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華蕩記憶

2021-02-08 上海農場人
這個五一節又去山東濟南府了,李總(海峰)百忙當中抽出傍晚的兩三個小時來接見,參觀了她當年的校園、沿千佛山麓走一小段,在大酒店吃頓海鮮,最後是在付帳時掰手腕,最後大姐贏了,老弟輸了——呵呵,這就叫得了便宜(si)還(bu)賣(yao)乖(lian)!

我們聊到當年受她照顧同樣來自農場的兩位小兄弟,巧在幾天前我就遇到他倆,還聊到那次她帶女兒到上海,與元華的同學匆匆小聚,彼此都記不清具體哪一年了。「好腦筋不如懶筆頭」就是真理呀,回來瀏覽一番「網絡日誌」(博客),立刻就清楚了,那是2011年的五一節!

那次小聚後,為了證明當時自己不是冒充元華的同學,還寫了一篇日誌《元華蕩記憶》,今天順便就一同轉到這裡,感謝當年元華同學的「不殺之恩」,也感謝再次經過海峰地盤時,她盡的地主婆之誼。

by host  活寶

2011年五一節,在山東工作的海峰迴來探親,節後急著趕回去上班,只能抽出晚上七點去機場前的兩三個小時,跟我們一起吃頓飯聊聊。冬蘭做東,臨時召集,連海峰女兒一起也只六個人,倒也簡單緊湊。席間他們有提議當年元華的同學幹一杯的,我自然不在其中。但他們乾杯後,我就說了,其實我也在元華讀過書,和他們是同班同學。

 

坐在我旁邊的毛魚,小學一直跟我一個班,瞥我一眼,意思是我湊熱鬧、瞎起勁。這段經曆元華的海峰和冬蘭也都沒有印象,但小五子是有的。她對我當年在元華短短幾個月的有些細節,記得比我自己還清楚,她說那時我的手上長滿了凍瘡,經常一個人走在路上拿根小樹枝這裡敲敲那裡打打……確實是這樣的,所以我說她是「用心生活的人」。

 

那是1968年深秋到翌年春天的事了,上海農場在元華分場北面一河之隔的六隊辦了全場的「清理階級隊伍學習班」,我母親作為一個從舊社會過來的舊知識分子,自然是那場運動需要追究歷史、重點清理的對象。清隊學習班屬於封閉式管理,呆在裡面的人缺少人身自由,不能隨便回家。早一年父親已經去世,而我年僅十歲,上面沒有哥哥姐姐可以照顧生活,所以造反派和紅衛兵小將同意母親帶上我這個「小蘿蔔頭」一同前往。

 

記得那時已近年底,一個天氣陰沉飄起雪花的下午,四岔河邊停靠著幾隻木駁船,幾百個受清查的人默不作聲走進船艙,坐在自己帶去的鋪蓋卷上。艙底的氣氛十分沉悶,人人都如驚弓之鳥,誰也不知道怎樣的命運在等待自己。一艘拖輪拖著幾隻大駁船,把這些人帶到元華那邊的學習班去。船隊沿著四岔河向東,到鹽場那邊折向南,那條河元華蕩的人稱之西大河。

 

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船靠岸了,船艙裡上了年紀的人艱難地爬上甲板,驚恐地走下窄窄的跳板。爬上大堤後往前看,烏雲低沉的灰色背景下,是一片荒涼的黃土地,幾百號人肩扛手提,其中還間雜著幾個小孩,零亂的隊伍迎著呼嘯的風雪,沿著那條泛著鹽鹼的土路向東向東,蠕動著伸向遠方,象煞了俄羅斯畫家列賓描繪的流放圖。

 

到了元華六隊,我母親被安排在一個有七八個人住的宿舍裡,十來平方矮平房的泥地上,一側鋪了厚約20公分稻草的地鋪。我和另一個半大不小的陳姓男孩和一群女人擠在一起睡,確實是蠻討人嫌的。母親很識相,就睡在風大潮溼門邊的鋪位上,人們進進出出都要經過地鋪前,帶進來的泥雪雨水都要濺在床單上。母親讓我睡在靠牆的地方,而且睡覺的時候面孔也要朝著牆的方向。每天晚上早早地睡覺,等她們晚學習結束回來的時候,沒睡著也要裝作睡著。

 

