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沉迷電影的毒藥 郭佳鵬導演解讀《花樣年華》

2020-09-05 數字展示在線

很多導演的電影人生是從拉片開始,一幀幀解構,如何描繪故事,如何運鏡……一直很好奇,在敘事被打碎的情況下,他們還會喜歡看電影嗎?

電影的解讀從來不僅限於故事,《花樣年華》的故事簡單到「婚外情」三個字就能說明,但是畫面中蘊含儀式感的東方風韻,克制又含蓄的情感讓無數人為之沉迷。

在明基BenQ對郭佳鵬導演的採訪中,揭示了作為專業電影人的不同角色:他是導演,冷峻地審視色彩運用與傳達;他也是觀眾,熱烈地投入色彩的情緒海洋,講到喜歡的電影,例如《花樣年華》、《罪惡之城》,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請跟隨明基BenQ對《煎餅俠》執行導演郭佳鵬的專訪,走進電影的色彩世界。

對於導演,色彩是講述故事的魔咒

郭佳鵬導演特別強調:「導演對於片子的色彩布局是非常考究、精細的。所以呢,我也是在創作這塊,希望把色彩更多的展現給觀眾。」

他在採訪中舉例,「《花樣年華》用極其濃重的色彩去塑造一個愛情故事,裡面的珠寶風格是獨樹一幟的」。當觀眾把目光再一次投注於這部電影,朦朧的記憶開始甦醒,首先進入眼帘的一定是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穿著一襲旗袍款款而來。

王家衛導演曾經在採訪中回憶到,他想讓《花樣年華》呈現出60年代的味道。於是,擔任美術和服裝設計的張叔平帶領團隊設計23套旗袍,每一套旗袍的色彩都別具風格,隨著蘇麗珍的情感變化,或濃鬱熱情,或暗沉鬱結,一出場便是內心的告白。

導演用色彩給電影搭建了時代的舞臺,注入情感、氣質。



對於觀眾,色彩是沉迷電影的毒藥

作為導演時,郭佳鵬冷峻地分析不同電影對於色彩的精彩運用。

而當他推薦喜歡的電影時,又像個影迷一樣,熱情地描述記憶中閃現的精彩畫面,那些烙印在心底的色彩印象。

在《花樣年華》中,郭導特別喜歡珠寶的顏色,他說:「幾種珠寶色彩具有特別高的飽和度,給我們的感覺珠寶色特別奪目,但是又不顯得生硬,具有非常高的自然度。」

其實不僅是郭導,著名影評人「局外人」也分享了他對《花樣年華》色彩的著迷:正是昏黃的色彩,營造了文革時期香港特殊的氛圍,讓人回到充滿鄰裡人情味,同時又飽受人情束縛的年代;而高飽和的色塊組合讓情感線特別迷離、朦朧,充滿東方的美感。

郭導推薦的另外一部電影是米勒導演的黑白電影《罪惡之城》。他解釋,黑白片有時候讓觀眾更加強烈地感到情緒的波動。「當主人公騎著摩託車,行駛在筆直公路上的時候。顏色雖然是黑白的,但是給你體現的卻是紅色的力量。」

色彩就像是一瓶毒藥,讓觀眾跌入電影世界,悲喜淹沒。

明基廣色域色準投影機,還原電影原色

最後郭導把話題轉向觀影器材。

這幾乎是每一位導演都逃不過的命運,他們花了很多心血在電影的製作上,哪怕是一道光影,一抹色彩,一件極小的道具……都蘊含太多努力,非常希望這些努力能夠通過好的播放設備完整地傳達給觀眾。

而在實際播放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顯示器材無法展現電影原色的情況。「它的顯色如果不精準,我們就很難理解這個時候導演通過顏色賦予我們的情緒,就更難理解故事如何定調子」,郭導提出,DCI-P3廣色域為消費者提供電影原色體驗,也將成為很多影迷朋友們選擇播放產品的重要參考因素。因為「DCI-P3的設計,儘可能匹配彩色電影的全部色域,它的色域範圍比較廣,與Rec.709相比,紅色和綠色範圍比較大」,「DCI-P3可以呈現更多的影像細節與色彩,更廣的色域不僅僅是一般的畫面,更是影像的代入感和情緒的(豐富)」。



從2015年明基BenQ開始踐行色準之路,並且隨著技術的進步,不斷去實現更高階的色準。今年年初,明基更是帶來符合4K時代下重要色彩規範DCI-P3廣色域標準的4K投影機W5700與W2700,為消費者呈現電影原色。技術背後,明基希望攜手電影人傳達電影原色,希望為影迷朋友帶來解讀電影藝術的新範本。

