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送養、收養,法律是怎麼規定的?

2021-02-22 新華網

近日,民間送養、非法收養亂象再次引發人們關注。有人離婚後雙方都不想養孩子,要將孩子送人;有人發帖送養孩子,索要「感謝費」或者「營養費」;還有人收養一段時間後遺棄被收養的孩子……

關於送養和收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針對生父母能否任意送養孩子、收養孩子需滿足的條件、收養關係能否解除、民間送養收取「感謝費」或者「營養費」的行為是否違法等問題,法報君採訪了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鄧雯芬律師,一起來聽聽律師怎麼說。

1

生父母能否任意將孩子送養?

生父母能否送養子女,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綜合進行判斷。

首先,我國現行的收養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對被送人和送養人的主體範圍均做出了明確規定,只有同時符合,才能送養。

關於被送養人的一般範圍,收養法第4條規定,以下三類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作為被送養人: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關於送養人的一般範圍,收養法第5條規定,孤兒的監護人、社會福利機構、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這三類主體可以作為送養人。

生父母除非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原則上不能以放棄撫養權為由,私自將孩子送養。但收養法第7條也做了例外規定,即年滿35周歲的無子女的公民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4條第3項、第5條第3項、第9條和被收養人不滿14周歲的限制。舉例來說,符合收養法規定的其他條件時,父母可以將13周歲的孩子,送養給孩子的伯父(38周歲,膝下沒有子女),這屬於親屬之間「過繼型」送養。

其次,收養法對送養子女還提出了以下要求或限制,送養需要滿足相關條件。如:(一)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得將其送養,但父母對該未成年人有嚴重危害可能的除外。

2

想要收養孩子需滿足哪些條件?

一是收養人需具備法定條件才能實施收養行為。根據收養法第6條的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無子女;(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四)年滿三十周歲。一般情況下,這四個條件缺一不可,但華僑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條件(一)即收養人無子女的限制。

二是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收養一名的限制。

三是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特殊規定。為維護社會公德,保障被收養人的人身權利不受侵害,收養法第9條規定,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該條的限制。如收養13周歲的女孩,收養她的單身男性,要比她大40周歲以上,即滿足53周歲以上的條件,而有血緣關係的大伯收養她時,就不受該條的限制。

四是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此外還需要注意,收養的孩子如果達到一定年齡時,收養前要徵求孩子的同意。收養孩子時,除被送養人、送養人需具備法定條件,收養、送養雙方自願外,收養年滿十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求被收養人的同意。

3

收養關係成立後能否解除?

收養關係的有效成立,需要有符合法律規定收養條件的收養人和送養人籤署收養協議,並依法辦理收養登記手續。收養協議是由收養人和送養人之間籤署,被收養的孩子屬於收養法上規定的養子女,收養關係能否解除要分情況討論。

養子女未成年的,屬於無行為民事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自己解除收養關係。根據收養法第26條、27條的規定,在此期間收養人也不得解除收養關係,但收養人、送養人雙方可以協議解除,養子女年滿十周歲以上的,應當徵得養子女的同意。如果收養人不履行撫養義務,有虐待、遺棄等侵害未成年養子女合法權益行為的,送養人有權要求解除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收養關係。送養人、收養人不能達成解除收養關係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養子女已經成年的,如果養父母與成年養子女關係惡化、無法共同生活,可以和養父母之間協議解除收養關係。不能達成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訴訟的方式解除收養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當事人協議解除收養關係的,應當到民政部門辦理解除收養關係的登記。

4

民間送養收取「營養費」「感謝費」的行為是否違法?

民間送養收取「營養費」「感謝費」的行為是否違法不能一概而論,具體要考慮收取「營養費」「感謝費」的數額和目的 、送養子女的原因等等。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的規定,不是出於非法獲利目的,而是迫於生活困難,或者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私自將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給他人撫養,包括收取少量「營養費」「感謝費」的,屬於民間送養行為,不能以拐賣婦女、兒童罪論處。對私自送養導致子女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害,或者具有其他惡劣情節,符合遺棄罪特徵的,可以遺棄罪論處;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可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根據收養法第31條的規定,如果借收養名義拐賣兒童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遺棄嬰兒的,由公安部門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出賣親生子女的,由公安部門沒收非法所得,並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民間送養收取「營養費」「感謝費」,如果是以非法獲利為目的出賣親生子女,根據我國刑法第240、241條的規定,孩子父母涉嫌拐賣兒童犯罪,收買人涉嫌收買被拐賣的兒童罪。

