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案在四川省高院「開庭」 學生「角色扮演」感知民法典威嚴

2020-12-20 川觀新聞SCOL

活動現場

四川在線記者 鍾振宇

「請全體起立!」

「判決被告賠償原告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共計10700元……」

「啪」——

隨著法槌的落下,一場發生在成都的校園欺凌案於10月31日上午在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宣判。

臺下,旁聽這次審判是來自30多個家庭的孩子和家長。

不過,在臺上嚴謹審理的審判長、書記員,以及激烈控辯的原被告、訴訟代理人及證人,竟然是幾位充滿稚氣小朋友。

原來,這是一場名為「省直機關家庭民法典案例情景劇模擬法庭」的活動,臺上角色都是由來自成都不同中小學的多位學生扮演。該情景劇以一起校園欺凌案為腳本,生動還原校園欺凌案件審理場景,通過法庭審判情景再現,現場解讀民法法律條款,讓小朋友們了解法律條文,自覺養成用法律保護自身安全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家庭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為切實推動省直機關學習好、宣傳好、推廣實施好民法典,維護好婦女兒童權益,今年10月以來,由省直機關工委主辦,省直機關婦工委、省法院機關黨委、省教育廳機關黨委、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婦委會、省司法廳機關婦委會5家單位聯合承辦「弘揚民法典精神·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系列宣傳活動陸續開展。

在這次「開庭」之前,主辦方稍早前還組織了來自省直機關的130餘位女性幹部職工齊聚一堂,共同聆聽法律專家以「如何用法律守護愛和家庭」為題的民法典經典案例課,並提供現場法律諮詢,不斷提升省直機關廣大婦女及家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能力。

現場直擊「校園欺凌」情景劇模擬法庭審判——

模擬案件情況:2020年10月9日下午學校放學後,成都市健康小學6年級1班學生李四(被告)到學校教學樓後面操場,將張三(原告)揪起來後用語言進行挑釁、刺激、侮辱,用石頭打砸其頭部,強迫其跪下並逼迫其磕頭,導致原告頭部受傷,經診斷為輕微傷。還用手機將其下跪、磕頭等場景拍攝下來,發至朋友圈,使得原告被其他同學取笑,嚴重影響了原告的日常生活。原告與被告就賠償問題不能達成協議,向法院提起訴訟。

記者在觀摩中看到,審理中,對於被告傷害原告造成原告輕微傷以及將原告下跪磕頭視頻發朋友圈的事實,原、被告雙方沒有爭議。法庭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在於被告發朋友圈的行為是否造成原告精神損害,以及是否應當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

接下來,各方當事人進行舉證、質證。原告訴訟代理人拿出了原告在醫院的診療記錄和醫療費結算發票原件、學校調取的操場監控視頻等證據,證明被告對原告實施暴力的整個過程。同時,還申請目睹這次欺凌的證人出庭作證。

在隨後的法庭辯論階段,各方針對本案爭議焦點進行辯論。

「我的當事人目前只是小學生,所受的法制紀律教育還比較少;家庭收入低,生活有困難;及時刪除了有不良影響的視頻,原告學習生活已恢復正軌。請法庭酌情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

「被告人律師的意思是不是說,不懂得法律,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請求考慮一下被告家庭的經濟狀況。」

「同情不能代替法律,侵犯了別人的合法權益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這樣才能真正教育被告,才能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否則,將會有更多的被告出現!」

……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審理以及合議庭評議後,法官當庭宣判:被告賠償原告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共計10700元;被告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被告在一周之內在全班同學面前及朋友圈發文公開向原告 賠禮道歉;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審判席上的精彩演繹,贏得臺下近百位大朋友、小朋友們的熱烈掌聲。通過這次活動,大家加深了對法律知識、法庭規則的認識,感受了法庭的威嚴和法律的公平正義。

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規處處長鍾波對情景劇作點評時說:每位同學遇到校園欺凌時,要大膽地說「不」,並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校園欺凌者,侵害了人格權,就應當承擔民事法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同時民法典規定「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就是說滿了8歲,就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校園欺凌並遙遠,校園欺凌沒有贏家。通過本次活動,希望喚起更多人關注校園欺凌現象,營造全社會共同防治校園欺凌的良好氛圍。