相關焦點

  • 重溫:王家衛與他的電影《花樣年華》
    《阿飛》的環境寫實,但人物非常開放,愛慕或者痛苦,什麼話都會說出來;《花樣年華》卻恰恰相反,需要「空」一些情節,許多事不可明言。旗袍是《花樣年華》中的重要元素,我要的是一種俗氣難耐的不漂亮,結果人人卻說漂亮。
  • 解析電影《花樣年華》畫中畫的奧秘
    導讀: 一個人花一樣的年華,只有那幾年,抓緊了,別留下遺憾 !——電影《花樣年華》的藝術解析當我寫這些電影分析時,我通常會把電影看一遍。寫下我認為有趣的事。當我開始看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時,我寫的第一件事是:5分鐘內的每一個鏡頭都是畫中畫。 每個鏡頭的演員特徵不僅由電影的構圖創造而是通過細節。
  • 李榮浩翻唱經典,沉迷了十幾年的歌曲,他用全新曲風演繹花樣年華
    李榮浩的第六張個人專輯主打單曲《花樣年華》於5月23日在各大音樂平臺正式上線 ,雖然已經過去這麼長的時間了,但是依舊值得說一下,說起這首《花樣年華》讓人忍不住想起王家衛所導演的影視作品《花樣年華》。李榮浩表示自己沉迷這首《花樣年華》已經十幾年了,而對於這次的改編
  • 《花樣年華》花樣裡看年華
    《花樣年華》是由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片,於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00年,梁朝偉憑藉該片獲得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該片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2009年,影片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一位。
  • 獨家解析電影《花樣年華》畫中畫的奧秘
    導讀: 一個人花一樣的年華,只有那幾年,抓緊了,別留下遺憾 !——電影《花樣年華》的藝術解析當我寫這些電影分析時,我通常會把電影看一遍。寫下我認為有趣的事。當我開始看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時,我寫的第一件事是:5分鐘內的每一個鏡頭都是畫中畫。 每個鏡頭的演員特徵不僅由電影的構圖創造而是通過細節。 這是電影製作者使用數十年的視覺技術。我最喜歡的例子是約翰·福特的傑作中最精彩的最後一幕《搜索者》。
  • 花樣年華:蘇麗珍與她的旗袍
    一句臺詞把心碎拿捏得剛剛好,這便是導演王家衛的傳世名作《花樣年華》。從 2000 年在坎城電影節首映開始,這部電影就是無數影迷心中東方美學的代名詞。2009 年,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將它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2019 年,《衛報》將它列為「21 世紀最佳影片 100 部」中的第五名。今年,正好是《花樣年華》上映 20 周年,讓我們一起重新回到膠片中的香港,品味欲語還休的情愛之美。
  • 花樣年華作者享年100歲,王家衛導演曾啟發他的作品!
    劉以鬯主持過多種報刊副刊,並致力於文學創作,其代表作1963年的《酒徒》和1993年的《對倒》在香港文學史上影響深遠,更是王家衛電影《2046》和《花樣年華》的靈感起源。早些年,王家衛拜讀了劉先生的《酒徒》,就萌生了開拍電影《花樣年華》的想法。為此,王家衛導演還親赴《香港文學》雜誌社拜謁了劉以鬯。《花樣年華》開機以後,王家衛在拍攝完梁朝偉一段報館戲份的時候,再度向劉先生徵求意見。
  • 《花樣年華》 兼·看電影
    ▲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海報
  • 《電影手冊》之2+1——評王家衛的《花樣年華》
    王家衛通過抹去原有的一些痕跡,通過摧毀部分原有的創作,終於孕育出了這部「成稿」的《花樣年華》。然而最終呈現給大家的這部電影仍然保留了部分尚未成型的痕跡。《2+1—評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是《電影手冊》的「精簡手冊」(lespetits Chaiers)系列之《王家衛》(WONGKAR-WAI)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電影《花樣年華》,副標題為譯者所加。
  • 電影《花樣年華》| 婆娑時光,似水年華
    類似的表現還有伴隨著收音機裡周璇《花樣的年華》的旋律,鏡頭橫移從周慕雲家到蘇麗珍的家,從牆壁和門框的前景看到了依靠在牆邊的那個失落神情,悲傷的情緒跟著流水般的節奏緩緩溢出。這種阻隔不僅是畫面上呈現的狀態,其實也代表這人物內心的那無法敞開心扉的悲傷。
  • 我從來不喜歡王家衛的電影,尤其在《花樣年華》之後
    今天,是香港電影導演王家衛62歲的生日。電影研究學者戴錦華教授曾在採訪中明確表達:「我從來不喜歡王家衛的電影,我認為他太造作,太明確『作』,形式上有一種工整,他的主題的扁平——尤其在《花樣年華》之後。」面對《花樣年華》這部在國際影壇上備受讚譽且被視為華語電影經典之作的影片,戴錦華教授有怎樣獨到的見解與觀點?
