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不怕君子,卻最怕這四種人(深度好文)

2021-03-01 夜伴心安




生活中,總是遇見這樣的事情,一旦某個好說話的人命犯小人,旁邊的人總會勸他大度一些,說「君子不和小人鬥。」

這一句話也足以說明,小人確實是不好對付,不是對付不了他,而是對付他的時間可以拿來做出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然而小人遇見下面這4個人,只怕就要走路繞著走,見面不吱聲了。

真箇是不怕你狠,就怕遇著更狠的。一報還一報,只等時間到,惡人遇著惡人磨,滋味夠你受。

小人怕心直口快,不藏不掖的人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小人做什麼事情,都會把真實的目的包裹得嚴嚴實實,不想讓外人知道。

而一般的人,即使知道了小人行徑,也會不予理睬,因為理睬小人太浪費時間,和小人鬥既沒有意義也不划算。

但是,如果遇見一個心直口快的人,那身邊的小人就很難生存了。

一個心直口快的人,也許職位不高,也許心機不深,也許能力不大。

但他就是心直口快,有啥說啥,讓小人招架不住。

所以,小人就怕身邊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很容易把他們的老底給揭出來,給他的利益造成阻礙。

我閨蜜所在的公司就有一個同事,喜歡打小報告,喜歡後面說人壞話。

見不得別人的獎金比他高,也見不得哪個同事得到上級認可,只要別人前面有利於前途的好事出來,他必會後面馬上去搗亂,拆別人的臺子。

後來公司來了一個心直口快的新人,在一次早會上,當著全公司的面把那個小人的目的給揭發了出來。

引起了大家共鳴,當時意見一下子提了滿滿的幾十條。老闆經過一一核實後,把那個小人請走了。

所以,小人就怕心直口快不留面子的人。

實話實說,不曲意奉承的

小人第二怕的就是實話實說的人。

這樣的人,可能在職位上沒有太多的說話權力,但是實話實說卻是他的個性。

他不願曲意奉承,把錯的說成對的,所以更不會隨意認可一件錯誤的事情。

一個實話實說的人也許說話沒有什麼大道理,卻是生活中人人都聽得懂的道理,很落地,很踏實,很接地氣。

因此,有些話,一旦實話實說了,那就是跑不掉的事實。因此,小人最好別做小人,做個老實人也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小人第三怕的就是不轉彎抹角

直吐真況的人

遇見小人傷害了你的利益,打擊了你做人的原則,那麼就別和他轉彎抹角的說話,也不要那樣談吐模糊的猜謎式進行會話。

不轉彎,不抹角,直吐所知真況,把小人披著羊皮的外衣脫下來。

讓他的醜陋行為直接暴光,讓他想獲得利益獲不到,讓他在好人的圈子裡無處隱身,讓他再恨都沒有還手之力。

第四種類型的人,是小人之最怕

你小人,我惡人,惡人遇著惡人磨的人。

小人不怕君子,怕惡人,怕不講道理的人。惡人遇著惡人磨,不磨層皮不惡人。

因此,很多宮鬥戲裡就有這樣的情況,一個小人往往不是被君子鬥敗,而是敗在比他更壞的惡人手裡。而善良的好人,往往是最後好人有好報,坐收漁翁之利。

先人們告訴我們,遠離小人,不與小人鬥,表面上雖然有些消極。

但如果你不屬於以上四種類型性格的人,最好還是繞著小人走,遠離他們。

畢竟,好鞋不踩爛泥路,鮮花不插牛糞上!

