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近些年硬科幻電影玩出的新花樣(含片單)丨毒藥推薦

2021-02-08 毒藥



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有一部硬科幻大片上映——《降臨》。

影片根據華裔科幻作家姜峰楠的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由加拿大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艾米·亞當斯、傑瑞米·雷納主演。故事梗概是一群外星人的飛船來到地球,人類科學家在與外星人溝通中逐漸掌握了外星語言,從而改變了自己對世界認知。



姜峰楠的原著中,引用了大量的語言學知識,為讀者描繪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外星文明體系。燒腦的設定和晦澀的理論,正是硬科幻的魅力所在。


隨著國產小說《三體》、《北京摺疊》先後獲得「雨果獎」,國內也掀起了一陣「硬科幻潮」。


可能有人要問毒藥君:什麼是硬科幻?


關於這個問題,拿到任何一個科幻論壇都可以讓網友戰上幾十頁。因為硬科幻和軟科幻並沒有十分嚴格的定義。主流觀點認為:


軟科幻只是將故事背景搬到科技高度發達時期,然後在這個背景框架下講故事,拿掉這些科幻背景,一樣可以讓故事成立;而硬科幻作品是按照人類科學發展規律做出合理的設想,描寫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文明帶來的影響,故事中科學理論的重要性被大大突出。硬科幻影片,就是用科學理論深奧的逼感,吸引影迷走進影院。


隨著科學的發展,曾經在大銀幕上被導演和編劇們樂此不彼拿來講述的宇宙戰爭、星際移民、人工智慧等陳年老梗已經讓影迷審美疲勞。



編劇們不得不拿出一些新花樣來吸引觀眾的眼球。


所以近幾年,以硬科幻為噱頭的科幻大片開始霸佔我們的大銀幕。


今天,毒藥君就來為大家盤點近些年硬科幻電影玩出的一些新花樣。




《降臨》《普羅米修斯》


另類就是指不同於傳統科幻片中的外星生物,而是顛覆了人類認知的一種外星文明,影片《降臨》就是一部典型的介紹另類外星文明的科幻片。


舉例來說,《降臨》海報中的外星飛船看上去像是一條長茄子,與《星球大戰》、《獨立日》等傳統科幻片中航母式造型的外星飛船截然不同。



《降臨》中外星人使用的文字,也是十分難以理解的「圓圈文字」,它們的文字每個圓圈即代表一個完整的句子。這個外星文明的書寫習慣與它們認知宇宙的視角有關,它們從出生的一刻即可知曉自己的一生,所以它們的語言沒有先後順序,它們的文化中也沒有因果觀念。



同樣在《普羅米修斯》中,外星文明的設定也很與眾不同。例如該片中外星人的宇宙飛船,鍵盤按鈕如同一個個雞蛋,還要通過吹奏樂器才能啟動。



相比之下,《阿凡達》中雖然也有外星人,甚至特地創造了一種外星語言,但依然是在人類小語種的基礎上進行改編的,有太多人類文明的痕跡,顯得老套過時。



《上帝粒子》


最近,楊振寧反駁華裔數學家丘成桐的一篇文章《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引起了國內科學界的大辯論,並讓粒子對撞再次進入了公眾的視線。


粒子對撞也是近年來影視作品喜歡採用的一個題材。根據丹·布朗小說改編的電影《天使與魔鬼》中,就有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的「暗物質」被恐怖分子作為炸彈使用的情節。



毒藥科普: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現在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對撞機,它可以幫助科學家製造"迷你版"宇宙大爆炸,探索宇宙起源的奧秘,還可以產生「暗物質」。


當然,粒子對撞還可以用來探索世界上最小的粒子——「上帝粒子」。



2013年3月,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俗稱「上帝粒子」)


2017年,將有一部該題材科幻片上映——《上帝粒子》。


華人影星章子怡加盟了該片,前段時間她在微博上曝出工作照,並稱影片已經殺青。



《上帝粒子》講述在一次粒子加速器意外事故後,地球消失,一群美國空間站的太空人試圖前往他們附近的空間站逃生,卻遇到許多奇怪的事情。


簡言之,就是人類製造出的上帝粒子,對宏觀宇宙產生了某種影響。製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粒子會對宇宙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也是科學界中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霍金曾在書中警告大家,上帝粒子有一天可能會摧毀我們已知的宇宙。


