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版垃圾分類攻略》:一張表分清各種「易扔錯垃圾」

2020-12-22 生命時報

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你是什麼垃圾」的靈魂拷問再次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

2019年7月開始,從上海到全國46個城市試點,垃圾分類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生活方式的革命。

你可能認為垃圾的最終歸宿是被填埋,其實它是一種被放錯地方的資源。早在2003年,我國 668 座城市中已有三分之二被垃圾帶包圍。垃圾得不到有效處理、再利用,成為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垃圾分類之戰」迫在眉睫。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解讀「垃圾分類」背後的重要意義和方法,呼籲每個人用實際行動幫垃圾「減量」。

受訪專家: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蔣建國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系副教授 趙金鐲

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主任、教授 王燦發

為什麼著急垃圾分類?

很多人只知道不要隨地亂扔垃圾,卻沒有思考過自己每天產出的垃圾量。如果將數據形象地表示出來,你可能會驚訝於自己的「垃圾製造力」。

以2017年為例:

中國202個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為20194.4萬噸,剛好填滿唐朝的長安城。北京市產生的生活垃圾為901.8萬噸,全國最多,大約可以填滿2.5個故宮,平均4個半月就可以填滿1個故宮。上海市產生的生活垃圾為899.5 萬噸,全國第二,大約可以填滿9個上海中心大廈,疊加起來,高度達到了5688米,而拉薩的海拔也不過3658米。若要填滿1個上海中心大廈,大約不到1個半月。杭州市產生的生活垃圾為400.0萬噸,體積約為818萬立方米,大概可以填充0.57個西湖,填滿僅需不到2年。

除了龐大的垃圾量,垃圾對地球生物造成的「殺傷力」也不可小覷。

俄羅斯北部新地群島(Novaya Zemlya)上一個小鎮,本不是群居動物的北極熊們正在垃圾堆中覓食。

幼年海龜鑽進了被丟棄的塑料環,隨著它慢慢長大,這個頑固的塑料環勒得它幾近變形。

開普軟毛海豹是一種皮毛光華,看似魚類的哺乳類動物。它們的壽命約20至40年,卻被一根塑料線勒得奄奄一息,提早結束了生命。

位於保加利亞克裡奇姆鎮(Krichim)附近的Vacha大壩上,堆滿了廢棄的塑料瓶和其他垃圾。據非營利性組織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諸如瓶子和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容器是在海灘附近發現最多的垃圾。

印度亞穆納河,被嚴重汙染的河流之一。由於附近沒有其他水源,居民的生活用水只能從這裡提取,洗衣、洗菜都得在這裡進行,嚴重威脅著當地居民的健康。

這些刺眼的數據和圖片都在提醒人們,垃圾分類刻不容緩。綜合來看,實現垃圾分類能迅速帶來兩大好處:

直接好處:保護環境

目前垃圾後端處理主要靠焚燒和填埋,但焚燒會在一定程度上汙染大氣,填埋又侵佔耕地資源,破壞土壤肥力。加上一些有害垃圾沒被分類出來,重金屬、有機汙染物、致病菌等就會進入大氣、土壤,甚至是水源,威脅人類和動植物的健康和生存。

只有形成「分類-回收-利用-再生」的模式,才能在符合環境承載力的同時,保證可持續發展。可以說,垃圾分類是防止「垃圾圍城」最有效的辦法。

間接好處:帶來顯著經濟效益

數據顯示,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柴油;1噸易拉罐熔化後能變成1噸高質量的鋁塊,相當於少採20噸鋁礦;回收1500噸廢紙,可少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

垃圾分類,本質上就4類

關於垃圾分類,本質上就4類,只是叫法上有所差異。以上海和北京這兩大城市為例:

要想做好分類,需要先弄清楚各種生活垃圾的分類標準。

可回收垃圾

簡單來說就是可用來賣錢,能對接到再生企業進行再利用的可回收物。投放時應儘量保持清潔乾燥,易破損或有尖銳邊角的物品應包裹後投放,這類物質簡單記為:玻、金、塑、紙、衣,即玻璃、金屬、塑料、紙箱、衣物。

