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爾遠程視覺謝培英教授提醒:孩子近視如何配好角膜塑形鏡
近視的影響因素主要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而環境因素中的近距離工作、電子產品、讀寫習慣、採光照明等與近視的發生發展都有密切關聯。科學研究表明,增加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近距離工作,可以預防近視的發生。建議青少年每天陽光下的活動不少於2小時,應該增多戶外活動,儘量少接觸電子產品。近視的醫學幹預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學防控體系。
-
遠程視覺謝培英教授教提醒:科學配戴角膜塑形鏡的重要性
5歲女童近視半年未管,度數猛增到400度小玉同學今年12歲,近視度數就已高達400度。「5歲上幼兒園的時候做過一次散瞳驗光,那個時候就檢查出有100多度的真性近視,但是也沒太重視,手機、平板還是隨她玩。等到半年後再驗光時,度數就已經到400多度了!」小玉爸爸現在說起此事,還後悔不已。
-
遠程視覺謝培英教授提醒家長為避免孩子視物不清,必要時需配眼鏡
兒童正處於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保證完整、健全的視覺,最重要的就是雙眼能同時看到一個清晰的視網膜(眼底)像。近視眼如不及時矯正,長期的視網膜模糊像,一方面會誘發眼軸的進一步加長,使近視度增加,甚至引發弱視、斜視;另一方面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表現為對外界新事物興趣降低,生活範圍縮窄,重者影響智力發育。
-
愛爾遠程視覺謝培英教授, 怎麼分辨孩子真假性近視
前段時間有個報導:4歲的孩子近視600多度。現在近視的患病率越來越高,更嚴峻的是,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就出現近視。家長都很發愁,特別不想孩子戴眼鏡。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兒童近視。 近視會遺傳給下一代嗎?
-
角膜塑形術治療高度近視眼及散光值得關注——謝培英教授
角膜塑形術治療高度近視眼及散光值得關注——謝培英教授謝培英教授 北京北醫眼視光研究中心我國青少年近視眼的患病率在世界上位居前位,而高度近視眼(近視屈光度數I>6.00 D)的患病 率也在不斷攀升,如廣州200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 15歲人群的高度近視眼患病率已由以往的1.5%以下提高至4.8%;更有報導指出我國臺灣18歲學生高度近視眼的患病率已由
-
孩子近視了,眼鏡應不應該戴?100度近視,也可以有5種以上的解決方案
有人說,孩子近視千萬不要戴眼鏡,越戴眼鏡,眼睛越近視!也有人說,孩子近視以後,只要在上課或寫作業時佩戴眼鏡就可以,平時能不戴就儘量不戴,這樣可以延緩近視的發展。這些道聽途說的做法,很有可能害了孩子。戴眼鏡不是導致孩子近視加深的原因,恰恰與之相反,孩子真性近視如果不戴眼鏡,或者佩戴不合格的眼鏡,會導致眼球發脹、發痛,引起視疲勞,加速近視度數的增加速度。合適的眼鏡就像一雙幫助眼睛分擔重量的手,可以減輕眼睛的負擔。不戴合適的眼鏡,眼睛會使勁想看清楚模糊的東西,從而刺激近視度數增長。
-
眼科教授吳佩昌:「終生醫學成就獎」專家認為,孩子可以不近視
這個話題最近引發了很多討論,朋友推薦了一本來自臺灣眼科專家的書《孩子可以不近視》,我也看了,的確,我們發現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有關孩子視力保護的書,解釋深入淺出,建議使用,讀了以後就能實施起來。作者吳佩昌是臺灣很有名的眼科教授,兒童近視控制專家,還曾獲2014世界領先專家「終生醫學成就獎」。
-
孩子第一次配眼鏡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可不能太隨便
我們有一個做語言矯正的孩子,老師發現語音訓練時展示的舌部動作,孩子總是看不準,眼睛總是咪著。孩子媽媽說,她早就發現孩子視力有問題,可是又不想這麼早就讓孩子戴眼鏡,還沒打算好去哪裡配眼鏡。其實很多孩子第一次配眼鏡,父母可能忽視了很多問題。我身邊的孩子很多上小學就近視了,一般情況下,都是先去醫院檢查,想省錢的話,拿著醫院的驗光檢測報告,去找個好一點的眼鏡店配眼鏡。
-
配眼鏡的學生多了,醫生提醒:選大框眼鏡要慎重!
記者走訪發現,臨近開學,配眼鏡的學生越來越多。醫生提醒,青少年視力發育未完全,最好要定期做詳細檢查,保護好視力。配眼鏡的學生多了,醫生提醒:選大框眼鏡要慎重!上午,在城區一家眼鏡店,記者見到了前來配眼鏡的小朱。小朱之前視力正常,但是這個暑假在家裡經常玩手機和看電視,這幾天明顯感覺眼睛酸脹、乾澀,於是來眼鏡店驗光。
-
孩子近視後,家長容易犯的四個錯誤,你做過嗎?
隨著近視的人越來越多,「如何防控近視」好像每個人都能說上那麼幾句,然而真正做對的並不多,近視後不正確地處置,往往導致近視不斷加深,甚至還引發其他眼部問題,值得警惕。 今天小編總結了4個常見近視防控誤區,供大家參考,快來康康。
-
臺灣眼科教授吳佩昌:孩子可以不近視,父母必須知道的18個知識!
