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始終抱有這四種思想的人,此生怕是真的「廢了」

2020-12-22 你的身邊有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生到了五十歲,似乎就應該順天應命,對自己的命運學會接受釋然,而不再去強求抗爭,學會做一個達觀的人,把一切都看淡。

以前的時代,人到七十古來稀,五十歲的年紀似乎就已經垂垂老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類壽命的延長,五十歲應該是老當益壯的年紀,只要不甘平庸,一定還會大有作為,讓生命之花變得更加絢爛!

人到五十歲,衰老的是肉體,成熟的是心智,而決定自己是年輕還是衰老的是自己的心態,如果你認為自己老了,就會加速自己的衰老;如果你還有年輕的心態,一定會有生活的詩和遠方,讓自己活得多姿多彩,甚至會成就非凡。

五十歲的人,雖然肩上挑著生活最重的擔子,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讓我們覺得疲累不堪,但一定要有一顆年輕的心,有朝氣蓬勃的思想,人生才會有美好的前景,人到五十歲,始終有這四種思想的人,此生怕是真的「廢了」,不可不慎啊!

一、混日子的思想。

人到五十歲,也許我們都是太多的普通平凡的人,沒有成功也沒有得意過,沒有自己的事業,沒有自己的成就,有的人就會抱著混日子的思想,得過且過,因循守舊,不思進取。

人到五十歲,太多的人都會想:這輩子就這樣了,再也不會出人頭地了,混個工齡,混個退休,到時候能有個退休金過個安穩的晚年就不錯了;還有的人命運不好,卻又無力改變自己,甚至從來就沒有努力過,又年齡老大,更是混吃混喝,把日子過得一塌糊塗,這一生再也不會有出息,這都是混日子的思想害了自己。

人到五十歲,如果不求上進,一心只想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此生怕是真的廢了;人到五十歲,和年輕人相比,要體力沒體力,要學歷沒學歷,如果對工作抱著「混」態度,不認真不負責,怕是混不到退休就會被辭退了。

消極的思想,會讓一個人的命運走下坡路,生活無論艱難困苦,先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有正確的人生態度,有正能量才會有好的命運,即使平凡平庸,也要不甘墮落,對工作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對生活更要認真地過好每一天,人生才會變得美好有意義。

二、心態已老的思想。

五十歲的人,也許頭髮白了,眼睛花了,無論精力還是體力都走了下坡路,無法和年輕時相比,但五十歲的人絕非垂垂老矣,一定要有年輕的心態,要有不服老的精神,如果你經常認為自己老了,你的精神和肉體一定會衰老得更快。

人到五十歲,經歷了生活的風風雨雨,看慣了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更要學會達觀處世,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人活的就是一種心情心態,能夠隨時解脫自己,有快樂的思想,才會讓自己變得意氣風發,年輕有活力;如果臉上沒有笑容,遇事悲觀,你一定就會變得老氣橫秋,鬱鬱寡歡。

人到五十歲,無論是思想還是外形,都不要讓自己進入老態,要學會收拾自己,打扮自己,不要總是一身老年人的裝束,年輕的色彩會改變自己的心情,讓自己變得年輕,人到五十歲,更要讓自己動起來,學會鍛鍊自己的身體,只有精神和肉體都充滿活力,身體才會健康,才會真正地不顯老。

不要總是把「我都什麼年紀了」掛嘴上,也不要把自己年齡大作為生活就該如此的藉口,不老的心態和思想,才會讓自己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活力,也會讓自己變得年輕。

三、因循守舊的思想。

一個人的思想形態與自己的家庭,社會環境,所受到的教育,人生經歷都有莫大的關係,人都是越老越固執,越老越頑固,也會越老越討厭的,因為你的思想和觀點已經固化,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和年輕人交流會有代溝和隔膜,如果不適應和接受生活的變化和節奏,總是生活在過去的時光裡,就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和生活顯得格格不入。

生活唯一不變的法則就是始終在變,尤其是這個信息化和科學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和思想形態隨時都會在改變,山也已經不是那座山,河也已經不是那條河,當人家都開車上路的時候,你還騎著自行車甚至步行,一定會被別人遠遠地拋在身後。

人到五十歲,思想就會變得保守,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總是會守著舊有的思想,按老規矩辦事,是不會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的,只有眼光朝前看,學會改變自己的思想,放棄舊有的思想模式,才會讓自己變得通達,否則就會成為年輕人口中的「老頑固」,也把自己擋在時代的潮流之外,成為生活的落魄者。

四、不讀書不學習的思想。

在這個時代,沒有誰的知識積累能夠受用一生,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果不知道讀書學習,被時代淘汰是必然的,在生活中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話:我都什麼年紀了,還讀書學習,似乎讀書學習是年輕人的事情,這種思想只能讓自己越來越空虛,頭腦越來越簡單,只能幹簡單的工作,最後淪為生活的底層。

