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06:20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2278
「這次文博會是文化與商業的完美結合。」
「文博會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化寶庫,讓我們大開眼界。」
「期待政府多宣傳文博會,讓文化創意給產品插上騰飛的翅膀。」
「文博會成為好多人一年一度的固定盛宴,而我們會一直走在文創的路上。」
「今年我感覺觀眾更專業、鑑賞力更強,不像以往只能看熱鬧,他們中不少人已經能看出門道。」
……
2020溫州國際時尚文化產業博覽會昨天落幕。為期5天的展會,呈現了一場集城市文創、文旅融合、工藝美術、文化生活於一體的文化盛宴,獲得好評連連,也有不少人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文博會提供很好的平臺
黃娟(武義縣壺山街道晶彩工藝品廠負責人):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溫州文博會,我們發現無論是市民還是工美大師,對螢石雕刻的了解還不夠,所以文博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和其他地方的同類展會相比,這裡的展會規模較大,疫情防控也較嚴格,這在疫情期間非常難得。
工藝美術非遺館也可直播引流
王立立(甌蘊刺繡工作室創始人):很多展館的主題性都很強,也有直播帶貨等比較新鮮的宣傳推廣方式。我建議3號館工藝美術非遺館也可借鑑這種直播引流模式,多組織志願者帶學生等群體組團參觀,從而進一步推廣我們的作品。
希望文博會越辦越好
葉小鵬(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葉氏黃楊木雕第六代主要傳承人):這次參加文博會,不僅我參賽的作品獲得特別金獎,而且我指導的學生也獲得「市長杯」中國(溫州)工業設計大賽金獎,可以說我是大滿貫了,希望文博會越辦越好。
激發我開發文創產品的念頭
趙東良(木詣良都負責人):我是第四次參展,前三次是展出別人的字畫和壽山石作品,這次我帶來自己的文創產品參展。文博會的氛圍激發我開發文創產品的念頭,希望能讓更多人因為我的作品獲得幸福感。
在文創方面花了不少心思
鄧德君(阿希公滷鵝展商):往屆文博會我們也有參加,我發現今年文博會在文創方面花了不少心思,這對我們很有啟發。這幾天,不少客戶跟我們談加盟合作,接下來我們將考慮研發半成品食品。
讓市民了解原汁原味的洞頭美食
劉麗萍(洞頭美食展位):這次展會我們帶來了海味十足的洞頭特色美食,沒想到反響不錯,很多市民來了好幾趟。我希望通過參展讓市民了解原汁原味的洞頭美食,明年有機會我們還會再來。
希望美食展示多些互動體驗
市民王磊:文博會辦得一年比一年好,縣(市、區)館各具特色,尤其是今年「百縣千碗」美食館齊集各縣(市、區)美食,讓我們在家門口享受到舌尖溫州美食之旅,希望以後的美食展示多些互動體驗,讓我們了解美食背後的故事。
文博會的文化發展全面鋪開
市民李女士:這次帶孩子一起來逛文博會,3號館展出的泰順石特別經典,我注意到雖然都是泰順石作品,但實際創作者的地域分布較廣泛,足以看出這屆文博會的文化發展已全面鋪開。
不出國門就能欣賞國外高端藝術品
市民陳先生:今年國際館很高檔,東協館的展品出自東南亞不同國家的藝術大師之手,每件展品都很高大上,值得慢慢觀賞、細細品味;日本館的金製品不僅做工精細,而且文化氣息濃厚,金製品能做得如此精細真的令人大開眼界。不出國門就能欣賞到國外的高端藝術品,這次文博會做到了。
家門口的展會真方便
市民凌女士:去年去非洲工作一直用當地的果木油,回來時還帶了十幾瓶送親友,沒想到今年在文博會上見到熟悉的果木油,果斷入了好幾瓶,價格和非洲差不多,還省去了打「飛的」的費用,家門口的展會真方便。
一次難忘的「非洲之旅」
市民李先生:非洲館我先後去了5次,去一次都能聽這些非洲人講一次非洲歷史,然後就毫不猶豫地收穫一件當地特產,感覺這次文博會就是一次難忘的「非洲之旅」。
每塊地毯都是藝術品
市民趙女士:伊朗是波斯地毯編織藝術的發源地,這次伊朗館展出的地毯色彩豐富、奢華高貴,每一塊都是令人著迷的藝術品,很贊!
