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街頭藝人上海街藝節各展絕技 傳統與創新相交融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街頭藝人演繹《在北京的金山上》。 陳靜 攝

中新網上海10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用阿卡貝拉演繹的《我的祖國》;「吉他大聯奏」《祝福你,中國》;中韓街頭藝人共同奏響悽美的小提琴曲《梁祝》……第五屆上海街藝節暨2019藝術商圈楊浦專場13日精彩上演。中外街頭藝人各顯身手,給民眾帶來傳統與創新相融合,東方與西方相結合的藝術盛宴。

手工藝者李雄剛、何培華、汪巧妹等手工藝者下月將赴澳門參加「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展示活動。 陳靜 攝

上海在中國率先嘗試街頭藝人持證上崗。記者當日獲悉,目前,上海街頭藝人已從首批8位擴展到近200位。據了解,這些懷著音樂和藝術夢想的街頭藝人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吉他、長笛、尤克裡裡、薩克斯、風笛、非洲鼓、阿卡貝拉合唱外,還有不少身懷絕技的「非遺」手工藝人。他們為上海增添了更動人的色彩,是國際文化大都市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動態非遺表演「變臉」獲得掌聲陣陣。 陳靜 攝

據悉,許多中國的街頭藝人生於上世紀80年代。他們的成長見證了祖國快速發展的歷程。今年的「街藝節」,他們主動排演了許多禮讚新中國、謳歌改革開放的主旋律節目。耳熟能詳的曲調有了別具一格的「味道」。阿卡主義人聲團是一群阿卡貝拉愛好者,當一曲《我的祖國》在人群中響起,眾多遊人駐足聆聽;「最佳音樂街藝」演奏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國》別有一番韻味;來自雲南的佤族兄弟阿瓦山樂隊的「阿瓦人民唱新歌」等歌曲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

中國臺灣水晶球、大環特技藝人、2011年中國達人秀選手胡啟志為觀眾表演絕技。 諸德清 攝

在當日的表演中,兩代「中國達人秀」選手的演出贏得民眾連連喝彩。來自中國臺灣的著名水晶球、大環特技藝人、2011年中國達人秀選手胡啟志,作為特邀嘉賓,為觀眾獻上了絕活兒;剛在本季「中國達人秀」中嶄露頭角的「造夢者樂隊」——兩位彝族兄弟唱響「媽媽」,美妙歌聲令人為之傾倒。

外國街頭藝人精彩表演。 諸德清 攝

現場,來自俄羅斯的傑出手風琴藝人丹尼斯帶來人們耳熟能詳的《俄羅斯舞曲》和《喀秋莎》;「歐洲人樂隊」帶來了《莫裡森吉格舞曲》。義大利的喬萬尼、來自韓國的韓鍾洙、來自美國的胡東寧、俄羅斯的丹尼斯等中外藝人在上海相識,用他們的話說「是一種難得的緣分」。他們共同演奏的「茉莉花」頗具中國風味。

不同國家的街頭藝人共同演出。 諸德清 攝

在當天的演出中,戲曲、非遺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目屢屢收穫掌聲。鄭永強帶來動態非遺表演「變臉」,他走到觀眾席中,一邊表演,一邊和觀眾握手。易拉罐雕刻、剪紙、葫蘆雕刻、帛書、麥稈畫、上海花樣經、布藝等多項非遺和手工藝展示也吸引了不少行人駐足。據透露,李雄剛、何培華、汪巧妹等手工藝者下月將赴澳門參加「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展示活動。

中韓街頭藝人共同深情演奏《梁祝》。 陳靜 攝

今年是著名小提琴曲《梁祝》誕生60周年。上海街藝的藝人們曾帶著這首曲子,數次參加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當日演出中,中韓街頭藝人共同深情演奏了《梁祝》。(完)