劉慈欣的小說《微觀盡頭》中也講述了類似的故事:人類通過粒子撞擊獲得了上帝粒子,當人類用一束雷射照射這個粒子時,整個宇宙都被照亮了。


於是人們發現,微觀的盡頭,是整個宏觀宇宙。



《無姓之人》


眾所周知,宇宙處於不斷的膨脹擴張之中。而宇宙塌縮理論認為,總有一天,宇宙會停止擴張,然後開始塌縮。這個理論獲得了包括愛因斯坦和霍金在內的許多主流科學家的認可。


在劉慈欣的另一短篇小說《塌縮》,講述了宇宙塌縮造成的後果:時間開始倒流,人類開始倒著說話,老年人逐漸變成嬰兒,落葉飄回到樹枝上.


聽上去很不可思議,不過影片《無姓之人》,已經把這個理論搬到了大銀幕上。



《無姓之人》中,傑瑞德·萊託飾演一名未來世界中最後一個會自然死亡的人類。未來的人類社會高度發達,星際移民、長生不老都已實現,然而人類科學家卻忽略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關於宇宙塌縮會產生的後果:



宇宙塌縮之後,時鐘開始倒轉,雨水從湖面回到天上,老人在剛剛死亡後突然睜開眼,所有人開始倒著說話、倒著走路,宇宙的一切都開始朝著反方向發展。



《星際穿越》


在研究宇宙的過程中,有人提出多維宇宙的概念——三維宇宙是指空間概念的長、寬、高三維度,任何物體通過長、寬、高三個參數可以決定其大小。


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四維宇宙,四維包括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如今,還有科學家認為宇宙是十一維的。


多維宇宙的概念曾被無數科幻小說應用,但是人類第一次把多維宇宙的形象搬上大銀幕,還是在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星際穿越》中。



這個鏡頭被稱為影史上最經典的鏡頭——在二維熒幕上展現五維時空。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太空人庫珀就是在這樣類似圖書館的五維空間中翻閱時間的目錄,尋找到女兒觀察房間灰塵的那個時段,並藉此向女兒傳遞關係到人類生死存亡的信息。


毒藥科普:根據多維宇宙理論的解釋,生活在三維空間的人類是無法理解高維宇宙的,但是處在更高維度的生命,可以對低維宇宙一覽無餘,就像在閱覽機械構造圖紙一樣。小說《三體》中,對多維宇宙有過詳盡的描寫。


除了五維空間,《星際穿越》中也為人們展現了迄今為止最真實的黑洞模樣: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為了達到最為真實的黑洞效果,特別邀請了加州理工的天體物理學家來繪製這個黑洞。這個黑洞全貌的畫面花費了30名研究人員將近一年的時間,運用數千臺計算機聯網進行精確模擬才得以實現。



《地心引力》《火星救援》


宇宙求生並不是什麼新鮮梗,但是把這個題材拍的嚴謹真實,依然可以稱為硬科幻作品。


2013年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影片《地心引力》,講述了美國空間站的太空人遇到報廢衛星產生的垃圾碎片襲擊,在外太空艱難逃回地球的故事。



曾經有過三次太空行走經歷的NASA前太空人加勒特·賴斯曼表示,《地心引力》是有史以來最貼近現實的太空電影。他說,電影中隔在你跟地球之間的只有你頭盔上的玻璃,這種視覺震撼被恰到好處地捕獲到了;在真空環境中觸發某種運動極為容易,但要停止它非常之難,這些在很多場景中也得到了精準的體現。


更令人驚奇的是,影片中太空人的失重效果並未藉助無重力室,而是靠機械和CG完成了驚人的視覺效果。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要像木偶一樣被12跟鋼索操作,表現出太空漫遊和漂流感,而且還要經常配合拍攝做出翻滾、倒吊等違反地心引力的動作,甚至還要「在空中」平躺。這正是影片拍攝的難點:要在有重力的地方,拍出無重力的感覺。導演阿方索·卡隆說,他自己去嘗試時,堅持不了幾秒,但桑德拉卻挺過來了。



2015年的影片《火星救援》,講述了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為了生存,獨自一人在火星上種土豆的故事。



