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憂鬱小夜曲等

2021-02-08 諾昌音響

Tchaikovsky : Violin Concerto, Serenade melancolique, etc.


★TAS發燒天碟
★德國Fono Forum雜誌:音樂與錄音五顆星最高評價
★英國留聲機雜誌當月編輯嚴選專輯Editor’s Choice
★美國獨立網站Classics Today:藝術性與技巧10/10最高評價
★週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五顆星最高評價
★雙層多聲道,一般CD Player均可播放
★DSD Recorded


 1983年出生於慕尼黑的德國女小提琴家茱莉亞‧費雪,父親是來自東德的數學家,母親則是來自斯洛伐克的德國人。茱莉亞四歲不到就開始學小提琴,稍長也隨母親學鋼琴。她先在奧格斯堡(Augsburg)的雷歐帕德‧莫札特音樂院接受正式音樂教育,九歲獲準進入慕尼黑音樂院,在教授Ana Chumachenco門下學琴。茱莉亞在青少年時期曾參加過許多音樂比賽,最受人矚目的就是1995年的國際曼紐因音樂大賽,她以十二歲之齡拿下青少年組第一名,同時獲頒最佳「巴哈獨奏作品」特別獎。接下來五年茱莉亞參加多項比賽更是屢獲佳績,之後她的足跡遍佈歐洲各地,和她合作的指揮與樂團也相當多。2003年茱莉亞在大師馬捷爾帶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之下在卡內基首度登臺,終場獲得全場起立致意的最高榮耀。此外,茱莉亞也是英國留聲機Gramophone雜誌2007年的年度最佳藝人。

  2004年,茱莉亞‧費雪在PentaTone Classics旗下錄製首張個人專輯「俄羅斯小提琴協奏曲輯 (PTC5186059)」,發行之後大獲好評,並獲得留聲機雜誌2005年一月號的「編輯嚴選專輯Editor’s Choice」,也入選美國TAS發燒天碟。自此茱莉亞在演奏舞臺之外,展開一帆風順的錄音工作。到2010年為止,她在PentaTone已發行十張錄音,曲目包括巴哈、莫札特、孟德爾頌、舒伯特、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等作品,可說是張張精採,同時獲得樂迷和樂評的青睞。

  每一位小提琴家必挑戰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茱莉亞‧費雪在PentaTone Classics已完成兩首。本輯這首錄於2006年的柴可夫斯基,茱莉亞細膩的運弓、強勁的力道與優美的旋律線,標準的費雪演奏風格鋪陳下,在在展現出此曲令人感動的元素。優異無比的錄音更是如虎添翼般,為本輯帶來百分百的聆樂享受。(PentaTone/Lins)

曲目
1-3.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
4. 憂鬱小夜曲Serenade melancolique Op.26
5. 詼諧圓舞曲Op.34
6-8. 憶懷念之地Souvenir d』un Lieu Cher Op.42
小提琴:茱莉亞‧費雪Julia Fischer
鋼琴:克瑞茲貝格Yakov Kreizberg
克瑞茲貝格指揮俄羅斯國立管弦樂團

PentaTone 茱麗雅.費雪(Julia Fischer)&克列茲貝格
年紀輕輕已於國際樂壇站穩一席位的女小提琴演奏家茱莉亞.費歇爾(Julia Fischer),1983年出生於德國慕尼黑,母親是鋼琴家,父親是數學家,從小受母親的音樂薰陶,4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2歲時於」梅紐因音樂比賽榮獲冠軍(Yehudi Menuhin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成為奪目耀眼的提琴新星。國際音樂媒體形容費歇爾的基本技術非常札實、深厚,演出時表現冷靜及專注,但有著個性化的特質等,創造出一個獨特的小提琴演奏家的形象。她曾獲多個國際性音樂大獎包括,<留聲機(Gramophone)>「2007年年度音樂家大獎(Artist of the Year Award 2007)」、「2009年嘎納古典音樂節年度獨奏家大獎(Instrumentalist of the Year" at the 2009 MIDEM Classical Awards)」,成績日漸蜚然。費歇爾與已故的俄國指揮家雅科夫.克雷茲伯格(Yakov Kreizberg)以鋼琴及指揮夥拍」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於2006年合力帶來柴科夫斯基(Peter IIyich Tchaikovsky)給小提琴及樂團作品選,包括: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35)
B小調給小提琴及樂團的憂鬱小夜曲,作品26(Sérénade Mélancolique for Violin & Orchestra in B minor, Op. 26)
給小提琴及樂團的詼諧圓舞曲,作品34(Valse-scherzo Op. 34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憶懷念之地,作品42(Souvenir d'un Lieu Cher Op.42)