到了那裡,過圍河去分場的小學讀書,也就在那時和元華的孩子成了同學。上學的第一天作為一個陌生人,坐在教室裡本來就很不自在,想著上課後老師會將我介紹給大家,會關照同學們關心我,但是老師很左很積極,我已經忘了她當時怎麼介紹我們的了,只清楚地記得她極其鄙視地說,這幾個新同學中有的父親是什麼什麼,母親又是什麼什麼,反正都是有嚴重的政治問題,言下之意我們都是黑五類、狗崽子。

 

她沒有讓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上關心我們,而是在政治上歧視我們,最後她引用了一段毛主席語錄:「有成分論,不唯成分論,重在政治表現」,算是給我們這些狗崽子一條出路,當年我又沒有現在這樣死不要臉,讓我的玻璃心散了一地。

 

當然,現在我並不記恨她,在時代大潮的裹脅下,盲目跟風的從來都不是少數,但我銘記一句箴言:歷史可以寬容,但不能忘記。苦難的歷史應該教會我們深刻反思、構建自我: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保持人性永遠是第一位的。

 

當年還有兩位時豐的學生與我同時轉入元華小學的這個班級,這是小五子提及我才想起的,我同時想起來他倆在那半年裡的遭遇要比我差得多,常遭同學老師欺負,甚至到了不敢上學的地步。我的遭遇沒有那麼差,記得和班上的同學一起到草蕩裡割茅草,在學校操場前用磚和毛竹做長凳,布置會場,周末的下午,還和同學們一起在到後面,找七隊的同學玩。那一年的寒假特別冷,我和元華的一幫男孩還在結了厚冰的圍河上拖板凳當冰撬玩。

 

我雖然只在元華小學呆了半年,期間還常常逃學,但與許多同學處得還不錯,印象中沒人欺負過我。這次我就問到小五子,同學當年怎麼會特別的關照我?她說那時她媽媽就說起過,與我母親是熟悉的老同事。這樣說來,元華同學對我「網開一面」起碼有這樣的原因,我們的父母許多都是建場之初風雨同舟的老同事。

 

農場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同學之間的父母往往比同學本身更熟悉,初二的時候,元華分場劃給海豐農場,元華的同學全到總場中學來讀書,如果我對母親說起新交的朋友是某某同學,她就說:「哦,那是某某和某某(夫妻)的孩子呀!」

 

我在元華小學讀書的時候,討厭極左的班主任老師,所以常常逃學,冬天天冷,就與六隊燒老虎灶的那個少教混熟了,孵在灶頭邊取暖,有時也裝模作樣幫他加點燒水的礱糠。那位小少教一臉煙火色,整天紅著眼睛,一個眼角上吊,看上去象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整天罵罵咧咧挺兇的,但混熟了感覺他也就是個任性的大小孩,在老虎灶幫我做過彈皮弓,還削過木手槍。後來他被調到了放牛班,我還到他住的牛棚閣樓上睡過午覺,但天好的中午我們一般睡在牛棚外稻草堆的南面,身上蓋著稻草孵太陽。

 

有時他牽著牛讓我騎在牛背上,到大田裡犁地,對牛他也罵罵咧咧的,在空中甩著響鞭,嚇得老牛快走幾步。有一次我見牛走得很慢,就用手裡的樹枝狠狠地抽了一下,誰知他當即就翻了臉,紅紅的眼睛瞪著我,什麼髒話粗話都潑到我身上,最後居然說了一句最最樸素的話讓我震驚:「讓我抽你一鞭試試,疼不疼?」

 

那個冬天我剛滿10歲,卻真正感受到了人與耕牛的感情,重新認識好人與壞人,照那時的說法,勞教少教是壞人,但我眼前這個容貌醜陋、性情兇狠的壞人,居然有如此善良心軟的一面!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欺負過牲畜,看見有人將鞭子抽在它們的身上露出血痕的時候,心就被揪著痛,就會想起他曾經說過的那句話:「讓我抽你一鞭試試,疼不疼?」

 

在那個時候他教會了我扶犁耕地,最初的時候我扶著犁,只盯著眼前的犁看直不直,犁了一段距離後才發現,已經歪得很厲害了。他追上來退回去重耕,並且告訴我:犁地不能只埋頭看著眼前,要看著遠方地頭的目標,不必在意腳下的小小偏差。犁地的方法其實是啟迪人生的,應該從大處著眼,沒有必要對眼前的細枝末節耿耿於懷。