有害垃圾

這類垃圾並非每天都會產生,但因其含有重金屬或有毒有機物,對環境和人體有害,法律上定義為「危險廢物」。生活中產生的危險廢物,在此次垃圾分類中被稱為「有害垃圾」。

投放時要輕放,易破損的及廢棄藥品應連帶包裝或包裹後投放。該類垃圾一般包括廢棄藥品、廢油漆桶、廢電池、節能燈等,簡單記為:藥、漆、電、燈。

廚餘垃圾(溼垃圾

廚餘垃圾,指的是易腐的生活廢棄物,例如果蔬、剩飯剩菜、水果皮等,投放前應瀝乾水分。像魚骨頭和魚肉、小龍蝦殼和肉沒必要分開,直接放到廚餘垃圾即可,其在後期處理中可用於生物降解、微生物堆肥,如厭氧產沼氣。

其他垃圾(幹垃圾)

除可回收、有害及廚餘垃圾以外的其他垃圾,如紙巾等,都應屬於其他垃圾(幹垃圾)。其他垃圾主要用於焚燒,因為焚燒對垃圾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其有一定熱值就可以。

其中,一些垃圾可能需要分類投放,以喝剩的珍珠奶茶為例:先把奶茶液體倒入下水道,珍珠部分放入「廚餘垃圾」,塑料杯、外包裝紙盒、吸管洗乾淨、擦乾後投入「可回收垃圾」,外包裝塑膠袋投放至「其他垃圾」。

不同垃圾怎麼扔,具體可參照下圖:

居家垃圾,備好「兩桶一袋」

目前,北京市已出臺《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兩桶一袋)指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在家中設置「兩桶一袋」。

「兩桶」指的是廚餘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一袋」則用來收集可回收物,如報紙、塑料瓶、易拉罐等。由於一般家庭產生的有害垃圾(廢舊電池等)比較少,且小區幾乎都有專門的地點收集此類垃圾,建議居民不要在家中囤積,有了就及時扔掉。

垃圾桶放置地點有以下建議:

廚房設置廚餘垃圾桶,專門收集剩飯剩菜、果皮蛋殼等,並且一天一扔,能有效避免垃圾發臭、產生衛生隱患;客廳設置其他垃圾桶,可幾天一扔;可回收垃圾袋可以放在陽臺上,一般這類垃圾比較乾淨,不會汙染家中環境,定期清理即可。需提醒的是,廚餘垃圾中的剩湯水、沒喝完的飲料等,要先倒入下水道,再分類扔進不同垃圾桶。先瀝乾水分是為了不產生異味,形成二次汙染,並且能有效減少廚餘垃圾的產生體量。

處理被汙染的快遞紙箱時,建議根據紙箱的體積和汙染面積來判斷:大紙箱、汙染面積較小的,歸入可回收垃圾,反之歸入其他垃圾即可。

14個方法給垃圾「減量」

很多人覺得垃圾分類是件麻煩事,其實這可能和家裡垃圾太多有關,所以不妨嘗試從源頭上給垃圾「減量」。

點外賣拒絕多餘餐具等

在家裡點外賣時,儘量備註拒絕塑料餐具、吸管、餐巾紙、手提袋以及小包裝的調味品等,提醒外賣餐館不要放這些物品。

餐館用餐時嘗試點炸薯條時不取用塑料勺,拿餐巾紙時只取一兩張。儘量對塑料吸管說不。

外出帶上必備餐具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需砍伐2000萬棵樹製造一次性筷子,還有木製牙籤,大多數用過一次後即被丟棄。

