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當年周平王給秦國的空頭支票,成就了秦國的崛起

2020-12-23 小閔學歷史

最近《大秦賦》正在熱播之中,而大秦賦前面幾集可以說分外精彩,其中周赧王可以說是非常悽慘,名義上頂著周天子的名號,實際上戰國七雄誰都不把他放在眼裡,到了最後關頭還把他拿擋箭牌使。

周天子的行為最終惹怒了秦莊襄王,至此八百年周王朝至此覆滅,周赧王面對這情況也只能大呼:「嬴秦,你這個養馬的家奴。」然而除了怒吼,此時的周赧王還能做什麼呢?

周赧王怎麼也不會想到,最終會取周朝而代之的會是秦,因為秦國先祖的出身最低,山東六國的先祖很多都是公爵、侯爵出身,而秦國先祖在山東列國爭霸天下的時候還是一個養馬的家奴,可是就是這個養馬的家奴最終滅亡了周朝,擊敗了山東六國。

有人說,秦國的崛起靠的是商鞅變法,有人說秦國崛起靠的是六代明君,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次要的,秦國的崛起其實靠的是一張「空頭支票」,因為誰也不會想到當年周平王動遷時候給了秦國一張「空頭支票」最終竟讓秦國得以崛起。

平王東遷,周平王給了秦襄公一張空頭支票

要說秦國的崛起還真是艱難,在西周時期,齊國、晉國和楚國等大國已然崛起了,而此時秦國的先祖還在養馬。

直到周孝王時期,當時有個叫秦非子的人非常善於養馬,此時周孝王想要靠著這些馬匹抵抗北方戎狄,聽聞秦非子的名字立馬把他叫來,把渭水一塊的天然牧場交給他打理。

而秦非子接管這片馬場之後,將其打理的很好,周孝王很高興,便將一小塊土地封給了秦非子,這塊土地雖然不過數十裡,可是卻也好歹有了自己的封地,自此秦國算是「開國」了。

然而西周末年,周王室的周幽王由於不理朝政以至結怨與諸侯,更因為為了博得妃子一笑而「烽火戲諸侯」,最終犬戎入侵,西周滅亡。

此時秦國秦襄公高舉大旗護送平王東遷,至此東周開國。現在很多人搞不明白為什麼周平王僅僅只是遷個都就導致周王朝一蹶不振呢?其根本原因在於,一個是周王室的威信不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讓周天子的形象大跌;另外一個原因才是更關鍵的,那就是因為周王室手上沒有地了,周王朝和秦國一樣是從西方起兵推翻商紂王的,因此周文王又叫西伯侯之稱。

可是周王室賴以生存的根本西岐之地都被人佔了,你叫這個時候拿什麼去跟諸侯硬拼?所以東周的名存實亡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過在平王東遷的時候,周平王為了表彰平王的功績敕封秦國爵位並把原來周朝的土地賜給他,可是誰都知道,這僅僅是一個「空頭支票」。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個是此時周朝的地盤已經被西戎佔據了,你把一塊無法生存的土地賜給人家這不是「空頭支票」是什麼?而且秦國就算被封了爵位,當時的諸侯還是照樣看不起他。

周平王這個動機很簡單:我封你土地了,但是你有沒有本事去拿就不是我的事了。

但是對於秦國來說,這個是開始,雖然這是張空頭支票,但是卻也昭示諸侯這塊土地是給我秦國的,我秦國想要取他是名正言順,為此秦國為了奪回這片土地和西戎開戰了,整整打了一百年。

穆公稱霸,兼併西戎二十國

在經過秦國幾代君主開疆拓土之後,秦國總算是在西部紮根了,然而此時的秦國卻被諸侯看不起,一個是因為他的出身,一個是因為他們實力太弱,另外一個也是因為秦國民風彪悍,周王朝的《周禮》在這兒根本不頂用,甚至後來孔子周遊列國唯獨不去秦國,這樣的情況直到戰國中後期都是普遍存在。

在他們看來,秦國地處蠻夷不尊禮法就是一個「野蠻人」一般的存在,不過對於秦國來說正是諸侯的輕視也得以讓秦國有喘息時機,到秦國第二十六任國君秦穆公之時更是開啟了「穆公稱霸」,讓秦國聞名於諸侯,併兼並西戎二十餘國,擴大了秦國的疆土。

在秦穆公前期,秦國的目標一直是東出,秦穆公本人也不問出身禮賢下士,百裡奚是一個楚國逃奴,蹇叔是宋國人,由余是西戎人,而這幾人都為秦國開啟霸業奠定了基礎。

可是此時的晉國實在是太強了,秦穆公本人謀劃了三次東出,可惜的是都被晉國給死死地摁在崤山,秦穆公終其一生都無法東出稱霸中原。

不得已之下,秦穆公只有改變方略將東出變為西徵,將目標對準了盤踞在了原周王室土地上的西戎人,短短三年之內就兼併了西戎二十餘個國家,擴大了秦國的疆土。

有些人認為秦國崛起根源在於商鞅變法,可是若沒有當初周平王給的那張「空頭支票」,秦國憑什麼去開疆拓土,就算取得了也是名不正言不順,所以秦國之所以能崛起靠的是一張「空頭支票」。

