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ingData張迪:流量商業化的關鍵是激活存量用戶

2021-01-09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民星

中臺戰略,生態賦能。11月2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2020中臺戰略發布暨齊魯新媒體黨建智庫成立儀式在濟南舉行,齊魯晚報新聞客戶端齊魯壹點9.0版本同時上線。來自中國晚協、全國主流媒體、學界、網際網路公司等領域嘉賓會聚一堂,共同探討媒體融合轉型新路徑。

發布會現場,TalkingData移動應用&營銷業務總經理張迪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就數據生態合作進行了籤約。

「當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不斷加深,傳播的方式也變的多種多樣。傳統媒體的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用戶對信息日益增長的需求,探索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勢必是一種趨勢。」張迪表示,大數據與媒體融合主要體現在技術的融合與經營方式的融合。

在張迪看來,大數據賦能媒體之後,可以提高新聞內容供給效能,打破產品的單一性,形成多元化的產品矩陣。「網際網路時代,用戶就是資產。通過大數據分析、畫像,做到千人千面,為用戶量身打造,真正做到內容個性化、分眾化的精準營銷。」

當前,數位化社交時代,已經把商業化流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流量增速放緩的當下,激活存量用戶群體是流量商業化的重中之重。張迪認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起的媒體流量商業化聯盟項目,作為廣告主和流量主之間的一個橋梁,是當前破局存量市場的一步重要決策,也是商業化流量營銷的一個重要方向。

「TalkingData很榮幸成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中臺戰略籤約合作夥伴,希望後續能有更深入的合作。」張迪表示,堅信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起的流量聯盟將打造成一個健康、開放的聯盟生態平臺,幫助流量主實現流量最大化。

