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身高有多高,向來都是很多人比較感興趣的一個話題,不過由於現代人跟古代人完全不是一個時代,所以往往都很難進行直觀的比較,只能從歷史的蛛絲馬跡中去進行推測。
相信應該有很多人都去過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吧?那麼對其中的「兵馬俑」一定很熟悉。
秦人平均身高185釐米?
在現如今所發掘的六千多具兵馬俑中,其「立俑」的高度一般在180釐米到190釐米不等,平均高度更是達到了185釐米。
所以也就有很多人都大膽的推測,秦兵馬俑是不是秦始皇按照真人1:1比例所打造的呢?那是不是就意味著秦人的平均身高基本都達到了180釐米以上?
甚至還為此翻出了史書記載,諸如秦人的起源,由於其發跡地點是「西戎」,也就是古人口中的蠻荒地帶,過著的都是遊牧生活,所以普遍身高都要高於中原百姓。
再比如秦朝末期出現的項羽,史書更是明文記載項羽「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這句話裡面的「長八尺餘」,描述的便是項羽的身高。
如果按照秦朝時期的度量衡標準來換算的話,一尺約等於23.1釐米,即便項羽只是高八尺,那身高也幾乎達到了184.8釐米的高度。
這也就意味著項羽很有可能是一個身高190釐米甚至200釐米的彪形大漢,而現如今的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也就僅僅只有169.7釐米左右,明顯要低了不少。
難不成隨著時間的變遷,中國人的平均身高還越長越回去了?
秦人平均身高的疑點
可是大家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項羽只能說是單個的人,就跟我們現代也不乏一些兩米以上的人一樣,他只能稱之為個體,並不能代表全部,而且史書為何要記載他的身高?
很有可能就是因為項羽的身高異於常人,明顯要高於其他人,就跟我們所熟悉的籃球巨星姚明一樣,是一個明顯的特徵,所以才會被載入史冊。
否則封建時期的那些帝王為何有很多都沒有具體的身高描述呢?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特點呀。
再者,這些認為秦人平均身高185釐米的人同樣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他們所依據的是兵馬俑是按照1:1的比例打造,這個沒錯。
但是在兵馬俑的身高測定數據上出現了錯誤,忽略了兵馬俑腳底下的那個「底座」。如果除去這個底座的話,兵馬俑的平均身高甚至都不到180釐米,而是在170~181.5釐米之間不等。
這也就意味著要判定兵馬俑的真實身高數據,其實應該採用的是那個「足至頂高」,而不是「通高」。
那麼我們首先就可以確定,很多人所傳的秦人平均身高185釐米的說法,其實只是一個誤傳。
秦人的真實身高
那麼秦人的真實平均身高到底有多高呢?
筆者個人認為很有可能是要低於170釐米,大家別忘了,不論是先秦時期,還是秦朝,連年的戰爭幾乎就沒有斷過,既然有戰爭,那麼自然就會有「徵兵標準」。
而且由於是冷兵器時代,對於戰士的自身素質要求也勢必不會低,所以戰士的身高普遍高於普通百姓這點其實也很正常。
當然,還不排除秦始皇在下令打造兵馬俑之時,其素材來源是來自於當時最精銳的那部分秦朝士兵。
就好比我國的「國旗班」,作為向世人展示祖國尊嚴和風採的隊伍,其不但在身高上有著明確的要求,而且在思想品德、身材比例、基本功、團隊協作能力等諸多方面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
另外,據現如今所出土的秦朝墓葬中的大量「殉人」身高數據來看,男性普遍在160~180釐米之間。女性則是在140~170釐米之間。
由此也就可以得出,其實秦人的真實身高雖然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般高大,平均身高更是達不到185釐米,但其也基本與現代人的平均身高相差不大,或許要略矮一點。
畢竟按照人類進化史的軌跡來看,人類身高的真實進化歷程,實則是越來越高的。
【end】(本文系百家號金芒計劃獨家籤約稿件,禁止抄襲轉載!)