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濟南寒潮夜唯一的街頭藝人:「為了2歲病兒,我不能有一日停下」

2021-01-18 濟南時報

深夜的濟南街頭,寒潮帶來的降溫如期而至,室外氣溫跌至-10℃以下,連往日熱鬧的泉城路也變得安靜了不少,街邊的小商鋪也大都閉店關門。就在這樣刺骨的寒風裡,35歲的尹序樂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拖著音箱站在街邊,為了給患有罕見遺傳病的兒子籌集醫藥費,為了支持他的小家,他成為了寒潮來臨這日這條街上唯一的街頭藝人。「我不能有一日停下」。

寒潮深夜裡,他是唯一的「街頭藝人」

6日晚10點左右,深夜的濟南街頭,氣溫與太陽剛剛落山時相比又下降了不少。往常最熱鬧的「金街」泉城路上,平時總是客滿的計程車頂燈大都還是綠色,街上只有三三兩兩的行人,也大都行色匆匆,像是在儘快前往目的地,躲進屋裡避寒避風。

站在街邊掏出手機,上面顯示的氣溫已跌至-13℃,在這樣寒冷的冬日,除了零星兩處售賣熱飲的攤位外,道路兩旁其餘的夜市攤點都選擇了閉店,就連恒隆、世茂幾處商業綜合體的廣場下,平時總聚集在此直播表演的街頭藝人們也不見了蹤影。

儘量減少戶外活動,是大夥對這場幾十年不遇的寒潮最大的「尊重」。

然而就在這刺骨寒風中,天地壇街路口附近,一個黑色身影和周圍的行色匆匆的行人形成了劇烈反差,他拖著一個音箱站在街邊,地上還放著一份自製的點歌單,歌聲順著音箱飄出,儘管行人稀少,他還是想盡力引起周圍的關注。

唱歌的男子叫尹序樂,今年35歲,來自聊城,是寒潮深夜這條街上唯一的「街頭藝人」。

2歲兒子得了「治不好」的病

隨著時間慢慢推移,氣溫仍在持續走低,行走在濟南街頭,體感溫度已接近-30℃。寒風裡,尹序樂只穿了一件看上去有些單薄的半身羽絨服,低溫讓他的嘴唇有些控制不住的發抖,連帶著聲音也有些走樣,可他依然堅持唱著。

腳邊一隻用來裝音箱的箱子裡,放著他兒子的照片,這個才2歲多的小男孩,就是尹序樂在這樣寒冷的冬日深夜還要出現在街頭的原因。

「我兒子得的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病,叫丙酸血症。」時間回到2018年4月,尹序樂和妻子的二胎出生,夫妻倆給自此兒女雙全,一家人原本沉浸在喜悅中,沒想到這份喜悅僅僅維持了5天。就在品品出生後的第6天,突然的呼吸困難和嗜睡讓夫妻倆連夜帶著他返回了醫院,輾轉聊城、濟南多地,最終確診患上了新生兒丙酸血症。

這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病,不同地區和種族間發病率有差異,在我國,上海新華醫院曾篩查了76萬例新生兒,患病率為1/200000。患有此病的人,因基因突變導致體內缺少一種酶,這會導致身體代謝機能出現問題。

「最可怕的是,這種病目前沒法完全治癒。」因為患病的原因,品品從小就跟別的孩子不同,他只能吃特質的奶粉,天然蛋白攝入對普通人來說是營養,但對品品來說都可能成為身體的負擔。

為了孩子,不能有一日停下

儘管尹序樂和妻子對品品的照顧格外精心,可孩子的沉重的病情是他們必須面對的難題,隨著各種併發症的逐漸嚴重,在諮詢醫生和一些資深病友後,尹序樂最終決定為品品進行肝移植手術,「手術後他的代謝功能會好一些,身體發育也能改善一些。」2020年1月,品品在浙江接受了移植手術,供體的來源就是尹序樂自己,割肝救子,他沒有半分猶豫,品品能夠平安長大,才是這位年輕父親最大的心願。

令全家人高興的是,手術後品品的身體的確有了較大的改善,2歲的他終於不用僅依靠特質奶粉生活,可以慢慢的吃些普通孩子食物,「代謝功能改善之後,他現在可以普通奶粉和特粉混著吃,以後也可正常吃飯,只是高蛋白的食物還是要嚴格控制攝入量」。

孩子的身體有了起色,更加堅定了尹序樂對兒子平安長大的信心,但品品出生這兩年,住院、吃藥加上移植手術,總共的花銷已經超過了60萬元,「之後還要繼續吃藥維持,也是一大筆錢。」思前想後,他做出了來濟南打工的決定,「這裡比起老家收入高一些,和其他大城市比也近一些,方便孩子身體不好時能及時回去照顧」。

在濟南,尹序樂白天的工作是一名外賣小哥,穿梭在市區各處角落。因為割肝救子的緣故,加上手術才剛滿一年,尹序樂的身體尚未完全恢復,沒法支撐他白天黑夜都在外奔波,只是他也不想白白放棄夜晚的時間,這才想到了街頭賣唱的主意,「就是在和諧廣場、泉城路、高新萬達幾個地方之間輪換。」