  • 李榮浩第六張專輯上線酷狗音樂,主打曲《花樣年華》致敬經典
    搖曳的旗袍、昏黃的路燈、梳得一絲不苟的愛司頭……當這句熟悉的臺詞講出口,眼前的場景仿佛瞬間切回到電影《花樣年華》,又聽見蘇麗珍在問周慕雲這個沒有答案的問題。5月23日凌晨,李榮浩第六張創作專輯主打單曲《花樣年華》正式上線酷狗音樂平臺,同樣的作詞作曲,不同的音樂風格,李榮浩在《花樣年華》電影原聲帶的基礎上,以他獨特的改編致敬經典,為這段朦朧的愛情故事演繹出另一種結局。
  • 《花樣年華》20年,你懂了嗎?
    《花樣年華》已經上映20年,它是目前最成功的華語電影,被各種影評人協會只是這20年間,你長大了,經歷不同,但《花樣年華》中的種種情感,懂得了嗎?其實永遠都不懂,才最好。在這次全新的修復版中,墨鏡導演加了三個分別寫有「秘密」、「窺探」和「欲望」黑底紅字的畫面,音樂上也做了一些調整。喜歡《花樣年華》的都知道,這個故事可能在拍攝的時候,設計了多個版本,或者更嚴格地說,在這個標題下,有很多個不同的周慕雲和蘇麗珍。他們糾纏,用不一樣的方式,他們不知道自己在戲外、還是戲裡、還是在戲中戲裡。層層疊疊的意識,進進出出,當然會換來不一樣的結局。
  • 王家衛《花樣年華》中的這些暗語,你看懂了嗎?
    ——《擺渡人》攝影指導鮑德熹在文章中爆料,王家衛導演在片場用這句話表達了自己對電影美學的極致追求。記得拍以下這個鏡頭的時候,上海正值最溼冷的冬天,室外溫度接近零度。我把反光打好了之後,導演問我要不要在地下放煙?我說因為是零度,灑下的水馬上會結冰。
  • 學生影評賞析——電影《花樣年華》
    而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卻向觀眾講述了一個不能相愛卻不得不愛的故事。在西方媒體的審視中,《花樣年華》最完美的作品,無論是英國著名電影雜誌《視與聽》將它列為影史五十部最佳影片之一,還是成為唯一一部入選法國《電影手冊》電影史最佳二百五十部電影的華語片,都證明了這一點。它用幾乎儀式化的東方風韻美學承載了一場帶著淡淡傷感的不可能浪漫。
  • 《花樣年華》片尾的特別鳴謝
    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的片尾,有這樣幾個大字「特別鳴謝劉以鬯先生」,接著才是「監製、編劇、導演王家衛」等一大串名字,可字號遠比「特別鳴謝」要小很多。似乎為這部「終於能夠看懂的」王家衛電影又抹上了幾許疑惑:劉以鬯是誰?為什麼要特別鳴謝他?
  • 電影《花樣年華》的主題元素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部電影,一部似乎與我們這個年齡相去較遠的電影——《花樣年華》。在高二升高三的那個暑假,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了這部電影,第一次看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電影的結尾(同樣也是我認為最具美學的一幀畫面)——男主角將內心的秘密訴說在吳哥窟的樹洞裡。懷著這份好奇,我暑假親自去了柬埔寨,探訪那個歷經風雨的歷史遺蹟,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讓我對這部電影的主題又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
  • 從宏觀蒙太奇思維、中觀敘事結構、微觀剪輯手法解讀《花樣年華》
    蒙太奇除了是一種剪輯手法外,還是一種結構故事的方式,更是一種重要的電影思維,它貫穿了一部影片的靈感發源、創作過程,以及成片完結的整個生命周期,是一門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學問。接下來本文就以宏觀層面蒙太奇思維、中觀層面完成敘事結構、以及微觀層面的剪輯手法,3個層次來解讀下電影《花樣年華》的蒙太奇魅力。
  • 電影截圖 | 電影《花樣年華》
    電 影:《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 (2000)導 演:王家衛攝 影:關本良 | 李屏賓剪 輯:張叔平美 術:張叔平服 裝:張叔平副導演>你有什麼感興趣的遊戲動畫的原畫設定或是電影電視劇的影視概念設計
  • 從視覺語言、細節處理、電影主題角度,淺析王家衛的《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的好是一種稀缺的好,放眼至國際影壇,也挺難找到相似的電影,它的與眾不同讓人驚豔,它將千禧年前的整個世界瀰漫著的一種懷舊潮,烘託至峰值一般,如此氛圍飽滿的電影,直到多年後的今天仍然罕見。》是王家衛導演拍攝的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他最受好評的電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