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商圈皆劇場,街頭藝人秀出城市生機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一曲《梨花頌》婉轉動聽,馬頭琴與吉他的對話更令圍觀者駐足不前。剛剛過去的周末,60多位上海街頭藝人輪番登臺大寧音樂廣場——「2020上海街藝節」將在未來八天內,覆蓋靜安公園廣場、金虹橋中心廣場、大學路、富都世界等全市20多處表演點。

  發展至今,上海街頭藝人群體形成了「街藝流動劇場」的特色。流動,是因為他們無處不在,公園、商圈、熱鬧的馬路旁,皆可演出;稱之為「劇場」,是因為他們並非業餘玩家隨隨便便小打小鬧,而是有策劃、成規模、見品質的演出。這道流動的藝術風景,演繹著城市的生動氣質和文化底蘊;更隨著觀者的相機、手機又傳播開去,秀出這座城市海納百川又生機勃勃的精神面貌。

  購物節上一「站」成名,他們是引來人氣的「民星」

  「我曾在英國、法國見過這樣的演出,只有高素質專業街頭藝人隊伍才能做到,如今上海也有了!」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興奮地說。這支「街藝流動劇場」在今年的「五五購物節」「六六夜生活節」上一「站」成名,表現優異。據悉,他們已經受邀參加此次「逛馬路節」,與商委聯動拓展新增街邊轉角的街藝表演。在靜安區巨鹿路、虹口區甜愛路、長寧區愚園路每天帶來四場演出,讓精彩街藝為文商結合增添新的光彩。

  昨晚的開幕演出上,活躍在上海大街小巷、各個商圈的街藝高手都來了。「咦,這不是開散爾嗎?我在林肯爵士樂藝術中心還看過他的LIVE演出。」「拉馬頭琴的李海濤,《星光大道》我粉了他好久,原來還是上海街頭藝人啊!」「阿餘爾洛還上過央視《達人秀》呢」……圍觀人群裡時不時就有發現明星般的驚喜。

  馬頭琴與吉他演繹的《希格希日》,講述大草原上人與馬的動人牽絆;佤族情歌《月亮升起來》柔情似水、流淌於心間;來自大山的歌喉把《平凡之路》唱出遼闊、高遠的意境;更有藝人們為這次街藝節精心創排的諸多作品。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藝人們特意創排了別具風格的街藝版《打起手鼓唱起歌》,獻給上海觀眾,更致敬偉大的時代。

  「他們不是明星,也是『民星』。不少人已經具備了從街頭走向劇場的實力。」上海輕音樂團團長褚保傑不禁伸出了大拇指,「很多藝人本身音樂素養就很紮實,又對藝術充滿熱愛,只是缺乏平臺和表現上的一些技巧,補上了這一課可不得了」。

  規範、自律、專業、進取,已經成為上海街藝精神

  「街藝節」六周歲了,意味著上海推出持證上崗街頭藝人、樹立行業規範已經六年。從最初的八人上崗到如今隊伍壯大到300多人;從最初「匯報演出」只能演40分鐘到如今的90分鐘,年年創新節目;從練曲子到翻曲庫,再到今天能夠自己編曲、配器、做原創、發專輯、聚粉絲……上海的街頭藝人打拼出了一片廣闊的天地。

  上海街頭藝人隊伍成員來自全國五六十個城市,匯聚了五湖四海追求藝術夢想的人,現在80後、90後已經成為主力軍,00後也逐漸開始加入。「他們在這個平臺上不斷追求細緻、追求卓越。」韋芝說,「規範、自律、專業、進取,已經成為上海街藝精神。」

  臺上,一首融合阿拉貝拉音樂的《明天會更好》令人動容,領唱者是杜爍辰,臺下站著的都是特地趕來的粉絲。被街藝兄弟和市演協親切稱為「阿杜」的他,連續兩年獲得「上海最佳音樂街藝」稱號。在持證街頭藝人隊伍中,上海率先提出「全職藝人」這個概念,阿杜就是其中一員。一支支樂隊和一個個藝人,他們有的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待遇、有的推辭了各種商演機會,全身心地投入街藝表演,把街藝作為自己的正式職業,每天勤奮排練節目、準點上街表演。他們帶頭遵守「藝人守則」,帶頭做到上海街藝應有的言行規範。

  「如今全職藝人佔到街藝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只有在專業上達到水準的藝人才能通過審批。」韋芝介紹說,每一批上海街藝人都經過嚴格的篩選和考核、培訓才能取得掛證上街表演的資質。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也為他們提供了全職、半全職、自由等多種上崗方式,六年來,報名的人越來越多,隊伍不斷壯大,湧現了很多高學歷、高水準的藝人。

