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莎士比亞又喜歡音樂劇的你,不能錯過這些劇!

2020-11-21 騰訊網

英國抒情詩人/劇作家本·瓊生

曾這樣評價莎士比亞:

「他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千秋萬代。」

莎士比亞給世人留下了37部戲劇,

而這些劇作的影響早已不局限於話劇舞臺。

莎翁的作品就像一個取之不盡的靈感庫,

音樂劇、歌劇、芭蕾、古典音樂……

各個領域的創作們

或戲仿致敬,或解構重釋,

讓莎士比亞作品換種藝術形式全新表達。

今天不妨就來聊聊,

那些可以看到莎劇影子的音樂劇吧!

音樂劇《西區故事》

紐約幫派版《羅密歐與朱麗葉》

「In the book of the destiny, we togetherbetween a row of characters.」(在命運之書裡,我們同在一行字之間。)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已經成為愛情的代名詞,雖是悲劇收場,但也讓追求真愛的當代人羨慕遐想。

早在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出現前,1957年於百老匯首演的音樂劇《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就從這個經典愛情故事取材了。不同的是,社會背景從14世紀的義大利搬到了20世紀的紐約。

紐約西區的貧民窟裡,有兩大流氓集團——由白人組成的「火箭」,以及由波多黎各人組成的「鯊魚」,兩個幫派勢不兩立,經常挑釁格鬥,釀成流血事件。在某次舞會中,「火箭」頭目裡弗的好友託尼和「鯊魚」頭目貝爾納爾多的妹妹瑪麗亞一見鍾情,兩個經歷了愛戀和抗爭,最終託尼倒在血泊中,留下瑪麗亞悲痛欲絕……

《西區故事》並非直接把《羅密歐與朱麗葉》換個音樂劇的方式改編,更像是借鑑劇作的框架,並給這個古老故事注入現代意義,聚焦種族歧視和移民等問題,給予真實生活的觀照。

音樂劇《吻我,凱特》

臺前幕後版《馴悍記》

《吻我,凱特》(Kiss Me, Kate)是百老匯舞臺上一部成功的喜劇類音樂劇,也是首個摘得託尼獎音樂劇獎的作品。《吻我,凱特》的故事藍本來自莎士比亞的《馴悍記》,講述了百老匯製片人兼演員弗雷為排演《馴悍記》,邀請已聲名鵲起的前妻莉莉出演女主角,演出時間恰逢兩人離婚一周年,於是上演了一出臺上合作默契、臺下吵鬧不休的鬧劇。

音樂劇《吻我,凱特》最巧妙的地方在於,利用戲中戲的嵌套結構,將整部《馴悍記》完美搬進音樂劇。故事背景的設置,為劇情推進和歌舞編排提供了便利條件,也讓觀眾獲得了欣賞兩齣戲的歡樂。

音樂劇《獅子王》

動物世界版《哈姆雷特》

儘管根據電影改編的百老匯音樂劇《獅子王》(The Lion King)並非改編自莎士比亞劇作,但大家普遍認為TA的故事很「哈姆雷特」。就像哈姆雷特為父報仇與叔父決鬥那樣,《獅子王》也是一出「王子復仇記」,辛巴試圖戰勝奸詐的叔叔以奪回王座重振家園。不僅情節上大同小異,《獅子王》在角色設定上似乎也與《哈姆雷特》頗為相似。

《獅子王》於1997年首演,是百老匯最賣座的音樂劇,在全球獲得超過70個藝術獎項,並被翻譯成8種語言版本熱演。

音樂劇《雪城雙兄弟》

百老匯版《錯誤的喜劇》

音樂劇《雪城雙兄弟》(The Boys from Syracuse)首演於1938年,是第一部改編自莎士比亞作品的音樂喜劇(音樂劇早期的稱呼),由喬治·阿伯特編導,作曲則由著名音樂劇作曲家理察·羅傑斯(代表作《南太平洋》《國王與我》《音樂之聲》等)負責,還有喬治.巴蘭欽擔任編舞工作。

導演兼編劇喬治·阿伯特以莎士比亞作品中改編較為頻繁的《錯誤的喜劇》為靈感,同時給音樂劇賦予了20世紀30年代的百老匯風格。《雪城雙兄弟》講述的是兩對雙胞胎兄弟離散多年後,在各種機緣巧合下大團圓的故事。

羅傑斯為該劇創作了《Sing for Your Supper》和 《Falling in Love with Love》等好聽的歌曲, 讓其成為當時的百老匯一大熱門。

就像很多古早劇目那樣,音樂劇《雪城雙兄弟》在20世紀中後消寂了很久,直到2002年復排才重回百老匯。

音樂劇《回到禁忌星球》

科幻版《暴風雨》

音樂劇《回到禁忌星球》(Return to the Forbidden Planet)改編自1956年弗雷德·威爾科克斯執導的科幻片《禁忌星球》,而電影本身的故事便受莎士比亞最後一部完整的傑作《暴風雨》的啟發。