有時到西大河邊上去耕地,中午不可能跑老遠的路回村裡吃午飯,我們就到附近老百姓家裡買一捧苞米粉,到河溝裡和了粉,放在破瓦上生火烤,但烤得焦香了,又成粉齏,根本就不成形,就一撮撮地抓了塞進嘴裡。

 

那個春節我們是在元華度過的,學習班還放了一天假,雖不能回家,但可以自由地在分場到處轉轉。春節那天的上午,我跟著學習班與母親同舍的石潄雲阿姨到冬蘭家去拜年,見到了高大魁梧、爽朗豪邁的冬蘭她爹楊大漢,吃了許多瓜子花生。記得她家的地上瓜子花生殼已經鋪了厚厚一層。我問石阿姨,他們為什麼不掃掉點呢?她說春節裡不能掃地是過去的老傳統……

 

但冬蘭已經全然不記得了,連我們做過半年同學也絲毫沒有印象。兩年後的1970年春,全場的清隊學習班在四岔河再一次舉辦,這一劫楊大漢沒有逃過,在殘酷的「政治清洗」中含冤身亡。幾十年後,一向快樂的冬蘭談及悽楚往事,立刻目光散淡,自言自語道:「再捱過13天就好了……」近半個世紀時光飛逝,其中的13年她也未必有多少深刻的記憶,但離學習班結束尚存13天的那個日子,她卻永世難忘。唉,那可是百般折磨,讓人神經崩潰,度日如年的每一天呀!

 

寒假裡有許多的孩子來看望正在辦學習班,不能回家的父母,那年的冬天下了好大的雪,大地白茫茫的一片,什麼都被厚厚的白雪覆蓋了,麻雀找不到食物,他們就叫我陪著,到村子西面的曬穀場上,找了一個揚谷的竹匾倒扣,一邊支個小棍,又從糧倉裡捧些稻穀放在竹匾下面,小棍上系了根長長的草繩,幾個人攥著草繩的另一頭,趴在遠遠的草垛後面。

 

不一會兒,一群麻雀落下來鑽到竹匾下面吃稻穀,那邊的繩子一拉,匾合下來,十幾隻麻雀全部罩在裡面……那段日子我們不知逮了多少麻雀,學習班裡自己不能做飯,我們家也不吃那東西,但他們拾掇完了還是給我留下了好幾串,有幾十隻,我一直將麻雀肉晾在宿舍外面的屋簷下,直到四月離開的時候才取下來帶回家。

 