「聽了這次審判,我知道了民法典可以保護自己不受欺負。遇到校園欺凌,我們要勇敢地用法律來保護自己。」雖然未能上臺「角色扮演」,但觀摩模擬法庭活動的3年級小朋友周沐霖依然感觸深刻。

在現場,一位家長表示,這活動組織孩子走進了真實的法院和法庭,幫助他們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威嚴。還有的家長建議,希望今後能夠組織孩子們旁聽一些適合他們的真實案件審理,從小培養一顆對法律的敬畏之心。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在身邊】向校園欺凌說「不」,岷縣法院閭井法庭民法典宣講...
    【民法典在身邊】向校園欺凌說「不」,岷縣法院閭井法庭民法典宣講進校園…… 2020-11-06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向校園欺凌說「不」,無錫中院民法典宣講走進學校……
    向校園欺凌說「不」,無錫中院民法典宣講走進學校…… 2020-10-14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在身邊】遭遇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
    【民法典在身邊】遭遇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xiao校yuan園qi欺ling凌校園欺凌指的是欺凌現象不僅僅是在男生當中,女生欺凌的現象也越發的嚴重。▽▽▽▽▽▽受到欺凌的同學,大多都是選擇沉默,這不僅是給他們的身體造成了傷害,對他們的心理同樣會造成揮之不去的陰影。所以,遇到校園欺凌,我們需要學會如何應對它。
  • 15歲男孩阻止校園欺凌被毆打致死案下月開庭!死者家屬:行兇者至今...
    江蘇南通15歲初中生因為制止同學欺凌同校初一學生被毆打致死,日前,受害者家屬葛女士已經收到法院傳票,這起案件將於2021年1月18日開庭審理。受害者家屬葛女士稱:打人的兩個孩子的家長至今未出現,也從未道歉。希望行兇者能受到嚴懲。
  • 吳英減刑案在浙江省高院開庭 吳英父妹獲準旁聽
    3月23日上午,浙江省高級法院將在省女子監獄審理罪犯吳英(減刑)一案。
  • 遇到校園小惡霸的欺凌怎麼辦?這場法庭教你合法維權
    活動旨在進一步增強廣大青少年的法治意識,構建學法、懂法、守法的校園環境,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打造平安校園。 初二年級的十四名同學扮演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法警、被害人、被告人等角色,嚴格按照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當庭宣判等程序,模擬審判了一起與「校園欺凌」有關的案件。
  • 校園欺凌與教師執業法律風險
    講座分別由資深律師、全衡教育特聘專家導師高秉豔和張健擔任主講嘉賓,活動主題為:向校園欺凌說不;教師執業法律風險。高秉豔律師主講的內容有:認知自我、什麼是校園欺凌、心靈的傷害、法律的代價、發生校園欺凌怎麼辦、校園欺凌怎麼預防、非暴力溝通等。
  • 校園欺凌,青春不可言之之傷!
    其實類似於上述的校園欺凌案,近年來屢見不鮮,甚至在國內的一些小縣城,或者很多人的小學初中,高中,都有經歷過或者面對過。近年來校園欺凌案愈演愈烈,甚至不斷地見諸報端,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原來很多沒有被曝出來的事件,隨著新聞網絡的發達,越來越多的展示在人們的眼前。 我們不禁要問?
  • 【法治宣傳一日一說法】校園欺凌案
    【法治宣傳一日一說法】校園欺凌案 2020-12-11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宣傳民法典 遠離校園欺凌 學會自我防衛
    9月7日下午,滁州市紫薇小學開展了「開學第一課——法治進校園」活動,琅琊區人民檢察院警官張玉茹給四、五年級的女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學習民法典、對校園欺凌說不、遠離身邊的大灰狼」法治教育課。「校園欺凌」「性侵」這些詞在網絡上經常能夠看到,很多孩子在遇到欺凌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怎麼去處理,尤其是女孩子,處理不當,心理可能終生留下陰影,所以今天的這一節課意義尤為重要。本節課共分為三個板塊。首先,張警官向學生了解:你對民法典知多少?民法典有多少條?你還知道哪些內容等,學生們積極舉手發言,張警官逐一糾正補充。