感覺文創氛圍非常好
陳曉瑞(設計師):作為2020年鹿城區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最佳人氣獎獲得者,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文博會,通過這個平臺展出了我的獲獎作品,感覺文創氛圍非常好,同時通過這個平臺能和同行多多交流,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創意水平。
布置有特點,非常大氣
市民郭女士:雖然受疫情影響,文博會推遲舉辦了,但品質沒有打折扣,尤其是在布置上很有特點,看上去非常大氣,希望溫州文博會越辦越好,明年我還來參觀。
全息真人秀讓人印象深刻
市民許先生:鹿城館的全息真人秀讓人印象深刻,真人表演加上全息影像技術,帶領我們沉浸式體驗鬥城文化、品味幸福鹿城,這個高科技蠻有意思,以後要是能走出展廳,在五馬街看到就更好了。
像一個巨大的文化寶庫
新田園小學四(9)班林昊陽、石坦巷小學六(2)班鮑諒:文博會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化寶庫,讓我們大開眼界。鹿城館的越劇表演、平陽館的各色美食、溫科院的小動物們,以及世界館的特色展示……無一不勾住我們前進的腳步。瑞安展區的畢昇活字體驗館很有特色。一走進場館,旋轉著的揀字轉盤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在講解員叔叔的邀請下,我們體會了一把活字印刷,原來看似簡單的工序操作起來那麼難,好不容易才拓成一張,看著作品,才懂得什麼叫「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口罩遮不住書香
市民陸奶奶:今年因為疫情關係,來書展的人比往年稍微少了,而且大家都戴著口罩,但口罩遮不住書香,這裡的氛圍還是很好。即使只看到彼此的眼睛,還是覺得和讀書人在一起比較開心。
東協館成網紅打卡地
汪家林(東協館負責人):我們展出的東南亞藝術品成了網紅打卡展品,這次特別打造的「森聆」木的藝想世界也是網紅打卡地,來我們館的市民都會瘋狂拍照。我們館的東南亞飾品也成了爆款,溫州人的帶貨能力很強,前一個人買了一條項鍊,過一會兒她就帶一幫人過來掃貨,平均一人能買三件飾品。
觀展市民的品位比往年高
吳虔(日本館負責人):這幾年都有參加文博會,感覺今年觀展市民的品位比往年高,因為我們的展品都是國際頂尖的金制手工藝品,如果沒有一定的品位是看不出門道的。記得前兩年展會,市民過來看首先問價格,問完價格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今年來欣賞藝術的人多了,有些人還會帶著研究的眼光詢問展品的工藝、歷史背景,這點讓我很驚喜,說明溫州人的文化層次在逐漸提高。
大家對伊朗工藝品有濃厚興趣
阿巴斯(伊朗館負責人):這次帶了伊朗的地毯、琺瑯、壁畫等工藝品參展,大家對伊朗的工藝品有濃厚的興趣,有意向合作的人也不在少數,這次展會收穫頗豐。
溫州人了不起
Phil(非洲館喀麥隆展商):溫州人來非洲館買東西,還會了解每件工藝品背後的風土人情,我們去其他地方參展,觀展者都沒像溫州人這麼好問,溫州人了不起。
縣(市、區)館布置充滿巧思
陳亞娜(溫州徐宅十玖文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相比往年,今年文博會各縣(市、區)館的布置都充滿巧思,比如我們參與策展的文成館,在主題設置中融入金色梯田等自然風景元素;田園風的樂清館和古風的永嘉館將當地的旅遊元素融入展館布置,令人印象深刻。樂清館和永嘉館也是當地知名文化企業參與布展,通過幾天的展會,我們互相建立了聯繫,感謝文博會為文化企業提供展示、交流、互相學習的機會。
文博會成為一年一度的固定盛宴
王潔(溫州市一撮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監):這是我們第四年參加溫州文博會,這次樂清館我們打造的是田園酒肆風格,可以讓來客坐下來歇歇腳、喝喝茶、品品酒。令人感動的是,有好多觀展的朋友對我們的產品如數家珍,每年都像看望老朋友一樣到我們吧檯坐坐。慢慢地,文博會成為好多人一年一度的固定盛宴,而我們會一直走在文創的路上。
讓大家對霞關有了更多認知
林克(蒼南縣霞關鎮黨委委員):我們是唯一把鄉鎮作為宣傳主打的縣(市、區)主題館,用20多萬顆積木搭建的霞關小鎮,給地方旅遊發展帶來很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文博會上,霞關海鮮特產銷售十分火爆,同時將當地海鮮文創品牌推廣出去,讓大家對霞關有了更多的認知。
希望明年還來參加文博會
李平(吉林文廣旅局工作人員):今年參展收穫頗多,溫州市民對東北的雪和風土人情很感興趣,我們也驚嘆於溫州的文化經濟特色。現在吉林已大雪皚皚,正是去度假的好時候。希望明年還來溫州參加文博會,希望大家到吉林過冬賞雪。
今年觀眾更專業、鑑賞力更強
繆一川(崇林齋傳承人):溫州文博會我們參加過多次,跟以往相比,今年我感覺觀眾更專業、鑑賞力更強,不像以往只能看熱鬧,他們中不少人已經能看出門道,這是文博會持續舉辦帶來的變化,提高了大眾的文創素養,希望文博會以後越辦越好。