另外,在收養和送養中如果對兒童有猥褻、性侵、非法拘禁、綁架等行為的,還可能涉嫌猥褻兒童罪、非法拘禁罪、綁架罪、遺棄罪、強姦罪等,都會被依法處罰。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生父母或者養父母的附屬品,送養、收養需遵守法律相關規定,以有利於被收養的未成年人的撫養、成長為出發點。合法收養,是對孩子的保護,也是對收養人、送養人的保護。(作者:劉欣)

相關焦點

  • 雙方自願領養送養小孩違法嗎,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符合條件的領養人是可以領養孩子的,而在現實生活中,私下抱養的行為是非常多的,那麼,雙方自願領養送養小孩違法嗎,法律是怎樣規定的?網友諮詢:雙方同意私自抱養孩子犯法嗎?北京市京師(南昌)律師事務所樂治用律師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雙方同意私下抱養孩子並不是犯罪的行為,如果沒有辦理收養手續的,是屬於違反收養法的行為。收養人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才可以收養被收養人。
  • 我國法律規定的收養條件有哪些?
    4、特殊規定第七條 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條第三項、第五條第三項、第九條和被收養人不滿十四周歲的限制。華僑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還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的限制。第八條 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 深扒網絡送養黑產業鏈,真相令人心痛,法律又該如何完善?
    養女性侵案件被人們持續關注,民間的送養以及非法收養也再一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這一案件也牽出了網絡送養黑產業鏈,在了解事件背後的真相後,真相令人心痛,而法律又該如何完善呢?利用網絡送養,孩子被「明碼標價」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民間的送養以及非法收養已經形成了一套網絡產業鏈,產業鏈每個環節的人都在網絡中包裝自己,用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送養給他人。比如養女性侵案中的受害者母親在很早之前就通過網絡認識了鮑某,女孩的母親則因為迷信將孩子送養給一個陌生的男人。
  • 請收好這份收養法律指南
    其實,還有法律擬制血親,且擬制血親一旦成立,自然血親自動消除。擬制血親有兩種:一種是養父母子女關係;二是事實上形成了撫養關係的繼父母子女關係。也就是說無論是李爸和子秋媽媽登記結婚,亦或者是李爸辦理了小子秋的收養登記,都能夠使他們之間成立擬制血親關係,那麼趙華光都將是外人。
  • 2020年收養法規定收養人的條件?
    》規定,收養人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收養的準入門檻並不低,我國現行法律是嚴禁買賣兒童或者借收養名義買賣兒童,民間私自籤訂收養協議是違法也是無效的,收養要通過合法途徑進行,那麼,收養法規定收養人的條件?收養子女怎麼進行登記?一起來閱讀下文了解吧。收養法規定收養人的條件?(一)無子女。  既包括未婚無子女,也包括已婚因生理缺陷無子女或者尚未生育子女。  (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  主要是指收養人應當具備一定的撫養子女的經濟能力和具有良好的品行。
  • 從熱播劇《以家人之名》看我國收養制度
    當網友在彈幕中齊刷刷地打出「心疼賀子秋」的同時,李海潮(傳說中的「李媽」)與賀子秋這對催人淚下的父子背後所反映的當下我國收養制度問題也引起關注。下面北京一中院的法官就結合即將實施的民法典,根據劇情為您講述關於收養那些事兒。為什麼在李家生活了十幾年、管李海潮叫了十幾年的「爸」、讓李尖尖叫了十幾年「小哥」的賀子秋,其「李家兒子」身份在法律上卻得不到認可呢?
  • 收養不是交易,美好「初衷」不能掩飾非正義
    摘要中青評論灰色送養產業鏈的存續,以違反法律、藏汙納垢作為代價,夾雜著對未成年人的毒素,理應被依法規制。對於那些名為收養、實為拐賣的不法分子,則必須嚴厲打擊。有關部門還查到,鮑某某有瀏覽「送養」「送養女寶寶」QQ空間的記錄,更為此案烙刻上深深的「網絡送養」印記。其實,對收養關係成立的標準,我國收養法有著極為嚴格的規定。
  • 鮑毓明掀開送養產業鏈下的「冰山」,每一條真相都令人顫慄
    除此之外,鮑毓明還涉嫌違規任職,有專業人士稱,身為專職律師還在企業擔任高管不符合規定。01網絡送養黑產鏈條曝光網友通過對事件的不斷分析和深挖,竟然發現在鮑毓明事件背後,還藏著一個「送養兒童」的黑產鏈!近日,有媒體曝光:在知乎APP上搜索關鍵詞「送養」,會找到多條違法「送養」信息。
  • 單身的他能收養孩子嗎?
    但讓李先生沒想到的是,諮詢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和法律界人士後,得到的回答是:「明顯不符合收養條件,建議放棄收養。」  法律對收養是如何規定的?單身人士收養異性子女又有哪些規定?10月9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河南榮康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明偉。
