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 視雪症候群

2021-01-18 神經時訊


視雪症候群(visual snow syndrome,VSS)是一種複雜的神經症候群,其特徵是視野中出現無數小的動態或靜態的小點,類似於電視機靜電幹擾(即視覺中出現持續的電視機雪花感),持續存在,甚至達數十年之久,難以自愈。2018年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確定其診斷標準。該病發病機制不清,與偏頭痛、耳鳴、焦慮、抑鬱共患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對於視雪症狀的患者,應排除潛在的繼發性病因。若眼科和神經科檢查正常,且患者未服用精神性藥物,應考慮診斷為VSS;同時應評估患者是否有持續後像、增強的內視現象、畏光、夜視受損或其他持續陽性視覺症狀。這種症候群的病理生理學尚不清楚,且治療方案有限,合理地嘗試拉莫三嗪和(或)個體化的有色鏡片可能有效。

圖1:視雪示意圖


表  vss的診斷標準


圖2:VSS修訂標準示例;a:正常視覺;b:視雪;c:持續後像(palinopsia);d:頻繁或持續出現的內視現象(entopic phenomenon);e:夜盲症(夜視受損);f:合成圖顯示當這些症狀合併時可能導致的視覺殘疾程度

來源 | 神經病學俱樂部

排版 | 喬婷婷

審校 | 丁慧鑫

相關焦點

  • ——讀懂「視雪症候群」
    視雪症候群(VSS)是一種以視覺中出現持續的電視機雪花感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臨床症候群,2018年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確定其診斷標準,但該疾病發病機制不清。那麼對於VSS,你了解多少?到底是一種生理現象還是疾病呢?又該如何診治呢?最近,Eur J Neurol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VSS的流行病學數據的文章。Christoph J.
  • ...合作綜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兒童和青少年多系統炎症症候群」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的研究綜述。本文回顧了截至2020年7月全球報告的28個MIS-C病例系列研究,總結了MIS-C的流行病學特點和臨床特徵,並將其與具有類似臨床表現的其他兒童常見炎症症候群進行了鑑別比較,後者包括川崎病、川崎病休克症候群及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等。
  • 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得多囊卵巢症候群?
    肥胖的女性是不是更容易患多囊卵巢症候群目前尚沒有結論,因為身材瘦小的女性也有不少多囊卵巢症候群。有些小鬍鬚,或者B超一看卵巢有多囊改變,只要這三個件中有兩個條件符合,排除了其他的內分泌的問題,都可以診斷多卵巢症候群。
  • 《自然綜述:風溼病學》中文版2018年第4期
    正如預期的那樣,小鼠患上了類似SLE的自身免疫症候群,自身抗體水平很高。10周時,與野生型小鼠相比,缺乏C1q的小鼠腎小球腎炎更嚴重,IgG和C3腎小球沉積增加。…… In Brief 乾燥症候群的新型自身抗體 Novel autoantibody in Sj gren syndrome 通過質譜肽序列分析,在乾燥症候群
  • 肝腎症候群,首選哪種血管收縮劑?
    儘管肝腎症候群(HRS)不是肝硬化患者AKI的最常見病因(約佔23%),但是預後最差的一種。 在562例腎功能受損的肝硬化患者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腎實質疾病、低血容量性腎功能不全、感染相關腎損傷或HRS患者的3個月生存率分別為73%、46%、31%和15%(圖1)。
  • 寫英文SCI綜述四部曲
    一說到綜述的寫作,許多人都覺得迷茫,困難,不知道從何下手,更別說英文綜述的寫作了。所以,下面為大家總結了寫SCI英文綜述四部曲。希望能給有需要的朋友們提供一些幫助。一.選題怎麼選英文綜述的選題的重要性決定了你文章接收的機率有多少。一篇好的綜述,能夠讓人耳目一新,即使對這個領域不甚了解的學者,看完之後也能有大致的輪廓。選題重在新穎,而選題恰恰是最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選題的來源可以是在臨床工作中遇到的待解決的問題,或者實驗過程中所涉及的領域。
  •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症候群,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種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協助加害人。
  • Nature分享:如何寫好綜述論文?
    綜述類論文是科學家的重要資源。它們可以提供一個領域的歷史背景,以及關於該領域未來發展的個人看法。同時,撰寫這類文章可以為自己的研究提供靈感,還可以做一些寫作練習。 不過,很少有科學家接受過如何寫綜述類論文的訓練,或者不知道一篇優秀的綜述文章是怎樣構成的。
  • 馬凡氏症候群到底是什麼
    據悉,霍萱死因源於馬凡氏症候群,原美國女排名將海曼、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以及男籃運動員張佳迪和武強均因此病猝死。10月31日,中國女排前國手、原河南女排隊員霍萱突發心梗去世,年僅28歲。據悉,霍萱死因源於馬凡氏症候群,原美國女排名將海曼、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以及男籃運動員張佳迪和武強均因此病猝死。
  • 多囊卵巢症候群