相關焦點

  • 流量改變存量,存量改變世界
    商業洞察力30講—— Day 3 這一講中,潤總將流量與存量的關係深入剖析。
  • 活動 | 歡迎報名參加TalkingData全球廣告反欺詐算法大賽
    而與此同時,2017 年移動效果廣告推廣激活總量同比增長 41.9%,其中 iOS 平臺同比增長 17.1%,安卓平臺同比增長 123.2%。點擊量增速遠超激活量,虛假點擊刷量嚴重。現在,你只需點擊閱讀原文訪問 https://edu.talkingdata.com/competition#/ 查看我們的中文介紹,然後點擊「我要參賽」跳轉至 Kaggle 官網賽題頁面,登錄你的 Kaggle 帳號即可參賽。如果你之前沒有參加過 Kaggle 比賽,別擔心,我們來為你答疑解惑。
  • Trustdata2020上半年報告:多項變革激活生態,花椒直播2800萬MAU...
    後疫情時代,能否持續滿足用戶的直播內容需求,同時挖掘直播對傳統行業的賦能上限,將決定賽道內玩家的勝負走向。     完善「直播+」生態鏈 花椒直播用戶粘性提升明顯   Trustdata報告顯示,花椒直播在上半年用戶粘性達到了32.9%,同比增長27.97%,延續了第一季度以來的強勁勢頭。 幾乎每日都有全新形態的內容上線,不同喜好的直播用戶都能找到契合自身興趣的直播內容,花椒直播的內容拓展與引入,無疑擴大了平臺的用戶粘性基礎。
  • 關於APP商業化:廣告聯盟如何扮演關鍵角色?
    作者/ 靠譜的阿星網際網路行業與其他行業的運營模式區別是為用戶提供免費的產品以積累海量的流量,然而,對於很多開發者而言,「用愛發電」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要保證開發者能夠持續不斷地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就需要有完善的流量變現機製作為支撐,而廣告模式則是網際網路的主流商業模式之一。
  • 無錫電信存量運營打出維繫「高質」牌
    ,日均有300名老用戶「提檔升級」。記者了解到,分公司在存量運營中聚焦雙百兆發展,優化運營路徑,打出維繫「高質」牌,贏得服務口碑。無錫電信優化「保存量,拓新量」思路,以「存量+新量」聯手抓的方式,實現了「從增加客戶為主,向經營客戶為主」的深刻轉變,力爭發展「高質」存量用戶。分公司的主要舉措有:首先,發掘大數據,分類打標籤,做精「3升4」。
  • Trustdata2020Q3報告:花椒直播逆勢上行
    Trustdata2020前三季度數據報告顯示,在娛樂直播領域,花椒直播的新增用戶佔到了娛樂直播賽道的52.4%。 這一遊戲中包含了豐富的戰鬥玩法,並增入技能、裝備等參數帶來沉浸式遊戲體驗,一方面讓直播內容更具趣味性,同時也挖掘出直播交互的多元潛力,並為更廣闊的虛擬社交生態及其商業化走向奠定了基礎。   另一方面,花椒直播在傳統1V1PK模式基礎上創造了多人混合PK模式,如一人擔任裁判,多人線上PK比賽,團隊2V2比賽,1V2「鬥地主」模式,都為直播互動與直播間社交帶來無窮可能。
  • Trustdata最新報告:花椒直播持續領跑娛樂直播,用戶粘性逆勢上揚
    近日,國內知名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發布了《2019年1-9月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分析報告》,展現出在5G落地前夜,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終場戰局的一系列關注焦點。 對抗「流量寒冬」,網際網路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運營能力,對內容精雕細琢,持續創新,才能留存用戶。在報告中,同樣有部分企業展現出極強的逆勢生長潛力。
  • 輕鬆籌:存量搏殺時代 盤活6億私域流量 走出增量新路
    然而,QuestMobile數據顯示, 2019 年第二季度,移動網際網路月活用戶規模減少了 193 萬,觸頂11. 4 億,流量紅利見頂成為大批網際網路公司的桎梏。依靠網際網路淘金的生意人們,都說「流量太貴了」。在增量紅利充足的時候,商家通過主流平臺的擴張就可以分得一杯羹,當市場增速放緩,而競爭對手卻不斷湧現,就增加了爭奪流量的成本壓力。
  • 犀光科技與微鯉看看深度合作,共同助力短視頻商業化變現
    2018年10月31日,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發布《2018年Q3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分析報告》。報告指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大部分行業都呈下降趨勢中,而此時短視頻用戶的走勢卻呈逆風增長的趨勢,大約有88%的網際網路用戶會使用短視頻社交,79%會通過短視頻獲取新聞資訊……這也意味著短視頻,或成為一種新的網際網路生活方式。而如果問2019年到2020年尤其在這個疫情的陰霾籠罩整個市場經濟的情況下,最賺錢的路徑是什麼,絕大多數的答案一定是:短視頻+直播。
  • 張迪「復活」記