  • 請收好這份收養法律指南
    其實,還有法律擬制血親,且擬制血親一旦成立,自然血親自動消除。擬制血親有兩種:一種是養父母子女關係;二是事實上形成了撫養關係的繼父母子女關係。也就是說無論是李爸和子秋媽媽登記結婚,亦或者是李爸辦理了小子秋的收養登記,都能夠使他們之間成立擬制血親關係,那麼趙華光都將是外人。雖然子秋的媽媽不告而別,但是還有收養關係可以幫到李爸和子秋。
  • 《以家人之名》:從「全網心疼」的賀子秋背後看我國收養制度
    ,生父母送養子女,應當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此條規定基本延用了舊《收養法》對於生父母送養的規定,即原則上應當夫妻雙方共同送養。回到劇情中,子秋生父趙華光並不屬於「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情形,故賀梅並不符合單方送養的條件。02李海潮是否可以作為收養人收養子秋?
  • 鮑某明案牽出網絡送養黑產鏈
    此外,被送養的孩子男女都有。記者還被告知,就她經手的送養和收養而言,已出生的孩子比待產的「價格低」,但至少也要「十萬起」。而在這位群主看來,通過他們收養孩子,「不是不合法,而是民間領養不受法律保護而已」。
  • 非法「送養」暗黑鏈條:一個新生兒幾萬至十數萬不等
    4月13日,知乎回應稱,私自籤訂收養協議是違法的,也是無效的。目前已對平臺上相關違規內容進行了全面清理,並對相關帳號進行永封處置。4月14日,騰訊公司也發布聲明稱,近期接到用戶舉報,有人利用QQ群組進行「兒童送養」違法犯罪活動。騰訊公司第一時間對舉報信息進行核實,確認後已對相關帳號及QQ群組進行了封停處理。「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嚴禁買賣兒童或借收養名義買賣兒童。
  • 【母親節】盡孝要趁早,關於贍養老人的那些法律規定~
    【母親節】盡孝要趁早,關於贍養老人的那些法律規定~ 2020-05-11 0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收養協議書)
    第三條 收養人×××的基本情況(寫清楚收養人的健康、財產等收養法規定的條件)符合收養的條件。第四條 送養人的基本情況(寫明送養人的姓名或者名稱,為什麼要送養的理由)第五條 收養人×××保證在收養關係存續期間,盡扶養被收養人之義務。第六條 甲乙雙方在本協議籤訂後×日內,到××民政局辦理收養登記手續。
  • 寶媽問「收養孩子後悔了,可以退回孤兒院嗎?」,聽聽法律怎麼說
    這不前兩天我就在網上看到一家長問「從福利院裡收養了一個孩子,現在後悔了,能不能退回」。這還真是現實版的「對孩子不滿意要退貨」。或許你覺得這樣的事情太少,況且收養了孩子之後還要「退回」,這是人幹的事情嗎?但在我老家所在的農村,收養孩子的家庭大有人在。也有不少家庭在收養孩子幾年後,因為種種原因不滿意孩子,對孩子非打即罵,讓孩子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 非法送養暗黑鏈:有的未出生被預定 一個孩子幾萬元起
    「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嚴禁買賣兒童或借收養名義買賣兒童。騰訊公司將不斷升級安全策略,嚴厲打擊利用QQ或QQ群組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行為。」騰訊公司表示。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民間,私自送養、收養並不困難。收養者和送養者們隱藏在網絡世界中,重複著一套成熟的流程。
  • 老人收養刑拘人員之子遇「黑戶」難題!法官解讀收養那「典」事|...
    近日,遼寧六旬婆婆張桂貞「收養」刑拘人員之子的新聞引起全網熱議在感到暖心之餘沒有出生證明沒有收養登記證明無法落戶而不能正常上學的困境也讓人深思「幼有所育,老有所養」,收養制度是親屬制度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婚姻家庭法律裡基礎性的制度之一,具有完善家庭關係、促進道德風尚
  • 揭曉《以家人之名》的收養難題
    法律規定有兩種擬制血親:一種是養父母子女關係;二是事實上形成了撫養關係的繼父母子女關係,且擬制血親一旦成立,自然血親自動消除。《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條自收養關係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本法關於父母子女關係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本法關於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係的規定
  • 【每周壹法】收養與寄養——利於孩子健康成長,是養育的首要原則
    關於監護制度,上一期我們談了「監護權的撤銷」問題,日常生活中還有另外一些情形,如收養他人子女,也有單位或個人把孩子寄養在他人家中,這其中是否發生監護權轉移?又各自涉及哪些法律問題呢?今日簡述「收養與寄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