6日的夜晚,寒潮如約降臨在濟南街頭,儘管早就在天氣預報中得知了這天的情況,尹序樂還是帶著音箱出了門,「哪怕街上只有一個人,我也得試試。」他說他不害怕寒冷的天氣,為了自己的這個家,他不能有一日停下。

冬日寒冷,堅守不易,如果您願意聽一聽尹序樂的歌聲,向品品獻出一份愛心,可以與他聯繫,聯繫電話:18863558512。

新時報記者:俞丹

相關焦點

  • 2歲娃患罕見病,「我不能有一日停下」
    新時報記者俞丹 攝  深夜的濟南街頭,寒潮帶來的降溫如期而至,連往日熱鬧的泉城路也變得安靜了不少,街邊的小商鋪也大都閉店關門。就在這樣刺骨的寒風裡,35歲的尹序樂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拖著音箱站在街邊,為了給患有罕見遺傳病的兒子籌集醫藥費,1月6日晚,他是這條街上唯一的街頭藝人。
  • 濟南80多位街頭藝人「持證上崗」
    【解說】一個麥克風,一架電子琴,一首首優美的歌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山東濟南的街頭藝人們用獨具特色的表演方式為人們的生活增色。為了鼓勵更多有才藝的人走上街頭,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濟南市開展街頭藝人招募考核工作,考核合格的藝人將獲得「濟南街頭藝術表演證」。10月份以來,部分街頭藝人開始「持證上崗」,在規定的時間和區域內進行演出。
  • 街頭藝人展演兩日,濟南冬夜「燥」起來
    11組街頭藝人齊聚一堂,歌曲、相聲、舞蹈輪番上演,讓泉城的冬日之夜「燥」了起來!演出現場,風組合、李李和贊贊、藝湛組合等濟南街頭表演的明星藝人先後奉上《春風十裡》《k歌之王》《我的未來不是夢》《探清水河》《演員》《願得一人心》《南屏晚鐘》《慢慢》《飛鳥和蟬》等耳熟能詳的歌曲。
  • 濟南周末兩場街頭藝人展演,想聽歌的你別錯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街頭藝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由來已久,在國內,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等城市,在國外,巴黎、倫敦、羅馬、紐約、巴塞隆納等城市,街頭藝人們或深情演唱,或雜耍表演,或熱情舞蹈……已然成為城市的靚麗風景。
  • 濟南街頭藝人本周六開始持證上崗!大眾網·海報新聞將現場直播
    今年9月起,濟南市開展了首屆街頭藝人招募考核工作,受到全國各地的街頭藝術愛好者和外國朋友的積極響應。據了解,共有62位藝人通過「官方認證」,獲得「濟南街頭藝術表演證」。 11月28日(本周六)19:00—21:30,璀璨星空——濟南市街頭藝人展演活動啟動儀式及演出將在印象濟南·泉世界上演,屆時,濟南市首批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將帶來精彩演出。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將現場直播演出情況。
  • 濟南警方抓獲一偷車賊,他竟多招供10多起案件,咋回事|濟南街頭藝人...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 丁一凡)濟南將設「藝人資格評審」機制,藝人街頭考試後「持證」上街表演夜間經濟繁榮程度是一個城市經濟開放度和活躍度的重要標誌,為進一步釋放消費需求,推動濟南夜間經濟提質升級,滿足市民、遊客夜間休閒消費需求,6月3日晚,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連音社、明湖兄弟、耳立音樂等二十多位藝人在七個點位通過街頭表演的形式來支持和促進夜間經濟的發展
  • 早安·日照人丨「霸王級」寒潮來襲!記者走上街頭,記錄溫暖瞬間……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王昊 牟奕霖 韓依曉 劉曉菲 日照報導近日,「霸王級」寒潮來襲,日照市大範圍降溫。走在室外,冷風吹的人臉疼、耳朵疼、腦袋疼。在冬日的清晨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日照各個街頭堅守著崗位,守護著我們.....1月6日,早上7點30分,零下7℃!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上街頭,用鏡頭定格了他們的身影。
  • 濟南街頭藝人盼來期待中的安穩 「持證上崗」唱亮冬夜
    果然,張穩修店裡的角落除了吉他、架子鼓就是樂器教材,他一邊忙著給客人剪頭一邊說起了自己的音樂路。1999年,剛成年的張穩修從菏澤老家來到濟南,帶著辛苦攢了150元錢買的第一把吉他,站在剛剛落成的泉城廣場上,成為了一名街頭藝人。「那時候沒有人在街上唱歌,我也非常緊張,灌了一瓶白酒才張開了嘴。」
  • 街頭藝人:"今年以來第一次出來唱歌"!
    圖:jiujiu對於泉城路上開了夜市,很多市民也是當晚路過時看到,紛紛停下腳步逛了起來。在由恒隆商家組成的夜市區域內,像南京大牌檔、西貝、哈根達斯等也搭乘流動商車助力濟南泉城路夜經濟發展,有市民表示,在夜市看到這樣的商家,仿佛一下拉近了大家和一些大品牌的距離。
  • 璀璨星空——濟南市街頭藝人展演活動啟動儀式在印象濟南隆重舉行
