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街頭藝人,他們在霓虹燈下演奏著自己的人生

2021-03-02 武漢吃喝玩樂

有人說光谷多莫大教堂的夜景堪稱武漢一絕。

無數自由吟唱的街頭歌手,在充滿歐洲風情的街道,把每個空閒的場地,變成小型室外音樂會,讓來往的行人貪戀晚間下班路過那幾分鐘的感覺。


歌手的水平自然是參差不齊的,有的幾乎不懂樂器,甚至唱歌走調;而另外一些則有一定的音樂水平,其中不乏本就有酒吧駐唱或商業演出的經驗的。


不趕時間的行人吹著還不算不刺骨的秋風,停下了腳步駐足慢慢聽,慢慢感受從周身流淌的景色與時間。


「幹什麼都要有點底氣才行,街頭唱歌也是。」

在街頭很少能看到女歌手,張念一是其中之一。

2016年偶遇她的時候,她和朋友在光谷合作表演《As long as you love me》,一首歌唱完,傾聽的行人圍滿了大教堂前的空地。後來我知道,她有個叫Mini的組合,在那一年闖進了超女全國前100強

沒事的時候,她就待在朋友的琴行,偶爾也會去跑跑商演。輪到她在街頭表演,一把吉他,一臺戶外音箱,一支簡陋的麥克風支架再加上一副好嗓子,就是要帶的全部家當。

剛剛來到武漢,她體會的是孤立無援的無助感。

「武漢有些酒吧駐唱是需要熟人之間互相介紹的,還有一些就是開價特別低,基本是讓你捨棄尊嚴了,酒吧生意不好的還會拖欠工資,那個時候覺得生存真的很難。」

「後來是朋友在光谷有琴行,我在那邊上班,沒事就拉個小箱子跑到街頭唱,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慢慢的才有底氣了。」

張念一仍然記得自己第一次站在人潮擁擠的光谷街頭時,那份興奮與緊張


雖然剛開始十分青澀,但漸漸的,支持她聲音的人也越來越多,幾天後她就適應了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她為中心圍成一圈駐足圍觀。

15年光谷為了積聚人氣徵集了街頭藝人,有點水平的就能按照時間表在步行街內固定區域表演,因為不俗的人氣和實力,張念一順利地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再也不用擔心會被趕走啊什麼的,有的粉絲還守著點來找你,支持你的聲音,印象最深的是粉絲還會給你寫小紙條留言,把你當朋友說心事。」說到這裡她笑了,「就感覺挺溫暖的。」

「不辜負這行色匆匆的人停住的腳步。」

在步行街走一遭,說出「光谷林俊傑」的名號,就像是領到了一枚秘密徽章,一句通關暗語,這是只屬於聽眾的默契。

現在他更響的名號是「鬥魚陳吉強」。嗓音辨識度極高,唱JJ的時候總讓人以為是原唱,網上坐擁27萬粉絲,現實中他則在光谷有著最大的聽眾群 。

16歲那年,因為家庭變故,陳吉強輾轉從鄂州來了武漢。琴行的表哥借了設備給他。 第二天陳吉強就去省博的地下通道開始了自己的賣唱生涯。


剛開始聽眾不多,一天最多幾十塊收入。15年他參與了光谷街頭藝人選拔,憑藉實力入選後,他的生活開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每天用歌聲挽留行人匆匆的腳步,越來越多的人特意來聽陳吉強唱歌,最誇張的時候教堂前的馬路被圍到擁堵。


吉他箱裡漸漸一天就有好幾百塊「夢想基金」,有酒吧和琴行來招攬人才,被他婉拒了,「因為街頭才能肆無忌憚得唱。」

直播火了後,陳吉強也有了自己鬥魚直播間,現在他唱歌,會多放一個三腳架,上面架著一部手機,女朋友全程控制角度幫他直播給粉絲看。


收入多了,但觀眾期望大產生的壓力也隨之而來。晚上十點結束直播,只剩一點點空餘時間,就打打遊戲陪陪女友。

也會有覺得很累的時候,但在他看來,為了生活,也不能排斥讓自己累一點。「 沒想過直播會做成什麼樣,唱歌能唱多久,但現在唯一想做的只有唱歌。

「意志力可以戰勝你所認為的困難,沒有走不下去的路,只有不想走的人。」

王燦還在學校就開始唱街頭,12年到15年輾轉無數地方幾乎不間斷的在街頭歌唱。

如今的他從街頭彈唱走到開酒館,開了個屬於音樂人的烏託邦,不變的是一顆熱愛音樂與生活的心。


從開始黃鶴樓通道,到付家坡客運站通道,武昌火車站通道,魯磨路天橋,光谷步行街,用自己的聲音和腳步丈量著武漢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壤。