相關焦點

  •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深度好文)
    有一句話叫:是非日日有,不聽自然無。善良的人會受惡人的欺侮,但從因果規律看,他不會永遠被人欺侮。惡人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面對這些我們無需大喜過望,也不必大悲欲絕,因為這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有道是:「舉頭三尺有神明」,做好自己,懷一顆柔軟的心,行走於天地間,柔軟或許感化不了心狠,但至少可以得到平靜,活得安逸,每一步都走得無愧於心。只要用一種淡定的心態去面對,必將迎來芬芳的人生。有一首偈頌:「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 為什麼「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這篇文章說全了(文末福利送《中國醫學史》陳邦賢 1956年第三版)
    君子與小人的分別是什麼呢?周是包羅萬象,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的。他說一個君子的做人處世,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不是說對張三好,對李四則不好,這就不對了,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張三跟自己比較,合適一點,就對他好,不大同意李四這個人,就對他不好,就是「比」。
  • 從「否極泰來」中認識君子和小人
    文:路兵「否極泰來」這個成語來源於《泰卦》和《否卦》。《泰卦》寓意君子當道,上下交泰,天下太平。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在這樣清明祥和的環境中,君子們奮發作為,建功立業、利國利民。小人依附於君子,野心隱藏起來,不作為。聖人曰:邦有道,則仕。如果天下太平,君子應當如入仕有所作為。此時不作為,那就是小人。
  • 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戚戚
    就我們今天來說,物質文明越發達,心理醫生行業越興盛,所謂現代病、世紀病,是否正是聖人所指出的「小人」病呢?所謂的小人,他們心裡有條脆弱的小防線,他們容不下別人比他們強,認為這世界上很多人要與他為敵,認為別人佔去了他們的風光,覺得總是有人在把他們比了下去,於是心生厭煩,把自己那點兒底子全抖了出來。其實生活是一面鏡子,你看見的就是你自己心裡想的。俗話說:「平生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戚戚兩字在這是什麼意思?
    憂鬱的眼神戚有多重意思,一種是兵器之斧子的意思;一種是表示親屬關係,比如親戚。不過,小人長戚戚中的戚,是憂愁、悲傷的意思。那麼,為什麼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呢?因為,心底無私天地寬,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孔子說這番話,當然是一種說教。意思是說,君子心胸開闊,神安氣定;小人斤斤計較,患得患失。表面上,小人也可以表現得光鮮亮麗,不過,其內心,無論如何都脫不開各種算計。無需羨慕這種人,由於戚戚造成的長期抑鬱,其實,一點也不好受。可見,做人還是光明正大一點好。
  • 小人若能從良,君子寧願懸梁!
    我下意識的摸了摸剛剛取回來的工資,誰知道那人一本正經的說:我哪裡算命,是你朋友委託提醒你,背後有個小人四處說你的壞話,讓你小心為好。而且還說出了疑似小人的名字。 老實說,說出那人的名字,我還是心中咯噔了一下,那人我的確認識,但無冤無仇,她背後說我壞話按理沒有什麼理由啊。
  • 君子坦蕩蕩,小人根本阻擋不了;一個人格局夠大,成全你的人越多
    經常有人說「我最近做什麼事情都不順,是不是犯小人了」。「小人」可不是現在的名詞,早在西周以及春秋時期就有了。那時小人的意思和現代不同,人們把統治者稱為「君子」,被統治的百姓稱為「小人」;人們把有德之人比喻成君子,無德之人稱為小人;還有人在比自己地位高的人面前,自稱為「小人」,也算是一種謙稱。後來人們乾脆把好人稱為君子,壞人稱為小人。
  • 李鎮西:「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一些小人因此而感到無聊的樂趣,我也為他覺得他們做了一件好事,反正也無損於我一根毫毛。但如果過分,我將追究法律責任。我想到了去年的一篇文章《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於是重新推出。「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李鎮西最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裡發生了兩件事,值得一記。
  • 曾國藩:真正強大的人,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小人恰恰相反,他們做事情的時候都是全憑喜好,能夠豁出面子,只顧己私,不管做什麼都有一些自己取勝的歪門邪道。雖然說小人的行事風格常常令人不齒,但是不得不說往往這樣做事才最容易接近成功。《大戴禮記》裡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思是君子不但對自己嚴格,對身邊的其他人也嚴格,這樣就會導致君子明面上的人際關係比小人差上一籌。