在《暴風雨》中,普洛斯彼洛公爵和他三歲的小公主漂流到偏遠的島嶼上,他利用魔法製造風暴,讓奪取爵位的弟弟安東尼奧和同謀的那不勒斯國王阿隆佐也流落荒島,最終找回迷失的本性。而到了音樂劇《回到禁忌星球》,故事的舞臺則從荒島換成了遙遠的星球D』Illyria。

《回到禁忌星球》是一部點唱機音樂劇,匯聚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熱門單曲,包括美國搖滾樂手Jerry Lee Lewis的《Great Balls Of Fire》,The Ventures(投機者樂團)的《Wipe Out》,以及萬聖節必聽的《Monster Mash》等。

END

互動時刻:

你還知道哪些和莎士比亞有關係的音樂劇麼?歡迎在留言區補充,一起漲知識~

*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資料來源:playbill.com

相關焦點

  • 喜歡看電影的你一定不能錯過這些單詞!
    很多小夥伴最喜歡的休閒消遣方式可能是看電影。如果你也是,那麼你就一定不能錯過這些單詞。
  • 《一個人的莎士比亞》:不可錯過的獨角戲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想說,「每個人心裡,也有屬於自己的莎士比亞」。關於你的莎士比亞, 你還記得哪些?這是一部原創英語獨角戲,講述了一段發生在迷茫的六歲男孩兒與苛刻嚴厲的「莎士比亞」老師之間令人捧腹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約瑟夫·格雷夫斯將他對莎士比亞的全部熱愛融入到了這部劇中。因而對於熱愛莎士比亞戲劇的朋友,《一個人的莎士比亞》會引發他們強烈的共鳴。同時,劇中引用了許多莎劇的經典臺詞,以向這位偉大的戲劇大師致敬。
  • 《青年莎士比亞》熱播 這樣的莎翁你可喜歡?
    這部劇的視角與眾不同:鏡頭聚焦莎士比亞初闖倫敦的經歷,打撈文學史留下的零星記載,加以華麗的想像,給觀眾呈現了一個兼具野心與才華、激情與魯莽的年輕人,如何從無名之輩成為傳奇的莎士比亞。想像一下,300名觀眾擁擠在露天的舞臺前,一邊看表演,一邊大聲說話、喝酒、跳舞、打架、調情,喜歡表演時歡呼鼓掌,不喜歡時就往演員身上扔東西,喝倒彩。
  • 12部莎劇改編音樂劇,你pick哪一部?
    在這位誕生在400多年前的劇作家,在他52年的人生中,創作了37部戲劇作品,上百首十四行詩,雖然他創作這些劇目可能只是為了養家餬口、讓觀眾填滿他的劇院,做一些地產投資,但有時作品的流傳就是充滿了這樣那樣的必然和偶然。 莎士比亞的戲劇不會被時間和地點禁錮,自然也不會被形式禁錮。
  • 即使你喜歡莎士比亞,想看懂本片也很難
    但很遺憾,很多時候,即使你做了工作也無法很好的理解一部有著觀影門檻的電影,即使那些視聽語言你非常的熟悉,但是組合在一起就會有無窮的非同一般的魔力,電影就是電影,有的時候,無法理解也是現實。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有著一定的觀影門檻的作品。
  • ...莎士比亞影像展0703北京開幕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中文版...
    首屆萬達莎士比亞影像展0703北京開幕7月3日,首屆萬達莎士比亞影像展在北京開幕。從即日起至9月,10部莎士比亞舞臺作品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武漢、瀋陽、大連、長春、廈門、福州、鄭州、青島、濟南、昆明、南寧等多個城市的萬達影城放映。
  • 英文原創話劇《一個人的莎士比亞》
    你的人生中是否也曾有過一位老師,用他自己的方式深刻的影響了你?也許是《一個人的莎士比亞》裡瘋狂熱愛著莎士比亞的瑞維爾校長...
  • 專訪《貓》初版導演納恩爵士 | 莎劇大佬、劍橋學霸、音樂劇聖手這些標籤之下的搖滾人生
    納恩爵士人生的第一個角色,是他5歲時在學校的短劇「耶穌的故事」中飾演的老乞丐,他的老師和他說「你是一個天生的演員」,這句話在他的心裡種下了一粒種子。中學時納恩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教授英國文學的老師彼得·休伊特,這位老師經常排演莎士比亞的校園劇。
  • 複課啦,莎士比亞名著變成學生口中的音樂劇
    研究院下屬藝術教育研究所響應青少年美育教育號召,為K12藝術教育課程體系及兒童藝術啟蒙課件研創出全新的戲劇教育模式——課本劇,用時代語言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課程體系。2019年,研究院攜手曹楊二中教育集團,將課本劇付諸實踐。
  • 福利丨錯過這部音樂劇,你就不能好好跟文藝青年聊天了!
    >費用:180元~1380元作為百老匯九大最長壽音樂劇之一的《魔法壞女巫》自2003年在美國百老匯上演以來,已連續演出5000餘場,一直備受矚目。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場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音樂劇,那你錯過的將不只是一個億!而廣州更是作為此次《魔法壞女巫》Wicked國際巡演的收官站,從6月18日至7月2日在廣州大劇院連演17場。《魔法壞女巫》Wicked官方中文版宣傳視頻
