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屆「滿漢全席」?來西湖區品茶真「香」!

2020-12-22 浙江在線

2020-11-17 18:37 |美麗西湖

  最新進展

  今天,健康浙江—合理膳食行動啟動儀式暨浙江省第二屆名茶點名茶餚大賽在西湖區舉行。

  合理膳食行動啟動儀式

  活動現場,主辦方向西湖區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機關單位食堂、養老機構食堂及餐飲企業等70餘家首批西湖區「健康中國、健康浙江行動—合理膳食行動」的成員單位授牌。

  來自西湖區翠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營養師繆琴還現場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指導西湖區社會福利中心食堂膳食搭配,如多吃新鮮蔬果,調味清淡,不攝取太鹹或太甜的食品,避免油煎、油炸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普及適合銀髮族的合理膳食知識,同時倡導現場與會者由飲食開始做起身體的健康基礎。

  早在2011年,西湖區就成立了全國首家公立社區營養工作室,通過構建營養工作制度、開展社區慢病管理科研課題研究、創新營養教育載體、開展營養特色活動和提升營養團隊素質等舉措,積極摸索能滿足群眾營養需求的、以社區為特色的營養促健康之路。同時,在轄區內推進「陽光廚房」等餐飲智慧監管新模式,加快監管工作的數位化轉型,全力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浙江省第二屆名茶點名茶餚大賽

  作為合理膳食的生動實踐,啟動儀式後,浙江省第二屆名茶點名茶餚大賽拉開大幕。

  經初賽篩選,105位來自省內高職院校和餐飲企業的「後起之秀」現場比拼,於精緻且富有創意的茶點和茶藝中秀技藝、亮真招,一決高下。

  茶香滿園、抹茶蘋果酥、菊花豆腐、百鳥問茶、菊韻茶香、天鵝之戀……激烈的比賽結束後,選手親手製作的茶點茶餚擺上展臺以供參觀。

  評委們來到茶餚、茶點展評臺,對作品是否具有茶點特點、色香味如何、是否有創意易操作便推廣、作品本身是否蘊含著故事、作品是否具有觀賞性等進行評點,綜合各項評分細則打分。

  同時,根據菜餚味感、質感、觀感以及營養安全、文化創意等維度,評選出本屆大賽的「名茶點名茶餚」。

  現場的每一道茶餚、茶點,都融入了茶的元素。或是用茶葉做裝點,或是用茶水製作,或是利用茶香調味,充分發揮茶的作用。

  除了茶餚、茶點展評臺,現場還設有特色江鮮展臺,由雙浦當地影沙魚味館推薦。錢塘江白鱸、錢塘江包頭魚、雜鍋魚等當地特色菜,佐以雙浦小茅臺、年糕等地方特產,滿滿的傳統味道。

  杭州西湖職高厲志光名師工作室和張勇大師工作室聯袂出品的西職茶宴,以其富有韻味的創意、精湛傳神的技藝和賞心悅目的擺臺成為展區的一大亮點,龍井茶酥、金牌茶香肉、春色茶意等一道道茶宴經典,吸引與會者競相駐足觀賞。

  「我們致力於培養服務鄉村的複合型人才,在茶點茶餚的研究製作中,更能激發學生服務鄉村振興、攜手奔向小康生活的情懷與志氣。」西湖職高張德成校長介紹,轉塘龍塢鎮有「萬擔茶鄉」之稱,是西湖龍井茶重要產區之一,很多當地的菜餚也都以茶為食材,由西湖職高學生製作的雙浦和轉塘地方特色菜餚也在大賽現場展示。

