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喝茶的民族,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認知正趨於成熟。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另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預計2020年整個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大關。
轉眼之間,位於長沙市芙蓉區曙光社區01棟的「離島咖啡館」已經營業5年。在「網紅店」概念尚未出現之前,憑藉簡單幹淨的裝修風格、老舊社區的獨特選址等一系列標籤,「離島」迅速成為2015年長沙最亮眼的獨立咖啡館之一。
很多人都有開一間咖啡館的夢想,然而受制於各種條件不得不選擇半路放棄。與他們相比,因為喜歡喝咖啡、厭倦四平八穩財務工作的貓小喻,在和身邊一些從事咖啡行業的朋友交流過後便果斷選擇走上這條路,從上班族轉型為創業者。
「離島」的誕生看似充滿各種不經意,實則促成不少有趣的故事發生。咖啡館和居民區、年輕人與老年人之間和諧共處,每個瞬間都能構成一幅生動的畫面。貓小喻說,社區居民大多對咖啡館充滿善意,偶爾還有上了年紀的老人進店喝咖啡,咖啡漸漸和茶一樣成為他們日常品茗的飲品。
隨著年輕人逐漸成為消費主力,長沙近年來新開了不少獨立咖啡館。如何在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生存下來,貓小喻給出的答案是「人情味」。「我們與顧客更像相識多年的老友。有些人可能上周出了一趟遠門,這周就會跑來分享路上的見聞。」貓小喻認為,即便不是為了喝咖啡,過來坐坐也會令他們感到安心。
疫情期間,這種親密關係更顯珍貴。元宵節過後,貓小喻和員工便開始著手復工,由於當時只能接受外賣訂單,社區值班人員特別允許體溫正常的外賣小哥進店取貨,最遠的一杯咖啡甚至送到了十幾公裡外的長沙縣。不少顧客還自發通過各種渠道宣傳,用實際行動幫助咖啡館渡過難關。因此,儘管每日出杯量一度「下降約一半」,但「離島」還是挺住了。
兩年前,貓小喻為咖啡館註冊了商標,並陸續開發帆布袋、日曆等周邊產品,以滿足顧客的多元需求。在她的計劃中,「離島」不急於商業上的快速擴張(據最新消息:第二家店已經開始籌備了),更注重咖啡本身的口感升華,而一切充滿細節的人情味,才是這間隱藏在社區裡的咖啡館與外界長期保持關聯的重要紐帶。
寫於2020年2月27日,使用iPhone X/Xr以及索尼a7+三陽35/2.8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