  • 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周易·泰卦》裡說:「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人是一個矛盾體,也是一個多面體。 而做人的最高境界,莫過於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 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惡人怕,天不怕!
    善良的人心胸坦蕩,沒有私心雜念,不會欺天瞞地,也不會耍陰謀詭計,面對被人欺負時經常一笑了之,不會掛記在心,身心清淨心情愉快,因此也就生活在幸福之中。小時候曾經去過一個城隍廟,在那裡我看到了廟簷下掛著一個大算盤,意思是說神靈總有一天要與人算他的善惡之帳。那裡的橫匾寫著:「你又來了」。兩柱有一副對聯是:「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讀過之後當時我就感到心靈深處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善良的人會受惡人的欺侮,但從因果規律看,他不會永遠被人欺侮。惡人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
  • 何謂君子?何謂小人?
    君子心胸平坦寬廣,小人經常憂懼不安。心胸的寬廣與否是區分君子小人的標誌之一,而心胸是否寬廣並非先天性的,需要靠後天的培養與自身的努力。孔子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君子的胸襟寬廣,對人寬容,沒有仇怨。小人的心裡時常有鬼,永遠惴惴不安。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
  • 君子為何鬥不過小人?
    君子言行一致,小人陽奉陰違;君子追求和諧,小人存心搗亂;君子嚴責自己,小人暗算他人;君子總在明處,小人常在暗處;君子不記人過,小人與人交惡;君子唯理是求,小人拉幫結派;>君子顧全大局,小人只顧已私;君子顧及臉面,小人不計影響;君子老實做事,小人弄虛做假;君子襟懷坦蕩,小人鼠肚雞腸。
  • 君子為何鬥不過小人
    君子之所以鬥不過小人,是因為君子講道義
  • 顧雍:真君子得罪真小人,結果出人意料
    蔡邕曾被人誣陷,為了避災,躲到吳會之地,時間長達12年。孫權當吳王后,封任命顧雍為尚書令,封陽遂鄉侯。受封之後,家人都不知道,後來聽說,還大吃一驚。孫權這才放過顧雍。這場真君子與真小人的爭鬥,結果真出乎意料。如果沒有潘濬這種武夫的抗爭,真君子就輕輕鬆鬆被真小人搞垮了。呂壹後來罪行暴露,被收押,顧雍審理此案。顧雍見到呂壹這名囚犯,依然和顏悅色,臨走時,問呂壹:「你心裡還有什麼想說的嗎?」呂壹只是叩頭,無話可說。顧雍能忍,別人不能忍。
  • 甜到心坎的青梅竹馬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嚶嚶》,反差萌男主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嚶嚶--坡西米談君子×昌纓陽光明媚真人間天使元氣武力值Max少女×純情內斂但心機腹黑弱男子【原作者文案】談君子的大腦現在只支持一問一答,昌纓問什麼,她跟著複述,完全不能思考了。「我是蚌。」說完這句,昌纓把摸著她兩個手腕的另一隻手鬆開,環抱住談君子,整個人弓著,幾乎要把談君子包裹起來,把她牢牢地縮在懷裡。「我現在把你包著,這樣別人就看不到我的珍珠了。」 昌纓用有些受傷的語氣說道。
  • 真正厲害的男人,一半是君子,一半是小人
    但其實,不管是會控制情緒,還是有修養,真正厲害的孩子,都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01真正厲害的男人,是這一種倘若一個男人,過於君子,那麼很多事情都做不好,可若是一個男人過於小人,那麼也註定目光短淺。我們要知道,君子的行為,有時候真的不管用,所以那些真正厲害的男人,都是一半君子,一半小人。02 厲害的人,有時候是君子其實,對於他們來說,若是可以一直做君子,自然不願做小人,可很多時候,並不能如願,不得已去做了小人。
  • 君子報仇,三年不晚;最狠的報復(深度好文)
    我當時沒吭聲,照籤了,心想君子報仇,三年不晚。後來那導播又找我,我還照樣幫他做了幾次。最後一次,他沒扣我錢,變得對我很客氣,因為那時我被電視公司的新聞部看上,一下子成為了電視記者兼新聞主播。我們後來常在公司遇到,他每次笑得都有點尷尬。我曾經想去告他一狀,可是正如高中那位同學所說,沒有他我能有今天嗎?
  • 《人民的名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論語》裡仁篇有一句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人民的名義》最值得回味的十大角色,讓你讀懂現實,過好一生!文所以載道也……文辭,藝也;道德,實也。——周敦頤《通書·文辭》文以載道,電視劇何嘗不是如此。
  • 君子為什麼鬥不過小人?《小人經》中用一句話說明白了
    01在大家的印象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所以君子之間應該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君子之間,少有利益來往,他們自身也都很清正廉潔;小人之間,喜歡互相勾結,有利益則聚,無利益則散。諸葛亮告訴大家要「親君子,遠小人」,但是現實生活中君子太少,而小人太多,如果我們完全遠離小人,就會人至察則無徒,最後成為孤家寡人,寡不敵眾,孤掌難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