此專輯亦入選<留聲機(Gramophone)>編輯推介、<BBC音樂雜誌(BBC Music Magazine)>—管弦樂之選(Orchestral Choice),多個國際音樂媒體一致好評,最傳神的演繹,配合最傳真、專業的DSD發燒錄音制式製作,帶來最值得欣賞的美樂之選!




相關焦點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 在小提琴音樂史上,能與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比肩的,大概只有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了。與貝多芬、布拉姆斯、孟德爾頌一樣,柴可夫斯基一生也只寫過一部小提琴協奏曲。現在,人們稱這4部奏曲為「四大小協」。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作為十九世紀後半葉俄羅斯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柴可夫斯基繼承了西歐的音樂創作技法,運用大量的俄羅斯民間音樂題材,譜寫的音樂作品具有鮮明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作為他唯一創作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不僅有著精湛的、絢麗多彩的演奏技巧和豐富的音樂內涵,同時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深刻的思想性。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背景及賞析
    作為十九世紀後半葉俄羅斯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柴可夫斯基繼承了西歐的音樂創作技法,運用大量的俄羅斯民間音樂題材,譜寫的音樂作品具有鮮明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作為他唯一創作的一部小題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不僅有著精湛的、絢麗多彩的演奏技巧和豐富的音樂內涵,同時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深刻的思想性。
  • 巔峰之作丨柴可夫斯基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
    一秒入秋冬(冷得傻傻分不清),小編想說,除了秋褲,你還需要一部暖心的旋律。那就是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與貝多芬、勃拉姆斯、孟德爾頌一樣,柴可夫斯基一生也只寫過一部小提琴協奏曲,現在,人們稱這四部協奏曲為「四大小協」。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木 子   譯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俄羅斯作曲家)作品眾多,但是一生中只創作過一部小提琴協奏曲。這首於1878年創作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與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 科普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古典神曲的不同版本演繹
    說到這,相信也呼之欲出了,他就是柴可夫斯基!作為一名古典音樂愛好者,您的歌單裡面相信也會有柴可夫斯基的一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吧。這部小提琴協奏曲是一部歡快、活潑、充滿青春氣息的作品,該曲在音樂舞臺上久演不衰,成為許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同時也逐漸成為古典音樂發燒友之中的必聽神曲。
  • 柴可夫斯基和他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丨鄭石生講解視頻
    >淺論柴可夫斯基和他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在本文中筆者主要對他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進行研究分析,希望能為喜歡柴可夫斯基作品的人們帶來一些可取之處。 曾宇謙演奏《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一、著名音樂家柴可夫斯基探析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出生在俄羅斯維亞特卡省的一個礦山工程師兼官辦冶金工廠廠長家庭。
  • 美女小提琴家莉薩,演繹巴赫《我呼喚你》、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莉薩.芭提雅什維利(Lisa Batiashvili)1979年出生於格魯吉亞,她的母親是一名鋼琴家,她的父親是一名小提琴家,也是她的第一任老師,她從4歲開始學習小提琴。3. 1991年,她隨家庭移居德國,開始隨小提琴教育家安娜.楚瑪申科學習。1995年獲得西貝柳斯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自此進入國際舞臺。
  • 《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馬祖耶夫
    《第一鋼琴協奏曲》在柴可夫斯基早期的大型作品中,是開朗情緒和樂觀主義的深刻體現,它稱得上是19世紀俄羅斯鋼琴音樂的一個頂峰,也是19世紀歐洲音樂藝術中最有天才的創作之一
  • 燒不盡的老柴:聆聽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與洛可可主題變奏曲