    多囊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以雄激素增多症、無排卵和多囊性卵巢形態為基本特徵的症候群
  • 多囊卵巢症候群不能生孩子?聽說昆凌也有多囊卵巢症候群
    在我們日常的客人中,經常會出現患有多囊卵巢症候群的。她們覺得自己有病,為此情緒低落,甚至覺得因此不能生育,是「可恥的」,心理壓力異常大。多囊卵巢症候群真的不能生育嗎?當然不是!認識一下,什麼是多囊卵巢症候群?多囊卵巢症候群(PCOS)是女性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多在青春期發病,臨床或生化表現為無排卵、痤瘡、多毛、月經異常、不孕等,常伴有胰島素抵抗和肥胖,在育齡婦女中發病率約6-10%,算比較常見,現有醫療研究還無法明確病因,多數認為是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的結果。
  • 金斯瑞解讀|細胞因子風暴最新綜述解讀
    2020年12月3日,新英格蘭(NEJM)醫學雜誌發表了篇名「Cytokine Storm」的最新綜述文章,本文的通訊作者是CAR-T細胞療法的創始人之一、全球生物製藥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終身教授Carl H. June,文中詳細介紹了細胞因子風暴的臨床表現、病理生理特徵以及細胞因子風暴的治療策略等。
  • Apert 症候群一例
    網上百度了一下,以下是百度百科的內容:Apert症候群又稱為尖頭並指症候群(acrocephalosyndactyly),為散發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是以尖頭、短頭、面中份發育不良及並指(趾)為特徵的一組症候群。顱面部的症狀與Crouzon症候群相似,表現為顱縫早閉所致的頭顱畸形、突眼和面中部嚴重發育不良。
  •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研究綜述
    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37(UCH37)在肝癌組織中呈高表達,並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對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家族(UCHs)在惡性腫瘤發生、發展及預後中的作用進行了綜述
  • 揭開唐氏症候群的神秘面紗
    唐氏症候群患兒(ccrinfo.org) 目前唐氏症候群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照護和教育來儘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這往往需要巨大的經濟投入。 唐氏症候群有一個別稱,叫做「21三體綜合症」。這個名字點明了這個疾病的病因:患者第21號染色體共有三條,而正常人都只有兩條。在遺傳學上,唐氏症候群患者的父母基因通常是正常的,多出來的那條染色體只是精子或卵細胞形成時不走運出現的。
  • 腎病症候群的常用治療方案
    腎病症候群是由多種病因引起,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臨床突出症狀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腫、高脂血症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常見的併發症為感染、靜脈血栓形成和動脈硬化。這種病病程較長,腎病症候群治療難度集中在:激素治療效果明顯,但臨床表現蛋白尿、浮腫等問題常反覆發作,成為最大困擾。
  • 什麼是二尖瓣脫垂症候群
    二尖瓣脫垂症候群是指各種原因使得二尖瓣葉和心臟收縮時向左心房脫垂,導致二尖瓣關閉不全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曾被稱為Barlow症候群,瓣膜鬆弛症候群等。  二尖瓣脫垂症候群有哪些症狀?多數病人無明顯症狀,症狀出現有間歇性,反覆性和一過性的特點。
  • 馬凡氏症候群來自先天遺傳
    張國報說,馬凡氏症候群患者在年輕時憑藉常規檢查基本發現不了,其除了會出現不明原因的胸悶,個子高以外,其他方面與正常人無異,「這種病,只能通過一種手段才能在不發病時查出,那就是家族基因檢測。」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白振祥提醒,如果有家族病史,又有馬凡氏症候群其他表現,如脛骨很長、身材高瘦、近視等症狀,都應儘早到醫院檢查,了解心臟和主動脈是否有病變、是否需要積極治療。
  • 馬凡氏症候群:天才體型後面的隱患
    據悉,霍萱的疾病與以前去世的四川男排國手朱剛一樣,是馬凡氏症候群。馬凡氏症候群(marfan's syndrome)又名蜘蛛指(趾)症候群,發病率約0.04‰~0.1‰,屬於一種先天性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家族史。病變以骨骼畸形最常見,全身管狀骨細長、手指和腳趾細長呈蜘蛛腳樣。而疾病以心臟大血管改變最為致命。
  • 警惕「微笑殺手」——擠壓傷症候群
    1940年,英國醫學家拜沃特斯和比爾進一步闡述了這種現象的發生機制,並將其命名為「擠壓傷症候群」。什麼是擠壓傷症候群?為什麼被稱為「微笑殺手」?擠壓傷症候群又被稱為「創傷性肌肉溶解症」,是指肌肉豐富的肢體(尤其是下肢)或軀幹被倒塌的工程、建築物或其他重物長時間擠壓,使受壓部位肌肉缺血,從而出現肌肉壞死,在解除擠壓之後發生以急性腎功能衰竭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症候群群。該症候群在地震、泥石流、車禍中的發生率約為20%,死亡率高達5%,是導致災害後傷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導致傷者截肢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