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崛起的現象:文臣武將很多都是他國之人,真是不拘一格

2020-12-28 天楓說

大秦崛起乃至統一的奇怪現象:大膽任用他國人才,壯大自《大秦賦》熱播,這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了,不得不說這是難得的歷史劇,特別是裡面的造型很多都是根據兵馬俑的造型來的,從這裡看出來,這部劇還是十分用心的,目前這部劇也基本上接近了尾聲,大秦的軍隊已經接連滅掉了韓國和趙國,魏國也已經稱臣,滅亡只是時間問題,接下來大秦將連續滅掉其他幾個國家,完成天下一統。

秦國完成天下一統真的不容易:奮六世之餘烈。這還只是秦國從崛起到一統天下的艱辛,其實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一步步走上第一強國的位置,實屬不易。

西部小國

秦人的先祖最早可以追溯到顓頊時代,根據《山海經.海內西經》記載,秦周同源,都是黃帝的後裔,顓頊的後代有一個叫大費的,他曾經和大禹一起治水,後來大禹治水成功,大費就留在舜的身邊,為舜帝馴養和調教鳥獸,深得舜的賞識,於是舜就賜姓為嬴,這就是嬴姓的由來!

也就是說大費因為給舜帝馴養鳥獸有功勞被賜予嬴姓,但是誰也想不到大費的後代逐漸成為貴族,大費有一個後裔叫費昌,他原來是夏朝的人,不滿夏桀3的殘暴,投靠了商湯,他的主業是給商湯駕車,商朝建立他成了功臣,但是也沒有說他成了真正的貴族,後來一個叫中衍,他也為商王太戊駕車,這一次商王把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他,從此嬴氏姓部落成了商朝的貴族。

嬴姓成了商朝的貴族,一直為商朝效力,我們在封神榜中看到的飛廉惡來都是嬴姓之人,還都是秦朝的先祖。有一個簡單的世系:

伯益→大廉→懷文→曄→上啟→贊皇 →中衍.孟戲→→戎胥軒→中潏→蜚廉→季勝、惡來→、孟增、女防→衡父、旁皋→造父、太幾→渠父、大駱→安父、非子

其中惡來被周武王所殺,惡來的弟弟季勝有一個重孫叫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趙城,從此以趙為氏,造父的侄子大駱有一個兒子叫非子,負責給周孝王養馬,被封在秦地(東周被滅的時候,大罵嬴秦是養馬的家奴,原因就在這裡)。非子是秦國的先祖,也被稱為秦非子。此時的秦只有很小的地方,是周朝的附庸,但是總算是有了自己的一塊地盤。

秦非子去世後他的曾孫秦仲繼位,犬戎發兵滅了大駱的全族,秦仲被封為大夫討伐西戎,秦仲一生和犬戎作戰,後來死在了犬戎手裡,其子繼位就是秦莊公(這是後來尊稱的,因為此時他並不是諸侯,即使是諸侯也不可能稱公),秦莊公兄弟幾個人討伐西戎,收復了犬丘。

秦莊公去世次子繼位就是秦襄公,秦襄公最大的貢獻是讓秦國成為了諸侯,當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被犬戎所殺,其子繼位成為周平王,秦襄公派兵救周,並且護送周平王東遷,於是被封為諸侯,從此秦國成為周的諸侯國。

成了諸侯國就名正言順了,畢竟是周天子冊封的,這具有法律效力,就好比後來的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都要周天子的承認。

西方強國

重頭戲還在後面,封了你做諸侯封地在哪裡呢,於是周平王對秦襄公說,你去將犬戎佔領的地方收復吧,只要你收復了,就是你的封地。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與誓,封爵之。襄公於是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乃用緌駒、黃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

以前是給老闆打工,現在不一樣了,給自己打天下,秦襄公卯足了力氣和犬戎開戰,畢竟只要佔領了就是他秦國的土地了,秦襄公給秦國定下了國基。此後秦國在西部和西戎作戰。

秦文公(秦襄公孫)之後又經數代國君的努力,在討伐西戎之戰中節節勝利,歧豐之地皆納其下,又先後滅蕩社戎,擊敗邽、冀兩戎部,徵彭戲戎,兵臨華山,收復杜、鄭之地,滅小虢,版圖一直推進至關中東端。

此時的秦國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小封國了,已經擁有了一大片國土,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國力強盛,參與中原爭霸,秦穆公也被稱之為春秋五霸之一(版本眾多),當時秦國僅次於晉國、楚國齊國,是二等強國。

可惜好景不長,秦穆公死後,秦國開始衰落,甚至差一點被後來成為諸侯的韓趙魏給瓜分,尤其是魏國,打的秦國割地,滅國似乎就在眼前,但是此時秦國又有一位雄主出現,他就是秦孝公!