    當晚演出,風組合、李李和贊贊、藝湛組合等濟南街頭表演的明星藝人們全情獻唱,《春風十裡》《k歌之王》《我的未來不是夢》《探清水河》《演員》《願得一人心》《南屏晚鐘》《慢慢》《飛鳥和蟬》等一首首耳熟能詳的金曲洋洋盈耳、悅目清心,而長袍馬褂、一胖一瘦的標誌性組合——相聲演員馬雲飛、陳國棟也亮相啟動儀式,帶來了充滿泉城文化元素的相聲表演《好客山東濟南城》。
  • 濟南七條新政助推夜經濟 好看好吃好玩的「菜單」快收好!
    各區在打造現有夜間經濟聚集區的基礎上,積極策劃推動,發掘1-2處夜間樓宇、夜經濟單元(小型夜間經濟聚集區)及夜經濟綜合體等適合發展冬季夜經濟的場所,繁榮發展冬季主題場景消費,新打造一批有特色、精而美的夜間經濟集聚地。開展冬季主題活動。組織夜間經濟聚集區、部分商圈和企業開展夜間市集、夜間品鑑和夜間音樂沙龍等活動。
  • 暖心聞丨-17°C的深夜 他們在濟南街頭尋找流浪者:一個都不能少
    (記者:儀首歌 編輯:趙洪棟)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1月6日晚上,濟南市區的氣溫已降至零下17℃,面對「王炸級」寒潮,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要如何安全過冬?
  • 濟南第一批「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正式首演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趙鵬程 濟南報導「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用心度過每一分鐘……」11月28日晚,在濟南市槐蔭區印象濟南·泉世界的室外廣場上,街頭藝人們頂著零度的寒風動情演唱,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駐足。
  • 光谷街頭藝人,他們在霓虹燈下演奏著自己的人生
    「後來是朋友在光谷有琴行,我在那邊上班,沒事就拉個小箱子跑到街頭唱,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慢慢的才有底氣了。」張念一仍然記得自己第一次站在人潮擁擠的光谷街頭時,那份興奮與緊張。15年光谷為了積聚人氣徵集了街頭藝人,有點水平的就能按照時間表在步行街內固定區域表演,因為不俗的人氣和實力,張念一順利地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 剛剛寒潮黃色預警! 一日兩季雨雪齊襲!
    剛剛寒潮黃色預警! 一日兩季雨雪齊襲!預計本次雨雪和大風只在我省停留1天-2天的時間,但降溫的影響會一直持續。具體天氣過程:20日夜間-21日,全省自西向東有雨轉雨夾雪轉雪天氣過程,降水相態複雜,西北部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局地大到暴雪。
  • ...20年用產品照亮「濟南的夜」 誰說一米二五不能是「巨人」?
    來自山東的企業家艾貽明,獲得本年度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人物稱號,他也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山東殘疾人。3日上午,新時報記者見到從北京回來的艾貽明,乍一眼看上去,眼前的這個中年男子,身子格外瘦小,像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實際上,也正是從8歲開始,艾貽明的人生變得與常人不同。「我這個個頭,從那之後就沒再長過了。」
  • 都市夜歸人:他們行走在濟南夜色中 ——探訪濟南夜經濟系列報導之一
    可以看出,發展夜經濟既是民心所向,又是撬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與此同時,也有市民群眾存疑,到底啥是夜經濟?發展夜經濟會不會影響城市環境?濟南夜經濟是個啥樣?  為了回應市民群眾的疑惑,在「夜經濟27條」出臺滿月之際,濟南日報融媒記者兵分三路,推出探訪濟南夜經濟系列報導,利用文字、照片、視頻生成了一個光影結合的「濟南夜經濟樣本」。
  • 你好,警察節|濟南-24度,直擊那些處警現場
    前一陣的「跨年大寒潮」剛剛才過去 2021年的第一周工作日 濟南再次進入了「速凍」模式 在寒風中堅守一線 疏導交通、清除隱患、幫助群眾 我們一直在路上
  • 街頭藝人「持證上崗」,盼來安穩——唱亮冬夜
    果然,張穩修店裡的角落除了吉他、架子鼓就是樂器教材,他一邊忙著給客人剪頭,一邊說起了自己的音樂路。1999年,剛成年的張穩修從菏澤老家來到濟南,帶著用辛苦攢的150元錢買的第一把吉他,站在剛剛落成的泉城廣場上,成為一名街頭藝人。「那時候沒有人在街上唱歌,我也非常緊張,灌了一瓶白酒才張開了嘴。」
  • 為了實現說唱夢,他在臺北街頭唱了十三年
    咬緊牙關 繼續站在這裡開始追求夢想你懂我意思嗎 我早就已經開始熱血沸騰所以才穿著短袖還在這個地方追求夢想你們問我說 哈士奇你在西門町表演七年這麼久有什麼是你堅持不肯改變的我回答他說 我的饒舌依舊沒有髒話我依舊和藹可親 我依舊保持幽默我依舊親切 唯一改變的事情只有每一場表演過後看我表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