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媽媽們來說,剖腹產一定不是個陌生的名詞。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用剖腹產的方式生下自己的寶寶,甚至有一部分媽媽抱有「絕不順產」的想法。這也讓我國成為了剖腹產大國,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嬰兒是通過剖腹產來到這個世界的。
然而我們的鄰國日本卻是另外一幅景象。作為與我們一衣帶水、有著深厚文化淵源的國家,日本在選擇母親生產方式的態度上與我們大不相同。在日本,絕大多數醫院都建議讓媽媽們選擇順產,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可以選擇剖腹產。為什麼在關於生產方式的這個問題上,日本與我們正好相反呢?這其中究竟有怎樣的細節值得我們探索呢?
日本是個「順產」大國
剖腹產在日本有個十分高大上的名字,用漢字可以寫成為「帝王切開」。不過儘管有著這麼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名字,在日本剖腹產可不是什麼受人歡迎的事情。在日本的醫院裡,絕大部分醫生都會建議母親選擇順產,很多母親也會主動選擇用順產的方式生下孩子,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默認的規則。
在日本的傳統文化裡,順產才是生孩子的「正道」,其他諸如「剖腹產」等生育方式被人們認為是所謂「歪門邪道」。更有一些極端的情況,有些媽媽會因為沒有選擇順產而受到其他媽媽的排擠,認為這是「圖輕鬆」、「對孩子不負責」。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很少有媽媽會主動選擇剖腹產,也是一件可以理解,但比較無奈的事情。
另外在日本,絕大多數醫院對剖腹產有著嚴格的限制。除非是媽媽身體狀況不佳、伴隨有其他疾病,或者胎兒的狀況不能使用順產方式,醫生才會為媽媽安排剖腹產。並且這其中需要得到高層次醫生的審批,有些甚至是要婦產醫院的院長批准。與我國醫院動不動就推薦媽媽們做剖腹產不同,日本醫院對剖腹產的態度,是非常謹慎的。
儘管在日本現在有很多人提倡諸如「剖腹產和順產是一樣的,應該平等對待」的建議,但社會風氣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當前對於生育方式的選擇問題,順產依舊是日本媽媽們的首選。社會文化的影響與醫療機構的限制,讓日本成為一個「順產」大國
為了「順產」,日本媽媽們的準備可不少
生孩子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順產生娃更是如此。日本人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會從很早開始,就帶著懷孕的媽媽們做好生育前的各項準備,學習相關知識,甚至有專門的心理輔導,幫助媽媽們順利度過生孩子的難關。
日本媽媽們在懷孕期間的飲食受到很大控制,醫生會要求媽媽們儘可能地控制自己的體重,不能過度肥胖。這是因為肥胖會造成媽媽們的體質下降,同時也有可能引起胎兒發育過於良好,導致順產出現困難。與中國媽媽們整天補充營養,生怕不夠不同,日本媽媽們可能會在懷孕期間減肥——當然是採用科學的方式。
除此之外,日本媽媽們在懷孕期間還會進行適度的體育鍛鍊,以保證自己的身體足夠強壯,滿足順產的要求。這些鍛鍊都有專業人員進行指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獲得最好的鍛鍊效果。這一點其實我們中國的媽媽們也在嘗試去做。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需要媽媽們有充足的體力和結實的身體去面對。
這些準備可不是在做無用功,它們為媽媽和孩子的平安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有數據顯示,日本是世界上新生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甚至比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還要低。能用最傳統的方式,得到最安全的結果,日本在「生孩子」這件事上,還是值得我們參考學習的。
生孩子,選什麼方法不重要,母子平安最重要
在產房外緊張等待的人們,最想聽到的一句話是什麼?當然是「母子平安」。媽媽和孩子都平安無事,這是人們最大的心願。所以,選什麼樣的方式生孩子,其實在生孩子的那一刻,已經不重要了,人們心裡最惦記的,是媽媽和孩子的安全。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醫學高度發達的社會,用什麼樣的方式生孩子,媽媽們有著充足的選擇空間。不過我們還是建議媽媽們,聽一聽專業人士的建議,把自己和孩子的健康與平安放在第一位。最安全、最適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