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司匹林 有些常識您可能搞錯了

2021-01-13 大河網

  

  □記者  蔡建華  實習生  趙若昀

  閱讀提示: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胡大一教授是我們河南老鄉,在我省承辦的幾次國家級學術會議上,記者對他做過獨家專訪。作為我國心血管內科治療領域的「領頭羊」,每次接受採訪,他都會提到阿司匹林,並一再叮囑需要吃阿司匹林的人應堅持服用、終身服用。他說:「阿司匹林我走到哪,宣傳到哪,因為它在預防血栓形成方面真的有療效。我不怕別人說我是在給阿司匹林做廣告,不怕別人說我從中拿提成。」是的,不會有人說胡大一教授從中拿提成,因為阿司匹林太便宜了,一片阿司匹林,國產的才幾分錢,即使進口的阿司匹林(商品名叫「拜阿司匹靈」),也只有5毛錢。 

  阿司匹林是百年老藥,便宜有效,但關於它的服用仍有一些誤區,您一直堅持的常識或許不正確。

  阿司匹林是這樣預防血管狹窄的

  阿司匹林與青黴素、安定合稱為「醫藥史上三大經典藥物」,它現在已經114歲了,仍然寶刀不老,為人類減少死亡、延長壽命,特別是為降低心梗死亡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阿司匹林主要作用在於預防心血管、腦血管的血栓形成,避免出現血管狹窄。想弄清阿司匹林防病的原理,還要從血栓形成的原因說起。河南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高傳玉說,血管遍布全身各處,血液通過血管,把氧氣和營養送到各個器官。因此,大夫們常把血管稱為「生命通道」。然而,「生命通道」受吸菸、喝酒等因素的影響,最容易出現狹窄,引起狹窄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血管內膜損傷。血管的內膜很薄,一旦出現損傷,內膜下面的膠原蛋白就會跑到血管的管腔中。血液裡有一種物質叫血小板,血小板與膠原蛋白有天然的親和力,只要見到膠原蛋白,不計其數的血小板會迅速地衝上去,與膠原蛋白熱烈擁抱,血小板越聚越多,血管就狹窄了。血小板在積聚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血栓素A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使血管收縮,促進血小板聚集,使血管變狹窄。

  血管狹窄是全身性的,一旦出現狹窄,說明全身血管都不會太好,所有器官都會缺少氧氣和營養的供應,可為什麼我們常聽到心血管狹窄和腦血管狹窄,而很少聽說其他臟器血管狹窄呢?這是因為,心臟和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需要的血液多,也最經不起折騰,血管稍有狹窄,就會有明顯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阿司匹林的預防血栓、血管狹窄的原理,可以打個比方,如果膠原蛋白是白娘子、血小板是許仙,那麼阿司匹林就是法海。血管內膜損傷,膠原蛋白一出現,血小板就會像許仙一樣,飛奔到白娘子、也就是膠原蛋白面前,「激烈擁抱」,形成血栓。而阿司匹林所起的作用,就是阻止兩者相會,不讓二者走到一起。不同的是,《白蛇傳》裡的法海是壞人,阿司匹林則是好藥。

  做份測試題  看您需不需要吃阿司匹林

  這是一道很簡單的測試題,兩分鐘就能做完,有A、B、C三個建議,看了建議,您就知道您與心血管病有沒有緣分,是不是必須吃阿司匹林了(溫馨提示:如果您已經是冠心病、缺血性腦中風及其他周圍血管疾病,請您直接參考建議A,無需再進行測試)。

  1.您是否患有高血壓 

  「是」或「不是」(選擇「是」,請跳至第2題,選擇「不是」,請跳至第3題)

  2.您是否同時具有下列危險因素

  (1)年齡≥50歲  (2)吸菸  (3)高脂血症 (4)糖尿病 (5)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6)腎功能受損(肌酐>1.5mg/dl)(以上選擇≥2項者,請參考建議B;以上選項<2項者,請參考建議C)

  3.您是否患有糖尿病 

  「是」或「不是」(選擇「是」,請跳至第4題,選擇「不是」,請跳至第5題)