16年做了一個小琴行沒做好,今年五月份倒閉關門了,然後騎行西藏了一趟,西行的近4000多公裡,讓他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踏出了影響人生的重要一步。

「也許生活會針對性地給予,取決於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因為騎車旅行認識了一些摩友,他和摩友們一起做了個小清吧生意,因為他自己本身的交際圈,招來無數志同道合的友人,這裡儼然成為了一個音樂人群聚地點。


當初在街頭表演的時候,他也是因為喜歡唱歌所以唱,不會用自己的歌聲刻意討好誰。

享受行人停下腳步聽他們歌手的過程,「給不給錢無所謂了。」他們唱什麼,聽眾就聽什麼,想唱就唱,累了就休息,閒來無事還可以聊聊天就像相識已久的朋友。

有時候也會懷念街頭賣唱的日子」。


當初的他也像無數街頭歌手一樣,享受唱歌,想讓更多的人聽到,想唱得更好離藝術更近一點兒,配得上人們的肯定,還想感染別人,所以就去唱了。

如今的他從街頭彈唱走到開酒館,開了個屬於音樂人的烏託邦,不變的是一顆熱愛音樂與生活的心。

高開低走,似乎是武漢這座城市許多文化跡象的宿命,但這些越來越具規模的街頭自由吟唱的聲音,絕不會走到這一天。



你可以為了填飽肚子精疲力盡的活著,但不能任由理想沉入失望的生活。」暮色四合,就和他們一起踏入這場充滿夢潮的夜。

出品:武漢愛黑馬文化傳媒

編輯:多米諾  攝影:邵君、本人提供

武漢吃喝玩樂原創出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旅行札記 臺北街頭藝人,他們的藝術在街頭詮釋
    我曾漫步臺北信義區,101大樓下的街頭藝人們或是表演雜技、或是表演樂器,無一不專注地詮釋他們心目中的藝術。「他們的藝術在街頭詮釋」微風廣場,小提琴的樂音伴隨著淅瀝小雨,我與朋友們對這些街頭藝人做了一個簡單的採訪,於是決定把他們的故事講給你們聽。他叫陶路易,來自英國,街頭藝人證書上的證件照片上眼睛睜得很大,炯炯有神且眉毛上揚,有一絲「決眥入歸鳥」的模樣。
  • 杯子、勺子、油漆桶、平底鍋演奏的街頭音樂
    據說在法國,街頭藝人(Musicien des rues)最初並不叫這個名字,人們更喜歡叫他們遊吟詩人(Troubadour)。在街頭巷尾的繁華都市之中,最愛這融入骨子裡的痴迷和熱愛。街頭藝人常見的樂器莫過于吉他、鼓、小提琴等。不過今天要介紹的街頭藝人,使用的樂器絕對絕對另闢蹊徑,令人拍案叫絕,將街頭藝術提升到了另一片境界和天地。出身義大利的 Robert Tiso,是世上僅有的頂尖「玻璃豎琴」演奏家之一,至今已演奏超過15年。每次在網絡上傳音樂影片,觀看人數都不下百萬。
  • 「特寫」歷經考證、實習,上海街頭藝人與你在街頭邂逅
    出沒於上海大街小巷、繁華商圈的街頭藝人們,逐漸成為了城市裡流動的風景線。他們也正變成上海城市形象亮麗的名片之一,是上海多元城市文化的精彩寫照。上海街頭藝人吸引市民遊客駐足。經過十年的醞釀,羅懷臻提出的這場試圖賦予城市活力的試驗,終于于2014年在上海的街頭開始了。2014年10月25日,上海頒發首批街頭藝人上崗證,8位持證上崗的街頭藝人在靜安嘉裡中心附近街頭試演。由此,上海街頭藝人成為了「正規軍」。「我去過很多國家,也見過很多外國的街頭藝人,但是我覺得他們都不如上海管理得好。」
  • 五旬盲人自學口琴演奏 街頭賣藝養活自己
    2018年6月11日晚上8點,在珠海市九洲城廣場,今年50歲的盲人劉先生站立在廣場上演奏口琴,不少市民被他的演奏好聽的樂曲所吸引,一些人會多少給點零錢給他。劉先生是哈爾濱人,一出生雙眼就看不見,這一輩子沒有看見過光明,39歲以前,他是做盲人按摩的,由於得了糖尿病,不得不放棄賴以生存的工作,那時起,他開始自學口琴演奏。圖為有市民給他零錢打賞。談起自己學習口琴演奏的過程,他說,那段時間很艱苦,自己只能買來錄音帶一段一段的反覆聽,在結合自己一遍一遍的練習,他所演奏的口琴是帶和旋的,所以挺起來比較好聽。