其父秦獻公在位的時候,雖然戰勝過魏國,但是秦國國力真的不行,隨時有滅國的危險,於是秦孝公頒布了求賢令:

「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也就說你能讓我秦國強盛,我給你官做,給你封地,在這樣的待遇下,商鞅來了,秦國開始了戰國時代相對最為徹底的變法,史稱商鞅變法,商鞅變法讓秦國夯實的國力,擁有最強盛的國力,為滅六國奠定了基礎。

在這一時期秦國對魏國的戰爭接連取得勝利,收回河西部分土地,秦孝公正是被周天子封為伯,在這之前秦國的爵位是侯,現在成了伯,這是承認了秦國的霸主地位。自此秦國真的成了西部強國,真正的虎狼之國。

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

秦孝公去世後,其子嬴駟繼位,他是秦國第一位王,史稱秦惠文王,他在位的時候,秦國已經開始大國崛起,攻滅巴蜀,連破諸侯聯軍,此時沒有任何一國可以單獨和秦國比國力。

其子秦武王又進一步打開東出通道,秦國想要一統天下的野心已經暴露,秦武王的弟弟秦昭襄王這一位超長待機王,更是將秦國的崛起發揮的淋漓盡致。他在位期間,白起率領秦軍在伊闕攻破韓魏聯軍,斬殺24萬人!

公元前279年和公元前278年的鄢郢之戰,白起率領秦軍攻佔了楚國的南陽郡、南郡、臨江郡(江夏郡)、黔中郡。南陽郡是楚國的核心地帶,自此屬於秦國,而且秦國還攻陷了郢都,楚國也不能擋住秦國一統天下的步伐了。

另外一強國趙國,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國打殘,後期雖然趙國能夠和秦國短暫抗衡,但是這一戰已經讓趙國元氣大傷,也擋不住秦國。

在武力上秦國已經無敵於天下,秦昭襄王用範睢的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將其他國家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此時秦國已經具有了滅國實力,但是缺少的是時間。

秦昭襄王的孫子秦莊襄王子楚,在位雖然短暫,他滅掉了東周國和西周國,傳承八百年的周朝被滅了。子楚去世後,其子嬴政繼位,他剪除嫪毐罷免呂不韋,精心布置,開始進行了滅國大戰。

公元前230年秦派內史騰攻韓,韓王安被俘,韓國滅亡。

這是秦國滅掉的第一個國家,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自此秦國攻入三晉,趙魏已經暴露在秦軍的鐵騎之下。

公元前229年王翦大破趙軍,殺了趙蔥,俘虜了趙王遷,其實基本上算是滅亡了,但是趙公子嘉率領其宗族數百人逃到趙的代郡,自立為代王。這個所謂的趙國延續政權後來又延續了7年

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下燕都薊城。 燕王喜遷都到遼東。李信派兵追擊不止,燕王殺了太子丹,把太子丹的人頭獻給秦求和。但是4年後也就是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俘虜燕王,順便滅了代王趙嘉,燕國和趙全部滅。

公元前225年,秦王派將軍王賁攻魏,無果都城大梁城高牆堅,秦軍引黃河水灌城,三月後大梁城塌,魏王投降,魏國滅亡。

公元前225年,秦王開始派李信兵滅燕,被燕國打敗,後秦王派王翦帶60萬大軍出徵。公元前222年,楚國滅亡,自此原來的東方六國只存其一。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率軍從故燕地南下攻齊,齊王建投降,齊國滅亡,這個春秋第一位霸主之國,終於難免被滅的命運。

自此秦國完成了天下一統,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的戰亂,從此天下不再混戰,歷史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秦王政自稱始皇帝。

誰也不曾想到當初的一個西部邊陲小國,經過歷代國君的努力,一舉滅掉了六國,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秦朝開創了大一統時代。

他國人員助秦強盛

秦國的統一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比如有秦王政的個人能力,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秦國的國力充實,其實在秦國強盛的過程中有不少外來人員起來了關鍵的作用,我們看看秦國的第一位霸主秦穆公用的都是什麼人!