改良的夾纈染互動產品大有可為
葉其丹(浙江葉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創始人):我們展區的「生肖夾纈染互動區」人氣火爆,好評如潮。夾纈互動禮盒售賣情況良好,個別款現場售空,客戶選擇線上購買。諸多對我們夾纈染有興趣的客商正在和我們洽談,預備籤約代理生肖夾纈染產品,非常看好夾纈染研學產品。由此可見,現代科技創新改良的夾纈染互動產品大有可為。
好多文化資源都可轉為經濟資源
麻武飛(楠溪嘉品品牌運營公司法人、董事長):楠溪嘉品首次帶著永嘉的「心意」來到溫州文博會,通過幾天的展覽和參觀各地區的展區,感悟很深,發現其實我們身邊的好多文化資源都可轉變為經濟資源,既可以搞好文化產業發展又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實現雙贏模式。我們看到老百姓非常喜歡這種帶有一點文化味的土特產,這不僅體現在年紀稍長的客戶群體,青年人面對這種帶有文化味的土特產也非常喜愛,紛紛表示這是他們童年的記憶、家鄉的味道。
文創給產品插上騰飛的翅膀
林開芬(浙江晴耕雨讀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作為多次參展的印刷包裝文化企業,溫州文博會對我們企業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不僅能帶來訂單,還能對品牌起到廣泛的宣傳作用。期待政府多宣傳文博會,讓文化創意給產品插上騰飛的翅膀,同時讓更多市民通過文博會獲取更多的文化創意體驗。
大布局和小設計都別具一格
陳魁化(瑞安市滿山紅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我參加過幾屆溫州文博會,這屆是最精彩的。無論是從大布局來看,還是從小設計來說,都很別具一格,蘊含意義深遠。最讓人感動的是各級領導非常關心這次展會,還到展區互動。這次展會對推廣企業文化形象,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忽略的意義。
對「文旅+」有了新的認識
黃凱琪(浙江左舍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伴手禮負責人):這次我們公司在洞頭館參展,也是我第一次參加文博會。展會上各類富有創意的產品,以及展商在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上的探索,讓我對「文旅+」有了新的認識,希望明年的文博會能展示更多成果。
文博會是文化與商業的完美結合
姜立秋(甌憶新甌窯品牌創始人之一):這次文博會是文化與商業的完美結合。文化方面,我在參展的同時也作為觀眾去逛了逛,現場文化產品包羅萬象,很多場館特別有地域特色,布置得很精巧,讓我看到世界各地的創意,對我們日後創作很有啟發;商業方面,文博會不僅為普通觀眾提供消費平臺,也讓我們看到文化創意成果轉化的可行性。
結交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
蔣婉茹(浙江君蘭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文案編輯):作為首次參加文博會的參展商,感覺很榮幸。我們將君蘭旗下的文創品牌君蘭小樣作為主題,將小樣的膠囊空間帶去展會,受到廣大客戶的青睞,也結交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
文博會對本土產品宣傳有重大意義
王琳芝(溫州市善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文案):這次借文博會的平臺,將我們開發設計的幾款特色農產品展示出來,吸引了很多顧客。將原本樸素的農產品重新包裝設計並賦予品牌和故事,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創新,文博會對於本土特色產品的宣傳有重要的意義。
沒想到效果這麼好
戴虹舞(博識STEAM創客公園負責人):今年是博識創客首次參加文博會,沒想到效果這麼好。博識小創客們特意為文博會設計的300把紀念尺一搶而空,呆萌卡通的十二生肖、個性化十足的筆記本封面和鏤空手飾盒、革命紅船、恐龍、汽車、特朗勃手槍等限量款3D、雷射切割文創作品,都深受小朋友和年輕群體喜愛,售賣一空,許多買不到的客人還留下聯繫方式。來自臺灣的陳女士、幾家文旅相關企業的負責人皆表示了很強的合作意願,真是收穫滿滿。
建議學校組織學生團隊參觀
周是一(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溫州文博會越辦越好,我看到了很多國外的工藝精品和全國各地的特色品種,讓市民大飽眼福。展會重點突出溫州民間傳統工藝美術創新作品和文化衍生品,像這樣高規格的展覽,建議學校組織學生團隊參觀,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與當代時尚的思考。
商報記者 曾雲畢 張 晨 黃文盈 諸葛芳芳
董吉妮 陳佩蕾 鄭小萍 陳燕平 李楊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