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群和不合群的人生,差別很大

2021-12-19 布衣粗食

收錄於話題 #人際交往 26個內容

古來聖賢皆寂寞。

一個有智慧的人,多半喜歡獨來獨往,也許自己不夠強大,但是做人很孤傲,從不委曲求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人同行是幸運的,沒有人同行是理所當然的,沒有固定的模式,無需強求。

合群和不合群的人生,差別很大。

01

合群的人害怕獨處,不合群的人喜歡獨處。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裡寫道:「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獨;合群,才是內心的孤獨。」

試想一下,當天色漸漸暗下來,夜幕徐徐拉開。你一個人待在屋子裡, 沒有人和你說話,也沒有人發微信給你,鄰居家裡也沒有人、沒有燈光。你還會有好心情嗎?

人是喜歡群居的,當一個人在一個很大的小區裡生活,就會變得狂躁,甚至懷疑自己走錯了地方。不管房子有多豪華,你都坐臥不安,感覺有什麼事情要發生。

如果你是一個合群的人,你在獨處的時候,是無法安靜下來的,孤獨感油然而生,令人懼怕。

不合群的人,一個人待在屋子裡,點一盞燈,認認真真看書,或者閉目養神,享受難得的安寧。

小時候,我生活在農村。那時候,村裡沒有電。一到夜裡,村莊就變得非常安靜。

搬一把椅子,靜坐在小院裡,看天上的星星眨眼睛,聽牆角的蛐蛐唱歌,這一刻,真的很美好。

獨處的美好,只有不合群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

02

合群的人喜歡浪費時間,不合群的人非常珍惜時間。

我的一個同事,每天都會去參加應酬。

有一天,我問他:「你每天去參加應酬,不累嗎?還有,每天喝酒,你沒有醉過嗎?」

同事說:「我也是沒有辦法。看看單位上那些領導,他們叫我去喝酒,我總不能拒絕吧。」

再看看同事的工作,真的是一團糟。為了去參加應酬,他拼命追求工作的速度,結果是「欲速則不達」。更擔心的是,他常常喝醉,身體恐怕吃不消。

合群的人,總是被無用的社交糾纏著,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時間。

不合群的人,懂得拒絕別人,一些非必要的聚會,一些無聊的群,他都拒絕了。身邊的人少了,加入的圈子少了,時間就多了。

事實證明,能夠高效利用時間的人,更容易成功。

03

合群的人常常被人牽著鼻子走,不合群的人喜歡做自己。

如果你遇到了難處,第一時間不是冷靜思考,而是問周圍的人,應該怎麼辦。

那麼,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回答,你真的不知道該聽誰的才好。

如果你選擇最值得信任的人的回答,那麼你就會被他牽著鼻子走。萬一他的回答是錯誤的,你就被帶偏了。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並沒有人真正和你感同身受。你按照別人的方式去生活,你就弄丟了自己,甚至被人耍得團團轉。

不合群的人,從別人的建議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者自己去尋找答案。

04

合群的人靠誰都會寒心,不合群的人靠自己。

網上有句話:靠山山倒,靠樹樹歪,靠人人跑。

一個人最大的靠山,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如果你在困難的時候,依靠別人拉一把,在成功的時候,期待所有人都能給你鼓掌,你就會把別人當成重要的人,從而忽視自己的潛質。

一個人,狠狠地逼自己一把,你會發現自己潛力很大,做事成功的概率很大。

戒掉依賴思想,自己活成一座山,雖然無依無靠,但是會活得很踏實。

不合群的人,一旦自己成功了,自然會有人靠近他,並且他也能從很多人之中,選擇合適的人交往,大家互相促進,形成利益共同體。

圈子不在乎大小,在乎「用途」。對你沒有用的圈子,你越去依靠,越會寒心。

05

合群的人常常誇誇其談,不合群的人喜歡沉默。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在聚會的時候,我們常常遇到阿諛奉承的人,也會遇到自吹自擂的人。

每個人在喝酒之後,就會誇大自己的功勞,也會吹捧別人。似乎,在聚會的場所裡,根本就沒有低層次的人,也沒有窮人。

好面子,這是合群的人的習慣。

有的人,為了面子,常常邀約別人一起吃吃喝喝。也許,他在請客吃飯的時候,口袋裡根本就沒有幾個錢,甚至是借錢請客。

不合群的人,哪怕是參加了聚會,也會保持沉默。在別人誇誇其談的時候,他找了一個理由,中途就離開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那個不說話的人,其實把局勢看得很清楚了,也猜透了別人的心思,只是不說而已。