  4.您是否同時具有下列危險因素

  (1)年齡≥50歲  (2)吸菸  (3)高脂血症  (4)心血管病家族史  (5)蛋白尿(以上選擇≥2項者,請參考建議B;以上選項<2項者,請參考建議C)

  5.您是否具有下列危險因素

  (1)年齡≥50歲 (2)高脂血症 (3)吸菸  (4)肥胖  (5)心血管病家族史(以上選擇≥3項者,請參考B;以上選項<3項者,請參考C) 

  建議A:您已經存在心血管疾病,再次發生心肌梗死和腦中風的風險非常高,建議您遵醫囑定期服用藥物,堅持運動,合理膳食,定期複查,所有專家均推薦堅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建議B:您屬於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中高危人群。對這些危險因素採取及時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明顯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除改善生活方式,降壓、降糖、降脂外,還要服用阿司匹林。

  建議C:如果您沒有上述任何危險因素,說明您目前的身體狀況很好,請您繼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評估。

  如果您目前已經有一到兩項血管風險事件的危險因素,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顯著增加了,應立即開始改善生活方式,並定期就診,定期評估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並向大夫諮詢後,可考慮使用阿司匹林進行預防。

  吃阿司匹林 用量要足   

  隨著醫生對阿司匹林不遺餘力的宣傳,人們逐漸認識到服用阿司匹林的重要性。但在服用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誤區,比如吃多少的問題,有人認為自己沒有病,只是預防,應該少吃些;還有人認為自己是冠心病患者,多吃些,效果會更好。

  高傳玉說,這些想法都不對,已經有確切研究表明,阿司匹林的最佳服用量應在75~150毫克。目前,進口的阿司匹林一片的規格是100毫克,國產的一片是25毫克,如果吃進口的「拜阿司匹靈」,一天吃一片即可,如果是吃國產的25毫克的阿司匹林,需要吃3片或4片(一次服下)。如果您長期吃阿司匹林,應遵循這個規律。而不是少吃或多吃,因為研究已經證實:如果每天的服用量小於75毫克,就起不到好的效果;超過150毫克,效果不增加,只會增多不良反應。

  有些特殊情況和特殊階段,服用量是需要增加的,比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心絞痛或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後,此時血小板容易聚集,阿司匹林用量就需要加大到每天300毫克,用幾天還是用幾個月,由大夫做決定,之後要在大夫的指導下改回每天100毫克的用量。

  早上吃還是晚上吃不重要 關鍵在于堅持  

  曾經有段時間,醫生對阿司匹林的服用時間上有爭議,有人說晚上吃好,有人說早上吃好。其實,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續性的,長期服用,早上吃和晚上吃並沒有什麼區別,關鍵在於是否堅持服用。

  阿司匹林的作用,就是防止血液中的血小板「相親相愛」,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所以,有人根據夜裡2時到上午10時之間,血小板更活躍,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時間的理論,作出應該在晚上吃阿司匹林的判斷。其實,阿司匹林能對患者產生穩定的效果,只要堅持服用,就能持續控制血小板凝集,至於在每天中的哪個時段服用並不重要。

  阿司匹林 能預防還能急救

  阿司匹林不僅能預防心腦血管血栓的形成,還是急救藥品。一些人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就吃速效救心丸,認為它能救命,這是錯誤的認識,真正能救急的藥,一是硝酸甘油片,另外一個就是阿司匹林。所以,胡大一教授在多個場合建議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家庭小藥箱應有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片,而且還應隨身攜帶,在120急救車沒來之前,先進行自救。

  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兩種藥物各有各的特點,阿司匹林是抗血液凝集的藥物,可減輕狹窄的程度,保證大腦有血液供應,服用及時可大大減少死亡率。對心血管病人急救時,服用阿司匹林與不服用相比,死亡率可以下降30%。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阿司匹林用於急救時,需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是劑量不能太小,應該用到300毫克,並分3次服用,每隔5分鐘服一次;第二,應嚼碎服用,有利於胃腸儘快吸收,使藥物迅速發揮作用。