  • 人物 街頭藝人的城市空間:他們可以在市民中心廣場憑證上崗
    城管和治安巡防員在他們周圍轉,並不幹涉。這得益於他們所取得的街頭藝人證。今年6月23日,深圳市福田區演藝協會為68位(組)街頭藝人提供了證件,在市民中心的規定時間內,他們因此能夠合法地進行表演。深圳也成了全國首批規範管理街頭藝人表演的城市。不過,街頭藝人尋求的,似乎不止身份合法這麼簡單。
  • 街頭藝人、華人樂手也有音樂夢……"聽聽"西班牙大街小巷裡的音樂故事
    在被劃定為城市聲學區域三級使用區的區域,街頭藝人可以在上午10時至15時,下午17時至22時進行演奏;在住宅區,街頭藝人不得使用打擊樂器和音響,周三、周四、周五和周日可以進行表演的時間為上午12時至14時,下午18時至20時,夏季的這些天的演奏時間為上午12時至14時,下午19時至21時,夏季的周六最晚可演奏至晚上23時。
  • 網紅神曲《Dance Monkey》,義大利薩克斯手街頭演奏
    你好,又到每日好夢曲時光,讓我們聽一首曲,靜享這屬於自己的安謐時光。今晚推送曲目為《Dance Monkey》,來自義大利街頭薩克斯表演家Daniele Vitale的演奏。在這令人陶醉樂聲中,和你道一聲:晚安!Daniele Vitale來自義大利,平時主要為婚禮和一些國際活動表演薩克斯。
  • 中外街頭藝人上海街藝節各展絕技 傳統與創新相交融
    街頭藝人演繹《在北京的金山上》。 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10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用阿卡貝拉演繹的《我的祖國》;「吉他大聯奏」《祝福你,中國》;中韓街頭藝人共同奏響悽美的小提琴曲《梁祝》……第五屆上海街藝節暨2019藝術商圈楊浦專場13日精彩上演。
  • 街頭藝人——把藝術「拉下神壇」?
    10月,上海首批持證街頭藝人在靜安區試點表演。隨後,杭州、深圳等城市也陸續開展了街頭藝人的考核並頒布管理細則。當得知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的網站開放了「執證藝人」的申請,小俞第一時間給自己報名。忽如一夜「春風」來,他終於不必再躲避驅趕,能夠安心唱歌。
  • 你見過上海的街頭藝人嗎?
    提起「街頭藝人」,你腦子裡的畫面可能是這樣——是的,國外街頭藝人眾多——說唱、演奏、舞蹈、速寫、繪畫、形體雕塑、魔術、水晶球、行為藝術……表演樣式也令人眼花繚亂,相比之下,國內的街頭藝人似乎90%以上都是相同的形象——一把吉他,一個打開的琴盒,一支話筒,手推車裡安著功放,話筒裡傳來《海闊天空》或是《貝加爾湖畔》……
  • 香港,正在消失的霓虹燈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霓虹燈在香港飛速傳播開來。每當夜幕降臨,成千上萬的霓虹燈管紛紛亮起,勾勒出香港夜晚的形狀。那時的許多香港電影,都將鏡頭定格在霓虹燈下,霓虹燈作為一個視覺符號,和香港的故事一起,被傳播到世界各地。它之於香港的意義,大概就和紅色電話亭之於倫敦一樣。
  • 頭條 | 素顏下的光谷是怎樣的?央視紀錄片《城市24小時》告訴你答案
    該片耗時兩年拍攝,用50分鐘的時間,展現了過早攤主、武漢長江大橋養護班、青山紅房子、老武昌城、光谷、東湖等一處處城市風貌,真實記錄下了正在快速發展的武漢。資本大廈,在年輕的創業者眼裡,前面的這兩個字隨時在向他們招手。一樓的「創業咖啡」每周都會舉行十多場創投會,丁義彪早已輕車熟路。扎堆的大學,一撥又一撥年輕人以及無數高新企業吸引著大批頂著科技光環的熱錢湧入。投資人的目光穿過年輕創業者的激情演講,搜尋著利潤快速增長的機會。