  記者 | 沈文娟

  視頻、部分攝影 | 張聞濤

  編輯 |王霄靂

  來源 | 區衛健局

  你的分享、點讚、在看

  對我很重要哦~

1605609466000

相關焦點

  • 你廢除了本膳料理,我滅絕了滿漢全席
    「まんかんぜんせき」満漢全席(man-kan-zen-se-ki)如果在中華料理中找一種可以和本膳料理相對應的料理形式,那應該非「滿漢全席」莫屬了。滿漢全席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存在。我們不熟悉它,是因為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人真正吃過全套的滿漢全席了,它更像是一種藏於神話傳說中的珍饈……滿漢全席到底是個什麼來頭?據說清康熙年間,皇帝為了化解滿漢兩族人民的不和,在他66歲大壽的宴席上玩了一個大的。
  • 滿漢全席烏有宴
    與此同時,清宮元素在電影中反覆出現,頻頻暗示且印證著我們對於「滿漢全席」的零星概念——它是清廷御宴,象徵著奢靡精緻,是最高規格筵席的不二之選。然而,日本知名學者田中靜一卻一再聲稱「滿漢全席」為「虛幻的飲食」,遍尋卷帙浩繁的《清宮膳檔》,也未見「滿漢全席」的字樣。事實上,深宮高牆裡的皇帝太后們從未吃過所謂的「滿漢全席」。追根溯源,掩埋於歷史魍魍巨翳之下的「滿漢全席」真容為何?
  • 滿漢全席長什麼樣?今天總算開眼界了!
    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此種滿漢全席集宮廷滿席與漢席之精華於一席,後來就成為大型豪華宴席之總稱,菜點不斷地予以增添與更新,又成為中華美食之縮影  從2006年開始,侯勝才先後5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滿漢全席」《全國烹飪電視擂臺賽》,由於廚技紮實,製作菜餚講究,做工精細,營養豐富,在「色、香、味、意、形、養」六個方面俱佳,因此每次擂臺賽,侯勝才都受到國家級烹飪專家及評委的一致好評
  • 【工會熱聞】「滿漢全席」擂主爭霸,看雙城美食走出龍江!
    活動背景:話說2000年,一檔大型美食文化欄目《滿漢全席-全國電視烹飪大賽》在青島電視臺開播,2001年這一大型美食文化欄目跨進中央電視臺二套的黃金檔,2001年--2008年欄目播出以來,近600位各地名廚為每一場比賽呈現了美輪美奐的中華烹飪大觀,來自我區的國家高級烹飪師,老薑小廚主廚姜井春以精湛的廚藝,憑藉老薑醬脊骨、鍋包魚片、茶香滷肉三道菜,勇奪《
  • 滿漢全席,到底有多少種菜品?
    1.什麼時候有「滿漢全席」?當初,宮廷內滿漢席是分開的。康熙年間,曾兩次舉辦「千叟宴」,聲勢浩大,都是分滿漢兩次入宴。乾隆年間李鬥所著《揚州畫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不過也有存疑,說其中所提為「滿漢席」,與「滿漢全席」一字之差,大有不同。由此衍生出不同的說法。
  • 你知道滿漢全席多少道菜嗎
    滿漢全席多少道菜?滿漢全席是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在滿漢全席中,既有宮廷菜餚的特色,也有地方風味的精華,更能突出滿和漢族菜色的特殊風味,那麼滿漢全席多少道菜呢?,那麼滿漢全席真的是只有108道菜嗎?並且在滿漢全席中的器具也多有講究,大件的瓷器就是仿照著雞、鴨、魚、豬等造型做的。後來到了民國後,滿漢全席就沒有那麼盛大了,還分為兩種,一種是小滿漢,一種是大滿漢。小滿漢全席是64道,大滿漢全席是108道,後來滿漢全席就改為了大漢筵席,後來又用八大筵席、八小筵席來代替,到了1930年又改名為八大件。
  • 清朝「滿漢全席」的政治寓意
    本文摘自《書屋》2011年第9期,作者:吳正格,原題:《清王朝從勃興到寙敗的斑跡》由「滿漢席」演變成「滿漢全席」是在清末,先是謂為「滿漢大席」。任過光緒朝內閣中書的徐柯說:清末京師宴會,有「燒烤席,俗謂滿漢大席」。
  • 滿漢全席,中國味道
    原文來源:故宮書店 ,原文發布於2018年12月28日原文標題:滿漢全席 · 中國味道不管你是否喜歡美食,最近肯定被一部叫做《風味人間》的紀錄片刷屏。除去「舌尖」原班人馬,不可或缺的誘人食物,此次亦放眼全球,展現中國食材之獨特,加深「飲食無國界」的概念。來自片中的口水暴擊回想兒時一直嚮往的美食宴,非滿漢全席莫屬。
  • 滿漢全席,108道菜,你吃過多少?
    一、簡介滿漢全席,菜點精美,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內簾、外簾、收掌四所及禮部、光祿寺、鴻臚寺、太醫院等各執事官均用三等席,每桌內饌魚、雞、豬等十五碗,果食蔬食等與一等席同。文進士的恩榮宴、武進士的會武宴,主席大臣、讀卷執事各官用上席,上席又分高、矮桌。高桌設寶裝一座,用面二斤八兩,寶裝花一攢,內饌九碗,果食五盤,蒸食七盤,蔬菜四碟。矮桌陳設豬肉、羊肉各一方,魚一尾。文武進士和鳴贊官等用中席,每桌陳設寶裝一座,用面二斤,絹花三朵,其他與上席高桌同。