相關焦點

  • 公園商圈皆劇場,街頭藝人秀出城市生機
    剛剛過去的周末,60多位上海街頭藝人輪番登臺大寧音樂廣場——「2020上海街藝節」將在未來八天內,覆蓋靜安公園廣場、金虹橋中心廣場、大學路、富都世界等全市20多處表演點。  發展至今,上海街頭藝人群體形成了「街藝流動劇場」的特色。流動,是因為他們無處不在,公園、商圈、熱鬧的馬路旁,皆可演出;稱之為「劇場」,是因為他們並非業餘玩家隨隨便便小打小鬧,而是有策劃、成規模、見品質的演出。
  • 5位身懷絕技的街頭藝人,讓人瞠目結舌!
    街頭藝人是一個十分古老的職業,如今在許多大城市,街頭藝人已經成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這些藝人有的用障眼法,有的用真本事,讓人瞠目,下面為您盤點5位身懷絕技的街頭藝人!一、精靈人物,小時候我們一定都看過迪斯尼電影《阿拉丁》,其中的小精靈讓人印象深刻,街頭藝人毛羅·託雷就以這個精靈人物舉世聞名,在街頭,他就像從茶壺裡鑽出來一樣,懸浮在空中,十分神奇!二、靜止不動的人,也被稱為人類雕像,全世界,尤其是在歐洲,在街頭總會發現這樣一群街頭藝人!表演者在繁忙的街頭,創造出一種正在快跑,實際卻靜止的幻覺!
  • 你見過上海的街頭藝人嗎?
    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舉辦世博會的時候,中國帶去參展的,除了絲綢玉器景德鎮瓷器,還有街頭藝人的演出:舞龍、吞火、變戲法。至於說上海……近現代歷史上,上海有過街頭藝人發達的時代嗎?80後的記憶裡應該還有剪紙人像和捏麵人:如果說城隍廟的街頭藝人以小商販、小生意人為主,那麼上海近代大小馬路上的「街頭藝人」,就要更加落魄一點,以賣藝乞討者為主。
  • 上海街頭藝人持證上崗:將夢想安放街頭
    「他們就是有證的街頭藝人」,人群中,有人指著立在王士平身前的牌子說道,「我在電視上看到過。」路人口中的證,更為準確的名字叫做「上海街頭藝人節目審核許可證」,由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頒發。從今年10月25日起,這張雜誌大小、塑著封的紙片,就像一張「特赦令」,保護著首批通過審核的8名街頭藝人,使之免於城管部門的驅趕與處罰,得以在指定的地塊,安心進行表演。
  • 從「野蠻生長」到「持證上崗」,你了解這樣的街頭藝人嗎?
    2014年10月,上海首批獲得資質證書的街頭藝人在靜安嘉裡中心廣場「上崗」。再後來,深圳、廣州、成都等多地均出臺政策,對街頭藝人「持證上崗」開展管理。 在比利時,市政府規定街頭表演必須在早上9點到晚上10點,而若是有聲音的演出,只能隔一小時表演一次。面對街頭藝人「僧多粥少」情況,則規定藝人不得在同一區域表演超1小時,因為很快會有新的藝人接班。在西班牙,街頭演藝時間從早10點到晚10點,嚴禁「加班加點」,且在西班牙人傳統午休時間「不得開工」。
  • 上海街頭藝人試點持證上崗
    在不少人的想像中,街頭藝人好似電影中的吉普賽藝人,他們來去自由,不受管束,想唱什麼就唱什麼。
  • 「特寫」歷經考證、實習,上海街頭藝人與你在街頭邂逅
    出沒於上海大街小巷、繁華商圈的街頭藝人們,逐漸成為了城市裡流動的風景線。他們也正變成上海城市形象亮麗的名片之一,是上海多元城市文化的精彩寫照。上海街頭藝人吸引市民遊客駐足。攝影:方卓然2004年,當時的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羅懷臻第一次在兩會上提出建議,希望從立法上給有較高表演水平的街頭藝人以「名分」,讓街頭藝術合法化。這個建議對上海街頭藝術的發展至關重要。老王回憶,以前在他家附近的虹口公園經常有街頭藝人演奏薩克斯。
  • 街頭藝人——把藝術「拉下神壇」?
    這是歐洲街頭的常景。各式各樣的街頭藝人不在少數,遊客們有時會被「活雕塑」嚇到,幸運的話也能在博物館門口席地而坐,免費聽一場生動的音樂劇。彼時的上海街頭,也有這樣一番場景。小俞背著吉他站在話筒前,一張許可證——「上海街頭藝人節目審核許可證」——被放在琴盒最顯眼的位置。他還有同樣的一張,更小一些,演出時方便戴在脖子上。
  • 《變形金剛5》角色預告 汽車人VS霸天虎各展絕技
    《變形金剛5》角色預告 汽車人VS霸天虎各展絕技 1905電影網訊 由麥可·貝執導,「鬥士」馬克·沃爾伯格、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蘿拉·哈德克、伊莎貝拉·莫奈、喬什·杜哈明等主演的科幻動作大片《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以下簡稱:《變形金剛5》)今日發布角色預告,預告中大黃蜂、擎天柱、長老、路障、
  • 收入好、學歷高的背後,上海執證街頭藝人在夜色中復工
    他的話折射了正在上海街頭演出的藝人心聲。 但演出環境比以前更好,我有了街頭藝人上崗證,可以定心唱。」 楊勇、董彬組成的風部落組合上周末在五角場合生匯演出,同樣取得逾2000元收入。2017年,風部落組合成為上海執證街頭藝人。比較收入變化,董彬坦言,「這幾個月全面復工復產後,大家逛街的興趣好像比以前更大了。五五購物節、夜生活節啟動,更添了一把火。」
  • 複試現場回顧 | 你是我們要找的街頭藝人嗎?