06

合群的人是非多,不合群的人遠離是非。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

如果幾個女人圍坐在一起,她們多半會聊一些東家長西家短的事情。一些中傷別人的話,就隨口而出。

事實上,喜歡湊熱鬧的人,都喜歡說三道四,導致「禍從口出」。

越是人多的時候,你說的話,越可能被人利用,被傳出多個版本。不如閉嘴,安安靜靜坐在一邊,或者遠離是非之地。

很多時候,我們是自尋煩惱,把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攬到自己身上。

不合群的人,不喜歡摻和別人的事情,保持一種「冷眼旁觀」的心態。

07

結束語。

合群和不合群的人生,差別很大。除了以上差別之外,還有很多。

比方說,合群的人喜歡委曲求全,在別人面前點頭哈腰,不合群的人,不會讓自己低人一等,學會與人平起平坐;合群的人,容易被人欺騙,不合群的人,難以受騙;合群的人容易陷入感情糾紛,不合群的人,感情很單純。

合群可以,但是有度,與君共勉。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不合群不代表人緣差,這3種人越不合群,越要深交
    這個社會能攀上頂峰的只是少數人,他們常常也是表現得「不合群」,或者說他們本就不必合群,正如森林之王的獅子、翱翔天空的雄鷹。真正的人脈資源從來都不是因為你合群就有的,而是你有價值,才會得到認可。這3種人,看似不合群,卻很優秀,值得深交。
  • 聰明人都不合群,那些強迫自己合群的人,大部分都毀了自己
    特意在百科查了一下,合群的意思是:跟大家合得來;與群眾關係融洽。合群這詞語最早出自《荀子·非十二子》,意思是和合群眾,團結群眾。現在很多人卻認為,合群就是和誰都合得來,和誰關係都處得很好。反之,不合群就會被貼上內向、孤僻、不善交際,或情商低的標籤。小時候,沉默寡言,長大後也是一樣 ,不說廢話。於是給人的印象是,不會說話,口才差!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不合群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如果你有以上的感受,那麼可能你是不合群的人。看到這裡,不要擔憂,不合群並不可怕。 一般能夠做大事的人,專注力都比較強,如果總是追求合群,可能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很難把事情做到極致。
  • 極度優秀,習慣獨來獨往的星座:不是不合群,是合的群裡沒有你
    有時候,你會發現,有些人一點也不合群,他們就像一匹孤獨的野狼一樣,獨來獨往。這類人,往往都很優秀,也非常低調,一點都不張揚。他們不願意去迎合和討好,不願為誰降低自己的標準。不必去感嘆他們不合群,真相往往是,優秀的他們,所合的群裡沒有你。
  • 合群是一種病,得治
    張輝 改變自己主創百度智能汽車產品負責人 | 輝哥奇譚主創 | 布道師人生來可能就是社群動物,喜歡在人群之中,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同,現在特別明顯的表現在「朋友圈」的內容上,會特別在意別人是否點讚和正面評論。如果預期無法得到好的反饋,就乾脆不發。而有時候又抹不開面子,不得不發一些廣告。
  • 合群並不表示會更優秀,有這幾個特徵不合群的人反而更好!
    那些合群的人身邊總是聚集了一大圈朋友,仿佛他們到了哪裡都會有人來幫忙。但是往往是那些看上去合群的人,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找不到人來幫忙!而越是看上去孤單的人,他們的朋友少但是質量高,有什麼問題找朋友總是能得到幫助。一個人身上要是有這三個特徵,不合群反而會更好!
  • 《鳥鳥鳥》:你合群了也就消失了,比被排擠更可悲是 「偽合群」
    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獨;合群了,就是真的內心孤獨。前言:有人曾說過:「人生就像是俄羅斯方塊,你合群了,也就消失了。」這句話痛擊了很多人的內心深處。因為,成年人的痛苦在於,精神滿足感與價值認同感都試圖從集體中得到,是否合群就成為至關重要的檢驗標準。
  • 一個女人,最高級的活法:「不合群」
    我們從不是別人的複製品,沒有必要和別人活成一個樣子。  最好的活法,不是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而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不合群的女人,看似另類,看似孤僻,看似古怪。  而其實,她們有最智慧的大腦,懂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懂得為自己而活,懂得活出想要的自己。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認為,「合群」才是最好的活法。
  • 有時候,不是你不合群,是這個群不適合你.
    真正的優秀,都帶點不合群。醜小鴨的故事大家都聽過,醜小鴨一出生就被嫌棄,他融不進鴨群中,整日受到打擊,但隨著時間流逝,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原來它融不進鴨群是因為他本來就不是一隻鴨子。老話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什麼樣,你的朋友就什麼樣,你所在的圈子也就什麼樣。當我們感到融不進某一個圈子時,不要擔心,可能這個圈子並不屬於你。
