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五四精神,發奮學習、積極進取,以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入團誓言。」2020年11月,廣東工業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張駿達光榮加入共青團,在學校感受到「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組織氛圍。
廣東工業大學團委圍繞「四個聯繫服務青年」思路,讓專兼職團幹和青年班主任導師直接聯繫服務新生團支部,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平臺。團支部的活力從基層迸發,團員青年的認同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黨的青年工作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團廣東省委推動的「燈塔工程」著力優化組織育人體系,抓好學生骨幹、團支部和學生社團三類載體的育人建設,為廣東青少年思想提升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為黨育人
「這個培訓班對我們申請入黨非常有益並且必要,讓我們銘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汕頭大學學生黃嘉曼告訴記者,培訓班通過校級大班課的形式系統教學,院級安排專題討論、觀影學習,同時把志願服務作為考核指標。2018年12月,黃嘉曼參加了該校團委舉辦的首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之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是共青團為黨育人的重要抓手。「燈塔工程」創新對青馬學員的培訓,推動高校探索「青馬工程」和黨課培訓相結合的路徑,建立優秀學員推優入黨機制。
「『疫』時一周E學」,學習身邊可親可近可信的人,講身邊可感可歌可泣的事兒……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燈塔工程——青年『研習』計劃」,著力把「有營養」的精神營養做得「可口」,舉辦「兩會」金句翻譯大賽、「讀《之江新語》,談人生理想」英日韓外語演講比賽系列特色活動。
系列研習活動掀起學生入黨高潮,該校新生入黨申請比例較前一年提高了12.45%,推優比例提升至26.95%。
團省委相關負責人認為,要深刻把握開展「燈塔工程」工作的初心使命和實踐邏輯,就要深入理解「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育人宗旨,這是保持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戰略事業。「燈塔工程」激發基層團組織活力,推動思想政治引領貫穿團學隊工作全過程各環節。
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由黨建這隻『大手』拉著團建這隻『小手』,由黨員老師的『大手』牽著團員青年的『小手』,將廣大黨員教師的精氣神化為服務青年、服務高水平大學的強大動力。」廣州大學啟動「千名教工黨員聯繫千個團支部」工程,該校黨委書記屈哨兵說,「千千工程」所倡導的基層「黨建帶團建」,根本在「建」,關鍵在「帶」,希望藉此幫助廣大青年樹立遠大目標、堅定理想信念,為黨和國家的建設培養接班人。
搭建陣地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華南農業大學思創園傳來悠揚的歌聲,同學們循聲相聚於此,「歌唱祖國」主題快閃活動拉開序幕。
「思創園就在學生社區裡、就在同學們宿舍樓下,這是我們打通思想政治引領、服務同學『最後一公裡』的有力舉措。」該校學生會成員蔡琳琳說,學校19個學院分別建設了自己的思政創新基地,組成「思政一條街」。
華南農業大學將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做到社區裡,構建起以「思創園」為核心,以4個特色學生社區園區為依託,以各級社區工作站為基礎,以多個站點為基層服務固定點的「1+4+N」多維協同學生社區實務化育人體系,形成「創新創業、志願服務、學業互助」三位一體的實踐模式,將其打造為思政育人新平臺,護航學生成長成才。
早在2018年9月,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就制定了《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燈塔工程」實施方案》,學院按實情、出實招、謀實效,構造「12345」工作模式,讓「燈塔」釋放出了亮眼光芒。
每一年,該院院長為新生開展思政第一課,以育人元素為主線,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觀引領,用現實案例讓聽課學生感受思政課既有「意義」又有「意思」,「堅持思想政治引領凝聚廣大青年」。
陣地在社區中,陣地在架構裡。「燈塔工程」對青年學生的引領從有形到無形,並從大學向中小學推進,構建了一個個堅實的陣地,是廣東共青團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的作重要思想的生動實踐。
照亮前路
不僅在高校層面,在學聯學生會層面,「燈塔工程」也依託團學渠道,開展了廣泛而深刻的思想政治引領工作。
在《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專題「燈塔學習會」上,20多名廣東省各高校的代表彼此交流心得。中山大學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楊巨聲說,《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一書用25個生動真實的故事講述了最為質樸的真理,也成為了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青年、走進青年、傾聽青年的真實寫照。
「我很幸運,能夠在人生最關鍵的時刻親聆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人生發展方向豁然開朗。」陳童是一名香港學生,是廣東高校香港學生聯合會秘書長、暨南大學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她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港澳臺僑學生到內地求學的情況,勉勵他們要好好學習,早日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儘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
為了讓南粵青年學子更好地學習和領會這本優秀讀本,團廣東省委、省學聯開展贈書學習活動,為全省各地市團委、高校團委、省級「青馬工程」培訓班學員贈送《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500餘冊作為學習用書,並面向該省154所高校大學生開展「讀《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主題徵文活動。
燈光閃耀,你我終將成為燈塔,點亮自己,照亮他人。
接下來,「燈塔工程」將進一步優化組織育人體系,以「燈塔」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長成才之路,為我們的黨培育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