  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馬頭琴專業的李海濤能歌善舞,是大師級馬頭琴演奏家齊寶力高、額爾頓布等人的弟子,也跟著奧都蘇榮、奧特根蘇等呼麥大師學藝。2018年李海濤來到上海追夢,成為第12批上海持證街頭藝人。李海濤的音樂夢想就是用「非遺」馬頭琴去碰撞爵士、流行、民謠各種風格,讓民族音樂的魂代代流傳。此次街藝節上,他重新改編了傳統蒙古民歌《希格希日》。「『希格希日』是指馬頭上佩戴的韁環碰撞發出的聲音,表達了人和馬之間的情感。」李海濤很喜歡這首曲子,希望把音樂中的美麗情感傳遞給更多聽眾。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江濤 )

相關焦點

  • 街頭藝人終於不再「流浪街頭」!各地是如何管理的?
    >街頭藝人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由來已久,在歐美許多大城市,如巴黎、倫敦、羅馬、紐約、巴塞羅納等,街頭藝人已成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作為國內第一座實行街頭藝人持證上崗演出的城市,上海的街頭藝人更加職業化,也不斷刷新著外界的認知。從2014年首批拿到資格的8人,到之後每年都有無數來自全國甚至是海外的表演者遞交申請。
  • 「特寫」歷經考證、實習,上海街頭藝人與你在街頭邂逅
    67歲的老王是鐵桿「街迷」,對靜安公園的街頭藝人如數家珍:「那個唱歌的小姑娘是廣州人,這個寫龍鳳字的老師傅是安徽人,這些街頭藝人大多來自五湖四海,也去過五湖四海,但他們最後依舊選擇紮根上海。」位於南京西路1649號的靜安公園是一座開放式都市公園,對面便是靜安古寺,毗鄰兩大百貨商場,周邊寫字樓林立。
  • 街頭藝人——把藝術「拉下神壇」?
    假期的靜安公園裡人頭攢動,有不少人在路過時會停留片刻,想看清證件上寫著什麼字。有的人已經是小俞的粉絲,會提前查好公園的演出排班表,專程來為他鼓掌。在街頭表演合法化以前,小俞也有過逃避監管,在城市裡「打遊擊」的日子。為了方便表演,他將房子租在鬧市,只要天氣尚可,便背著吉他、音響、話筒等幾十斤重的道具走上街頭。人流來去匆匆,鮮少有人為表演駐足。
  • 街頭藝人推廣音樂劇,成都街頭藝人200組計劃演出2000場
    ,生活在這座城市的音樂人則對此有著深刻感受。願望的實現得益於成都推出的街頭藝人表演形式,2019年,成都計劃將街頭藝人的數量增加到200組,演出至少不少於2000場,從而讓市民享受更加濃厚的城市音樂氛圍。
  • 臺灣街頭藝人考試比太陽馬戲團還難考?
    以臺北市來說,根據文化局藝術發展科指出,評審組成分別為藝術領域代表4到6人、街頭藝人代表2到4人、文化局代表1人,以及如捷運局、水利處、公園處等表演場地的主管機關代表1人,而其中主管機關代表這一項,便最常為人詬病。
  • TOD 智慧生態圈-重慶市雙福商圈城市設計
    TOD 智慧生態圈—— 重慶市雙福商圈城市設計、帶動商業市場升級轉型、補缺西部槽谷商業市場空缺等願景,通過商圈的打造成為江津- 西彭組團的「城市副中心」 規劃理念 資源整合 聚散為整的複合中心—— 業態綜合,貫通一體,具有都市活力的重慶之眼
  • 呂良穎:街頭藝人「持證上崗」,城市治理更顯溫度
    街頭彈唱、相聲曲藝、手工技藝,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街頭藝人的出現給現代化城市增添了一絲文化氣息,城市夜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目前,在濟南街頭表演的藝人已「持證上崗」,擁有了「合法表演身份」,從此有固定演出點位,告別了「打遊擊」的生活。(中國新聞網)濟南實施街頭藝人「持證上崗」並非首次嘗試。
  • 首爾明洞成「幽靈商圈」:整巷人去樓空 街頭只剩音樂迴蕩
    昔日購物天堂,竟成「幽靈商圈」!黃金店面出租、整巷人去樓空!街頭只剩音樂迴蕩...很多到訪過韓國的中國遊客都去過首爾的繁華街區——明洞。那裡不僅匯集了韓國各類品牌專賣店,還有多個大型百貨商店和免稅店,在遊客中很有人氣。受疫情影響,如今明洞商圈的商鋪空置率高達28.5%,甚至被韓國媒體稱為「幽靈商圈」。
  • 重慶龍頭餐飲企業紛紛落子 中央公園商圈再迎利好
    近日,位於中央公園的兩江國際商務中心,又傳來利好。據了解12月6日,渝北吾悅廣場舉辦了「論道商業5.0時代——千億商圈助推重慶餐飲騰飛」暨渝北吾悅廣場餐飲品牌籤約大會。現場九園包子、孟非小面、鄉村基、順風123、守柴爐烤鴨、神傑蝦王、蠢萌的魚、九村烤腦花、渝李記等20餘家龍頭品牌商家與重慶吾悅廣場籤訂了戰略合作商家協議。共同為千億商圈的繁華未來助力。
  • 什麼叫落後城市?一個城市的街頭沒有音樂
    我思念的城市,不是指許巍的那首歌。我只是在指我理想中的城市。我理想中的城市裡要有音樂。音符遍布城市角落:地鐵、廣場、商場、街角、公園、江邊……。我曾經去過許多國外的城市,那裡的人都以那裡有過的音樂家為榮。每個機場,街頭書店,唱片店,都充斥著那些令人驕傲的音符和形象。這種自豪感,不是靠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所能帶來的。