  • 細數廣州街頭的「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曾是我大中華美食的最高水準。宮廷版的滿漢全席有整整320道菜。
  • 張國榮電影《滿漢全席》,理解背後的中華美食
    滿漢全席,滿漢全席起興於清代,是集滿族與漢族菜點之精華而形成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中華大宴。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揚州畫舫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既有宮廷菜餚之特色,又有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與漢族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涮鍋幾乎不可缺少的菜點,同時又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兼備,實乃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和最高境界。
  • 傳說中的滿漢全席什麼樣?今天開開眼…
    你知道嗎?滿漢全席許多菜品選料極其苛刻!一道冷葷「燻魚兒」,選用的原料只是豬腦門上有筋的一小塊肉!看似白色的肥肉吃起來卻脆爽有韌勁,一頭豬只做兩道菜! 「滿漢全席」不同於普通菜品,每一道菜品的工藝均繁複細緻,要求廚師技藝嫻熟高超,原材料精益求精。其它所有菜品的選料都得精細到食材的某一塊或某一層,刀工、火候與烹製的工序更是絲毫不能差。皇帝很享受,御廚很麻煩.
  • 來臨武,嘗嘗與「滿漢全席」比肩的特產
    滿漢全席,世人稱其為天下第一宴。這道宴席在江南地區盛行,興起於蘇州城郊的木櫝鎮。相傳,乾隆六下江南,每每微服私訪,都必須要去木櫝鎮逛一逛,不僅是為了賞那蘇州園林——庭院深深的美景的,更是為了品嘗那滿漢全席。
  • 來啊,造一頓「滿漢全席」怎麼樣?
    各地又衍生出不少版本,有北京版、揚州版、廣東版、四川版、香港版……一段時間內,很多飯館都聲稱可製作滿漢全席。膳品也越來越多,選料越來越精奇,席面越來越奢華。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滿漢全席」是什麼樣的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遍覽清宮膳檔,通檢清代典則,無論是清代的朝廷禮食還是宮廷御膳,都不曾有過「滿漢全席」「滿漢席」或其他什麼「滿漢」合稱的筵式與食品名目。但這並不等於清宮飲食對「滿漢全席」沒有影響。
  • 滿漢全席最全菜譜,你吃過幾個?
    說法一   「滿漢全席」這一名稱來源於一段相聲。20世紀20年代在北京和天津獻藝的著名相聲演員萬人迷編了一段「貫口」詞,羅列大量菜名,名為「報菜名」,頗受聽眾歡迎。30年代在北京與張傻子。高德名,緒德貴,湯瞎子一同登臺表演的著名相聲演員戴少埔擅長這個段子(戴少埔於40年代初逝世於天津),當時仍稱這段貫口為「報菜名」。
  • 一頓「滿漢全席」滿足你的想像
    二十多年前的一部香港電影《滿漢全席》讓大家在熒幕上第一次見識了「滿漢全席」。電影《滿漢全席》想像的清宮「滿漢全席」場景而後周星馳的《食神》作又為滿漢全席打了個特大號的電影版廣告。此後,每當提到「滿漢全席」四個字,大家都會條件反射般想到連成排的山珍海味,並且感嘆清朝皇帝真是奢侈……可事實是:清宮壓根兒就沒什麼滿漢全席,是大家想多了!
  • 清朝宮廷根本沒有滿漢全席,全是百姓想像的,結果還真做出來了
    「滿漢全席」四個字居然從未在《清史稿》、《清實錄》等皇家檔案中出現過,而最早記錄「滿漢全席」的是民間筆記讀物《揚州畫舫錄》,連皇家正規的文稿都沒有出現,那是不是可以懷疑,宮廷壓根就沒有「滿漢全席」這回事,只是民間老百姓自己臆想出來的呢?
  • 又一桌滿漢全席亮相,菜品太漂亮了!
    然而清末的滿漢全席就不同了,一是其辦所已經習置大飯莊和大酒樓,有了宮式場境的固定氛圍;二是其席一開數度,接續承供,這就勢必要對全席的總體席式型格有所統籌;三是餐飲經營,競爭於餚饌優否,服務又當為首,尤其是這種華奢之宴,經營者、服侍者和踐俎者們都是要付出真精血、大功率的。
  • 又一桌滿漢全席亮相!菜品太漂亮了!
    然而清末的滿漢全席就不同了,一是其辦所已經習置大飯莊和大酒樓,有了宮式場境的固定氛圍;二是其席一開數度,接續承供,這就勢必要對全席的總體席式型格有所統籌;三是餐飲經營,競爭於餚饌優否,服務又當為首,尤其是這種華奢之宴,經營者、服侍者和踐俎者們都是要付出真精血、大功率的。
  • 你所知曉的「滿漢全席」,在清朝居然是不存在的?
    凡是中國人應該都聽說過一個詞,叫做滿漢全席。這是中國菜系裡面的一大精華,不僅代表了高貴,而且代表著豐盛。凡是請別人吃飯來一個滿漢全席,那絕對是最高最隆重的接待禮儀。即使是平時我們進行交流的時候,也經常會調侃,要去吃滿漢全席,這就意味著要帶著大家一起去吃一頓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