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公主和親的方式很普遍。用這樣的方法,只是犧牲一個女子為代價,就能換來數十年的安定,這樣的方式,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盈利的方式。
每一個皇帝也都是一位商人,他們都希望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高的利潤。能用一個女人解決的事情,又怎麼會用千軍萬馬來解決?
歷史上的「假公主」
雖說皇帝都是如此,但畢竟是自己的親身女兒,還是不捨得。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一般都是從宗室子弟當中選擇適齡的女子,封為公主,讓她們去和親,這樣的事情很是普遍。
在漢高祖的時候,他是第一個利用和親換來和平的帝王。自他以後,公主和親就成了換來邊疆和平的最常用的方式。在唐朝的時候,公主和親達到了高潮。
但是在此之前,他們還都是用的是宗師的子女,很少用自己的女兒的行為。這讓後宮的嬪妃也有了稍許的安心,畢竟身為父母,怎麼希望自己的女兒遠嫁。好一點的情況,還能見上一兩面,甚至他們從此之後就是再也不能相見。
清朝的「真公主」
到了清朝的時候,和親的方式還是換區和平的一種方式。但是在這個時候的公主,都是真的公主。
其實第一位真公主也是在唐朝的時候,從她之後,才慢慢有了真公主和親,到了清朝的時候,就都是真公主了。
第一位真正的公主和親出現在安史之亂的時候,安祿山想篡奪王位並發動了起義,但該起義被平息了。在這場戰爭中,唐朝接住了他國的力量,戰爭結束後,提出與大唐結親的想法。就這樣,第一位真公主遠嫁,也就是唐肅宗的寧國公主。
在清朝,由於清朝的特殊情況,滿族和蒙古人民的利益具有共同點。因此,在和親的時候,就沒有假公主之說,她們之間都是有著血緣關係的親戚。
假公主不怕被發現的原因
首先,那些和親的公主雖說不是皇帝親生,但也都是王公貴族的女兒,大都是皇帝的兄弟、叔叔、伯伯家的孩子,她們本身也是皇族血統,身份高貴,她們本身和公主也沒有什麼區別。
還有就是相對於真正的公主,那些假公主更聽話。她們沒有公主身上的嬌氣,相對於真公主,他們更想要假公主。畢竟如果得罪了真公主,公主再向皇帝告狀,更容易引來戰爭。這樣無論是對哪一國,都不是很好的選擇。
再者就是即使是假公主,也有豐厚的嫁妝。這些嫁妝對於那些小國來說,是一筆巨款。他們和親看重的並不是公主本身,而是公主帶來的利益。
在古代的時候,即使是貴為公主,也有身不由己的時候,為了國家的安穩,公主極有可能成為皇帝的一種政治手段。在歷史上,有很多公主在遠嫁沒多久就去世了,這其中的緣由,我們又能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