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日是你的受難日,可我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感謝你,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
「我有時候特別想,能夠像電影裡的主角那樣,擁有超能力,這樣我就能回到26年前,『殺死』我自己。」
…………
「你知道我為什麼一直沒有找到愛人嗎?因為我沒有愛人的能力,我也不敢。」
「媽媽,我很愛很愛你,我知道你也很愛很愛我,但你對我最大的愛,應該是愛你自己。」
——《許願》
今天看了楊紫出演的女性獨白劇《許願》,我被楊紫的表演打動。
二十幾分鐘的獨白劇裡,我跟著楊紫飾演的小雨哭了好幾次。
一方面,楊紫演得好,讓人感同身受,演出了小雨26年來所承受的委屈、痛苦,壓抑,以及無奈。
另一方面,現實生活中,像小雨這樣的女孩大有人在。
或者說,很多人從小雨身上,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比如,被媽媽偷看日記;
比如,媽媽一邊對我們破口大罵,一邊說「我都是為你好」;
比如,讀書時媽媽不讓談戀愛,畢業後媽媽又恨不得你立刻談戀愛、結婚、生孩子。
《許願》是由趙薇擔任總監製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裡的一個單元,劇中,楊紫飾演的小雨,是一位在單親家庭中長大、被媽媽密不透風的母愛壓抑到快窒息的女孩。
在26歲生日前夜這天,小雨錄製了視頻,向媽媽哭訴這些年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
小雨的媽媽在懷孕期間,遭遇丈夫出軌。
於是,媽媽抱著小雨去鬧,去爸爸的單位鬧,去每一個認識爸爸的人那裡鬧,讓爸爸壞了名聲、受了處分,丟了工作。
媽媽還做了八寶粥,在裡面放了農藥,逼著小雨吃,她自己也吃了。還好被鄰居發現,得以搶救。
爸爸跪著求媽媽原諒,媽媽說,你去死吧。
所以小雨一直很自責,覺得是她的到來,改變了媽媽的生活。
後來,媽媽帶著小雨遠走他鄉。
但媽媽心中的恨,和密不透風的母愛,又讓她窒息,想逃離。
媽媽帶著恨意生活,可小雨做錯了什麼?
這個短片是沉重的。
小雨的人生,是不幸的。
媽媽毀了丈夫,但她自己也陷入痛苦無法自拔。
只是小雨,何其無辜。
從小,媽媽就告訴她,她沒有爸爸。
小時候,別的女孩都有花裙子穿,她沒有。
有幾年夏天,她沒吃過一根冰棍。
媽媽說,這都是爸爸造成的。她詛咒爸爸,用最難聽的話罵爸爸。
小雨不能提爸爸,也不敢提。
這兩個字是媽媽的禁忌。曾經有位阿姨不明就裡,只說了一句「小雨一定很像她爸爸吧」,媽媽就從此再也不理那位阿姨了。
媽媽的世界裡只有她,而她的世界裡,也只能有媽媽。
媽媽活得壓抑,小雨也過得小心翼翼。
她努力做到最好,努力變成媽媽希望的樣子,努力學習,次次考第一。
只要做錯一點事,媽媽就對她破口大罵,一邊罵一邊說為了她好。
她不明白,她做錯了什麼,媽媽要這樣對她。
媽媽的愛,對小雨來說,很沉重。
婚姻生活本就充滿不確定性,小雨爸爸有錯在先,媽媽有理由恨他。
但硬生生割裂小雨和爸爸的親情,並以此來懲罰自己,懲罰小雨,就不對了。
說到底,小雨有什麼錯呢?
夫妻間的情分沒了,但小雨和爸爸的親情還在。
媽媽失去了一段婚姻,但生活還要繼續。
帶著恨意生活,走不出婚姻失敗的陰影,給自己,給小雨,帶來的,只是災難。
以致於小雨一直自責,是因為自己,才導致父母婚姻破碎。
和媽媽獨自生活的那些年,小雨就是在這樣壓抑的家庭中,默默承受著媽媽帶給她的壓力。
她一直不明白,她做錯了什麼?
優秀如小雨,你什麼也沒錯。只是媽媽,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你身上,而已。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媽媽,像小雨媽媽一樣,打著愛的名義,卻做著傷害孩子的事?
界限感這個詞近年來被頻頻提起。
不只是成年後人與人之間,父母子女之間,也要有界限感。否則,相處起來,大家會很累。
小雨的媽媽沒有意識到這點,她完全把小雨當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或者說,離婚後,她對婚姻生活絕望了,轉而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小雨身上。
小雨是她的全部,她不允許小雨脫離她的視線。小雨的一舉一動,她都要掌握。
小雨的日記,她要偷看;
小雨的生活,她要事無巨細地安排;
小雨好不容易喜歡上一個男孩,她特地跑去告訴人家,你配不上我女兒,離她遠點。
在小雨的世界裡,媽媽無處不在,她無法躲開,也不能躲開。
而小雨,在媽媽多年來的掌控下,沒有自我,不敢有自己的喜好,只能按照媽媽希望的樣子生活。
她不敢交朋友,也無法對別人坦露心情,她沒有愛人的能力,也不敢去愛一個人。
婚姻生活,如果是媽媽這個樣子,還不如沒有。
她想過逃離,所以她努力學習,考上了離家很遠的一所大學,以為這樣就能離開媽媽。
可媽媽的電話,無時不刻不在打給她。
只要她稍微不接,媽媽就打給她身邊的人,直到她接了為止。
畢業那次旅行,因為大家玩一個遊戲,需要把手機放在儲物櫃裡。
那一刻,沒有手機,沒有媽媽的電話,小雨覺得那是她最為放鬆的時候。
可想而知,媽媽對小雨生活的入侵,已經到了多麼嚴重的地步。
而小雨,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精神上承受了多麼大的壓力。
窒息,透不過氣,是她真實的生活寫照。
人是生來嚮往自由的。
小雨媽媽打著愛的名義,對小雨各種控制。
她以為這是愛女兒的方式,其實這恰恰是自私的行為。
只是她以為的她,並不是小雨想要的。
若真心為女兒好,就好好生活,好好愛自己,活出自己的風採。
而小雨,也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母女雙方,都能活得精彩,這才是最恰當的距離。
《許願》這個短片,二十幾分鐘裡,看得人流淚,心情沉重。
心疼小雨,也心疼她的媽媽。
這樣一位敢愛敢恨的女性,若能放下過去,重新開始,應該也會有不錯的人生。
而小雨,也會活得很精彩。
願每位孩子,都擁有幸福的童年。
如果沒有,那就努力成長,掙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願每位女性,都能在生活的一地雞毛中,努力找到自己的幸福。
哪怕失敗了,也不要放棄。
前面有路,路上有光,等你繼續追尋。
愛孩子的前提是,別忘了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