影片同樣邀請了多位NASA頂尖科學家參與其中,片中將居住倉改為農場的技術,也即將成為現實。此前,太空人已成功在空間站種植了一種紅色長葉萵苣,並第一次品嘗了這種宇宙蔬菜。這種蔬菜使用紅、藍和綠色光照射,栽培在含有介質和肥料的小袋子中,類似於種蘑菇。


不過該片也有一個設定上的硬傷:主人公遭遇火星沙塵暴而受傷、被困,實際上火星上的沙塵暴並沒有電影中描繪得那麼危險,因為火星上稀薄的大氣層,真的很難揚起多少東西。這個硬傷也被《火星救援》小說原作者安迪·威爾視為自己最大的敗筆。



《土撥鼠之日》《明日邊緣》


時間囚禁也是十分少見的科幻題材,這一題材建立在時間重置猜想的基礎上。


毒藥科普:時間重置猜想據稱起源於網絡,大概內容為猜測911事件(也有一部分人說是2012世界末日後)後,人類社會由於某種原因被毀滅,於是有某種力量將整個世界的時間軸被進行了重置,重置到多年以前,並不斷重複的這些年以挽救我們。


當然這只是個很扯的猜想,或者說是陰謀論。


不過早在1993年,影片《土撥鼠之日》就講述了類似的故事。氣象播報員菲爾被困在了土撥鼠日慶典這一天,無論他如何選擇度過這一天,他都始終無法再前進一步,只能不斷的重複。



此外,《時空罪惡》、《恐怖遊輪》等驚悚片也採用了這種設定。


2014年阿湯哥主演的商業科幻片《明日邊緣》,則更加直觀的為人們展示了這一理論:主角就像加載遊戲一樣可以隨時存檔讀檔,不斷的重複某一天的時間,並且記憶還會被保留。



青年作家柳文揚也有一部短篇小說《一日囚》,講述的是一名罪犯被政府囚禁在一天的時間中,無論他怎樣做,都會不斷重複這24小時,時間永遠不會前進。


不過毒藥君覺得,就算真的時間永遠停止在某一天,宅男也不會太無聊啊。


因為這世界上有那麼多的書籍、影視劇、電子遊戲,就算每天看一部,一輩子也看不完。還有那麼多的好吃的,每天嘗一種,一輩子也嘗不盡。而且就算這一天中突然死掉了,第二天依舊可以滿血復活,完全是上帝般的存在好不好?