五十歲的人也許文化不高,精力有限,但不讀書不學習思想真的會讓自己「廢了」固有的知識已經漸漸忘記荒廢,新的知識又不學習不接受,大腦中一片空白,對於新的工作和崗位接受不了,承擔不起,最後只能被邊緣化,被年輕人淘汰。

人到五十歲,要有不服輸的精神,能夠活到老學到老,人生一定會受益無窮,讀書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積累,也會讓自己看見更大更遠的世界,讓自己的心胸變得更加開闊,讀書學習的過程,也是修養的過程,讓自己的人格變得更有魅力。

人到五十歲,衰老是生命必然,但以上四種思想一定要不得,否則,你就真的老了。

相關焦點

  • 人到五十歲,知天命之年,這四件事,還是認命吧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五十歲,許多事該放的放,該忘的忘,對一些名利慾望也該學會看淡了,人生要學會隨時給自己做減法,才會輕鬆前行。人到五十歲,早已走過了激情的年紀,不再意氣用事,學會了向生活低頭,學會了沉默寡言,學會了對自己人生的深度思考,人到五十歲,終將會明白,人生沒有回頭路,許多事,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得不到的名利,愛不到的人,還是放下吧,求而不得的奢望,往往是人生的煩惱和痛苦。
  • 人到五十,在這四個方面硬氣一點,餘生才會有福氣
    人到五十了,人生即將迎來晚年,在這個年紀我們需要為自己未來的晚年生活早作打算。在五十左右,要做到在這件事上硬氣一點,才不會受制於人,餘生才會有福氣。 人到五十歲了,距離自己的退休生活還有不到十年的時間。我們需要盤算自己手中的資金是否足夠我們度過漫長的退休生活。如果還有缺口,那麼在這十年時間裡我們要毫不猶豫地努力賺錢,積攢自己的養老本。 對於賺錢這件事一點要硬氣一點,沒必要扭扭捏捏。凡事別人給予我們的機會一律不要錯過。賺錢並非是一件可恥之事。
  • 人過五十,要想混得好,就要和這四種人搞好關係!
    人到中年的我,一直在努力向前,雖然人生還沒有太大的起色,但此時「小荷也露尖尖角」了。不過,面對困難和挫折,有時感覺心有餘力不足,甚是煩惱。這不,昨天就為了工作那點瑣事,茶飯不思。                                                為了解開心結,特意找爺爺喝茶聊天。閒聊一番,爺爺告訴我:做人,要靠自己,更要懂得借力。
  • 小人不怕君子,卻最怕這四種人(深度好文)
    這一句話也足以說明,小人確實是不好對付,不是對付不了他,而是對付他的時間可以拿來做出更多有意義的事情。然而小人遇見下面這4個人,只怕就要走路繞著走,見面不吱聲了。真箇是不怕你狠,就怕遇著更狠的。一報還一報,只等時間到,惡人遇著惡人磨,滋味夠你受。
  • 人到五十,不想與人交往,也許是這幾種心態
    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追求,當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他就想要一個人安靜地呆著,不想在和任何人過多的接觸。對於已經年過半百的人來說,我們的上半生都用來拼命的奮鬥,下半生就真的想要好好地享受生活了。很多人到了五十歲以後,突然就不想再與人交往,於是就擔心自己的心態有問題。
  • 家裡廢報紙佔地方,不要著急扔,其實廢報紙還有這四種妙用!
    家裡廢報紙佔地方,不要著急扔,其實廢報紙還有這四種妙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看新聞都選擇網上看,用手機輕輕一划,便可盡知天下事,一定程度上對傳統紙質媒體有一定的衝擊,所以現在看報紙的人少了。所以雖說紙質媒體大不如前,但是每個家庭家裡還是會找到一些廢報紙。對於這些廢報紙,大家是怎麼處理的呢,很多人覺得佔地方會隨手扔掉,但其實廢報紙也有很多用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聊一聊廢報紙的妙用。廢報紙妙用一:吸潮。
  • 易經忠告:人到五十,半生已過,要學會心如止水的生活
    《易經》是公認的儒道兩家思想的源,也是影響中國人最大的一部經典。不管民間有多少對於《易經》的流言(學易經的不瘋就傻之類),研究這本《易經》的人從來沒有少過。而其中的內容,不管是卦象還是其他,都是在說:一個人一生的規律,還有要怎麼樣做,才能隨著規律做,獲得成功,保持長久之道。易經忠告:人到五十,半生已過,要學會心如止水的生活。
  • 72歲老人說:人到五十,還有這三種情懷的人,註定了大器晚成!
    我見老人朝我微笑,便走過去和他聊了起來,我們聊到了「大器晚成」這個話題,老人說,人到五十,還有這三種情懷的人,註定了大器晚成!那麼,老人口中的三種情懷究竟是什麼呢?在我的追問下,老人緩緩地說了出來。第一種情懷:堅韌不拔的志向。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在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己大愛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居第一陣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 人到五十,請收起你的傲氣:再有本事也要做好這幾種準備,有道理