  • 不合群的人,活得更自在
    其實,合群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孤獨也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可怕,相反的,當你不再盲目的合群,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會因此過得更加自在。不合群的人,往往更自信網上看過這麼一段對話:「別人都去爬山了,你為何不去?」
  • 不合群的人,活得很清醒
    不合群的人,活得很清醒,因為他們知道人心叵測,所以他們不敢盲目合群。如果合群會讓自己受到傷害,那就完全沒有必要。如何合群會讓生活變得一團糟,那就趕緊清醒。合群並不能體現你的價值,只會讓你失去自己的特色,真正清醒的人,不會熱衷於合群。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應該是越來越通透,越來越清醒的,看明白了一些事,看清楚了一些人,就不會那麼在意是否合群了。
  • 不合群,沒什麼大不了
    作為一個不合群的人,我也經常問自己。 在群體社會裡,關係網被視為人生最重要的資本之一。建立良性、高質量的人際關係,是一個永遠有價值的話題。 所以,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做人一定要合群,人緣好才有好前途。
  • 70歲老人的真心話:晚年學會「不合群」,才是最好的養生
    提到「不合群」這三個字,我們大部分人的心中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孤僻的人,不跟人說話,也從不參與集體活動,總是獨來獨往,性格也有一定的問題。 但這是大眾的固有印象,我們總會下意識的把「不合群」和「怪人」劃上等號。
  • 鬼谷子:人到中年,才終於明白:「不合群」才是最高級的人生
    人生苦短,對於那些融不進的圈子,就沒有必要拼了命的擠進去。因為活得高級的人,往往都是享受孤獨,享受「不合群」。閨蜜小麥在一家事務所已經工作快十年了,一開始和同事們都相處得很好的,也很合得來。就在前幾天,她給我打了電話,電話裡沙啞的聲音,好像是受了什麼委屈一樣。小麥委屈的說:「我被公司的同事孤立了。
  • 「不合群」的女人,多半是這幾種性格,準!
    -2-享受孤獨沉浸在自己世界中劉同說:「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獨,合群了才是內心的孤獨。」不合群的女人,大多都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待在角落,像一個局外人一樣,聽著別人談笑風生,看著窗外美好風景。對於她們而言,低質量的合群,遠不如高質量的獨處,豐富自己,遠比取悅他人,有意義得多。不願討好,也不怕孤獨,這樣的女人,看似高冷慢熱,卻往往有著過人之處。-3-思想獨立,有深度不合群的女人,大多都是喜歡靜靜沉思,在獨處中發掘自己的力量。
  • 聰明人,不合群(值得一讀)
    說起合群,很多人潛意識裡認為,人就應該合群,否則就是孤僻,否則就是品行不端,被人孤立,如此才會不合群。可實際上,合不合群,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誰說合群就一定是性格活潑,品行端正的人;誰又說不合群就一定是性格孤僻,品行不端的人呢?很多事情都不能用絕對的視角去看待,也不能用短淺的目光去看待。要知道,合不合群,從來都不是判斷一個人品行的依據。
  • 人,要有不合群的勇氣
    雖然人類確實是群居的動物,我們的一輩子也確實離不開和人打交道,但我們沒有道理為了合群而合群,沒有道理為了遷就別人的狹隘和愚蠢而讓自己變得愚蠢。也許你從小受到的教育、你身邊的人的建議都是叫你不管走到什麼地方,不管周圍是什麼樣的群體,都要儘量合群,也許你為了遵照這樣的教育和勸說,曾經真的試圖在任何場合任何地方都合群。
  • 心理學家: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越厲害
    本文是《女性課堂:自我發展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思維模式和認知。解決自我發展中遇到的困擾,無論是生活還是職場。讓你更懂女性心理,尋找到屬於你的人生真諦和感悟。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很多人存在一種思維,就是對"不合群"過份的排斥和貶低,人是群居動物,也正因為很多人習慣了合群的生活,對於那些不合群的人就視作特殊。
  • 這些星座內心孤傲不「合群「,境界太高,不屑與世俗同流合汙
    有些人喜歡熱鬧天生自來熟,開朗熱情的性格總能和人快速打成一片,總想和朋友們談天說地好不暢快,一旦身邊沒有人他們就會陷入鬱鬱寡歡的孤獨狀態,難以自拔。還有一種人他們不喜歡湊熱鬧,反而更喜歡獨處,他們孤傲的內心不屑於世俗為伍,更不想自己落入俗套,往往給人一種不合群的既視感。
  • 《奇葩說》盲目的合群真的對嗎?奶茶的觀點你認同嗎?
    對於《奇葩說》又迎來了新的辯題,而這期的辯題則是「我不合群,我要改嗎?」,而反方的辯點則是盲目的合群,像提線木偶,一個人也能是個群,首先反方一辯的奶茶,他用幾個例子來講述了這個觀點,大家認為盲目的合群真的對嗎?對於那些你融入不進去的群體,你還會想到合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