  • 街頭藝人「持證上崗」,盼來安穩——唱亮冬夜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17日晚上的泉城路商圈,人群熱鬧,燈火輝煌。張穩修挎著吉他自彈自唱。像他一樣,街頭藝人早已成為一道城市風景,在人群中歌唱就是他們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而歌詞裡的「精彩」和「無奈」,也在他們的演藝生涯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曾經,享受觀眾的歡呼吶喊,亦要承受被投訴、被「驅逐」的辛酸。
  • 揭秘揚州最牛商圈!
    雖說現在揚州的商業綜合體遍地開花揚州人逛街的選擇面也更廣了但實力最強的無疑還是西區的明月湖商圈就在十一小長假的尾聲,小編難得有機會上明月湖逛了一圈,環顧四周,以明月湖為中心,一棟棟標誌建築拔地而起,周邊環境也十分優美!
  • 上海街頭藝人持證上崗:將夢想安放街頭
    除了表演小丑氣球的王士平、王路平兄弟,這8名持證的街頭藝人當中,有表演吉他彈唱的歌手,用易拉罐編織工藝品的手藝人,用嘴作畫的吹畫者,甚至還有表演水晶球的海歸青年。「選擇這幾個不同類型的街頭藝人,是為了嘗試不同的藝術形式在受眾當中的效果。」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副局長貝兆健說,他們眼下正在嘗試能為城市的文化氛圍增色的新途徑,街頭藝人只是其中之一。
  • 你聽,是誰在南京的街頭唱歌
    幾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街頭音樂文化。巴黎歌劇院前的階梯廣場,倫敦考文特花園,布拉格查理大橋……而在今日的南京,出沒於南京大街小巷、繁華商圈的音樂家們,也在成為城市裡流動的風景線,是南京多元城市文化的精彩寫照。
  • 城市新地標,盤點即將開啟的新商圈
    這一次,江北,東部新城、海曙也即將迎來新的商圈加入,讓我們一起康康! 01 萬象城 萬象城作為華潤旗下的高端購物中心,總建面約28萬方,坐落江北RPD,預計2021年開始營業。
  • 從「野蠻生長」到「持證上崗」,你了解這樣的街頭藝人嗎?
    據負責人介紹,將對報名考證的街頭藝人進行培訓,規範演出內容,合格後發放證書等……並從本月起組織20餘位藝人在7個街頭點位路演,並把這一經驗推廣到全市公園 倘若無序經營,放任自流,那麼街頭藝人的確很可能淪為遭人唾棄的「城市流浪者」,但如果能得到一定的規範、引導和治理,那街頭藝人分分鐘就是城市最美的風景線。
  • 「Blossom 盛放·珠海」 珠海首個商圈婦聯在富華裡成立
    女性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中海富華裡以藝術為介質,以「自立、自強、自信」價值觀為核心,秀出了新時代女性的精氣神。   8月23日,「Blossom 盛放·珠海」新時代女性公眾藝術創作暨富華裡商圈婦聯啟動儀式於中海富華裡如期舉行。
  • 濟南街頭藝人盼來期待中的安穩 「持證上崗」唱亮冬夜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17日晚上的泉城路商圈,人群熱鬧,燈火輝煌。張穩修挎著吉他自彈自唱。像他一樣街頭藝人早已成為一道城市風景,在人群中歌唱就是他們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而歌詞裡的「精彩」和「無奈」,也在他們的演藝生涯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享受觀眾的歡呼吶喊,亦要承受被投訴、被「驅逐」的辛酸。
  • 如何把滑板公園打造成城市熱門打卡地?看國外這些滑板公園是怎麼做...
    公園、立交橋下、廣場……都成為了喜愛滑板的年輕人的聚集地,滑板運動也逐漸成為街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這項運動已被納入2020東京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StreetDome是一個龐大而獨特的城市景觀,其中還包括了一個4500㎡的溜冰場,內部可容納眾多城市娛樂休閒項目,比如:街頭籃球、跑酷、攀巖、水球、滑板等。
  • 人物 街頭藝人的城市空間:他們可以在市民中心廣場憑證上崗
    這是對刻板的城市管理的一種看法,在中國各地對待街頭藝人的態度上可以得到體現。一般而言,中國的城市對待街頭藝術,一律視若影響市容的一部分,驅趕甚至收繳賣藝物品是常有的事。在深圳,街頭藝人也曾是被城市管理者不待見的一部分,但是經過抗爭、談判與立法,今年7月開始,在市民中心的特定區域,街頭藝人將可以放心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