熱  門  文  章

直接點擊即可查看

✦ 高曉松:去你的「老子貴」,陳凱歌早該沒戲拍才對!✦

✦《餘罪》常書欣:小說牛逼,編劇二逼,劇情傻逼 ✦

✦ 好萊塢編劇教父為中國電影挑出16個致命缺陷 ✦

✦ 愛奇藝VP張語芯:就愛做大戲,部部是爆款 ✦

✦ 他是中國第一編劇,也是貴圈第一毒舌✦


精  彩  回  顧

直接點擊即可查看

《大魚海棠》|《魔獸》|《歡樂頌》

CAA | 漫威 | 超級人渣 | 宮崎駿 | AV奶奶 | 毛片兒

常書欣 | 方勵 | 鄭宸 | 羅傑·科曼 | 幕斯 | 韓志傑

諸葛小花 | 周鐵東 | 非行 | 張昭 | 張恩超 | 蘇曉 | 柴雞蛋

甘薇 | 侯鴻亮 | 張語芯 | 白一驄 | 梁振華 | 鄭志昊

毒藥小視頻 | 8月摘評 | 毒藥賞色



相關焦點

  • 玩了35年的老梗,敢不敢來點新花樣?丨毒藥頭條
    接下來,毒藥君會重點拿出幾部國產影視作品和《做朋友》對比分析。看完你會發現,同樣的套路,國產劇其實已經玩了很多遍。第一,穿越的背景和目的。主角李進步(莊達菲飾)生活在單親家庭,從小和母親李青桐相依為命。
  • 科幻迷不能錯過的硬科幻電影,每一部都是精品
    科幻電影一直都是影迷最喜歡的一種電影題材之一,宏大的場面,精美的布局,緊張的節奏,每一個畫面都吸引著觀眾的眼球。作為科幻電影的另一個分支,硬科幻題材的電影更是受到廣大影迷的喜愛,基於現實的推理,嚴謹的邏輯和燒腦的劇情,成為了最受觀眾喜愛的電影類型之一。
  • 色彩是沉迷電影的毒藥 郭佳鵬導演解讀《花樣年華》
    他在採訪中舉例,「《花樣年華》用極其濃重的色彩去塑造一個愛情故事,裡面的珠寶風格是獨樹一幟的」。當觀眾把目光再一次投注於這部電影,朦朧的記憶開始甦醒,首先進入眼帘的一定是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穿著一襲旗袍款款而來。王家衛導演曾經在採訪中回憶到,他想讓《花樣年華》呈現出60年代的味道。
  • 《流浪地球》:不那麼「硬」的硬科幻電影
    《流浪地球》:不那麼「硬」的硬科幻電影本刊記者/李行今年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較於往年「孫悟空」題材霸佔春節檔的情況不同,這兩部電影都帶有科幻元素。「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概念又被適時拿出來炒作一番。上映第一天,《流浪地球》在豆瓣的評分就達到8.4,票房超過2億。豆瓣上有評論:華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硬科幻大片。
  • 毒藥電影周爆:功夫欠費整蠱無罪,套路太深感情不真 |毒藥頭條
    第一時間進影院,平心而論聊電影歡迎收看本期《毒藥電影周報》單從三張海報來看,上周院線充斥了濃烈的約架氣氛:
  • 《索拉裡斯星》——純玩理念的非主流硬科幻
    1.硬核科幻和朋友聊起科幻電影,朋友說中國科幻由《流浪地球》建立,被《上海堡壘》弄垮。我覺得不能這麼說,中國科幻根本還沒建立,《上海堡壘》和《流浪地球》本質上其實並無不同,都是垃圾。如果非要比較不同,可能只是幹垃圾和溼垃圾的區別。但仍然是垃圾。朋友說,中國科幻技術條件的局限,和好萊塢相比差距是難免的。
  • 子羽玩劍玩出五個新花樣,「聖劍剃頭」搞笑,「蓮花混劍」真誇張
    我們知道,子羽愛玩劍,這鍊氣劍在他手中可以玩出很多新花樣。最近,子羽叔叔又玩出了五個新花樣,「聖劍剃頭」搞笑,「蓮花混劍」真誇張,花樣一:蓮花鍊氣劍估計也只有子羽叔叔才能玩出如此酷炫的招式,這一招不說威力,光是看起來就覺得很不錯。不過這一招其實有兩種玩法,第一種是用來防禦,因為這朵蓮花變成了可愛的圓形護盾;第二招是用來攻擊,我們稍後來看。
  • 《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裡程碑
    中國導演能拍出如此硬朗的科幻片,看到完成度,想一想就興奮起來,這能讓人原諒所有的不完美!很難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畢竟,中國製作的軟科幻電影很多,但這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個裡程碑,也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誰也不能否認。
  • 五部科幻電影推薦,拯救你的劇荒
    科幻電影推薦1、星球大戰1977年喬治盧卡斯推出《星球大戰》後,至今已經41年了,《星球大戰》已經成為全球科幻電影中的文化符號。電影第一部上映於1997年,是在《ET外星人》後好萊塢最成功的關於外星人的科幻電影。電影討論了關於人類和外星人如何和平相處以及面對宇宙中的外星人,人類該如何保護自己,當然,電影的成功也藉助了新千年即將到來時美國人的憂慮。這一系列電影中對於外星人的塑造是很完美的,當然,電影中也借用了蝴蝶效應、祖母悖論等理論,使得電影的可看性大大提升。
  • 有哪些經典的科幻電影值得推薦
