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內科王醫生,昨天晚上搶救了一位49歲的男子,突發心梗,因病情太重,最終還是沒能搶救成功。
王醫生拖著疲憊的身體,惋惜道:其實他有3次獲救的機會,可是每次他都白白的錯過了,真是太可惜了,這也是很多人對於最佳救援時機不以為然的地方。
第一次,在兩個月前,他活動後發現胸部、肩部不舒服,這是典型的勞力性心絞痛,如果及時就醫治療,就能避免心梗發生,可是他沒有去。
第二次,在他吃飽飯的時候或是早起大便的時候也發生胸悶憋氣,咽部緊縮感同時還出汗,這是不穩定性心絞痛,這時候如果去醫院也能避免心梗的發生,可是他依然沒有去。
第三次,晚上10點多,再次胸悶憋氣胸痛,可是他一直忍著忍了5個小時,這時候已經發生了心梗,到醫院已經發病6個小時了,早早錯過了心肌梗死搶救的黃金時間,如果這時候第一時間能撥打120,那麼即使發生了心肌梗死也不至於危及生命。
醫生呼籲:心梗來臨時的這3個信號,一定要重視,不要再錯過了
上邊提到的男子,就是對心梗來臨的信號沒有重視,白白的錯過了救命的機會,以至於失去生命,所以身體的異常信號一定要重視。
1.胸口疼痛
胸口疼痛無小事,要切莫大意。心梗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胸部疼痛,又稱作為心絞痛,常常會有壓迫感、灼燒感,有時還會伴有肩部疼痛,要引起重視,建議儘早就醫檢查,不要像案例中的男子,錯過了最佳的救命時機。
2.胸悶氣短,易出汗
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時由於心臟的血管中梗塞引起的血流不暢甚至血流不通,有時還會出現異常出汗的症狀,這些都是心梗發生的前奏。不要誤認為勞累引起的,更不能拖,及時的就醫檢查。
3.嘔吐,胃口不好
食慾不好不單單是腸胃不好引起的,當出現胃口不好,經常嘔吐時,可能是心梗的信號,血管堵塞後會引起血液的流通不暢,腸胃黏膜不能得到充足的營養和氧氣,造成消化功能下降。出現這種狀況要及時的檢查是不是因血管堵塞引起的。
心梗的預防是來源於「小細節」,這些「要與不要」,要記清
1.要多喝水,補營養物質
喝水是生活中的小細節,卻有很大的功效,很多人對這一細節無動於衷。愛喝水的人,血管的彈性會更好,血液質量會更好。
養護血管,可以每天在喝水的時候可以加上 有 機 青 馳 菊,它是一種富含硒元素、胺基酸、膽鹼等營養物質的純天然有機植物,可以幫助改善血液質量,清除血液中的脂質。
像硒元素是一種增強免疫,減少細胞病變的微量物質,可提高脂質的分解,加強血管的保護;
胺基酸是血液中的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可以提高血細胞的活性,改善血液質量。膽鹼可以清除血管中的雜質,平衡血液中的成分,修復血管內壁細胞。
養護血管,每天喝水的時候泡上一朵,堅持下來,血管更清爽,更乾淨。
2.要多運動,多釋壓
運動不分年齡,運動維持健康也是不分人群的,多運動不僅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還可以保護血管,促進血液流動;另外,運動也是一種釋放壓力,保持好心情的方式。
多運動,多微笑,身體差不了。
3.這些不要,記牢
保護血管,預防心梗,這些最好不要做:
不要熬夜,熬夜是心血管疾病的助推劑,少在夜裡玩手機;不要過度飲酒,過度飲酒容易對血管造成刺激,引起血管彈性下降,損傷血管;不要多吃油炸油膩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減少血脂的升高。
提醒:對於心梗的最佳治療時間是3小時,不要錯過「黃金救援時間」;突發心梗時,家人要及時的撥打120,讓患者平躺,不可自己盲目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