    車開進廠區,南皮森乾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朱玉森從辦公室走出來,一邊讓工人幫張迪卸貨,一邊招呼他進去喝點水。朱玉森是一位右腿肢體殘疾的企業家,張迪只是他幫扶的殘疾人之一。對於朱玉森的邀請,張迪感激地道謝並道別,他緊攥著1500元的酬勞和工人們幫他裝的一車待加工的新貨回家了。十年來,這是張迪下身癱瘓後的第一份工作,他格外珍惜。
  • 2019年移動端月活用戶增7.9% 寶寶樹用戶穩居市場第一靠的是什麼?
    據前不久著名數據研究機構Bigdata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網際網路母嬰市場研究報告》認為,以綜合競爭力分析主要網際網路母嬰平臺,寶寶樹用戶基數最大,綜合競爭力最強,繼續蟬聯行業標杆地位。在同領域用戶覆蓋率及平臺品牌美譽度、用戶滿意度三個關鍵指標上,寶寶樹孕育分別以63.9%、82.5%和93%三個最高數據位居行業首位。
  • 【孝老愛親】張迪事跡
    遼寧科技學院學生張迪就是這樣一位如太陽花般的女生。 張迪三歲時,母親就因病去世了。父親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常年在外打工。張迪和一歲的弟弟只好和七十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張迪七歲那年,五歲的弟弟也不幸夭折。奶奶年歲已高,身體每況愈下,連飯也做不了,張迪很小的時候就幫奶奶抱柴禾、燒火、洗碗……不幸的事接踵而至,前兩年父親騎摩託車摔成重傷,雙腿截肢,手術花去了兩萬多元。
  • 直播電商流量存量時代,商家要靠什麼賺錢?
    目前,直播電商的流量紅利在逐漸消失,未來行業競爭,將從流量增量轉移到流量存量的爭奪。而主播粉絲價值的提升將是破局的關鍵。粉絲價值越高,意味著粘性、復購、轉化數據更高。相比流量,這也許是更直觀、更理性的評判標準。對品牌、商家來說,選擇粉絲價值較高的平臺和主播,也是避免踩坑、提升效益的有效方法。
  • 為什麼要做私域流量?私域流量池能幫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不知何時「私域流量」突然就火了起來,它要求企業從用戶增長的增量到用戶的質量,把之前從門前經過的用戶請到家裡來,而且沒事就來做客,探究其本質,就是圈住用戶,打造企業自己專屬的顧客資產。如今,流量獲取成本和難度越來越高,非常多公司都在尋求新的出路。什麼是「私域流量池」?
  • 頂風向存量用戶「投餵」 網際網路存款曲終人未散
    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近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儘管向新用戶下架了存款產品,但多家網際網路平臺仍面向存量用戶開放存款業務,甚至有平臺繼續向存量用戶加碼存款營銷;另外,在網際網路平臺這一非自營渠道被「一刀切」後,很多中小銀行也已經開始發力自營網絡平臺,試圖「絕地求生」。
  • Trustdata2020Q3報告:多元拉新持續促活,花椒直播逆勢上行
    近日,國內知名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發布了《2020年Q3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分析報告》,報告顯示,視頻直播行業內格局保持穩定,花椒直播前三個季度的月活躍用戶數仍居首位,在泛娛樂直播行業繼續領跑。
  • 挖掘營銷價值 TalkingData數說咖啡人群聚類特徵
    此前,TalkingData發布了《從瑞幸咖啡「崩盤」事件,探究咖啡消費人群特徵差異》報告,對不同咖啡品牌的用戶特徵、用戶忠誠度以及當下的商圈客流恢復趨勢進行了分析,引發行業企業以及媒體的關注,以及對咖啡人群的特徵與價值的探討。
  • 小紅書商業化的冷思考:內容生態治理決定UGC平臺商業化上限
    網際網路江湖(VIPIT1)認為,UGC主導的內容生態與流量商業變現之間存在天然的「悖論」,一方面,UGC流量價值是平臺商業化的基本面,另一方面,廣告、電商的核心變現模式下,商業化必然會導致內容生態的劣化。
  • 流量攀升、競爭加劇,少兒英語拿什麼留住用戶?
    未來網記者 聶菲 攝翟磊坦言,疫情之下,教育行業變得更加風口化,市場爭奪激烈,資本爭相入場,流量攀升嚴重,導致行業裡面對於流量、產品、用戶的競爭逐漸加劇。他還表示,之後的流量依舊會很貴,不受資本青睞、沒有流量加持的腰部、尾部可能會呈逐漸消失的形態。
  • 自媒體 4.0 存量如何激活?「張德芬空間」要做「垂直社群」完成...
    從找增量,到激活存量,在自媒體的轉型中,從線上走向線下、從泛內容生產到垂直服務特定人群幾乎成為不可逆的趨勢。近期我們發現,張德芬空間也在經歷類似的生命形態更迭。全網總用戶有 600 餘萬,付費用戶超過 10 萬人。張德芬告訴36氪,於她而言,寫書、傳播認知的終極目標是「幫助人們柔和地改變自我、不斷成長、獲得幸福」,因此用戶在哪裡她就會去哪,大眾缺乏什麼、焦慮什麼她就提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