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
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歡迎大家免費訂閱專欄!
上一篇文章我為大家講解了《小人經》的第三章「解厄卷三」,通過對比君子和小人在困境面前的不同表現,得出「小人總是比君子要混得更好」的結果。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小人經》的第四章「交結卷四」,看看君子和小人都是如何結交朋友的,我們應該如何和小人相處,以及為什麼君子鬥不過小人。
01
在大家的印象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所以君子之間應該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君子之間,少有利益來往,他們自身也都很清正廉潔;小人之間,喜歡互相勾結,有利益則聚,無利益則散。
諸葛亮告訴大家要「親君子,遠小人」,但是現實生活中君子太少,而小人太多,如果我們完全遠離小人,就會人至察則無徒,最後成為孤家寡人,寡不敵眾,孤掌難鳴。
因此《小人經》中告訴大家:「智不拒賢,明不遠惡,善惡鹹用也」,真正智慧的人不會拒絕賢能的人,明白事理的人不會疏遠壞人,善與惡兩種人都要用。
很多傑出的帝王都是這樣做的,他們同時駕馭忠臣和姦臣,讓兩者之間互相制約和權衡,最終自己「漁翁得利」。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君子和小人,利用好他們的優點和長處,也就可以了。
正如《處世懸鏡》中所講:「用人者,取人之長,闢人之短」,我們要多看他人優點,而包容他人的缺點。由此可見,做人過於嫉惡如仇,這樣也不合時宜。
02
既然不分善惡,不分君子和小人,那麼職場上面,我們到底應該遵循哪種交友目的呢?
《小人經》中說:「順則為友,逆則為敵,敵友常易也」,順應自己的人作為朋友,反對自己的人當成敵人,朋友和敵人都是常常互相轉化的。
這句話其實和我們現代人的某些價值觀一直,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因為有利可圖,敵人可以轉化為朋友;因為利益分歧,朋友也會變成仇人。所以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對錯與好壞,只有利弊二字。
03
君子往往架子很大,把自己看得很高貴,把小人看得很低賤。但這都是自我感覺罷了,真正判斷高低貴賤的標準是他人,而不是我們自己。別人認為你行,不行也行;別人認為你不行,行也不行。
因此,《小人經》告訴大家:「貴以識人者貴,賤以養奸者賤」,你以尊重的心態去對待別人,那麼你也尊貴;你以輕賤的態度去對待別人,日後難免潦倒。
君子自以為尊貴,但真正尊貴的人,不是自以為尊貴,而是受他人尊重。小人雖然貧賤,但是不願意自己被輕視,只要能夠發憤圖強,那麼貴和賤都是可能互相轉換了。
小人位居高位,但是懂得謙卑低調,不隨便看不起他們;君子落魄潦倒,一身傲骨,孤芳自賞,又始終學不會尊重別人。這樣一來,貴和賤的身份有可能一直延續下去。所以說,貴和賤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心態,心態謙卑則貴,心態高傲則賤。
正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說「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自我誇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勳;自高自大的人不能做眾人之長。一個君子若是自我誇耀,自視高貴,也會淪為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真正的君子,應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甚至連小人都能包容。正如《菜根譚》中所講:我果真是煉鋼的洪大火爐,何必擔心堅硬金屬笨重鐵石難以熔煉?我果真是巨大的海洋長長的江河,何必擔心四處橫流的汙濁溝渠的不能容納?
04
君子和小人,到底誰是聰明人,誰是笨人呢?
《小人經》中說:真正的笨人,是把自己看待很聰明,把其他人都當傻子;懂得在眾人面前顯得很愚笨的人,往往具有非同小可的謀略。真正的笨人,是忌妒別人的聰明而自己愚蠢;不懂得深深隱藏才智的人,終將會禍患無窮。
由此可見,君子有時候也有愚笨的時候,小人有時候也有聰明的時候。君子若是自視甚高、鋒芒畢露,則是愚笨;小人若是懂得主動示弱,最後扮豬吃老虎,則很聰明。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接觸愚蠢的人,因為與愚人接觸久了,不會使自己變得更聰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輕易跟別人結下怨恨,因為結仇的人不會因為你有智慧就怕你。這番話是告訴大家,一是要遠離愚笨之人,二是要少與他人結下仇怨。
05
最後,《小人經》「交結卷四」用一句話說明「為什麼君子鬥不過小人」:「君子仁交,惟憂仁不盡善。小人陰結,惟患陰不制的」。
君子喜歡用仁義道德去結交朋友,只是憂慮自己的仁義達不到盡善盡美。小人喜歡耍陰謀詭計去結交朋友,只是擔心陰謀詭計而達不到自己的目的。君子沒辦法勝過小人,吃虧的原因就在於這個。
曾國藩30歲立志做聖賢,因此做人做事都儘量合乎君子的標準,不怕死,不貪財。但是後面當上湘軍統帥後,問題就出來了——很多人離他而去,因為無名利可圖。他要求自己做聖人,吃點清湯寡水就可以;但是他要求他人也做聖人,跟他一起過苦日子,這就行不通了。
幕僚趙烈問建議曾國藩要「集眾人之私成一己之公」,曾國藩虛心接受了,然後用名利來獎賞部下,大力保舉手下有功的將領。最後,曾國藩深得人心、眾望所歸,眾人拾柴火焰高,事業也越來越成功。
所以說,我們用仁義道德去交朋友,可能得到一兩個知心朋友,但是能成大事;用利益權謀去結交朋友,各取所需,合作共贏,看起來有點小人,實則是更加符合實際,更能解決問題。這也是現實生活中,君子鬥不過小人,君子過得不如小人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下期我們繼續講《小人經》第五章「節儀卷五」,歡迎大家免費訂閱本專欄!
今日話題:
您是否遇到過職場小人?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跟著琢磨君一起,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