    現在,我們經常會在綜藝節目或街頭巷尾,看到一些身懷絕技的藝人表演夢幻水晶球,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水晶球在他們的身上自由穿梭,羨煞觀眾。>>> 腹語表演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金庸筆下的四大惡人之首段延慶是一名武林高手,身懷「段家劍」、「一陽指」等高階功夫,還會腹語,能「千裡傳音」。別的不管,腹語這種異能,在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
  • 街頭藝人終於不再「流浪街頭」!各地是如何管理的?
    >街頭藝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由來已久,在歐美許多大城市,如巴黎、倫敦、羅馬、紐約、巴塞羅納等,街頭藝人已成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作為國內第一座實行街頭藝人持證上崗演出的城市,上海的街頭藝人更加職業化,也不斷刷新著外界的認知。從2014年首批拿到資格的8人,到之後每年都有無數來自全國甚至是海外的表演者遞交申請。
  • 街頭藝人推廣音樂劇,成都街頭藝人200組計劃演出2000場
    願望的實現得益於成都推出的街頭藝人表演形式,2019年,成都計劃將街頭藝人的數量增加到200組,演出至少不少於2000場,從而讓市民享受更加濃厚的城市音樂氛圍。郭頌蘭正在街頭演出不一樣的街頭藝人女孩在街頭唱起了音樂劇2018年五一假期,郭頌蘭沒有和朋友一起享受假期,而是佩戴好自己的「街頭藝人證」,第一次走上成都街頭,開啟了自己的「街頭藝人表演生涯」。冷門、特別,是觀眾對郭頌蘭表演的評價,為什麼?因為她表演的是音樂劇。
  • 呂良穎:街頭藝人「持證上崗」,城市治理更顯溫度
    街頭彈唱、相聲曲藝、手工技藝,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街頭藝人的出現給現代化城市增添了一絲文化氣息,城市夜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目前,在濟南街頭表演的藝人已「持證上崗」,擁有了「合法表演身份」,從此有固定演出點位,告別了「打遊擊」的生活。(中國新聞網)濟南實施街頭藝人「持證上崗」並非首次嘗試。
  • 傳統戲曲-----秦腔的八大傳統絕技
    她能吹出各種形狀的火,且能一口氣吹到四十多口火,堪稱絕技。她曾向全國,如北京、上海等省市的很多劇種的演員傳授過此技。變臉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漢調二簧等劇種的生、旦、醜行皆有此特技。其變法有「變臉型」和「吹面灰」兩種。
  • 向中外青少年講好中華文化故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光輝照耀下的「德」:個人之德、家庭之德、公民之德、國家之德。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要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通過「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在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改革創新中打造傳世精品。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在媒體融合過程中,更多增強人文關懷與現實觀照的結合度,增強青年文化、時尚文化、紅色文化的結合度,增加優秀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的結合度。
  • 芝堰傳統水米糕有了「國際範」 中外民俗古村碰撞創意無限
    浙江在線8月19日訊 昨天的芝堰古村,中外民俗碰撞出靈感的火花,一場水米糕logo設計大賽,讓海外參與者與古村村民的心貼得更近。從這天起,芝堰水米糕有了由海外參與者設計的專屬國際範logo,這也是參與者們留給古村的珍貴禮物。
  • 上海旅遊節「升級」 讓更多中外遊客共享美好與歡樂
    新華社上海7月24日電(記者陳愛平)記者從2019年上海旅遊節組委會會議獲悉,2019年上海旅遊節將於9月14日至10月6日舉行,將推出100項特色活動,讓更多中外民眾參與到這一年度國際性盛會中,共享美好生活與歡樂時光。
  • 成都街頭藝人重返街頭:找回「久違」的文化體驗
    「在成都60個街頭演出點位中,首批只開放了7個點位,都是露天場地,儘可能把風險降到最低。」成都市街頭藝人表演項目管理方負責人畢嬌表示。一個有文化氣息的城市,並不只仰仗它的街景和建築物,更依賴富有藝術氣息的靈魂。近年來,成都借鑑上海、深圳等城市的經驗,設立「藝人資格評審」。2018年4月以來,成都已有7批累計299組街頭藝人通過考試,「持證」上街表演。
  • 深圳第一批持證街舞類型的街頭藝人
    在市民中心廣場劃分好的展位內,一批街頭藝人各施所長:演唱經典粵語歌曲的樂隊做好了準備;德國鋼琴家彈奏起拿手曲目;畫肖像畫的藝人在路燈下支好畫板…… 這是深圳市福田區街頭藝人的「家」。隨處表演的街頭藝術已成為城市治理的短板,街頭藝人常處於流浪狀態。近年來,深圳、成都、寧波等地先後創新街頭藝人管理模式,讓街頭藝人有序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