  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都屬於需要急救的情況,二者表現各不相同。心絞痛的患者,典型表現為心前區疼痛、憋悶,甚至有被人掐著的瀕臨死亡的感覺,疼痛從心前區向左肩、左上肢、頸部、背部和下頜等處放射,一般持續5~10分鐘,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後症狀緩解。心肌梗死的症狀更重,持續時間更長,一般心臟不舒服的症狀可持續30分鐘以上,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後,症狀不能緩解。

  有些時候 需要暫時停服阿司匹林

  任何藥物都有不良反應,阿司匹林也不例外,它在抗血栓形成的同時,會增加人體組織出血的風險,最常見的就是消化道出血。另外,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接受手術時,會增加大夫的止血難度。

  河南省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王永功說,以前他並沒太在意阿司匹林不良反應的問題,但7年前,他的一個同行遇到的事兒讓他改變了看法。這位同行給患者做腮腺腫瘤切除手術,手術很順利,第二天,患者的半邊臉卻腫了,經過了解,才知道患者在手術當天,仍然在吃阿司匹林。從那以後,凡是手術的患者,哪怕是小小的拔牙,王永功都要詢問患者有沒有吃阿司匹林,並建議停服7天後再做手術。

  鄭州大學二附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馮常煒教授說,胃潰瘍患者如果潰瘍面有液體滲出,甚至潰瘍表面有出血表現,就說明該病處於活動期,最好停服阿司匹林,並經正規治療4個月,活動期的胃潰瘍轉為癒合期或瘢痕期,再考慮重新服用阿司匹林。

  這樣一來,問題就出現了,一方面,心內科醫生一再強調阿司匹林應堅持服用、終身服用;另一方面,患者遇到特殊時期,其他科的醫生又建議停服阿司匹林。患者該聽誰的呢?馮常煒、王永功等專家認為這要綜合分析,如果吃阿司匹林的人沒有冠心病史,只是用來預防血栓形成的,手術或遇到特殊時期時可以停服,但對於有過心肌梗死、停服極有可能出現猝死的患者來說,最好不要停。心內科大夫應該主動與其他科的醫生溝通、交流,制訂可行性方案,預防出血事件的發生。

  一般來說,需要考慮是否停服阿司匹林的原因還有孕婦,最好是在分娩前2~3個月停用阿司匹林,防止胎兒出現腦出血。

  飯後服用,可減少消化道出血機率  

  長期吃阿司匹林的人,還應時刻注意消化道是否出血,每隔3個月,最好到醫院查一次大便潛血檢查。當然,如果患者在服藥期間,突然出現上腹部不適症狀,或大便變黑、大便形狀或次數有改變,也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影響胃黏膜的再生,久之出現胃潰瘍甚至胃出血,嚴重的可造成貧血,加之服用阿司匹林的多是中老年人,他們對疼痛的敏感性差,耐受力較強,容易忽視出血症狀。服用阿司匹林時,應儘量避免空腹服藥,最好的方法是飯中或飯後服用,這樣可最大限度地保護胃黏膜。老年人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時,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奧美拉唑等藥物,以抑制胃酸的分泌,達到保護胃黏膜的目的。