    說到科幻我就有點激動…我是科幻電影迷。我慢慢來回想著說吧…下面排名不分先後。黑客帝國絕對經典讓人眼前和思維都一亮而且場面超級炫酷的科幻大片,開創了子彈剪切特效,動作加上科幻深邃思維,必須強烈推薦。異次元駭客可以說,它在思維上比黑客帝國還更勝一籌!絕對讓你驚嘆讓你拍案叫絕!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提名。
  • BBC+漢尼拔,這部電影被翻拍出了花丨毒藥推薦
    毒藥君一不小心又拿國內影視劇當槍使了,其實說這麼多,是想引出下面這部國外翻拍經典的電影。它談不上優秀,但多少讓人眼前一亮。《李爾王》King Lear老國王為女兒的「不孝」而雷霆震怒,決定將剩下的國土也全部送個另外兩個女兒,將小女兒考迪利亞淨身出戶,遠嫁到法蘭西。
  • 四月影院真省錢,只有奇幻森林和日本真人電影值得看丨毒藥新片開膛手
    事無巨細的毒藥君自然不想讓小夥伴們花冤枉錢,生憋悶氣四月『新片開膛手』奉上跟著毒藥君,力捧佳作,踩死爛片期待值:一開始我是拒絕的,碰巧約妹子看電影只剩下了這一場...期待值:十星推薦4月內地上映的好萊塢電影裡,這部可能是大家最關注的一部了吧,畢竟配音陣容非常強大,你們看下演員表也清楚了
  • 《流浪地球》——中國首部現象級硬科幻電影誕生!
    與其同期上映的電影有寧浩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韓寒執導的《飛馳人生》,還有周星馳執導的經典 IP 續作《新喜劇之王》。在這樣一個激烈的競爭之下,《流浪地球》在 2 月5 日當天斬獲了 1.9 億票房的好成績。
  • 科幻電影迷必看的10大科幻電影
    星際穿越 近些年來最好的「硬」科幻作品,裡面的一些科學技術和原理都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定的科學理論在支撐,影片中對於黑洞的描述和鏡頭和前幾年公布的黑洞成像簡直一模一樣。IP,到現在為止一共出了10部,不管是前傳3部,安納金的成長史,正統的死星傳奇,和續集的絕地後輩的故事,都有自身的特點和光輝,星球大戰開創了電影工業特技特效的革命,好多太空戰的作品都能看到星戰的影子
  • 北京展映丨《流浪地球》:硬科幻的「軟」勝利
    伴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內地迎來了影院復工,首批覆映片單中匯集了國內外眾多經典電影,其中就包括內地總票房排行第三的《流浪地球》這部從上映起就好評不斷、熱度不減的國產科幻大作。  - 本土硬科幻 -  《流浪地球》公映後的口碑、票房一路走高,各方讚美之詞層出不窮——「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等等,好像都離不開它對內地科幻電影的意義。
  • 劉遠舉 | 合理與自洽:硬科幻電影中的科與幻
    雖然這有其必然,但從科幻角度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那麼,作為一個科幻小說愛好者,也為一個專欄作家,我權且拋磚引玉,希望在價值觀爭論之餘,引入更專業的討論。二,對硬科幻的兩種誤解科幻小說一般分為軟硬兩類。
  • 邏輯縝密內容有料 十部好萊塢經典硬科幻電影
    「硬科幻電影」在通俗意義上是指影片中的科幻元素是以當代現實的科學技術為基礎,進行的嚴謹、縝密的科技推演和預測,並且科技元素要貫穿劇情主線。
  • 不得不看的科幻電影丨電影推薦:五部科幻佳片
    不要用專業眼光去審視電影,每部電影都有可以挑剔的地方,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是否能引發你的心理活動頭號玩家(動作 / 科幻 / 冒險)虛擬VR的另類玩法,是一部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作品,也許以後的科幻電影,不是用來看的,是用來玩的。個人覺得:「你猜猜有多少個彩蛋?遊戲男孩千萬別錯過。」她(劇情 / 愛情 / 科幻)想試試和人工智慧戀愛?影片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表現愛情,如果沒有性,愛情還可以算是愛情嗎。
  • 終結者,你早該終結丨毒藥頭條
    之前毒藥君為大家出了一份片單,昨兒一早就「冒死」排雷去了。在看過「誠哥「壁紙新作《天氣之子》之後,果斷把目光投向了「州長」的新片。還被《電影周刊》雜誌評為「史上最值得收藏的科幻電影」。同時,斯瓦辛格飾演的終結者機器人T-800,也成為科幻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銀幕形象。
  • 全球最髒的10部電影,對不起,不是啪啪片!丨毒藥頭條
    不是自誇,按這個標準,毒藥君絕對是觀影界的女神。欣賞得了優雅文藝的小清新,也嗨得起汙力濤濤和屎尿屁,看得懂燒腦恐怖的科幻懸疑,也經得起重口的血漿和暴力。當然,這並不能代表毒藥君的全部。憑著對電影的熱愛,本著科學觀摩學習的精神,那些驚世駭俗、顛覆人性的電影,毒藥君也敢於觀看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