上班、外出吃飯或外出旅行,應自帶反覆使用消過毒的金屬筷子,還有其他餐具、布質餐巾、水杯等。

吃冰激凌選蛋卷的

這看起來是小事,卻可以避免塑料或泡沫塑料容器的大量使用,而它們只會在十幾分鐘後被扔進垃圾桶,十分浪費。

不要拿促銷宣傳品

音樂會、展覽會、超市或節慶活動上的宣傳冊、宣傳品、小物件,看起來很誘人,但如果不需要就沒必要拿。這些東西被拿回家後很可能直接丟到角落,最終扔進垃圾桶。

購物時不用塑膠袋

去超市購物時,記得帶上可反覆使用的環保購物袋,結帳時可以大聲告訴收銀員不需要塑膠袋,這樣後邊的顧客也可能受到積極影響。

不用一次性剃鬚刀

刮鬍子的男士不要使用一次性剃鬚刀,應選擇可反覆使用的金屬剃鬚刀或電動剃鬚刀。

買不用塑膠袋包裝的新鮮麵包

可以在就近的麵包店購買新鮮麵包,用反覆使用的袋子裝回家,不要購買塑料包裝的麵包。同理,無包裝食品的範圍還可以擴大到奶酪、蔬菜、蜂蜜、蛋類等。

不買單獨小份包裝的商品

如果偶爾需要購買包裝商品,記得要買包裝最少的較大份商品,不要購買每份食物單份包裝的商品,比如口香糖或谷麥棒。相比小份商品,一大盒、一大袋或一大瓶商品所產生的廢棄物要少許多,且價格更實惠。

有些物品可以批量購買

在批發超市、農副產品市場、雜貨店,消費者自帶容器、袋子,批量一次性購買,包括水果、橄欖油和洗衣皂等,減少包裝。

選擇非塑料包裝存儲食物

不使用塑膠袋、保鮮膜等保存食物,因為劣質商品可能導致毒素滲入食物。應該用對環境有利的容器來存儲食物,包括玻璃器皿、可反覆使用的矽膠袋、不鏽鋼餐盒等等。

慢慢放棄家居紙制用品

在垃圾填埋場,廢棄紙製品佔到垃圾總量1/4,它們腐爛變質會產生大量甲烷氣體。因此,要儘量減少紙製品的使用,比如用布制手絹、毛巾來替代,採用數位化方式存儲文件,通過電子設備讀書,或者去圖書館借閱。

選用衝洗式馬桶

如果有條件的話,如廁完全可做到無紙化,如加裝馬桶圈或坐浴盆,使用清水衝洗,從而減少手紙的消耗。如果無法接受這種方式,也可以選擇購買100%可循環的品牌,還可以選用由竹子或甘蔗製成的衛生紙。

變丟棄為捐贈

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不要一丟了之,比如破收音機或舊手機,可以放在二手平臺,或捐給二手物品店或非營利組織,再轉贈給世界各地需要這些物品的人。

節假日減少廢棄物產生

在春節、聖誕節,還有雙11等網購盛宴期間,廢棄物會激增,大多以購物袋、商品包裝和剩菜剩飯等形式呈現,應引起格外重視。可以發送電子賀卡,或贈送不產生廢棄物的禮物,比如請朋友看電影、欣賞音樂會。實體禮品可用絲巾、布或報紙包裝。▲