    ,在漫長的人生路途中,一路走一路散這也是很正常的,人到中年還能一起喝茶聊天互相幫忙的,那肯定是最真心的朋友了,所以,人到五十,不管你年輕時多輝煌,也要珍惜曾經的老友,重視你們的感情,才能更好的安度晚年。
  • 人過五十,記住這四句忠告,以免晚景悽涼
    時間是把催人的利劍,一轉眼己到五十歲了,回頭望望,有種想哭的感覺。人吶,一晃就老了,簡單的活,開心的過,才不枉此生。
  • 人到五十才猛然醒悟:當初給自己下的這三個「神預言」,已經實現
    因為這些人,能夠準確預言一件事的最後結果,和一個人的命運。也有一些人,對自己的人生命運,同樣會有一些「神預言」,很準,但是這些人,卻得不到大家的敬佩,換來的,往往只是一些嘲笑和他人鄙視的目光。特別是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如果給自己預言了一些不好的東西,那麼,等自己人到五十之後,往往會猛然醒悟:當初給自己下的這3個「神預言」,怎麼就已經實現的呢?寫到這,我不禁一聲嘆息。
  • 人到五十,如果過的是「窮」日子,就少說這3句話,別讓人瞧不起
    很多人到了五十歲,依舊一堆煩惱事,如果這些煩惱事還是因「沒錢」而起,那就更讓人痛苦了。雖說我們並不推崇金錢至上這句話,但是很多時候,越是沒錢的人,越容易被人瞧不起。因為不僅僅是經濟上的窮,最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窮。
  • 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裡外,豈曰天荒!|百家故事
    「破天荒」的出處及釋疑:「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裡外,豈曰天荒!」大中四年,劉蛻舍人以是府解及第。時崔魏公作鎮,以破天荒錢七十萬資蛻。蛻謝書略曰:『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裡外,豈曰天荒!』」。《北夢瑣言·第四卷》:「唐荊州衣冠藪澤,每歲解送舉人,多不成名,號日天荒解。劉蛻舍人以荊解及第,號為『破天荒』。」。《太平廣記·貢舉五》摘自《唐摭言》也有簡略記載。
  • 很多人說五十歲以後不要二婚,不然一地雞毛,大家認同麼?
    我們村裡有一個離了三次婚的女人,現在年齡也在五十多歲,有人問怎麼會有這麼坎坷的女人呢?但是她一直在尋找幸福的路上停止過腳步。她的三任老公並非人真的不行,只是都有他們各自的問題。只能說她遇人不淑,很多人對她都是憐憫之心。
  • 「人在低谷蹊蹺多」:落魄時遇見這四種「怪事」,不要怕,是好事
    而當我們落魄時遇見這四種「怪事」,不要怕,是好事,是我們重回巔峰的預兆。風光時的我們,總是身邊狐朋狗友成群,家裡賓朋滿座,酒桌上人人追捧,習慣了以前的聲色犬馬花天酒地,落魄之時突然間什麼都沒了,自己形隻影單,家裡空空蕩蕩,即使在酒桌之上,也是窩在最不被人注意的角落。但是奇怪的是,我們開始享受這種寂寞。
  • 提醒女生,戀愛中,千萬不要抱有「下一個會更好」的思想
    文|張平插圖|來自網絡相信很多人在戀愛中,都會有這樣的思想:錯過了一個還算不錯的交往對象,雖然內心有一絲小後悔,但是依然可以淡定地安慰自己,沒事,能錯過的終究是沒緣分,相信下一個會更好。期待「下一個會更好」,才讓很多人堅持到了現在。但是今天我想說,其實抱有「下一個會更好」思想的人,反而不容易得到幸福。幸福的前提是,懂得滿足,學會理解、接納以及包容。一個總是挑剔眼前而期待未來的人,在她的內心,包容度絕對是不夠的。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人到中年,四種親戚是「寶」,越老越珍貴
    情感美文 首發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無論到了什麼時代,換了怎樣的環境,其實人的本性基本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比如如何去辨別真偽,如何去跟人相處,如何判斷一段感情的輕重, 這種感覺在年輕的時候不會多想,翻到了中年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心狠,是在積攢大愛
    古人也說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可能這就是人生年輪給五十歲人的一個忠告或者內心的感悟吧,對於人生到了五十歲這個事實,應該重視這三件事,必須對自己心狠起來,可能很多年輕人看不懂,也可能看起來很是刻薄,但這確實是一種大愛,老了老年慢慢回想自己之前的往事,慢慢地品一品,這個時候才能體會老酒的味道。
  • 人到五十,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問心無愧」,這是人的福氣
    孔子有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人到五十,什麼是天命呢?其實就是明白何為「平衡」。有些不當的事兒,該捨棄的就捨棄;有些存心不良的人,該分離就分離。別讓過多的「汙垢」沾染了自身,毀了人天生的「福氣」。人生不能過度,也不能超越了底線,而是順其自然,為而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