛,成為了讓孩子痛苦不堪的根源. 01 還記得嗎?在熱播劇《少年派》中,林妙妙也被這種入侵式母愛逼到時刻想逃.林妙妙平時住校,母親就要求她每天打一個電話匯報情況,而周末回家的妙妙,更是進入了母親全方位監控中。
  • 楊紫深夜哭訴窒息母愛:媽媽前半生的樣子,藏著女兒後半生的結局
    最近,楊紫的一段哭戲上了熱搜。這一幕,出自由趙薇發起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中的第二集《許願》。楊紫飾演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孩小雨,她在26歲生日前的一個夜晚,坐在桌子前,錄製了一段視頻。在視頻的一開始,小雨對媽媽說:「我有時候特別想能夠成為電影裡的主角那樣,擁有一種超能力。一個年輕美麗的女孩子,居然在生日前許願說希望從未來過這世上。隨著小雨的講述,她的童年漸漸呈現在觀眾眼前,我們這才發現,一切的源頭都是因為小雨的媽媽。小雨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媽媽和女兒相處的三個關鍵。
  • 楊紫在「26歲生日夜」痛哭:媽媽你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
    01媽媽我很愛很愛你,我也知道你很愛很愛我,但你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這是楊紫飾演的小雨,在26歲生日的雨夜,給媽媽錄製視頻時,說的最後一句話。如果我能像電影裡的主角一樣,擁有一種超能力,我想回到26年前「殺死」我自己。當小雨說出這樣一段旁白時,我不知道小雨的媽媽有何感受,但所有看過《聽見她說》楊紫演的這一齣戲的觀眾,一定會泣不成聲。我也不知道這樣的故事,是不是真人真事,但我想這樣的故事一定存在於我們看不到的某個角落裡。
  • 《聽見她說》楊紫生日痛哭:「爸爸出軌26年後,我只恨媽媽」
    這是小雨(楊紫飾)在26歲生日那天,一邊錄著視頻,一邊對母親哭訴道。這樣的疑問在她心裡關了很久。她希望自己能擁有超能力,可以回到26年前"殺死"自己,因為她後悔來到這個世界上。26年前,媽媽懷著她的時候,爸爸出軌了,直到現在她不恨爸爸,恨的是媽媽。知道爸爸出軌後,媽媽發誓要讓爸爸身敗名裂。抱著自己跑到爸爸單位大鬧,見人就說自己的不幸遭遇。很快,爸爸受了處分,也丟了工作。
  • 楊紫生日爆哭:爸爸出軌後,我恨了媽媽26年
    這樣我就可以回到26年前殺死我自己。」她想,如果沒有她,媽媽的人生也許會是另外一種樣子。這是短劇《聽見她說》中的故事。女孩名叫小雨,由楊紫扮演。在她長達30分鐘的哭訴中,我們驚訝又心痛地發現,出軌的是爸爸,她恨的卻是媽媽。
  • 楊紫生日崩潰大哭:「爸爸出軌26年後,我只恨媽媽」
    實力演員楊紫,因為一段哭戲,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你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努力嗎?我這麼努力,就是為了離開你!」這番話,她說得聲淚齊下,讓人無法不共情,而她所控訴的人,恰恰是自己的親生母親。這段戲來自趙薇執導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二期《許願》。
  • 楊紫《香蜜沉沉燼如霜》走出國門,《許願》哭戲感人,卻位居第二
    #由鄧倫 楊紫 羅雲熙主演的《香蜜沉沉燼如霜》於12月10號在韓國中華TV播出,恭喜香蜜走出國門 ,這部劇真的被引進海外多次了!!劇中楊紫扮演的角色小雨,今年才26歲,本應是最燦爛的年華,但是想做的事情是回到26年前,去殺死自己。原因一言以蔽之:她有一個非常不幸的童年。小雨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父親出軌之後,母親把怨氣發洩到孩子身上。另外,她對女兒極端控制,最好的朋友也是媽媽的「間諜」。
  • 從《都挺好》蘇明玉到《聽見她說》的小雨:爸媽,我也想有幸福的家
    而家庭不幸福的孩子,見多了父母的冷漠爭吵,慢慢地習慣了把自己藏在一個孤獨的角落,像一顆矮小的蘑菇,見不到陽光,身邊只有陰冷潮溼作伴。他們不知道真正的愛意融融是什麼樣子的,很容易跑偏,無數次碰壁,受傷,這樣的孩子,總是在愛裡跌跌撞撞的受傷。
  • 楊紫深夜痛哭:「媽媽,你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
    我看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好敢說、好真實、好窒息。從小一直自卑的女孩(齊溪 飾),深受容貌焦慮折磨,最後終於學會接納自己;痛苦的單親女兒(楊紫 飾)在生日這天,哭訴母親給自己帶來的傷害;被家務困住的全職媽媽(白百何 飾),在日復一日的瑣碎裡,徹底失去了自己……這些故事的每一個,我都能在自己或者旁人身上看到熟悉的影子
  • 原生家庭的窒息愛殤:愛的釐米佟大為徐清風,聽見她說楊紫小雨
    原生家庭有各式各樣的殤,有各式樣各樣的暖,而眾多原生家庭的傷害當中,有一項是一種窒息的愛,它對於人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就近來說,從熱播劇愛的釐米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佟大為飾演的徐清風,就是一個被單親媽媽長期控制,給予一種窒息的愛而對於自己的感情生活、婚姻生活沒有信心的男生。
  • 楊紫深夜痛哭:「媽媽,你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
    開播以來,這部片子就頻頻上熱搜。從容貌焦慮、原生家庭,再到全職主婦,每個選題都精準擊中女性觀眾。我看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好敢說、好真實、好窒息。二十多年來,小雨成了母親的情緒垃圾桶,負責接收她所有不安和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