  • 普法這件事兒它也來參與啦〜《對校園欺凌say「no」》!
    普法這件事兒它也來參與啦〜《對校園欺凌say「no」》!將民法典中生澀難懂的法條融入到身邊的常見問題中,以案說法,通過手偶的形式演繹出來,使法條更直觀形象,充滿趣味性,便於大家理解,真正讓民法典走進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
  • 15歲少年死亡疑遭毆打被埋,嫌疑人是6名學生,醫生:校園欺凌沒有...
    其家屬表示,嫌疑人是6名職業教育中心的學生,目前均已被警方控制。 來源新京報 在校園欺凌裡,登場的角色可以分為三種,加害者、被害者和旁觀者,但悲劇之所以是悲劇,就是因為所有人都會受傷。
  • 角色扮演!「模擬法庭」讓青少年零距離學法
    「現在開庭!」「審判長」鄭重敲響法槌「旁聽席」鴉雀無聲……近日,文山邊境管理支隊麻慄坡邊境管理大隊楊萬邊境派出所與楊萬中學聯合開展青少年「模擬法庭」進校園活動,200餘名師生到場旁聽庭審實況。此次模擬法庭劇本以「與未成年人結婚」案例為藍本,模擬審判的十幾個角色全部由學生扮演。審判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法定代理人、被告人和法警等角色的扮演者圍繞案情、引用法規、講述法理、在庭審過程中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 福建省高院公開開庭再審許玉森等人搶劫案 依法宣告無罪
    > (福建日報記者 何海銘 通訊員 何曉慧) 4日,省高院在莆田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法庭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原審被告人許玉森
  • 在學校裡遭遇校園欺凌,學生應該如何應對?
    關於校園欺凌,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所謂校園欺凌,指的就是校園內學生間一方對另一方通過肢體、語言等行為實施蓄意的欺凌、侮辱或挑釁,對另一方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甚至還伴隨著財產上的損失或者心理上的傷害。01為什麼會有校園欺凌存在?
  • 四川省政協原主席李崇禧涉嫌受賄一案開庭(圖)
    據江西省南昌市法院官方微博消息,南昌中院11日依法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四川省政協原主席李崇禧涉嫌受賄一案。  8時30分,審判長敲響法槌,宣布開庭,並傳被告人李崇禧到庭。審判長查明了被告人李崇禧的身份信息、被採取強制措施、收到起訴書副本日期等情況。
  • 民法典之未成年人權力你知多少(二)——校園欺凌與人格權
    思考:小葉的行為屬不屬於校園欺凌?小葉的行為是否侵犯了小陽的什麼權利? 答 小葉的行為屬於校園欺凌,小葉的行為侵犯了小陽的人格權。 看看 你答對了嗎?
  • 《少年的你》喚起大眾的關注,校園欺凌事件中,你充當什麼角色?
    少年時期的你們,是否曾經經歷過「校園欺凌」的事情呢,《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就引發了大眾們的關注,你在這樣的一場時間之中,充當的是什麼角色?十七八歲的時候,就是年輕的時期,我們屬於未成年,生活在學校裡。原因就是她長期遭受同學們的欺凌,最終無法承受這樣的生活,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面對同學的一幕,周邊同學表現出來的不是痛心,也不是震驚和擔心,而是在旁邊拍照,不斷地聊著八卦。這些沉默的人,在學校裡又扮演怎樣的角色呢?在跳樓之前就有吶喊,表明別人一直都在欺負自己,為何沒有人幫助自己。
  • 「初二少年刺傷校園霸凌者」二審開庭,一審認定正當防衛檢方抗訴
    「初二少年刺傷校園霸凌者」二審開庭,一審認定正當防衛檢方抗訴 2020-12-26 1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日本校園欺凌:比影視更加殘酷的是現實!
    該學生(兒童)由於遭受來自具有一定人際關係交往的人,從心理方面以及物理方面的攻擊,使得精神上感受到痛苦的事件。可能在中國人的概念中,校園欺凌等同於校園暴力,但是在日語中「欺凌」的範圍更加廣泛,冷暴力也屬於校園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