  • 陳曼青——不只是街頭藝人
    陳曼青陳曼青,相信大家都不是非常陌生,她是臺灣第一個申請成功的街頭藝人,一個美女鼓手,也是一個追求自由隨性的音樂人。很多對她的評價高低不同。但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一個人這樣的的鼓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概念。
  • 澳街頭藝人自製樂器走紅 廢水管和拖鞋也能奏樂
    一位暱稱「水管哥」的澳洲街頭藝人,坐在一臺以水管構成的奇妙樂器前,用一雙拖鞋拍打樂器和自己的大腿,演奏出不同風格的電音舞曲,引起了人們的熱烈關注。中新網8月18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近日,一位暱稱「水管哥」的澳洲街頭藝人,坐在一臺以水管構成的奇妙樂器前,用一雙拖鞋拍打樂器和自己的大腿,演奏出不同風格的電音舞曲,引起了人們的熱烈關注。
  • 上海街頭藝人持證上崗:將夢想安放街頭
    穿著花花綠綠的小丑服,王士平鼓起腮幫子,仰頭一吹,一隻紅色的氣球迅速膨脹起來,隨即,他熟練地將其與一隻藍色氣球彎曲、旋轉,又掏出黑色的油性筆在上面畫了幾下,轉眼的功夫,一個神氣活現的蜘蛛俠誕生了,圍觀的孩子們禁不住瞪大了眼睛,發出興奮的尖叫。「他們就是有證的街頭藝人」,人群中,有人指著立在王士平身前的牌子說道,「我在電視上看到過。」
  • 街頭藝人「轉正」:曾經街頭搶地盤 如今可直通鄭州春晚
    見證並促成年輕人的街頭愛情  有人說,車站和機場比婚禮殿堂見證了更多真摯的愛情與親吻。  這樣的場景,街頭藝人們也時常見證著。對他們來說,演出不僅僅是演出,也是傳遞溫情、撫慰人心的載體。  水幕掩映下,歌手深情吟唱
  • 收入好、學歷高的背後,上海執證街頭藝人在夜色中復工
    他的話折射了正在上海街頭演出的藝人心聲。 他的上一回街頭表演,可以追溯到2012年,「那時,我在正大廣場計程車上客點唱歌,旁邊擺個小包。」由於疫情影響,李佳明在朋友推薦下,參加今年上海第15批街頭藝人上崗考核,順利過關。 回到熟悉的陸家嘴唱歌,小包還在,旁邊多了聯繫與打賞用的二維碼,李佳明覺得,一切仿佛沒變,又悄然變化,「受路人歡迎的還是那些經典老歌。
  • ...保健院光谷院區:多措並舉、科學救治,還患者健康身體和幸福人生
    根據國家衛健委不同階段發布的診療方案,及時採取中醫中藥治療、託珠單抗治療、康復者血漿治療等手段,科學救治每名患者,特別是大膽採用全國尚無成熟經驗的ECMO治療技術,將不少危重患者從死亡線上搶了回來,還患者一個健康身體和幸福人生。
  • 街頭藝人推廣音樂劇,成都街頭藝人200組計劃演出2000場
    郭頌蘭正在街頭演出不一樣的街頭藝人女孩在街頭唱起了音樂劇2018年五一假期,郭頌蘭沒有和朋友一起享受假期,而是佩戴好自己的「街頭藝人證」,第一次走上成都街頭,開啟了自己的「街頭藝人表演生涯」。冷門、特別,是觀眾對郭頌蘭表演的評價,為什麼?因為她表演的是音樂劇。
  • 街頭藝人終於不再「流浪街頭」!各地是如何管理的?
    >街頭藝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由來已久,在歐美許多大城市,如巴黎、倫敦、羅馬、紐約、巴塞羅納等,街頭藝人已成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2014年,上海從100名街頭藝人中甄選出8名有資質的藝人,進行專業培訓後,向他們頒發了「上海街頭藝人節目審核許可證」,8位街頭藝人定時定點定式表演,演出內容必須與申報時相符。截至2019年,「持證街藝」已擴展到了14批250多位藝人,分布在全市8個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