百裡奚,是虞國人,虞國被滅他被晉國俘虜,作為陪嫁的奴隸送到秦國,又逃離秦國,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換回他,並給讓他成為大夫,幫助秦穆公成為霸主。

蹇叔,是宋國人,與百裡奚一起管理秦國朝政,輔佐秦穆公成就霸業!

這兩位都不是秦國人,卻幫助秦穆公開創了霸業,而且也正是秦穆公開創了秦國的客卿制度。

秦孝公頒布求賢令,不少六國之人紛紛前來投靠。

公孫鞅,是衛國人,他幫助秦國變法,一下子使得秦國成為最強盛的國家,也正是因為此,秦國開始真正崛起。

秦惠文王時期,他國之人就更多了,而且很多人都取得了高位。

公孫衍,是魏國人,他到秦國受到重用,連續指揮秦國打敗魏國,被封為大良造。

張儀,是魏國人,是秦國的相國,是秦國的邦交大才,六國懼怕。

魏章,是魏國人,大敗楚軍於丹陽斬首八萬,奪取了漢中之地。

秦武王時期,也有他國人員給秦國效力。

甘茂,是楚國人,平定蜀地叛亂,擔任秦國左丞相!

秦昭襄王時期,他國之人更多,畢竟這位秦國的超長待機王,在位時間太長了。

範睢,魏國人,秦國相國,提出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

蒙驁,齊國人,在秦昭襄王時期就官至上卿家,一直活到秦始皇時期,子孫都是秦國名將。

魏冉,是楚國人,秦昭襄王的舅舅,幫助秦國進一步崛起!

秦莊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的父親在位時間很短,因此直接跳過,接下來把秦莊襄王和秦始皇時代一起說。

呂不韋,是衛國人,擔任大秦相邦,滅東周國,輔佐和教導嬴政。

李斯,是楚國人,擔任秦國廷尉後來成為秦國宰相,幫助秦王謀劃滅六國。

姚賈,是魏國人,秦國上卿,是秦王時期的邦交大才!

尉繚子,是魏國人,秦國的國尉,為統一立下汗馬功勞!

內史騰,是韓國人,幫助秦國滅掉了韓國!

鄭國,是韓國人,幫助秦國修建了鄭國渠,幫助秦國得良田無數!

……

這樣的大臣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看出來,在秦國關鍵的大臣們基本上都是其他國家的人,或是六國之人,或是其他小國之人,自秦秦穆公開創客卿制度以來,這些人來到秦國施展抱負,秦國給他們了舞臺,他們給秦國以強盛。