本期編輯:張宇

相關焦點

  • 廚餘垃圾分類準確率100% 這個小區有「絕招」
    &nbsp&nbsp&nbsp&nbsp「我上午剛把垃圾扔錯,中午就有人來上門『糾錯』。」11月23日上午,家住九龍坡區九龍街道龍泉苑小區的林中全,回憶起幾個月前誤扔垃圾的經歷,至今依然印象深刻。
  • 上海家庭「垃圾分類」 觀察筆記
    像我爸媽和我爺爺奶奶這樣的中老年市民,是否真的會做好垃圾分類?他們如何判斷這些複雜的生活垃圾的種類?而行為的規範是否真的能帶來觀念上的改變?  今年春節回上海過年的我,以一個闖入者的身份,把自己的家庭作為樣本,體驗並觀察著「垃圾分類」在上海普通家庭中的實踐。
  • 「刷臉」扔垃圾 智能垃圾投放站助力垃圾分類
    「現在家裡都搶著去扔垃圾。」家住嘉善縣天凝鎮金水灣小區東區的張阿姨說起家裡扔垃圾的趣事,忍不住笑了起來。她說,自從小區裡開始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後,家裡的垃圾都是她來扔的。但是最近,小區的垃圾投放站採用「人臉識別」系統後,家裡都覺得挺有意思的,開始搶著去扔垃圾。張阿姨口中的「刷臉」垃圾投放站是天凝鎮最近在金水灣小區東區投入使用的帶「刷臉」功能的智能垃圾投放設施。金水灣小區也成為了嘉善縣首個垃圾分類使用人臉識別的小區。
  • 陳坤竟不知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楊洋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自7月1日起,上海開始強制垃圾分類,扔錯垃圾要罰款,個人最高罰款200元,而企業最高罰款5萬元。新規定不僅「逼瘋」了上海人,就連打算去上海的人也不知所措!這不,陳坤就發微博問網友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對於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我想,除了陳坤,讀者朋友們中也會有人有疑問吧!那麼,我們就來具體的分一分吧!
  • 垃圾分類,扔垃圾扔到懷疑人生...搞笑段子背後是一場輸不起戰役!
    因為垃圾分類實在有點難度,所以各種各樣的口訣圖片被瘋狂轉發。例如最近這一張包含103種垃圾的「垃圾分類圖」就在朋友圈流傳然而讓人扎心的是,上面的幾種分類方法都是錯的!星期幾扔哪種垃圾、幾點扔垃圾、什麼垃圾裝什麼樣的容器或袋子裡……種種細節都有明確規定,也都必須好好遵守,不然的話……
  • 大件垃圾如何處理?無人指導怎麼辦?垃圾分類五大難題如何破
    沒地兒扔的大件垃圾如何處理?無人指導分類時怎麼辦?……在推進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各社區普遍存在著一些難題和薄弱環節。針對這些問題和居民疑慮,記者近日分別探訪了通州區永順鎮和西城區德勝街道。沒地兒扔的大件垃圾如何處理?設置專門消納點早在去年,永順鎮就著手垃圾分類的籌備工作,從入戶調查到人員組織再到購買設備,為今年5月1日垃圾分類的正式推行打好了基礎。大件垃圾的集中消納點就是一個例子。
  • 你平常是怎麼扔垃圾的?掃碼就能扔垃圾?溫嶺的垃圾分類有了「新...
    平常你是怎麼扔垃圾的?打開垃圾桶蓋,往裡投放,搞定! 最近在溫嶺,扔垃圾有了「新玩法」。 近日,溫嶺首個無接觸式智能生態垃圾房——太平街道月河社區溪濱佳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正式投入使用。
  • 科普|垃圾分類:「你是什麼垃圾?」
    為推動張家界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根據張家界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張家界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張城委[2020]8號)文件精神。2020年12月底,市級公共機構基本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張小團知識科普,乾貨滿滿的垃圾分類攻略來咯!
  • 就在上海居民被垃圾分類逼瘋時,有人已找到了商機...
    7月1日,上海正式實行被網民戲稱「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最近,上海居民被垃圾分類逼瘋了的事,已經刷爆了朋友圈,各種版本的段子、吐槽層出不窮。有網友吐槽為了扔垃圾跑到江蘇,逃離上海;甚至還有網友戲稱:「阻止我成為上海人民的,不是高房租,不是高物價,不是996…是垃圾分類。」
  • 垃圾分類從頭疼到閉眼都會 秒懂垃圾分類絕招
    來源:中關村在線上網衝浪的朋友們都知道,自去年7月1日起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出爐後,全國各地開始推進垃圾分類的實施。相信在看過網上鋪天蓋地的垃圾分類段子、新聞、技巧後,你還是對垃圾分類沒有一個全面的認知,今天就由筆者帶你們補補課,幫助大家速成垃圾大師。01 我們為什麼要垃圾分類?
  • 鄭州生活垃圾分類下月實施 桶裝泡麵垃圾該咋扔?
    辦法對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運輸和處置、法律責任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主要適用於已經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公共單位和公共區域。新鄭、新密、登封、滎陽、鞏義、中牟和上街區區域內的公共機構及相關企業今年底前全部實施強制分類。各級各單位守土有責,無物業小區由居委會負責《辦法》確定了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