相關焦點

  • 從《羋月傳》到《大秦賦》,略說秦國強盛之路
    電視劇《大秦賦》演繹了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嬴政,孫儷主演的《羋月傳》說的也是秦朝的事。羋月的原型是秦惠文王的嬪妃羋八子,她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的母親,歷史上有名的宣太后。秦朝的前身是秦國,君主稱為公和王,秦朝時稱為皇帝。
  • 《大秦賦》中反覆提到的雍城,對秦國有什麼特殊意義?
    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雖然主要講述的是秦滅六國的故事。不過,其大量的篇幅,還是集中在秦國這一個諸侯國身上。在此基礎上,不僅秦國的人物獲得了較多的刻畫,秦國的城池,同樣引起了觀眾的關注。比如在秦國都城鹹陽之外,雍城就是《大秦賦》中反覆提到的城池。在《大秦賦》中,趙姬太后曾長期留在雍城,這也是他和嫪毐生下兩個孩子,卻能夠瞞住秦王嬴政的重要原因。
  • 《大秦賦》中,燕國痛罵秦國和趙國為「馬奴」,是信口開河嗎?
    在《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中,趙悼襄王趙偃曾來到秦國,和秦王嬴政進行會盟。來到秦國後,趙偃出遊,探得秦國渭水碼頭有重兵把守,秦國正晝夜不停運送糧草至武關,趙偃猜想秦國密謀戰事欲攻楚,決定與嬴政儘快會晤。與嬴政交談後,趙偃更堅信了秦欲攻楚,遂同意與秦國結盟。
  • 從《大秦帝國》三部曲到《大秦賦》,看秦國一統天下的強國之路!
    《大秦賦》以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著名的「邯鄲之戰」開篇,可謂是吸引了不少影迷的關注,然而影迷們本以為《大秦賦》的豆瓣評分會一路扶搖直上,卻沒有想到該劇在維持了一段時間的8.3分後,驟然降到了7.7分。不管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大秦賦》得不到更多影迷的認可,值得肯定的是,《大秦賦》是《大秦帝國》三部曲的延續,完成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後拼圖。
  • 《大秦賦》太子丹如果不行刺秦王,燕國能否被秦國滅?
    這起針對秦王的刺殺事件,直接導致了燕國被秦國所滅。那麼,如果當年太子丹沒有策劃此事,燕國會被秦國所滅嗎?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主演的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且距離全劇終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有張魯一飾演的秦王嬴政,發動了滅國大戰。秦國先後滅了韓國與趙國,這使得其他諸國坐立不安。其中,燕國的太子丹反應最為強烈。
  • 從《大秦賦》讀懂秦國一統天下的密碼
    問答音頻探究視頻闢謠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張蘇君《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2954,閱讀時間:約8分鐘當前熱播劇,《大秦賦其實,戰國七雄中秦國並非優等生,至多只能算插班生。論出身,遠不及燕國、齊國之顯赫;論地域,起於西部邊陲,不及齊之富庶、楚之遼闊;論發展,更不如鄰居魏國之先發優勢、經濟領先。這個被各國諸侯所不齒,冠以虎狼之名的秦國,是如何突圍崛起的?在《大秦賦》中,或許能找尋出秦國一統天下的密碼。戰國時期,分封制為主體的制度,已難以適應時代潮流,周王朝的衰退已成不可挽回的態勢。變法圖強,已是各國必然的選擇。
  • 秦國崛起的現象:文臣武將很多都是他國之人,真是不拘一格
    大秦崛起乃至統一的奇怪現象:大膽任用他國人才,壯大自《大秦賦》熱播,這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了,不得不說這是難得的歷史劇,特別是裡面的造型很多都是根據兵馬俑的造型來的,從這裡看出來,這部劇還是十分用心的,目前這部劇也基本上接近了尾聲,大秦的軍隊已經接連滅掉了韓國和趙國,魏國也已經稱臣,滅亡只是時間問題,接下來大秦將連續滅掉其他幾個國家,完成天下一統。
  • 《大秦賦》之龐煖:大器晚成,曾率五國聯軍攻打秦國
    在《大秦賦》第一集中,趙國城牆上站著一位老將軍,此人指揮趙國將士抵禦秦將王齕的進攻,頗有老當益壯之感。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也是一位老將,但是,此人不是廉頗,而是大器晚成的龐煖。《大秦賦》之龐煖:大器晚成,曾率五國聯軍攻打秦國雖然在《大秦賦》的前幾集中,龐煖出現的時長極為有限。但是,在趙孝成王去世後,趙悼襄王即位,龐煖這位老將獲得了更多的表現。
  • 《大秦賦》韓非連使兩計反助秦國