1968、69的年末歲初,至今已經過去40多年了,但還能和元華蕩的同學聚在一起,想到那個年代點點滴滴的憂傷與快樂。

掃描以下二維碼,直接進入「上海農場人」微信公眾號,看上海農場更多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元華:與成龍是師兄弟,一生只能當配角,沒有主角的命!
    在于占元門下,翻跟鬥的功夫最厲害的就是元華。元華因此脫穎而出,成為李小龍替身。「龍爭虎鬥」電影片段中,李小龍與外國人進行決鬥,一個空翻,踢翻了外國武士。元華也曾經在拍戲的時候,偷襲過李小龍。元華有一回在後面偷襲李小龍,一把抱住李小龍雙腿,讓他動彈不得。李小龍反應過來,跟元華說,「不要玩了!」原來這一招是李小龍剛教會元華,元華現學現練,偷襲李小龍!元華成了李小龍的御用替身,小龍經常帶著元華四處逛,甚至到他的家裡切磋功夫。
  • 元華談周星馳:沒有周星馳,就沒有最佳配角獲得者元華!
    這時于占元門下的幾位弟子拔地而起,在娛樂圈與群雄逐鹿,後來洪金寶成了馳名中外導演,元彪成了聞名世界的武術指導,成龍成了享譽全球的巨星,元華成了金牌配角。元華身材和長相併不適合當主演,所以才沒有幾人的成就,其實當年元華的知名度並不低。
  • 周星馳:羨慕元華和李小龍的交情,因欣賞為元華定製了「包租公」
    上臺領獎後元華發表獲獎感言,感謝了周星馳和製作公司哥倫比亞,同時也感謝了家人和師兄弟們的支持,這次拿獎給了給了自己很大的鼓勵,以後會演好每一個角色。為什麼要找元華出演包租公這個角色,此前周星馳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了這個問題,星爺表示「我一直很欣賞元華,在以前他出演了不少動作影片
  • 元華—陪伴了我們整個青春的老戲骨,生活落魄參加活動無人理
    更有不少的觀眾認為元華飾演的燕赤霞才是最好,元華身上仿佛自帶大俠之氣,演出額了燕赤霞法術強大、外表強悍實則內心細膩的特點。在出演唐人街探案2的時候,但元華的回應卻讓人十分心酸,他說:年紀大了,有戲拍就不錯了,不在乎錢多錢少了。
  • 成龍開出800萬片酬被元華拒絕,陳思誠開出10萬片酬元華卻答應
    為了邀請同門師兄元華出山,成龍開出800萬片酬,卻被元華拒絕。沒多久,陳思誠給他開出10萬片酬,元華就出現在《唐人街探案2》裡。元華和成龍是同門師兄弟,因為和李小龍身形差不多,從《精武門》開始,經常當李小龍的替身,打響了在娛樂圈的名聲。
  • 元華:當年他邀請我演功夫,之後我就火了
    這樣的一種潛意識的想法已經成為了我們記憶深處相當重要的一個元素。 既然想起了包租婆,那麼自然是少不了包租公,《功夫》當中包租公的扮演者元華就是依靠這個角色,讓人們記住了他,從此大紅大紫,從此火了起來。
  • 《功夫》成就了周星馳,也圓了元華一輩子的夢
    除了成龍和洪金寶,還有一些老夥伴對香港功夫電影貢獻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我們今天要談論的主角——元華。作為七小福之一的元華擁有非常紮實的功夫基礎,他的動作整齊有力,行雲流水。、成龍合作,但他也曾與林正英出演過多部電影,喜歡他的影迷不在少數,但元華從未得獎,這已成為他演員生涯中的一大遺憾,獲獎也成了元華一生的夢想。
  • 68歲的元華,憑藉周星馳《功夫》拿下最佳男配,火了整整15年
    比如在周星馳的《功夫》中,元華飾演的包租公,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說到現在已過去15年,但人們始終無法忘記,那個會太極拳的包租公。元華當年憑藉《功夫》,獲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這也是他人生中,獲得的唯一的一個獎項,雖然現在已經68歲了,但是在娛樂圈,一定擁有無法撼動的地位。
  • 做人坦蕩蕩,心中無憂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是亙古至今的一句至理名言。    做人坦蕩蕩,才是真君子。小人行不義,所以長戚戚。    做個「坦蕩蕩」的君子,精神境界只能高,不能低,言談舉止必須中規中矩。    行為坦蕩蕩的人,最懂得做人必須「有所行,有所不行」;最懂得做事必須「有可做,有不可做」。   天,不會因為人們厭惡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來;地,不會因為人們厭惡遼遠,就停止它的廣大;君子,不會因為小人妄言妄語,就停止他的品行修養。
  • 你們如何看待元華拒絕成龍的800萬邀請呢
    有一次,成龍想邀請元華演配角,給他開出800萬片酬,元華婉拒了,後來元華客串《唐人街探案2》,只拿了10萬片酬。很多人紛紛猜測,元華是否和成龍不和?當年,元華曾是李小龍的替身,因為能打,所以在娛樂圈也有一席之地。