我們從秦國崛起過程中可以得出來這樣一個結論:不拘一格!當時秦國用人就是這樣,只要你有才能就行,我不管你是哪國人,只要為我秦國效力那就行。

也正是因為秦國的這種不拘一格,讓他們從西部小國,一步步成為強秦,原來被六國欺負被六國看不起的秦國,一躍成了天下最大的贏家,剪滅六國一統天下。

秦國統一天下的可以概括為:制度、國力和人才!~

制度也是他人幫忙制定的,人才是重中之重,有了人才他們還敢大膽起用,終於逆襲成了最大的贏家。

相關焦點

  • 李世民手下的十大文臣、十大武將應該如何排名?
    此時突然有一條蛇追老鼠,奔到騎兵臉上,驚醒騎兵,才發現身邊都是敵人,於是李世民與騎兵上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開弓,百發百中,終於逃出追擊。虎牢關之戰時,李世民對尉遲恭說:「我拿著弓箭,你手持馬槊相隨,即使有百萬大軍又奈我如何!」足見他對自己箭術的自信。李世民繼位前曾任天策上將,設天策府。
  • 在五百年前,同學們的祖先是文臣武將,奮豆的祖先卻是山頂洞人!
    古輝老師開展傳家寶展示活動,小桂子和星太奇的傳家寶短很厲害,唯獨奮豆的傳家之寶很獨特。某一天上午,古輝老師組織同學們開展傳家寶展示活動,其實古輝老師在昨天的課堂上就布置了這道作業,讓同學們把傳家之寶帶來學校,今天就可以互相展示一番了。古輝老師問同學們都準備好了沒有,今天都帶來了嗎?
  • 秦國歷史上,嬴駟、嬴稷和嬴政哪個團隊更強?從秦國崛起得出答案
    西漢名士賈誼的《過秦論》中有一句話也能側面看出:「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 從戰國時期歷代疆域變化看大秦帝國崛起之路
    在秦始皇出生之時,秦國已經位於戰國七雄之首。 在漫長的5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秦國可以處於不敗之地,最後能實現大一統的秘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以一個獨特的視角——歷代疆域變化,來跟大家聊一聊。 1 秦人始居隴山以西今甘肅省東部,與戎人雜居錯處,遠離中原。
  • 《大秦賦》:當年周平王給秦國的空頭支票,成就了秦國的崛起
    周赧王怎麼也不會想到,最終會取周朝而代之的會是秦,因為秦國先祖的出身最低,山東六國的先祖很多都是公爵、侯爵出身,而秦國先祖在山東列國爭霸天下的時候還是一個養馬的家奴,可是就是這個養馬的家奴最終滅亡了周朝,擊敗了山東六國。
  • 孫乾為什麼排在了武侯祠十四武將,而非和簡雍並列於文臣中
    武侯祠殿前東西廊內,有蜀漢文臣武將的塑像28尊。東廊稱文臣廊,以人稱鳳雛的龐統為首,共塑有14人分別是龐統、簡雍、呂凱、傅肜、費禕、董和、鄧芝、陳震、蔣琬、董允、秦宓、楊洪、馬良、程畿。西廊為武將廊,以智勇雙全的趙云為首,也塑有14人分別是趙雲、孫乾、張翼、馬超、王平、姜維、黃忠、廖化、向寵、傅僉、馬忠、張嶷、張南、馮習。關於武侯祠名士將領入選的問題,清代劉沅將法正、許靖、劉巴三人移除,因為此三人劉沅認為有背主投敵之實,不足以配享忠義著稱的武侯祠中,遂除之。
  • 秦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差點連兒子都熬死,奠定始皇統一大業
    說到秦國歷代君主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無疑是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這在混亂的春秋戰國時期屬是罕見,而且作為秦國在位最長的國君,秦昭襄王其在位期間的功績也是無人可及。很多人覺得嬴政乃是當時的秦國國君第一人,其實我們會發現嬴政所做的不過是將秦國前人的努力進行歸化而已。
  • 秦國是怎樣崛起的?
    1、非常意外的是,這場轟轟烈烈的大國崛起運動,竟然以近乎開玩笑的方式拉開了帷幕。公元前359年,秦國首都櫟陽。這天,秦國政府在南門立了一根三丈長的木棍,宣稱:如果誰把木棍從南門扛到北門,賞十金。這麼近的路,這麼輕的工作,政府願意花十金?圍觀的人都以為此乃咄咄怪事,沒人接招。
  • 如果你穿越到三國,可以任意選擇三個文臣、三個武將,你會選誰來...
    三國裡面的文臣武將很多都很喜歡,如果只讓選三個,文臣我第一個選荀彧、第二個選諸葛亮,第三個選荀攸;武將首選周瑜、關羽、馬超。可能跟很多人的選擇有所不同,下面逐個分析。
  • 影評 | 大秦帝國之縱橫職場感悟
    耕少喜歡歷史,對各個年代的故事如數家珍,尤其對秦國的那段歷史聽他說過很多次,他說大秦帝國之系列有幾部拍的不錯。疫情宅在家的那段時間,他推薦我先從幾部電視劇看起,因為我喜歡富大龍,就找來了《大秦帝國之縱橫》這部片,剛開始是被他拉著看,後來我竟入迷了,自己一口氣追完了43集。
  • 古裝劇裡秦國甘丞相的信使不簡單,贏疾勇挑重擔。大秦帝國之崛起
    大秦帝國之崛起,舉鼎絕臏而亡的秦武王遺詔傳位於同父異母的贏稷。在藍田大營,一段贏疾與信使的對話著實精彩。虎符?也就是說甘茂把秦武王的虎符給了贏疾。換句話說秦國軍隊已交給了贏疾指揮,此時,他成了秦國最有權勢的人物。甘丞相派信使此行有三個目的:第一是告訴贏疾先王薨的消息。第二是把秦武王的兵符交給贏疾。第三謀划行動方案。第二部分:表態及行動計劃信使:"小人回去如何復命?
  • 秦孝公:讓秦國再次崛起