  • 一包紙尿褲引出的「攻略」,北京西城大媽成垃圾分類「網紅」達人
    垃圾分類總搞不清,在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中間徘徊?不要著急,有一位北京西城的大媽,用十年的垃圾分類經驗總結了一套超詳細且實用的垃圾分類攻略。小夥子麻煩你打開阿姨看一下再扔。」打開垃圾袋後,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出現了,只見裡面是一包少兒專用的紙尿褲,包裝整齊沒有開封。「這不是可回收垃圾,這是其他垃圾,請您投放到正確的桶內。」剛要接過垃圾袋,年輕人打斷了柳素霞:「阿姨,這個紙尿褲沒開封,完全可以用,誰有需要就拿走,為什麼不可回收呢?」
  • 上海垃圾分類太嚴?女留學生在法國這樣扔垃圾,竟被跨國追蹤!
    聽說7月1日(就是昨天)開始上海正式要垃圾分類啦!聽說遊客也要遵守這個規定呢!今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一支口紅買來200塊,一不小心扔錯了分類,媽呀,又是兩百塊!
  • 廣州垃圾強制分類來了!以後扔垃圾要認準,小心被罰款!
    根據《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任務清單》,廣州將在7月16日前公布分類運輸車輛收運路線和投訴舉報電話,方便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監督。★今年12月底前,每個街道至少配備3名生活垃圾分類專職督導員,每個社區至少配備1名生活垃圾分類專管員,監督、指導垃圾精準分類投放。
  • 創意垃圾桶|不一樣的扔垃圾體驗
    不僅要垃圾桶有顏值,還要垃圾桶分類標誌易識別,垃圾投放簡便、省時、省心,且經濟環保。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幾款實用、美觀、富有人情味的創意垃圾桶設計。外星人垃圾桶自今年7月上海強制實行垃圾分類以來,分類垃圾桶已經成為熱銷產品,這款創意分類垃圾桶源自「外星人」靈感,四個垃圾桶以不同的標誌代表著不同的垃圾類別,箱體可抽拉的設計利於清理,但唯一不足之處在於,多數人可能都不清楚這個標誌所代表的類別,建議加上文字表達或者改用常規垃圾桶的分類標誌。
  • 【旅遊】上海垃圾分類太嚴?女留學生在法國這樣扔垃圾,竟被跨國追蹤!
    一支口紅買來200塊,一不小心扔錯了分類,媽呀,又是兩百塊!當然,國內其他城市的小夥伴們也別只對著可憐的上海居民哈哈哈,畢竟,垃圾分類馬上就要在46個城市內推廣開來了……按照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2
  • 韓國垃圾分類有多嚴格?扔這類圾還得交錢
    韓國的垃圾分類清理制度於1995年開始實行,其目的在於通過計量收費(使用計量垃圾袋)的方式減少垃圾投放量,最大程度保證可回收垃圾的分類投放。垃圾按普通垃圾、食物垃圾、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大型報廢物品等分類投放、清理。
  • 生僻字成都垃圾分類版全文 生僻字成都垃圾分類版歌詞完整版
    近期成都開始垃圾分類了,生僻字的作者寫了一個生僻字成都垃圾分類版,網友熱傳,不少網友還調侃跟著生僻字成都垃圾分類版學垃圾分類。生僻字成都垃圾分類版什麼梗?生僻字成都垃圾分類版歌詞怎麼樣?生僻字成都垃圾分類版什麼梗  生僻字成都垃圾分類版是根據生僻字這首歌改編的一個講成都垃圾分類的歌,近期在網上上線,上線就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其實本來垃圾分類這個事情的熱度也非常高。生僻字成都垃圾分類版上線後,很多人就學,還有分享的,就在網上非常火。  成都垃圾沒有乾濕之分,分類標準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
  • 這些關於垃圾分類的「硬核知識」你get到了嗎?
    垃圾分為哪幾類?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這些大家都分清了嗎?和其他城市的垃圾分類有一點區別的是,西安的垃圾分類名稱是: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知道了有哪些分類你知道應該怎么正確地扔垃圾嗎?▲學習西安市垃圾分類,必存圖片垃圾的去向大家一定很好奇?辛辛苦苦分的類後續到底是怎麼處理的?
  • 垃圾分類小常識
    垃圾分類就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按照垃圾的成分、屬性、利用價值、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現有處理方式等的特點,對家庭、社區等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離,形成若干不同的類別,即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如將紙張、玻璃、金屬等垃圾分離出來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