相關焦點

  • 阿司匹林傷胃怎麼辦,能用氯吡格雷代替嗎?醫生為您講清楚
    阿司匹林吸收後,隨血液循環回到胃部,對胃黏膜造成不利影響。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前列腺素對胃腸黏膜具有保護作用,前列腺素分泌減少後,胃黏膜損傷的機率更大。對於已經存在的胃潰瘍,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容易誘發出血。阿司匹林通過上述四種機制影響胃部的功能,那麼,面對阿司匹林的這種副作用,應該如何處理呢?
  • 阿司匹林什麼時候吃效果最好?不注意這些問題,身體可能要遭殃
    隨著阿司匹林的廣泛應用,很多人對其產生了誤解,誇大阿司匹林的作用,擴大阿司匹林的適用人群。有人把阿司匹林當成保健品,認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能起到「有治治病,無病防身」的作用,這種想法大錯特錯。保健品指的是保健食品,嚴格來說,算是一種食品,能夠調節人體機能,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 阿司匹林啥時候吃比較好?
    阿司匹林啥時候吃比較好?既然這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到底「阿司匹林應該什麼時候吃?」。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阿司匹林片,比如,普通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泡騰片、阿司匹林腸溶製劑等等。阿司匹林的不同劑型,就導致了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的不同。一般來講,我們把阿司匹林分為腸溶製劑和非腸溶製劑,這些在藥品包裝盒上都有註明。腸溶阿司匹林就是腸溶製劑,而普通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泡騰片屬於非腸溶製劑。
  • 阿司匹林腸溶片,到底是飯後吃還是空腹吃?早上吃還是晚上吃?
    阿司匹林睡前吃的理論依據關於這個阿司匹林睡前吃這個說法,主要來自於有些人認為,人體在夜間活動少,血流減慢,血液黏稠度升高,因此血小板容易聚集。而阿司匹林的藥代動力學告訴我們,它被吸收後的主要代謝產物水楊酸的血藥濃度達峰時間在口服後0.3-2小時左右,但阿司匹林腸溶片相對於普通片又會延遲吸收3-6小時。所以在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預防早晨的心腦血管意外急性事件。阿司匹林腸溶片到底早上吃還是睡前吃更好?
  • 經常吃阿司匹林好嗎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從字面上來看,它是一種抗炎藥,其實它不僅僅只有這一個作用,它還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抗風溼、預防血栓、治療膽道蛔蟲等等。那麼阿司匹林有副作用嗎?經常吃阿司匹林好嗎?抑制血小板凝集高海拔登山時使用阿司匹林,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二、阿司匹林的四大副作用胃腸道反應不同人的胃裡的菌群種類以及數量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些人就會出現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等症狀。
  • 經常服用阿司匹林,如果出現這三種情況,可能要暫停服用
    經常服用阿司匹林,如果出現這三種情況,可能要暫停服用現在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了,尤其是老年人。他們非常害怕患上這種疾病,所以不少人都靠吃阿司匹林來預防這種疾病,但是阿司匹林畢竟是一種藥物,一旦過度服用只會讓身體產生副作用。不少人長期吃阿司匹林的時候,就會出現胃出血等症狀。
  • 阿司匹林等藥物為啥會讓您獻的血液不...
    除了年齡、疾病等因素外,您還需要考慮用藥對獻血的影響。即便是最常見的阿司匹林等藥物,也有可能降低您的血液質量。如果獻血前服用了這些藥物,您的愛心可能被血站「實力拒絕」哦!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獻血者,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哪些藥物會影響安全血液的質量吧!
  • 退熱藥黑名單:兒童使用阿司匹林注意7個細節
    ▲黑榜:安乃近、乙醯水楊酸、保泰松、羥基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賴氨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等其他藥物不推薦用於兒童退熱。特別提醒:雖然我們現在知道阿司匹林可能使病毒感染伴發熱的患兒發生瑞夷綜合症,因此兒童應用阿司匹林應謹慎。
  •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黏稠?預防血栓形成?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都說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對身體有好處,尤其是中老年人應該服用,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稀釋血液、防止血粘稠還是預防血栓?【醫生評析】首先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其次阿司匹林是藥物而非保健品,第三任何藥物都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應,所以要不要服用阿司匹林是有適應症的,否則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會被放大而給身體帶來損傷。那麼,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呢?
  • 退熱藥黑名單:兒童使用阿司匹林注意7個細節!
    黑榜:安乃近、乙醯水楊酸、保泰松、羥基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賴氨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等其他藥物不推薦用於兒童退熱。特別提醒:雖然我們現在知道阿司匹林可能使病毒感染伴發熱的患兒發生瑞夷綜合症,因此兒童應用阿司匹林應謹慎。