  • 武術大家元華,為什麼成了早期香港電影的犧牲品?
    1987年,在洪金寶、元彪、林正英主演的電影《東方禿鷹》中,元華飾演劇中反派大將軍,第一次將西裝暴徒的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劇中元華身穿西裝,手拿摺扇,動作狠辣中透著一絲陰柔,雖然身材瘦小,但動作乾淨利落,與後來張晉飾演的角色可謂是如出一轍,算得上是最早的西裝暴徒了!
  • 「西裝暴徒」元華,香港電影的犧牲品,卻因為《功夫》又紅了15年
    且元華本身的十分的靈活,功夫紮實,尤其擅長腿功。李小龍的功夫十分的厲害,但是其不擅長翻跟頭,而元華很好的彌補了李小龍的這一缺陷。在當時來說,元華的演藝之路可以說是平步青雲。在當時的香港電影,元華的長相併不算十分的出眾,且能打的功夫巨星一大堆,在其中,元華就顯得不是那麼不可或缺了。之後的一段時間,元華也出演了很多的角色,但都是反面形象,最深入人心的莫過於《飛龍猛將》中的華心武。電影中,元華大背頭的形象,一身貼身的西裝,將一個陰險狡詐且兇狠的反派角色詮釋的淋漓盡致,被很多網友們讚譽為:第一代西裝暴徒。
  • 當了半輩子龍套,元華終於憑演技爬上人生巔峰
    這其中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等人都進了嘉禾做龍虎武師,他們遇到了第一位伯樂——李小龍。由於劇集的成功,元華一度成為TVB紅人,臺裡又為他量身訂做了《男人四十打功夫》。在劇中元華飾演人到中年仍然一無所長的富二代方天龍,和帥哥吳毅將有精彩對手戲。
  • 元華:曾是李小龍替身,成龍的同門師兄,遇到周星馳才大火
    其中飾演「包租公」的元華,更是通過這部電影大紅大紫。不過元華則是這兩類人中間的類型,說大哥也不是,但也不至於淪落到無戲可拍的地步。那時候的元華身材很好,也曾是「七小福」裡身手最好的一位,能夠做到很多高難度動作。
  • 元華:很感激他,沒有他我一輩子都拿不到獎
    對於元華很多人都比較的熟悉了,尤其是隨著《功夫》的播出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也正是因為這部作品,讓元華迎來了演藝圈事業的春天。在拿到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時候,元華第一時間對於周星馳表示了感謝。其實元華是七小福成員之一,還有擔任過李小龍的替身。
  • 《功夫》主演們拍了,一部爛片觀眾直呼,元華,元秋可惜了
    周星馳《功夫》電影主演,拍了一部豆瓣只有2.8分爛片,觀眾都直呼可惜了,元華,元華,和梁小龍。元華,元秋,和梁小龍是影壇著名老戲骨,幾位都是實力派演員,每一個演技都特別精湛。尤其是元華拍了一輩子戲,出演很多經典電影。元華還和成龍洪金寶是師兄弟,幾人關係都非常好,元秋更是成龍,洪金寶大師姐。
  • 現實中元秋元華到底是什麼關係?是親兄妹還是夫妻?
    元華身份背景元華原名叫容繼志。因為落實了」隱瞞嫌疑「,所以元華一聲不吭挨了師傅80多棍」藤條燜肉「,可見兄弟情深。早些年元華與妻子Evina育有一子一女,剛結婚頭幾年夫婦倆各忙各的,只是近幾年元華經常在中國拍戲,太太也跟隨左右照顧他的起居飲食,煮咖啡,洗衣服,煮夜宵伺候的無微不至。
  • 元華:林正英第一隻殭屍,唐人街探案片酬僅10萬,近況如何了?
    這裡科普一下:七小福成員有洪金寶/ 元奎 /成龍/ 元泰 /元德 / 元彪/ 元華。實際上元華在「七小福」中是身手最好的一個,可以做到其他師兄弟難以完成的高難度動作。之後還特意教了元華幾個功夫動作,得到了李小龍的肯定,準備以後帶著元華一起去好萊塢拍戲。這時的元華離好萊塢也僅是一步之遙了,只是可惜後面忽然傳來了李小龍去世的消息,元華失去了一個進入好萊塢的機會。
  • 元華拒絕成龍800萬片酬卻接了陳思誠10萬的戲
    一次節目中,主持人問元華:「聽說成龍曾經給你開出了800萬的片酬,讓你客串一個角色,但是你卻拒絕了?」元華:是的,大哥是開了這個價,但是我覺得沒有必要,因為超出了正常價。元華的回答很令人敬佩,他表示:拒絕成龍主要有兩個考慮,其一是角色不適合自己,其二是800萬片酬實在太高了,他是演配角又不是演主角,該拿多少片酬就拿多少片酬。而當陳思誠拿著《唐人街探案2》的劇本找到元華時,想不到元華一口就答應了,片酬還是區區的10萬。
  • 《倩女幽魂:人間情》:眉清目秀的元華,正是最合適的燕赤霞
    經典一代的燕赤霞,在1987版《倩女幽魂》中是老戲骨午馬飾演的;元華比午馬年輕整整10歲,確實是新一代。可是,當年的午馬45歲,今年的元華已經68歲了。元華和午馬都是香港影壇老一輩的動作演員,元華出道時跟過李小龍,午馬跟過張徹,最後都加入了洪金寶的洪家班。元華是洪金寶的師弟,可是經常在洪金寶的電影裡出演反派,而午馬則經常和電影中的洪金寶稱兄道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