    燒不盡的老柴:聆聽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與洛可可主題變奏曲俄國作曲家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的簡介請看往期推送,這裡不再贅述    柴可夫斯基幾乎在任何一個音樂體裁都頗有建樹,你覺得他寫音樂的確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音樂是他表達自己對生活對藝術的熱愛以及自己情感的媒介。
  • ...柴可夫斯基-埃爾加-莫扎特:小夜曲(2020)「24-96」
    樂隊與音樂總監丹尼爾·霍普共同演繹了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和埃爾加的三首舉世聞名的弦樂小夜曲,這些都是他們曲目中的亮點。蘇黎世室內樂團是室內樂領域的主要發起機構之一,今年慶祝成立75周年。這一周年紀念日是瑞士樂團推出的節日專輯,其中包括三首名為「小夜曲」的經典作品,它們是管弦樂隊核心曲目的一部分。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附小提琴譜-柴可夫斯基曲,帕爾曼、穆特演奏
    掃一掃左邊二維碼,關注小提琴之家,更多學琴經驗、優質樂譜、好聽曲目每日推送。
  • 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尼古拉·魯賓斯坦柴可夫斯基就是在這段寄人籬下的時光中,創作了《第一鋼琴協奏曲》,這部協奏曲的盛名導致他後來的兩首鋼琴協奏曲幾乎不為人知當尼古拉又找到柴可夫斯基,試圖讓他改樂譜時,柴可夫斯基生氣的說「我一個音符都不會改」,他於是去印刷了樂譜的第一稿。不久之後,尼古拉向他道歉,柴可夫斯基與他和好如初,又將曲譜題獻給了尼古拉,並接受彪羅等音樂家的建議,改了兩稿。如今我們聽到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其實是這部作品的第三稿。
  • 十部有史以來最佳小提琴協奏曲及唱片優選
    以下為《留聲機》更新到今年最新排名的十部最偉大小提琴協奏曲以及推薦唱片。部分唱片為我們的選擇。
  • 愛樂留聲 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號
    本期【愛樂留聲】為大家帶來的是杭州愛樂樂團2016-2017音樂季「伏爾加的迴響」音樂會中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號。指揮:楊洋小提琴:曾宇謙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愴)交響曲,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后》,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第一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羅科主題變奏曲》、第一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紀念偉大的藝術家》、交響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交響幻想曲《裡米尼的弗蘭切斯卡》、義大利隨想曲、弦樂小夜曲以及大量聲樂浪漫曲。
  • #藝術#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荷蘭巴赫協會:完全巴赫系列 -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5西方音樂史中你必須知道的50個小常識!
  • 紀念柴可夫斯基誕辰180周年名曲
    Minor,Op.23 柴可夫斯基一生創作了三部鋼琴協奏曲,其中《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是音樂會上演出頻率最高的鋼琴協奏曲之一,被視為這一體裁的典範之作。 阿格裡奇演奏《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 ▼ 2 《如歌的行板》 1869年,柴可夫斯基旅居烏克蘭時,無意間從一個匠人口中聽到一段小亞細亞民謠
  • 你決不可錯過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而它當初的命運也和《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一樣,柴可夫斯基寫完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後,把它題辭獻給當時傑出的小提琴家,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奧爾,可是奧爾卻認為這一作品在技術上有許多困難,不適合小提琴演奏,並且和聲太古怪,效果難以想像,所以乾脆拒絕演奏。1881年維也納「知音樂隊」也認為它配器太笨重,和獨奏小提琴不相稱,因此預演之後就拒絕正式演出。
  • 世界著名四大小提琴協奏曲經典版本
    孟德爾頌安逸的生活與貝多芬同命運苦鬥的歷程相比,《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與《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相比,鮮明地反映出兩位作曲家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遇,也強烈地表現出他們在相同體裁中所表現出的不同的音樂氣質。因此,用亞當與夏娃作兩部協奏曲的比喻是不無道理的。 孟德爾頌寫過兩部小提琴協奏曲。他在十三歲時寫作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雖流露出非凡的才華,但仍不成熟。
  • 【視聽指北】小提琴大師精彩錄音全紀錄 | 帕爾曼超豪華錄音全集77CD
    ,作品150 〈克賴斯勒改編〉 4.克賴斯勒:普羅旺斯晨歌 5.克賴斯勒:小步舞曲,依波普拉的風格 6.雷哈爾:小夜曲(改編自輕歌劇「弗拉絲圭達」)〈克賴斯勒改編〉 7.帕德瑞茲基:旋律,作品16第2號 〈克賴斯勒改編〉 8.克賴斯勒:玩具兵進行曲 9.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作品11 〈克賴斯勒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