    《大秦賦》播至後期越來越有看頭了。秦王欲推行書同文,聽從李斯謀劃,先在秦齊兩國商貿交往中使用秦國篆書,齊國若從,六國合縱便會不攻自破。不料此計被韓非識破,韓非趕往臨淄說服齊王不要上秦國的圈套。齊王發現秦國因為同文的事自毀糧草商品動了真格,齊國今後將無法再與秦國商貿往來,失去秦的幫助,讓韓國得利,趕忙派人追趕李斯及他將要帶回去的秦商們,最終答應了秦齊同文的要求。韓非在促使六國合縱第一計失敗後,又使出了他的第二個計謀。
  • 《大秦賦》之蒙驁,戰功赫赫,輔佐四位秦國君主!
    《大秦賦》之蒙驁,戰功赫赫,輔佐四位秦國君主!
  • 《大秦賦》之蒙驁,戰功赫赫,輔佐四位秦國君主
    大型歷史劇《大秦賦》上線後,好評不斷,該劇雖然是以秦始皇嬴政為主線,但卻橫跨秦國四大君王,他們分別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
  • 什麼原因讓趙國在戰國七雄中成為最能跟秦國硬剛的國家?
    看過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的朋友,應該都對趙軍在抗擊秦軍過程中所展現出的頑強戰鬥力和趙人所表現出的寧死不屈之精神,有深刻的印象。作為秦國統一天下路上最大的障礙,趙國還真是一塊硬骨頭,即便在長平之戰中慘敗,四十多萬大軍被「人屠」白起坑殺殆盡,幾近亡國,但之後仍能在秦國的接連打擊下,頑強支撐三十多年。
  • 《大秦賦》讀懂秦國一統天下的關鍵
    嬴渠梁,在位24年  秦國歷經幾代動蕩,國力被極大削弱。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增,百姓富裕。  2、秦惠文王。嬴駟,在位27年  六國看不得秦國變強,便合縱攻秦,惠文王採納謀士張儀的連橫策略,瓦解了六國聯盟,破掉了六國的合縱。  3、秦武王。嬴蕩,在位4  打開了秦國的東出大門,去的東出之地宜陽。
  • 秦孝公:讓秦國再次崛起
    歡迎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一起品靜美生活、多彩人生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大秦賦》正式開播了,主要講述秦王嬴政平定六國
  • 《大秦賦》之信陵君:竊符救趙,曾是秦國東出的強勁對手!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故事。在《大秦賦》第一集,就是事關趙國甚至山東六國存亡的邯鄲之戰。
  • 秦國的第一次崛起
    上回說到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封於秦地,正式掀開了秦國歷史的帷幕。但是秦國在那個時候只是一個附庸,周王國的一個小弟。倘若故事沿著正常的劇本走,秦國無非只是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眾多小國之一,但是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秦國的命運,他開啟了「草根逆襲」的劇本,讓這個原本偏居西陲的小國正式躋身諸侯之列,開始了一條漫漫強國路。
  • 等了四年《大秦賦》,這秦國的cp,有些好磕
    《大秦賦》通過一組精彩的人物群像,通過對人物關係細緻入微的刻畫,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戰國畫像。而「一統天下」這一老秦人代代相傳的精神感召,到了《大秦賦》依然延續,無論劇中人物的各個CP組合衝突如何激烈,這使命意識依然滲透到每一個秦人的骨子裡。同之前幾部相比,《大秦賦》裡的人物更飽滿多面而不臉譜化。
  • 《大秦賦》將秦國描繪成天堂樂土,為什麼這樣露骨為暴秦洗地?
    老周摘要:正在熱播的《大秦賦》,從開播以來,豆瓣評分一路下滑,質疑批評之聲也日漸洶洶,原因就是隨著這部劇的情節逐漸鋪展開,將秦國描繪成天堂樂土的感覺越來越濃,甚至於完全顛倒黑白,為什麼這樣露骨為暴秦洗地?
  • 《大秦賦》:秦國前後投入80萬大軍,最終消滅了楚國!
    在《大秦賦》最新的劇集中,韓國、趙國、魏國相繼滅亡後,燕國已經退居遼東一帶。因此,對於秦王嬴政,終於下定決心對楚國動手。朝堂之上,李信自認為只需要用20萬大軍就能消滅楚國,而老將王翦則秉承不同的意見。當然,秦王嬴政一開始同意了李信的方案,派遣他和蒙恬率軍攻打楚國。
  • 《大秦賦》熱播,掌虎符調百萬雄師,鋪開秦國波瀾壯闊的王者之路
    最近,《大秦賦》熱播,引發網友一輪接一輪的熱議。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部,《大秦賦》憑藉恢弘的戰爭場面、酷似兵馬俑的士兵、還原歷史的服化道,一開播就收穫了一波好評。不過,隨著劇集的播出,劇情拖沓、內容注水、臺詞直白等問題,也讓這部備受期待的歷史正劇評分一路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