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王朝更迭最頻繁的時期,改朝換代比老百姓換衣服還勤快,僅僅五六十三年的時間裡面,就一共換了5個朝代,5姓皇帝。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說這個時代是「中國古代最無恥的時代」。
但是呢,這個無恥的時代,卻出了一位奇人——馮道。為啥奇呢?
即便是朝代更迭的在頻繁,他也能能穩穩的立於不敗之地,還能在各個「天子」手下,左右逢源,實在是「走鋼絲」的絕頂高手。
他的為官記錄,堪稱人類文明史上的世界之最。
「久居祿位,八面玲瓏,上顯祖宗,下耀親朋。」
使宦海後來者常扼腕嘆息:「奇哉,長樂老!」
若是出一本做官的書,他肯定位居榜首。而他真的寫了一本這樣的書!
據說,曾國藩在看到書中的這句「俗禮,不拘者非偽;事惡,守諾者非信。物異而情易矣。」之後,直冒冷汗。
脫口而出:「一本《小人經》,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他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實乃千古奇書。」
這本《小人書》,是馮道畢生的精華所在。
由於馮道用了非常特殊的視角來撰寫,因此這書在歷史上頗有分量。
可以說,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評述小人「智慧」的專著。這本書也被稱作是教人做人做事的《葵花寶典》。
馮道告訴你怎樣防範小人!
第一招:小人畏於烈,奸恆施自敗也。
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是因為他們品德方面差,這種人典型的欺軟怕硬,一旦
是因為他們欺軟怕硬,遇到比它硬氣的,他們就慫了。
所以對待小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據理力爭,讓他知道你不是善茬。
你只要比他們更硬,他們就老實了。
第二招:情非彰示,事不昭顯,順變乃就焉。
如果在生活或者工作上,難免要跟小人相處的話,那麼我們就需要隱藏好自己。
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觀點,不要輕易告訴他自己的好惡,不要在他面前吐槽身邊人。
因為你的無心之言,很可能成為他攻擊你的武器。順應形勢,善於隱藏自己,等待合適的時機。
馮道教你,如何戰勝「小人」呢?
第三招:以奸治奸,奸滅自安。伏惡勿善,其患不生。
態度很明確,對付奸人、惡人,不要手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在馮道看來,以什麼態度對待「怨」,要聽從你的內心,不必聽無關之人說三道四。
而對待奸惡小人,更不要講什麼君子風度。
放過一個惡人,無數好人就要遭殃,這樣的事太多了,歷史上不勝枚舉。
以上對付小人的3招,雖然手段毒辣,但是卻句句實在。可見,陰謀學表面上雖然不入流,但是在實際應用起來的時候,效果卻非常好。它仍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席位,其中蘊含的智慧不能被忽視。
明代大儒王陽明平定叛亂也同樣用了一些機巧詭詐的「陰謀」手段。所以,到如今,我們要用正確的心態去看待權術。
「機心」只要用「道心」來統御,目標向善,自可採取一些非常手段。
因此,人們在古代涉及權術謀略的古籍中,特地挑選出8本最具有指導性和謀略價值的,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系統的注釋,引經據典,它們就是《天下無謀之秘卷八書》。
除了本文所講的《小人經》以外,還包括《止學》(勝敗榮辱書)、《羅織經》(最奇特的典籍)、《權謀書》(處世絕學)、《守弱學》(人生勝經)、《解厄鑑》(趨利避害書)、《韜晦術》(最具功效的學問)、《仕經》(做官學)。
我們研讀這八本書,不是教人害人,而是吸取書中的精髓,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防範那些明槍和暗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從這些書中,後人不僅能很好地重溫歷史,更能以史為鑑,指導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商場上、人際交往上更好地解決難題。
1、《止學》
這是一部湮沒久遠的關於勝敗榮辱的絕學,作者王通,號文中子,隋朝大儒,史書中關於他的文字不多,但他門下的弟子則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開國時的一批元勳魏徵、李靖、徐世績、房玄齡等等。他對於開創唐代文化思想來說可謂功績卓絕,此著作是以道家思想論處世之道的典範之作,連曾國藩李嘉誠都讚嘆不已!
2、《羅織經》
這是唐朝酷吏來俊臣、萬國俊所撰,是一部專講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籍。
時至今日,《羅織經》也被看作是陰謀學的巔峰之作。細看這本書我們就會發現,來俊臣其實對人性醜惡一面的剖析,簡直是一針見血乃至入骨三分,讓人不寒而慄!
狄仁傑看過此書之後竟然冷汗直流,自愧不如!
3、《權謀殘卷》
這部輯錄注釋的《權謀書》,傳為明代大政治家張居正所著。共分為13卷。聽其言而觀其行,觀其色而究其實。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進可以全國,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如果運用得好,權謀術就是智慧,甚至可以成為一門藝術,令人賞心悅目,擊節讚賞。
4、《守弱學》
《守弱學》是西晉大將軍杜預的一本書,所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守弱就是教人掌握「柔弱」 的學說。強者守弱,使強者恆強,弱者守弱,可由弱變強,一旦參悟,便無往不勝。
5、《解厄鑑》
《解厄鑑》是北宋宰相晏殊的一部十分罕見的著作,他不僅立足於「解厄」,更關注致厄的根源。晏殊仕途如此之順並能取得驕人的成就,並不是緣於上天護佑,而是他深通解厄脫困之道的緣故。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重要的是解厄脫困,化不利為有利,化災厄為吉祥。
6、《韜晦術》
中國三千年傳統權謀文化中,韜晦術是中國歷代智謀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們求生存、謀發跡的法寶,小用則小成,大用則大成。
7、《仕經》
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封建時代官場的權術。同時,它也具有的現實作用,通過它提供的內容,我們既可以識別官場中的某些機巧,又可以批判地繼承其中的智慧。
這8本書,類似兵法而又貼近生活。對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細細品味,對於自己在競爭當中如何立足具有借鑑的意義。
當然,我們讀它,不是去學會害人,而是學會品人、鑑人、識人。
其實,權謀之術無所不在,大人物深入研究卻閉口不說,從不將心得秘密輕易示人,這是幾千年權謀術盛行而權謀著述卻極少的秘密。
如果您想要深入了解的話,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