配眼鏡看得清楚只是治標,戴眼鏡無法控制小朋友的近視度數持續增加。有些家長認為小朋友近視只要幫他配副眼鏡,這樣就沒事了,也算是治療近視。類似這樣的觀念是需要改正,因為配眼鏡只能治標,並沒有治本,孩子的近視會一直惡化。在門診,有時會碰到因為這種觀念的耽誤,而讓一些只有19、20歲的年輕人,近視發展到近千度,挽救都來不及。
-
看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眼科專家告訴你這些近視誤區要避開
暑期到,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李堅博士這裡看近視的孩子有了明顯增加。目前在學校內,佩戴「OK鏡」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家長如何預防孩子的近視?在預防近視方面家長有哪些誤區?OK鏡應如何佩戴?什麼樣的人群適合戴OK鏡,什麼群體不適合?如何減少OK鏡的遺失?新藥物「阿託品」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
孩子近視了怎麼辦?多吃藍莓有用嗎?這三個誤區千萬不要碰!
孩子近視了,怎麼辦?」這恐怕是目前很多家長的焦慮和恐慌。近期,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湖北總院)的門診患者中 4、5歲的「小眼鏡」多了起來。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我國近視人數已經超過4.5億,其中,小學生近視發病率約為45.7%,大學生約為90%。視覺健康形勢不容樂觀。改善兒童、青少年近視刻不容緩!
-
瞳視角知識課堂:防控孩子近視的幾個階段,家長們必須知道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我們認知事物第一道工具,而我們從 出生到我們成年,我們的視力都會產生變化的,而且這個階段也是視力變化最為明顯的階段,但是也是人們作為忽視的一個階段,而視力問題也成為了當下社會作為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今天瞳視角就孩子出生後的幾個視力變化關鍵詞做一個總結和建議,希望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
-
【家長必讀】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孩子近視問題?
據統計,80%高度近視孩子吃虧在父母的一個「等"字上。很多父母都會這樣想:「再等等」正是孩子高度近視的罪魁禍首,研究發現:大部分孩子近視本可以防控,在孩子剛剛近視的時候,如果正規驗查、及時防控,是有可能得以控制的。而一旦等到形成真性近視,將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
-
再談家長在近視防控工作中的定位與角色
六、家長鬚知近視度數加深與戴眼鏡的關係 發現近視後,一些家長和同學牴觸戴眼鏡:一是影響外觀,二是根深蒂固地認為戴眼鏡會讓近視度數加深得更快,再也摘不下來了。諸如此類的種種顧慮導致明明近視了卻不戴眼鏡,不斷地往前換座位,迫不得已才配眼鏡。這種想法和做法是不可取的。
-
臺灣眼科專家吳佩昌:孩子可以不近視
配眼鏡看得清楚只是治標,戴眼鏡無法控制小朋友的近視度數持續增加。有些家長認為小朋友近視只要幫他配副眼鏡,這樣就沒事了,也算是治療近視。類似這樣的觀念是需要改正,因為配眼鏡只能治標,並沒有治本,孩子的近視會一直惡化。在門診,有時會碰到因為這種觀念的耽誤,而讓一些只有19、20歲的年輕人,近視發展到近千度,挽救都來不及。
-
愛爾眼科護眼秘笈——個性化科學防控近視,讓孩子度數增長"急剎車"
當下,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舉國關注。但由於不少家長迷信各種偏方土法"治療"近視,導致"近視茶"、"近視治療儀"、"視力訓練儀"……一個個宣稱能讓孩子"輕鬆摘鏡"的產品充斥市場,近視矯正領域亂象叢生。2019年4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重拳整治近視矯正行業亂象。
-
家長閱:寒假視力矯正忙,三種常見矯正方法防止度數增長
十幾歲孩子是近視敏感期,尤其寒暑假近視爆發更為嚴重,在假期裡缺乏到戶外運動,喜歡宅在家裡,要麼看電視,要麼玩遊戲,要麼看書寫作業,用眼過度導致的。有的小朋友,光一個短短的寒假近視就加深了200多度!日前,國家衛健委發布《兒童青少年防控近視系列手冊》,針對幼兒園、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就青少年近視防宣傳控方面制定了不同年齡段個性化的防控知識手冊,引導家長和孩子科學、正確的去呵護眼睛健康。有的地區甚至把「視力檢查結果」納入中考分數,兒童青少年的的視力問題再次被重視了起來。所謂早發現早治療,越早治療幹預越能解決問題。
-
孩子近視老不好?小編來支招~
之後慢慢變成了習慣動作,逐漸導致近視。當家長問孩子為什麼靠近看時,小朋友通常是說因為看不清楚。小貼士這時大人們要注意了,除了及時發現和制止,還要和孩子解釋,比如,這個音符不認識,那我們來思考一下慢慢數,但要保持姿勢。在這種時候,擁有老師身份的我,也會對孩子制止並提出要求,順便授權家長監督。爸媽們懂的,老師的話大部分時候會比家長的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