  • 百年「神藥」阿司匹林,是時候重新認識它了
    解熱作用可使發熱病人體溫下降,但是對正常體溫無影響,可能通過作用於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引起外周血管擴張,皮膚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熱增加而起解熱作用,此種中樞性作用可能與前列腺素在下視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關。
  • 阿司匹林腸溶片泡水一天都不溶,是藥有問題嗎?溶了才有問題
    之所以阿司匹林要設計成「腸溶型」,因為阿司匹林對胃黏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為了避免阿司匹林與胃黏膜的直接接觸,才把其製成「腸溶型」,在長期服用的的時候,可以減輕阿司匹林引起胃腸反應的副作用。二、阿司匹林腸溶片服藥時的誤區很多人習慣於在飯後吃阿司匹林腸溶片,其實這是一個服藥的誤區。
  • 如果把整片的阿司匹林掰開,早晚各服半片,副作用會低一些麼?
    不過華子告訴他,這種服藥方式,可能會事與願違,並不會降低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反而還有可能增加副作用。一、阿司匹林產生副作用的原因阿司匹林產生的副作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造成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血。一種是損傷消化道黏膜,會造成胃腸道的不良反應。
  • 長期用阿司匹林,小心胃出血,預防它,有人需要服用這個藥!
    有的曾經得過胃病並且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朋友,醫生經過評估後,儘管你的胃病可能已經很久都沒有復發了,但是醫生還是可能給你開一些胃藥,比如奧美拉唑或艾索奧美拉唑這一類的藥物?有時候您是否會感到很納悶呢?今天子漁就和大家來聊聊阿司匹林和奧美拉唑的一些小知識,看完您就知道是什麼原因了。首先,我們來聊聊阿司匹林這個史上著名的藥物。
  • 腸溶阿司匹林用處多,糖尿病人什麼時間段吃最好,還能減少副作用
    阿司匹林在糖尿病人群中的使用《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薦對於年齡超過50歲,且合併至少1項危險因素的糖尿病患者,應該使用低劑量(75-100mg)的阿司匹林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的危險因素為: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壓、吸菸、血脂異常、蛋白尿。糖尿病人發生心腦卒中的機率非常高,這時就需要使用阿司匹林進行血栓的治療。
  • 阿司匹林是萬能藥?長期吃阿司匹林腸溶片,或有三大副作用
    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其適應症為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用於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發病風險,預防心肌梗死復發以及在動脈外科手術或介入手術後,預防大手術後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等。那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會有哪些副作用呢?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會有哪些副作用呢?
  • 氯吡格雷可不可以取代阿司匹林?兩種藥物有什麼區別?醫生講清楚
    阿司匹林在臨床上應用了100多年,作為一種非甾體類抗炎藥,早期主要被用於治療關節炎、疼痛等方面的疾病,後來,人們研究發現:小劑量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功能,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這種應用已經持續了40餘年,至今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完全取代阿司匹林在這方面的作用。
  • 阿司匹林能長期服用嗎?別道聽途說,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但是一般醫生在給患者開出阿司匹林藥物時,都會講究一個療程,畢竟是藥三分毒,並不會讓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甚至還會在給患者開阿司匹林時,會告知關於阿司匹林的一些副作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對身體的副作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那麼會很容易導致體內的肝臟器官遭受到一定的婌;一般來說帶有鎮靜止痛的藥物多少都會對我們的肝臟腎臟有一定的影響。
  • 阿司匹林應該早晨吃還是晚上吃?
    阿司匹林應該早晨吃還是晚上吃?近年來,關於早晨或者晚上吃阿司匹林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應該早晨吃,理由是每天上午(6點到10點)血小板聚集力最強、最容易形成血栓;也有人認為應該晚上吃,理由是晚上吃阿司匹林不僅能夠預防血栓,還可以協助降壓。其實這些觀點都沒有太多依據,目前並沒有研究證實早晨吃更好還是晚上吃更好。所以何時用藥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何時方便、便於長期堅持用藥就何時吃。
  • 阿司匹林&海洛因之父:天使or魔鬼?
    德國化學家菲利克斯•霍夫曼一生中有諸多發明創造,但正是阿司匹林和海洛因,讓他成為站在天使與魔鬼之間那個頗為無奈而尷尬的人。已有百餘年歷史的阿司匹林與青黴素、安定並稱「醫藥史上三大經典藥物」,它為人類減少死亡、延長壽命,尤其是為降低心梗死亡率提供了簡單、經濟而有效的手段。然而,從阿司匹林誕生的那一刻起,圍繞它的爭論就從未停止過,其中便包括「真正的發明者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