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球獎上奪下電影戲劇類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並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上
風光入圍10項大獎的《1917》是曾執導《空降危機》的英國籍導演山姆曼德斯的最新電影作品
電影描述1917年4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兩位英軍士兵必須穿越危險的無人區深入絕境,向友軍傳達「取消攻擊」的任務。電影採用非常驚人的一鏡到底方式,呈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線戰況讓觀眾體驗了一場如煉獄般的戰場巡禮
然而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歷史,相信在過去的歷史課本上並沒有太多的詳細介紹
就讓我們來好好回顧一下《1917》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有1917年到底發生了什麼重要事件
讓你在看電影之前,對電影的歷史背景有更深一層認識唷!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於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主要的戰場發生在歐洲
因此在20世紀初的華語世界中也稱之為『歐戰小也因為獸場巢除了含要個洲州國家之間的紛爭
列強各國的殖民地互相牽連的關係,戰火延燒至全球各地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
因此被稱作北世界大戰,也為了要和1939年9月發生的「世界大戰」有所區隔
因此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來稱呼之
這場總共4年3個月又2周的戰事總計約6500萬人參戰一
超過1600萬人死亡是歐洲戰爭史上破壞力最大的戰爭
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過去的初中歷史課本中介紹是從194年6月28日
在現今波赫的首都塞拉耶佛發生了奧匈帝國皇太子費迪南大公
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分子槍殺的事件開始說起
這場暗殺事件,引發受到德國支持的奧匈高國
出兵徵討塞爾維亞,最終引發各國間像是烙兄弟般地宣戰然
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除了「塞拉耶佛事件」外其實是歐洲列強之間
長期在世界布局上的競爭以及極端的帝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爭奪殖民地的情況下早已有跡可循
特別是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人國組成十分複雜。在周邊各國的拉攏,權力爭奪的情況之下
胛這個位於重要戰略地位的半島,引起了歐洲各國介入半島內事務的紛事
引起了歐洲各國介入半島內事務的紛爭,被稱作是歐洲火藥庫
戰爭一觸即發,為了解決紛事 1878年世界各國召開「柏林會議」
支持多個在巴幹半島的新興小國獨立,卻也因為各自的利益
最終爆發了兩次巴爾幹戰事,使得歐洲各國,尤其是奧匈和俄羅斯兩大國的衝突加深
使歐洲局勢關係緊張惡化,加上十九世紀的普法戰爭,造成德國法國兩大國互相仇恨
歐洲各國開始互相結盟,大結盟也在後續不斷擴大成員國的情況激烈的軍備競賽下
「塞拉耶佛事件」
美也只是點燃了醞釀已久的戰爭導火索,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開打後的戰況
但基本上在1914年戰爭開打後,陸陸續續在世界各地有新的國家加入戰事
各個地點也都發生大大小小戰役,最終戰況也在大清戰的戰爭性能下
陷久了雙方僵持不下的兩難,而電影所描述的1917年4月6日原,則是過去不想參與歐洲戰事的美國
因為德國無限制潛艇戰,而有多艘船隻被擊沉,以及德國慫恿墨西哥對美開戰的消息下
美國正式向德國宣戰,而電影中也有在兩位主角的對談中提到,場名為「索姆河戰役」的戰事
則是發生在電影故事的前一年1916年,英法兩國為了突破德軍的防禦工事GARM
而將德國逼退至德法邊境HUNGARY,雙方在法國5方索姆琿地區實施的作戰行動AR
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的一次陣地戰
同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坦克的戰役
至於《1917》電影中,所提及的進攻行動
基本上是個虛構故事,但媞電影故事大致以導演-山姆曼德斯的爺爺
阿爾佛萊德曼德斯的口跡記憶為核心發想,阿爾佛萊德在19歲時
1916年1月加入英軍,當時包括他在內的數百名英國士兵奉命前往比利時
個名為普爾卡佩萊(Poelcappelle)的小鎮駐紮在一場大雨之中他們被德軍襲擊
英軍損失慘重許多下落不明的英軍士兵,散落在泥濘的無人區,被大雨掩埋在泥土的坑洞之中
當時阿爾佛萊德被指派重回該地搜尋生還者,並在槍林彈雨之中拯救了許多同胞
最後被授予取勳章在電影中所提及的戰爭情勢事實上與史實中的「阿爾貝裡希行動」有關
曼德斯爺爺所參與的行動也是在這個大框架下所發生的小故事,而就在前面所提到的1916年索姆河戰役後,德軍方新上任的指揮官-興登堡將軍與他的副手魯登道夫,開始建造著名的「興登堡防線」
並在97年2月下令,在前線德軍有計劃性地撤退,他們計劃利用這條短而易守的新防線
讓躁進的英法軍來個甕中捉鱉,德軍在撤退後實施焦土策略破壞了村莊、橋梁、公路主鐵路
在原本的前線壕溝內布下了詭雷,甚至還在水井裡下毒,有效地將原本疲憊不堪的前線土兵
退回到設備更加完整鞏固更強大的兵力為接下來的戰略提供更加完備整合
奧法兩國的軍隊也在德軍的撤退之下,開始推進,1917年4月
法軍總司令尼維爾(Nivelle)發動春季攻勢,歷經一個月的血腥戰
法軍在傷亡10萬兵力的情況下未有斬獲,拒絕難攻行動尼維雨也因為這樣的情況被迫解職
直到美國參戰後,有大量的軍備資源投注之下,英法兩國在下半年再度展開攻勢!
但是又無法有效攻破德軍防線,戰事再度陷入膠著狀態兩種,戰事再度陷入膠著狀態2時
此時在東方的俄羅斯,因為長期的戰爭讓帝國國內的經濟崩盤,民不聊生的情況下士兵開始厭戰
直到17年3月,國內爆發革命後,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臨時政府仍然持續硬撐一戰的戰事
最後在11月共產黨推翻臨時政府,並與德國籤署條約,而正式退出一戰,在沒有東部戰線的壓力之下
德軍開始集中兵力在西線戰場,甚至在美軍尚未到達西線戰場之前1918年夏季
突破了英法兩國的防守,扭轉了戰局等到1918年的8月,美軍加入戰場後,戰事又再度陷入僵局狀態
漫長的消耗與戰壕形態的戰爭消磨了很多
士兵的意志,人人厭戰的情況下,各國國內都開始出現停戰的聲浪,每個國家因為自顧不暇而開始紛紛退出戰爭等
1918年9月開始陸陸續續有參戰國發出求和要直到1918年11月德國國內發生十一月革命
11月11日德國正式向法國求和德法雙方在康邊籤訂信戰協議,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