    於是,他整頓軍紀,廣施仁政,對暮氣沉沉的秦國進行全方面的救治。然而,歷代老秦人留下的野蠻性是很難根治的,龐大貴族形成的利益壁壘是很難突破的,地偏人少兵散民窮的現狀很難扭轉。「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此時,很多中原國通過改革已經大有進步,秦孝公清楚地認識到,唯有變法才能圖強 ,唯有天翻地覆的變革才能給赳赳老秦注入生機和活力,才能根除秦國頑疾使之獲得新生並崛起!
  • 三國第一強將呂布:文臣武將皆是良才,為何還是一敗塗地?
    呂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豪華的文臣武將陣容。武將:十將軍個個勇猛,各有所長在《三國演義》和歷史的記錄中,呂布的手下比較強的將軍有十位。他們是高順、魏續、郝萌、薛蘭、李封、孫觀、吳敦、曹性、成廉、尹禮、張遼、臧霸、侯成、宋憲。
  • 演義中的公孫瓚讓人忽視,事實上他的文臣武將不容小覷
    ID:shuosanguo演義中的公孫瓚讓人忽視,事實上他的文臣武將不容小覷在劉備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劉備也將之視為英雄。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名震天下,而且帥氣無比,袁紹、曹操這些亂世梟雄都懼他三分。說了這麼多,也是說公孫瓚並不是庸才,可卻在劉備討要趙雲時毫不猶豫拋棄了趙雲,令許多人奇怪。其實,如果細細了解公孫瓚的實力,你會發現,公孫瓚手下能人看起來不少,可是真有實力的其實也就那幾個。毫不猶豫的拋棄趙雲,絕對是公孫瓚的一大損失。
  • 《大秦帝國之天下》將播,80集鐵血收官篇,段奕宏、張魯一主演
    談起大型歷史劇,許多人會想到《三國演義》。的確,《三國演義》系列之作,絕對是我國影視劇史上最經典的一部作品。然而,還有一部歷史電視劇比較經典,那就是《大秦帝國》系列之作,改編自孫皓暉的同名小說,以秦國發展為主線,講述了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金戈鐵馬。
  • 《大秦帝國之天下》將播,80集鐵血收官篇,段奕宏、張魯一主演
    談起大型歷史劇,許多人會想到《三國演義》。的確,《三國演義》系列之作,絕對是我國影視劇史上最經典的一部作品。然而,還有一部歷史電視劇比較經典,那就是《大秦帝國》系列之作,改編自孫皓暉的同名小說,以秦國發展為主線,講述了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金戈鐵馬。
  • 宋朝重文輕武的治國思想演變過程:武將憋屈無奈、士大夫全面治國
    在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之後,武將跋扈的現象依舊常有發生:王彥升擔任京城巡檢,屬於一個中級軍官,他借巡檢之名,半夜拜訪宰相王溥,索取賄賂。大將侯章在與官員談話時,他直言:「我粗人,以戰鬥取富貴」。趙匡胤的心腹將領殿前都指揮使韓重贇私取親兵為腹心。
  • 【中華人物】先秦篇·秦穆公 ——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
    秦穆公,嬴姓,名任好,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公元前659年~前621年在位,長達39年,是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秦國開始崛起。秦國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肅張家川)周圍的一個嬴姓部落。
  • 商鞅變法,秦國迅速崛起,以待後世子孫東出奪取天下
    《大秦帝國之崛起》第一集公園世紀300年前,戰國時期天下戰火紛飛狼煙四起硝煙戰場民不聊生,以七國為首之秦國,自商鞅變法後秦國迅速崛起欲爭霸天下。秦國國民,民風彪悍以戰場武力贏取官位贏得榮耀。此時周朝都門戶大開,秦武王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向洛陽朝都進發,大軍兵臨洛陽城下,衰落的周王室已沒有能力去禦敵,打開城門迎接秦武王。秦武王急於一睹九鼎之尊榮,大步向前邁直奔周廟大殿,寶鼎如一字長龍排列在那,武王上前好奇看了個遍摸著鼎向大臣問道:誰知道這鼎有多重,有人舉得起這鼎嗎,一大臣回答,這鼎千斤之重,從古自今沒人能舉得起過。
  • 馬服君趙奢只贏秦國一次,為何就能炫耀一輩子?一己之力扭轉敗局
    眾所周知,長平之戰中趙國損失慘重,約45萬人被秦軍斬首坑殺,曾經實力冠絕山東六國,一度可以與秦國掰手腕的趙國。在經過慘烈的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至此失去了和秦國爭霸的實力,秦國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長平之戰中趙國失利的關鍵原因,就是任用了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擔任主將。趙括雖然是名將趙奢之子,但不代表能有父親趙奢那般善於計謀和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