  • 聊聊我喜歡的音樂劇(一)
    影片改編自百老匯著名的音樂劇,大師級指揮家兼作曲家倫納德•伯恩斯坦作曲,情節取自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隨著影片的播放,走的人越來越多,堅持到影片結束時就沒剩幾個人了。中國人,尤其是漢民族沒有音樂傳統。
  • 給孩子的莎士比亞,經典大師作品不能錯過!
    孩子通過這些不朽的文學作品而認識、感悟到的世界,對真善美、假惡醜的認識和理解,對人生哲理潛移默化的接受,比我們大人膚淺的說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那麼想要提高這些,有一類書是怎麼也繞不過的,那就是西方文學的殿堂級代表——莎士比亞的作品。400多年來,莎士比亞一直坐在文學殿堂的王座上睥睨眾生。
  • 只喜歡在北上廣深演的大製作好劇,這次來咱大舟山啦!
    《音樂之聲》中文版[ 劇 情 介 紹 ]1938年,奧地利薩爾茲堡,年輕活潑的修女瑪利亞到退役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照顧他的七個孩子。除此之外,他的導演作品還遍布英美的地方劇院以及莎士比亞戲劇節。代表作有《我,堂吉訶德》、《屋頂上的提琴手》、《一個人的莎士比亞》、《俄克拉荷馬》、《窈窕淑女》、《伊利亞特》、《箱子裡的人》等。        國內最強譯配大師程何 Vivi Chengp
  • 這些一定不能錯過諜戰電視連續劇,部分精彩,你是哪個最喜歡?
    這些一定不能錯過諜戰電視連續劇,部分精彩,你是哪個最喜歡?我相信很多朋友喜歡看電視劇以消磨業餘時間。小編通常喜歡看諜戰劇。今天,我將告訴你一些不可錯過的諜戰劇。太棒了!它們太棒了,不能錯過!我不知道你們誰是關於最喜歡?歡迎在下面發表評論!
  • 約瑟夫·格雷夫斯 莎士比亞、灰姑娘與戲劇教育
    「審美決定天花板,態度決定底線,」這是程何對自己所負責的內容板塊的價值總結,「我們音樂劇從業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對內容必須有一個國際主流的內容判斷能力,你的審美決定了你自己能夠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必須要把審美拼命地往上提;態度決定底線,總有時候是工期緊、報酬低的,什麼樣的東西你覺得有臉拿出去,署上你的名,你不覺得丟人。」
  • 你最喜歡的音樂劇唱段有哪些?
    答|百度派 @泰迪的小妮兒音樂劇在戲劇種類中算是一種比較 流行也比較受歡迎的戲劇了,它分為舞臺表演和影視作品表演兩種方式,經典的音樂劇很多,經典的音樂唱段也有很多。歌舞青春男女主舞臺合唱片段《歌舞青春》是我接觸到的第一部外國音樂劇,它不僅有活潑向上的氣氛,也有男女主細膩的感情。特洛伊和蓋布利拉本是分屬兩個世界的年輕人。特洛伊從小就作為籃球種子來培養,而蓋布利拉則是個高智商的學習優秀學生。新年晚會兩人被推上舞臺,合唱了一首美妙的歌,彼此的內心都燃起了火花。 碰巧的是,兩人竟成為了高中同班同學。
  • 這些娛樂圈的明星都是學音樂劇的!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位呢?
    話說,這些前輩都是學音樂劇的:孫紅雷、靳東(中戲音樂劇班),黃軒(北舞音樂劇系),婁藝瀟(上戲表演系音樂劇方向),以上各位都是很好的演員,音樂劇專業和表演專業都是要上表演課的哦!孫紅雷,1970年8月16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大專班
  • 音樂劇《保鏢》來中國,喜歡惠特妮·休斯頓的別錯過
    倫敦西區音樂劇《保鏢》(TheBodyguard)是一部致敬惠特妮·休斯頓的作品。5月22日,《保鏢》召開中國巡演發布會,宣布將於今年6月至11月期間,在北京、上海、廣州、東莞、長沙等13個城市進行原版演出。音樂劇改編自惠特妮·休斯頓1992年主演的同名電影《保鏢》。
  • 姐妹你劇荒了嗎?這些高甜韓劇可不能錯過!
    姐妹這部劇簡直是太可了,元寶我已經是二刷了,剛開始呢,大家可能會因為名字而錯過這部劇,但是您點進去之後就會發現真的是太甜了,甜掉牙的那種哦!可愛大力的女保鏢vs口嫌身正的小狼狗總裁。喜歡最萌身高差的姐妹一定不能錯過這部劇,劇情一點都不拖沓,節奏非常緊湊。
  • 百老匯音樂劇《我,堂吉訶德》中文版北上開票!
    1965年,音樂劇《我,堂吉訶德》在百老匯首演,立刻引發巨大反響。在當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我》劇首輪演出持續了整整5年,創造了2329場的連演紀錄,至今依然在百老匯連演排行榜上雄踞高位。在次年的託尼獎(美國戲劇最高獎)上,《我》劇橫掃頒獎禮,一舉包攬了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詞曲創作、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五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